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用于對設置在機艙區域的減搖鰭艙進行通風,所述通風結構包括:機艙主結構風道,垂直設置于所述減搖鰭艙上方;送風組件,與所述機艙主結構風道和所述減搖鰭艙相互連通;排風組件,與所述減搖鰭艙和所述機艙區域相互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通風管路十分簡潔,不僅解決了減搖鰭艙的通風問題,而且有效解決了以往減搖鰭艙通風管路復雜的缺點。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更很大程度地減少了現場工人的施工量。操作簡單方便,可以利用遙控,在短時間和遠距離在減搖鰭艙破艙工況下實現對通風的控制,保證整船穩性。
【專利說明】
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減搖鰭艙通常位于機艙區域最底層,減搖鰭艙屬于機器處所,根據通常要求,機器處所都要有足夠的通風來滿足機器的散熱以及人員進出操作,同時要求減搖鰭艙的艙壁具有水密完整性防止減搖鰭艙破損后海水從減搖鰭艙進入到機艙。
[0003]在萬噸級特種運輸船的設計建造過程中,減搖鰭艙位于機艙區域最底層,減搖鰭艙的送風和排風都是通過水密厚壁鋼制風管,從減搖鰭艙一直延伸至開放甲板上,通過通風筒和風機來進行機械排風和自然進風,通風筒需要布置在舷側,所以通風管走向需要盡量沿船體結構較復雜的舷側。減搖鰭艙離開放甲板達到了Sm,需要很長的一段水密厚壁鋼制管路;為了加強船體的抗沉和抗撞擊性,萬噸級特種運輸船船體結構采用了雙殼設計,風管只能從雙殼之間的狹小空間向開放甲板延伸,增加了施工的難度和工作量,也給其它需要走舷側的小管路的布置增加了不少難度。較長的通風管路和風機以及通風筒的布置一定程度上還增加了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通風管路布置復雜和施工量較大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用于對設置在機艙區域的減搖鰭艙進行通風,所述通風結構包括:機艙主結構風道,垂直設置于所述減搖鰭艙上方;送風組件,與所述機艙主結構風道和所述減搖鰭艙相互連通;排風組件,與所述減搖鰭艙和所述機艙區域相互連通。
[0006]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送風組件和所述排風組件位于所述減搖鰭艙相對的兩側。
[0007]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送風組件包括連通所述機艙主結構風道和所述減搖鰭艙的送風管路、設置在所述送風管路上的第一電動水密蝶閥和第一法蘭,所述第一電動水密蝶閥通過所述第一法蘭安裝在所述送風管路上。
[0008]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送風組件還包括第一加強腹板和第二加強腹板;所述第一加強腹板固定連接于所述送風管路和所述機艙主結構風道的連接處,所述第二加強腹板固定連接于所述送風管路和所述減搖鰭艙的連接處。
[0009]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送風組件還包括第一通風柵;所述第一通風柵封設于所述送風管路伸入所述減搖鰭艙內的一端。
[0010]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送風管路的管壁厚度大于等于6_。
[0011]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排風組件包括連通所述減搖鰭艙和所述機艙區域的排風管路、設置于所述排風管路上的第二電動水密蝶閥和第二法蘭,所述第二電動水密蝶閥通過所述第二法蘭安裝在所述排風管路上。
[0012]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排風組件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排風管路和所述減搖鰭艙的連接處的第三加強腹板。
[0013]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排風組件還包括對應設置于所述排風管路兩端的第二通風柵和第三通風柵。
[0014]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排風管路的管壁厚度大于等于6_。
[0015]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I)通風管路十分簡潔,不僅解決了減搖鰭艙的通風問題,而且有效解決了以往減搖鰭艙通風管路復雜的缺點。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更很大程度地減少了現場工人的施工量。
[0017](2)操作簡單方便,可以利用遙控,在短時間和遠距離在減搖鰭艙破艙工況下實現對通風的控制,保證整船穩性。
【附圖說明】
[0018]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顯示為圖1中送風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顯示為圖1中排風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元件標號說明:
