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移動式散糧出倉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87507閱讀:36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移動式散糧出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糧裝卸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各大糧倉出糧所使用的散糧出倉機的結構形式基本分為翼輪式散糧出倉機和刮板式散糧出倉機兩大類,普遍存在著自動化程度低、機動性差、運轉噪聲大、糧食破碎率高、粉塵嚴重、操作勞動強度大等一系列問題。特別是近年來大量建設的現代化程度較高的房式糧倉,均配置地上籠通風系統,而老式的翼輪式散糧出倉機和刮板式散糧出倉機,在出糧過程中經常發生出倉機轉動部件損壞地上籠的情況,不但給用戶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還大大降低了出糧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新型移動式散糧出倉機,采用新的進料方式,具有取糧面積大、糧食破損率小、工作噪聲低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這種移動式散糧出倉機,包括出倉機電動小車3、安裝在其上的液壓升降裝置2,以及與出倉機電動小車3和液壓升降裝置2鉸接的輸送機4,其改進之處在于在輸送機4的一端還設有喂料機構1,所述的喂料機構1中的電機8、螺旋體7均安裝在喂料斗6上,且喂料斗6安裝在輸送機4中的機架10上。
上述移動式散糧出倉機,所述的螺旋體7上設有一對螺旋葉片,且這一對螺旋葉片一邊為左旋,一邊為右旋。
上述移動式散糧出倉機,所述的喂料斗6的前端設有傳感器,另一端開有孔。
上述移動式散糧出倉機,所述的螺旋體7的軸與電機8的輸出軸是同步運動的。
上述移動式散糧出倉機,所述的輸送機4中的輸送帶12位于喂料斗6的下方。
這種移動式散糧出倉機采用獨特的雙螺旋取糧方式,減少糧食破碎,加大了取糧面積,糧食取盡率高,作業后的工作面基本無存糧。取糧前端裝有傳感器,有金屬障礙時立即自動停止行走,取保倉內地上籠不受破壞。取糧后的輸送,采用全封閉式皮帶輸送機,出糧機工作時粉塵極少。整機輕便,操作簡單,省時省電。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喂料機構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喂料機構放大的A向視圖;圖4為圖1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圖中液壓升降裝置2安裝在電動小車3上,輸送機4中的外殼9與電動小車3及液壓升降裝置2同時鉸接。在輸送機4中,機架10與平托輥14安裝在外殼9上,中支架13安裝在平托輥14上,槽托輥11的兩端分別支撐在機架10與中支架13上,輸送帶12由槽托輥11支撐,輸送機4的末端為出料嘴5。在輸送機4的前端設有喂料機構1,喂料機構1中的電機8、螺旋體7均安裝在喂料斗6上,而且喂料斗6安裝在機架10上。輸送帶12位于喂料斗6的下方。在喂料斗6的前端設有傳感器,另一端開有孔,以便糧食從孔中送出。螺旋體7上設有一對螺旋葉片,而且這一對螺旋葉片一邊為左旋,一邊為右旋。螺旋體7的軸與電機8的輸出軸是同步運動的。
工作時,出倉機行走進倉后,喂料機構1插入糧堆,電機8工作,帶動螺旋體7的軸旋轉,兩側螺旋葉片旋轉,糧食源源不斷地喂入輸送機4的進口,即可實現糧食的出倉輸送。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式散糧出倉機,包括出倉機電動小車(3)、安裝在其上的液壓升降裝置(2),以及與出倉機電動小車(3)和液壓升降裝置(2)鉸接的輸送機(4),其特征在于在輸送機(4)的一端還設有喂料機構(1),所述的喂料機構(1)中的電機(8)、螺旋體(7)均安裝在喂料斗(6)上,且喂料斗(6)安裝在輸送機(4)中的機架(10)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散糧出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體(7)上設有一對螺旋葉片,且這一對螺旋葉片一邊為左旋,一邊為右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散糧出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料斗(6)的前端設有傳感器,另一端開有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散糧出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體(7)的軸與電機(8)的輸出軸是同步運動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散糧出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送機(4)中的輸送帶(12)位于喂料斗(6)的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糧裝卸設備。這種移動式散糧出倉機包括出倉機電動小車3、安裝在其上的液壓升降裝置2,以及與出倉機電動小車3和液壓升降裝置2鉸接的輸送機4,其改進之處在于在輸送機4的一端還設有喂料機構1,所述的喂料機構1中的電機8、螺旋體7均安裝在喂料斗6上,且喂料斗6安裝在輸送機4中的機架10上。該出倉機采用獨特的雙螺旋取糧方式,減少糧食破碎,加大了取糧面積,糧食取盡率高,作業后的工作面基本無存糧。取糧前端裝有傳感器,有金屬障礙時立即自動停止行走,取保倉內地上籠不受破壞。取糧后的輸送,采用全封閉式皮帶輸送機,出糧機工作時粉塵極少。整機輕便,操作簡單,省時省電。
文檔編號B65G65/00GK2665081SQ20032010305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0日
發明者劉永起, 李真年, 崔云鵬 申請人:劉永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