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種使用在隨船、隨車放置,可以用來借助它在水中逃生,并可兼作戲水、游泳保護作用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
背景技術:
在行駛船只中,通常都會配置有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工具,以備在發生意外沉船、撞船、翻船等事故救生使用;然而通常在船只中的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工具一般采用統一集中管理放置,或者是配置在各座位底下等位置;這樣存在的問題就是在發生意外沉船或翻船、撞船事故時,可能由于突發的危險緊急而導致出現混亂狀態,從而沒辦法真正有效分發救生衣、救生圈到每一位需要救生的人員;或者即便在每張座位底下放置了救生衣或救生圈,但由于眾多隨船等人員通常會因為事件的意外突發,處于高度緊張混亂狀態,而無法正常反應過來,導致不能第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及時正確從座位底下取出救生衣等救生工具,而處于彷徨混亂狀態,從而錯過最佳的自助救生過程,最終引發溺水丟失生命的嚴重問題。同樣的隨著汽車產業、經濟的發展,汽車、橋車已經越來越多的成為人們的商用及代步工具;同時也伴隨著交通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臨江、臨湖公路,橋梁的增多,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不斷出現一些各種因素引發的意外不幸墜水傷亡交通事故;特別近些年的暴雨水災所導致的行駛車輛人員被水淹而導致溺水傷亡事故,更是令人深思、畏懼;這些墜水,被水淹等直接危及人們生命安全的問題已經給予人們響起高度警鐘,然而雖然針對這些車輛墜水、被水淹的問題隨之產生了眾多的救生錘等緊急救生工具及救生方法,使得人們會在車輛內增加放置救生錘等救生工具,以提高逃生安全系數。但是還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即便人們在第一時間能夠通過各種救生途徑打開車門,或者通過救生錘等工具打開車門,使得車輛內的人員可以及時的離開車內,脫離被困車內的危險。然而在得到及時離開車內之后隨之而來產生的同樣嚴重問題就是,必須面對溺水的危險,并不是所有及時脫離車內危險的人員都會游泳的,如果是不會游泳的人員,則隨時有可能是發生剛脫離被困車內危險狀態卻又接著陷入被水淹至死亡的危險狀態,這同樣也隨時存在被奪取生命的死亡危險;或者即便是會游泳的人員,但如果發生墜水時的位置處于水深,且水域面積大,而周邊又處于無人發現狀態時,也容易引發體力消耗過度等意外情況,進而最終同樣引發生命死亡危險;等到被發現及救援人員的來臨已經是為時已晚,這些嚴重危險問題,隨時都會剝奪任何一個人的生命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船只在行駛過程中發生意外沉船、翻船而引發的混亂局面,導致不能有效正常分發救生工具到每位隨船人員,或者隨船人員于慌亂之中不能正常自助從座位底下取出原本配置的救生衣、救生圈而錯過最佳救生機會;以及現有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墜水、水淹等交通事故時,即便能及時脫離車內后,隨之可能發生馬上又直接被水淹甚至是發生死亡的危險等現狀而提供的一種能夠更好的幫助可以人們在第一時間方便自助快速得到救生圈或救生工具,從而達到在水中可方便、快速套上救生圈或救生工具,達到安全脫離被水淹致死亡危險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包括第一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墊的外環圍邊緣設有一個可拆卸的第二靠墊,在作為水中救生工具使用時,所述第二靠墊為可變形為水中救生工具的浮力救生工具;所述第二靠墊采用充氣式救生結構,或采用在第二靠墊內設有浮力材料填充救生結構,所述第二靠墊在水中能產生足夠的浮力,至少可使在水中人員的頭或肩部露出水面。放置在座位上的靠墊,在遇到意外沉船、翻船或者是車輛墜水、水淹等突發意外事故時,人們可以非常方便的在第一時間及時將靠墊隨手拿起,快速拆卸掉第一靠墊,將圈狀體的第二靠墊當成救生圈來使用,快速套在身上,即便人在水中,也可以使在水中人員的頭部或肩部安全有效的露出于水面上,達到最及時的自助安全脫離被水淹致死亡危險,使死亡生命危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使用簡單、快捷方便,而在平常時間,可以將整個靠墊當成放置在座位上做靠墊功能使用,增加乘坐舒適性,達到不同的使用效果。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靠墊采用由一段或多段浮力救生段連接形成的閉環式圈狀體或開環式圈狀體,或直接采用一個單獨的閉環式圈狀整體。