[0022]I 減搖鰭艙
[0023]10機艙主結構風道
[0024]20送風組件
[0025]30排風組件
[0026]201第一電動水密蝶閥
[0027]202送風管路
[0028]203 第一法蘭
[0029]204第一加強腹板
[0030]205第二加強腹板
[0031]206第一通風柵
[0032]301第二電動水密蝶閥
[0033]302排風管路
[0034]303 第二法蘭
[0035]304第三加強腹板
[0036]305第二通風柵
[0037]306第三通風柵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需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以下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9]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圖示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構想,遂圖式中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中有關的組件而非按照實際實施時的組件數目、形狀及尺寸繪制,其實際實施時各組件的型態、數量及比例可為一種隨意的改變,且其組件布局型態也可能更為復雜。
[0040]參見圖1,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減搖鰭艙I的通風結構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減搖鰭艙I的通風結構,用于對設置在機艙區域的減搖鰭艙I進行通風,通風結構包括:機艙主結構風道10,垂直設置于減搖鰭艙I上方;送風組件20,與機艙主結構風道10和減搖鰭艙I相互連通;排風組件30,與減搖鰭艙I和機艙區域相互連通。為了使減搖鰭艙I的通風結構在不穿過減搖鰭艙I上方多層甲板的情況下對減搖鰭艙I進行有效的通風,本實用新型利用原有的機艙主結構風道10,在機艙主結構風道10與減搖鰭艙I之間增加送風組件20,在減搖鰭艙I和機艙區域之間增加排風組件30,通常情況下,機艙主結構風道10會持續送風,通過送風組件20將機艙主結構風道10內的新鮮空氣送入減搖鰭艙I,滿足其中減搖鰭和相關設備的散熱需求以及操作人員的新鮮空氣需求,再通過排風組件30將減搖鰭艙I里面的空氣排出至機艙內,滿足減搖鰭艙I的持續通風。
[0041]為了更好的增加減搖鰭艙I內部的空氣循環,送風組件20和排風組件30位于減搖鰭艙I相對的兩側。排風組件30和送風組件20的相對設置可以更好的促進減搖鰭艙I內的空氣流通,使得通風結構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如圖1中,送風組件20設置于減搖鰭艙I的左側,排風組件30設置于減搖鰭艙I的右側,使整個減搖鰭艙I中的空氣都能進行有效的流通。
[0042]如圖2所示,圖2顯示為圖1中送風組件20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送風組件20包括連通機艙主結構風道10和減搖鰭艙I的送風管路202、設置在送風管路202上的第一電動水密蝶閥201和第一法蘭203。第一電動水密蝶閥201通過第一法蘭203安裝在送風管路202上。第一法蘭203和第一電動水密蝶閥201在關閉的狀態下能夠滿足
0.05mpa的氣密性實驗。通常,第一電動水密蝶閥201可以通過布置在船舶中的架控臺和集控臺上的遙控按鈕實現開關閉和故障報警。當減搖鰭艙I出現破損時,工作人員通過布置在架控臺和集控臺上的遙控按鈕迅速對減搖鰭艙I送風管路202處的第一電動水密蝶閥201進行關閉操作,將減搖鰭艙I和機艙主結構風道10及機艙隔離,保證破艙工況下,減搖鰭艙I和機艙之間的水密完整性。
[0043]進一步地,送風組件20還包括第一加強腹板204和第二加強腹板205;第一加強腹板204固定連接于送風管路202和機艙主結構風道10的連接處,第二加強腹板205固定連接于送風管路202和減搖鰭艙I的連接處。通常,送風管路202穿過減搖鰭艙I的艙壁處由于開孔較大,送風管路202的固定并不穩定,此處在送風組件20與機艙主結構風道10和減搖鰭艙I的連接處分別增加并焊接第一加強腹板204和第二加強腹板205,從而對整體結構進行加強。
[0044]此外,送風組件20還包括第一通風柵206;第一通風柵206封設于送風管路202伸入減搖鰭艙I內的一端。在送風管路202的上布置第一通風柵206可以防止鼠蟲等進出減搖鰭艙I和機艙。
[0045]優選地,送風管路202的管壁厚度大于等于6mm。使得送風管路202有足夠的強度,充分保證了減搖鰭艙I在破艙工況下的水密性。
[0046]如圖3所示,圖3顯示為圖1中排風組件30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排風組件30包括連通于減搖鰭艙I和機艙區域之間的排風管路302、設置于排風管路302之中的第二電動水密蝶閥301和和第二法蘭303,第二電動水密蝶閥301通過第二法蘭303安裝在排風管路302上。第二法蘭303和第二電動水密蝶閥301在關閉的狀態下同樣能夠滿足0.05mpa的氣密性實驗。通常,第二電動水密蝶閥301可以通過布置在船舶中的架控臺和集控臺上的遙控按鈕實現開關閉和故障報警。當減搖鰭艙I出現破損時,工作人員通過布置在架控臺和集控臺上的遙控按鈕迅速對減搖鰭艙I排風管路302處的第二電動水密蝶閥301進行關閉操作,將減搖鰭艙I和機艙隔離,保證破艙工況下,減搖鰭艙I和機艙之間的水密完整性。