第二靠墊可以由一段或多段浮力救生段連接形成的閉環式圈狀體,也可以是具有一段沒有全封閉而是具有一段開口狀的開環式圈狀體,也可以是直接由一個單獨的沒有開口的閉環式圈狀整體構成。形狀多樣,使用靈活方便。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靠墊在圈體的截斷面上設有可打開的連接端頭,所述連接端頭的端面上設有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在打開連接端頭之前,第二靠墊為可在水中救生的閉合式救生圈體,打開連接端頭之后,可增加第二靠墊的圈體內徑尺寸。更大程度上滿足身材體積較大的人員使用,在圈狀體的第二靠墊的原始內徑不能滿足身材較為胖大的人員使用時,可以將連接端頭打開,以達到增加第二靠墊的內徑尺寸,從而達到更好的滿足不同身材人員的使用需求。同時打開連接端頭之后甚至還可以將第二靠墊變形為水中救生的其他形狀的浮力救生工具。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靠墊在拆卸掉第一靠墊后,并打開連接端頭之后可變形成為中間帶有彎曲浮力部,彎曲浮力部兩端連接有基本平行的直體浮力部,兩端直體浮力部和連接兩端直體浮力部的彎曲浮力部共同形成具有兩端具有直體浮力部中部具有弧狀彎曲的救生工具,其中弧狀連接的救生工具的彎曲浮力部可套在人的頸部位置處,并通過直體浮力部系在人的身體上,形成可系在人身上的救生工具。直體浮力部和彎曲浮力部共同穿在身上后,彎曲浮力部套在頸部位置上,兩段直體浮力部可系在身上,從而形成有效的水中浮力救生工具。達到變形為更自由的水中救生的浮力救生工具。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靠墊在拆卸掉第一靠墊后,并打開連接端頭之后可變形成為中間帶有彎曲浮力部,所述的彎曲浮力部兩端連接有弧狀彎曲向下的連接浮力部,弧狀彎曲向下的連接浮力部尾端再弧狀彎曲形成上翹的弧狀浮力尾部,變形成可系在人身上的救生工具。穿在身上后彎曲浮力部套在頸部位置上,兩段連接浮力部通過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系在身體前方處,將弧狀浮力尾部系在身體背部處,從而形成有效的水中救生的浮力救生工具。[0010]作為優選,所述的直體浮力部和連接浮力部上設有可調節長度的連接件。更好的連接系在身上,提高救生安全系數。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部件采用可調節的快速扣鎖調節帶,快速扣鎖調節帶上具有長度調節帶。可達到進一步的再次調節不同尺寸的救生圈內徑,以更大程度上滿足不同身材人員的使用需求。當然也還可以將所述的連接部件采用是縛帶,調節簡單方便。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靠墊為圓形、橢圓形、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或近似圓形的圈狀體。根據不同座位情況,在滿足救生使用安全方便性的基礎上,配置不同形狀圈狀體的第二靠墊,更大程度上提高與座位的整體融合性。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靠墊的圈狀體內徑和第一靠墊的外環圍邊緣之間留有間隙空間。在緊急狀態下,甚至也可以不拆卸掉第一靠墊,也可以先抓住圈狀體的第二靠墊當成救生圈,利用間隙空間,將本實用新型救生圈抓在手上,然后再水中逐步拆卸掉第一靠墊,以達到將整個圈狀體的第二靠墊套裝在身上,滿足最終救生逃生使用效果。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靠墊和第一靠墊裝在一起之后,還設有一個外袋,第二靠墊和第一靠墊共同設置在外袋內。可以通過外袋使產品整體更大程度的與座位形成整體融合性。避免靠墊在船只或車輛內造成不融洽的配合效果,產生乘座不舒適心情。作為優選,第一靠墊內填充設有增置空氣凈化包、保健理療包或GPS定位包的容置空間。在平常時間放置在座位上與第二靠墊一起共同作為靠墊使用時,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情況更換不同的第一靠墊,進而達到進一步的凈化船只或車輛內的空氣效果,或提高空氣、提高空氣清新度等效果,或者增加使用功能性。增加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救生圈的靠墊的使用多功能性。作為優選,第二靠墊在外邊緣處還可拆卸的連接有一個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形成可在同一座位上同時備有二件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更大程度上提高使用的多功能性及適應性,特別是有時候同一座位上帶有兒童等情況。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放置在座位上的靠墊,在遇到意外沉船、翻船或者是車輛墜水、水淹等突發意外事故時,人們可以非常方便的在第一時間及時將放置在座位上的靠墊隨手拿起,快速拆卸掉第一靠墊,將圈狀體的第二靠墊當成救生圈來使用,快速套在身上,即便人在水中,也可以使在水中人員的頭部或肩部安全有效的露出于水面上,達到最及時的自助安全脫離被水淹致死亡危險,使死亡生命危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時在圈狀體的第二靠墊的原始內徑尺寸不能滿足身材較為胖大的人員使用時,則可以將連接端頭打開,以達到增加第二靠墊的內徑尺寸,甚至是變形為可系在身上的水中浮力救生工具從而達到更好的滿足不同身材人員的使用尺度需求。使用簡單、快捷方便,而在平常時間,可以將整個靠墊當成放置在座位上做靠墊功能使用,增加乘坐舒適性,達到不同的使用效果。同時還可以是同款產品尺寸能更大程度上滿足不同人員的使用尺寸需要,使得使用更具適用性。利用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救生圈的靠墊,甚至可有效作為老一代救生圈的替代產品。同時利用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還可以非常方便的將此產品隨車帶到游泳場地后,將圈狀體的第二靠墊拆卸下來作為對游泳、戲水過程進行的安全保護作用;或拆卸下來后將圈狀體的第二靠墊帶到游泳場地達到對游泳、戲水的安全保護作用;更大程度上提高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場合。[0019]
: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的優選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作為救生圈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作為救生圈打開變形獲得更大內徑尺寸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的一種變形救生工具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的另一種變形救生工具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在配置外袋時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包括第一靠墊20,所述第一靠墊20的外環圍邊緣設有一個可拆卸的第二靠墊10,第二靠墊10和第一靠墊20之間可快速拆卸;在作為水中救生工具使用時,第二靠墊10可變形為水中救生的浮力救生工具,所述第二靠墊10為圈狀體;第二靠墊10可以直接采用一個單獨的閉環式圈狀整體圍合形成,當然也可以采用由一段浮力救生段連接形成的閉環式圈狀體,當然也還可以是采用多段浮力救生段連接形成的閉環式圈狀體圍合而成,第二靠墊10采用浮力材料填充救生圈結構,第二靠墊在水中能產生足夠的浮力,至少可使在水中人員的頭或肩部露出水面。在第二靠墊10內填充有可使第二靠墊10在水中能產生足夠浮力以使逃生人員的頭部安全露出水面的浮力材料。第二靠墊10為圓形,當然也還可以是、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橢圓形或近似圓形的圈狀體。第二靠墊10內填充的浮力材料采用珍珠棉材質,當然也可以采用是聚乙烯泡沫塑料或軟木材質,珍珠棉材質可以采用EVA珍珠棉或EPE珍珠棉材質。浮力材料填充材料更大程度上提高第二靠墊本身的使用安全可靠性,即便發生刮擦、微度扎破狀況,也依然能保證足夠的浮力。第二靠墊10與第一靠墊20之間采用4個紐扣30方式相連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靠墊10的圈狀體內徑和第一靠墊20的外環圍邊緣之間留有四段間隙空間21 (見圖1)。在緊急狀態下,甚至也可以不拆卸掉第一靠墊20,也可以先抓住圈狀體的第二靠墊10當成救生圈,利用間隙空間,將本實用新型救生圈抓在手上,然后再水中逐步拆卸掉第一靠墊20,以達到將整個圈狀體的第二靠墊10套裝在身上,滿足最終救生逃生使用效果;當然第二靠墊10與第一靠墊20之間的連接也還可以是采用粘扣帶或拉鏈的連接方式,達到可快速拆卸使用的連接方式。第一靠墊20內填充設有碳粒子,當然也還可以是根據實際需求情況填充香草包或香精料。實施例2[0031]第二靠墊10采用充氣式救生圈結構,第二靠墊10采用自動充氣式或被動充氣式的充氣式救生圈。自動充氣式或被動充氣式的充氣式救生圈的第二靠墊10圈體面料采用高強度防水材料制造而成;平常時間就使第二靠墊10處于充好氣狀態,放置在座位上作為靠墊使用。其他同實施例1相同。自動充氣式或被動充氣式的充氣式救生圈的圈體面料采用高強度防水材料制造而成,平常時間就使第二靠墊處于充好氣狀態,不易于浸水,可更好地保證在水中依然保持原有的重量及足夠的浮力,更大程度的降低第二靠墊本身的重量對人們在水中的不利影響。實施例3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靠墊10在圈體的截斷面上設有可打開的連接端頭11,兩個連接端頭11之間采用拉鏈相連接在一起。