[0047]進一步地,排風組件30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排風管路302和減搖鰭艙I的連接處的第三加強腹板304。通常,排風管路302穿過減搖鰭艙I的艙壁處由于開孔較大,排風管路302的固定并不穩定,此處在排風組件30與減搖鰭艙I的連接處增加并焊接第三加強腹板304,從而對整體結構進行加強。
[0048]此外,排風組件30還包括對應設置于排風管路302兩端的第二通風柵305和第三通風柵306。在排風管路302的上布置第二通風柵305和第三通風柵306可以防止鼠蟲等進出減搖鰭艙I和機艙。
[0049]優選地,排風管路302的管壁厚度大于等于6mm。使得排風管路302有足夠的強度,充分保證了減搖鰭艙I在破艙工況下的水密性。
[005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通風管路十分簡潔,不僅解決了減搖鰭艙的通風問題,而且有效解決了以往減搖鰭艙通風管路復雜的缺點。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更很大程度地減少了現場工人的施工量。操作簡單方便,可以利用遙控,在短時間和遠距離在減搖鰭艙破艙工況下實現對通風的控制,保證整船穩性。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0051]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主權項】
1.一種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用于對設置在機艙區域的減搖鰭艙(I)進行通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結構包括: 機艙主結構風道(10),垂直設置于所述減搖鰭艙(I)上方; 送風組件(20),與所述機艙主結構風道(10)和所述減搖鰭艙(I)相互連通; 排風組件(30),與所述減搖鰭艙(I)和所述機艙區域相互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組件(20)和所述排風組件(30)位于所述減搖鰭艙(I)相對的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組件(20)包括連通所述機艙主結構風道(10)和所述減搖鰭艙(I)的送風管路(202)、設置在所述送風管路(202)上的第一電動水密蝶閥(201)和第一法蘭(203),所述第一電動水密蝶閥(201)通過所述第一法蘭(203)安裝在所述送風管路(202)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組件(20)還包括第一加強腹板(204)和第二加強腹板(205);所述第一加強腹板(204)固定連接于所述送風管路(202)和所述機艙主結構風道(10)的連接處,所述第二加強腹板(205)固定連接于所述送風管路(202)和所述減搖鰭艙(I)的連接處。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組件(20)還包括第一通風柵(206);所述第一通風柵(206)封設于所述送風管路(202)伸入所述減搖鰭艙(I)內的一端。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管路(202)的管壁厚度大于等于6_。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組件(30)包括連通所述減搖鰭艙(I)和所述機艙區域的排風管路(302)、設置于所述排風管路(302)上的第二電動水密蝶閥(301)和第二法蘭(303),所述第二電動水密蝶閥(301)通過所述第二法蘭(303)安裝在所述排風管路(302)上。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組件(30)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排風管路(302)和所述減搖鰭艙(I)的連接處的第三加強腹板(304)。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組件(30)還包括對應設置于所述排風管路(302)兩端的第二通風柵(305)和第三通風柵(306)。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減搖鰭艙的通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管路(302)的管壁厚度大于等于6_。
【文檔編號】B63J2/06GK205469754SQ201620316944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袁松, 華呈新, 陳豪, 李娜
【申請人】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