連接端頭11的端面12上縫接有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40,打開連接端頭11之后,可有效增加第二靠墊10的圈體內徑尺寸。連接部件40采用可調節的快速扣鎖調節帶,快速扣鎖調節帶上具有長度調節帶41,拉動長度調節帶41可調節兩個連接端頭11之間的距離,從而達到調節第二靠墊10的圈體內徑尺寸的作用。當然連接部件40也還可以是采用縛帶的連接,其他同實施例1或實施例2相同。實施例4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靠墊10在拆卸掉第一靠墊20后,并打開連接端頭11之后可變形成為中間帶有彎曲浮力部16,彎曲浮力部16兩端連接有基本平行的直體浮力部15,兩端直體浮力部15和連接兩端直體浮力部15的彎曲浮力部16共同形成具有兩端具有直體浮力部15中部具有弧狀彎曲的浮力救生工具,其中弧狀連接的浮力救生工具的彎曲浮力部16可套在人的頸部位置處,并通過直體浮力部15系在人的身體上,形成可系在人身上的救生工具。直體浮力部15上設有2根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40,穿在身上后,彎曲浮力部16套在頸部位置上,兩段直體浮力部15通過2根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40系在身上,從而形成有效的水中浮力救生工具。其他同實施例1或實施例2相同。實施例5圖5、圖6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靠墊10在拆卸掉第一靠墊20后,并打開連接端頭11之后可變形成為中間帶有彎曲浮力部16,所述的彎曲浮力部16兩端連接有弧狀彎曲向下的連接浮力部13,弧狀彎曲向下的連接浮力部13尾端再弧狀彎曲形成上翹的弧狀浮力尾部14,變形成可系在人身上的浮力救生工具。連接浮力部13上設有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40。穿在身上后彎曲浮力部16套在頸部位置上,兩段連接浮力部13通過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40系在身體前方處,將弧狀浮力尾部14系在身體背部處,從而形成有效的水中浮力救生工具。其他同實施例1或實施例2相同。實施例6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靠墊10和第一靠墊20裝在一起之后,還包覆有一個外袋50,第二靠墊10和第一靠墊20共同設置在外袋50內。外袋50上設有彈力綁帶51或掛鉤,可掛在座位后面。其他同實施例1或實施例2或實施例3相同。實施例1第一靠墊20內設有空氣凈化包,空氣凈化包中可填充碳粒子,熏香料,香精包等有助于凈化船只或車輛室內的空氣用的填充料;當然也還是可以采用保健理療包或GPS定位包,比如磁療部件、發熱按摩部件或其它有助于對人體背部起一定理療效果的保健理療包。根據實際情況增配不同的功能包,其他同實施例1、實施例2或實施例3相同,更大程度上提聞本廣品的使用多功能性。實施例7第二靠墊10在外邊緣處還可拆卸的連接有一個上述實施例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形成可在同一座位上同時備有二件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更大程度上提高使用的多功能性。使用上,當發生沉船、撞船、翻船或者是墜水、水淹等突發意外事故時,人們可以非常方便的在第一時間及時將靠墊隨手拿起,快速拆卸掉第一靠墊20,將圈狀體的第二靠墊10當成救生圈或其他實施例中的水中浮力救生工具來使用,快速套或系在身上,達到即便人們在水中狀態下,也可以使在水中人員的頭部或部安全有效的露出于水面上,從而達到最及時的自助安全脫離被水淹致死亡危險,使死亡生命危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時在第二靠墊10的原始圈狀體內徑尺寸不能滿足身材較為胖大的人員使用時,則可以將連接端頭打開,以達到增加第二靠墊的內徑尺寸,甚至是變形為同實施例4、或實施例5中的變形形狀,變形成水中浮力救生工具從而達到更好的滿足不同身材人員的使用需求。而在平常時間,可以將帶有第一靠墊20的整個靠墊當成放置在座位上做靠墊功能使用的產品,增加乘坐舒適性,達到不同狀態下的使用效果。同時還可以是同款產品尺寸能更大程度上滿足不同人員的使用尺寸需要,使得使用更具適用性。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第一靠墊、第二靠墊、充氣式救生圈、浮力材料填充救生圈、珍珠棉材質、聚乙烯泡沫塑料、軟木材質、連接端頭、圈體內徑尺寸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例如靠墊也可以是理解為抱枕、靠枕,坐墊等,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而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包括將中間位置的第一靠墊20的形狀變形為非本實用新型圖中所畫的圓形之外的其他形狀,連接部件40也還可以采用是系帶、縛帶等;另外甚至是第二靠墊外部再連接一個圈體、墊體或靠體等變形方式,形成可在同一座位上同時備有2件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或抱枕,或甚至是在第一靠墊內設置哨笛或強光示位燈,或將第二靠墊10采用充氣和浮力填充材料相結合的方案,只要是利用了本實用新型發明構思所直接得到或引導出得到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包括第一靠墊(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墊(20)的外環圍邊緣設有一個可拆卸的第二靠墊(10),在作為水中救生工具使用時,所述第二靠墊(10)為可變形為水中救生的浮力救生工具;所述第二靠墊(10)采用充氣式救生結構,或采用在第二靠墊(10)內設有浮力材料填充救生結構,所述第二靠墊(10)在水中能產生足夠的浮力,至少可使在水中人員的頭部安全露出水面。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靠墊(10)采用由一段或多段浮力救生段連接形成的閉環式圈狀體或開環式圈狀體,或直接采用一個單獨的閉環式圈狀整體。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靠墊(10)在圈體的截斷面上設有可打開的連接端頭(11),所述連接端頭(11)的端面(12)上設有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40);在打開連接端頭(11)之前,第二靠墊(10)為可在水中救生的閉合式救生圈體,打開連接端頭(11)之后,可增加第二靠墊(10)的圈體內徑尺寸。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靠墊(10 )在拆卸掉第一靠墊(20 )后,并打開連接端頭(11)之后可變形成為中間帶有彎曲浮力部(16),彎曲浮力部(16)兩端連接有基本平行的直體浮力部(15),兩端直體浮力部(15)和連接兩端直體浮力部(15)的彎曲浮力部(16)共同形成具有兩端具有直體浮力部中部具有弧狀彎曲的浮力救生工具,其中弧狀連接的浮力救生工具的彎曲浮力部(16)可套在人的頸部位置處,并通過直體浮力部(15)系在人的身體上,形成可系在人身上的救生工具。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靠墊(10 )在拆卸掉第一靠墊(20 )后,并打開連接端頭(11)之后可變形成為中間帶有彎曲浮力部(16),所述的彎曲浮力部(16)兩端連接有弧狀彎曲向下的連接浮力部(13),弧狀彎曲向下的連接浮力部(13)尾端再弧狀彎曲形成上翹的弧狀浮力尾部(14),變形成可系在人身上的浮力救生工具。
6.按照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體浮力部(15 )和連接浮力部(13 )上設有可調節長度的連接部件(40 )。
7.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部件(40)采用可調節的快速扣鎖調節帶,快速扣鎖調節帶上具有長度調節帶(41)。
8.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部件(40)采用可調節的快速扣鎖調節帶,快速扣鎖調節帶上具有長度調節帶(41)。
9.按照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靠墊(10)為圓形、橢圓形、矩形、、三角形、多邊形或近似圓形的圈狀體。
10.按照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靠墊(10)和第一靠墊(20)裝在一起之后,還設有一個外袋(50),第二靠墊(10)和第一靠墊(20)共同設置在外袋(50)內。
11.按照權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靠墊(20)內可設有增置空氣凈化包、保健理療包或GPS定位包的容置空間。
1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形為救生衣的靠墊或抱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靠墊(10)在外邊緣處還可拆卸的連接有一個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形成可在同一座位上同時備有二件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
1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12所述的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所述的第二靠墊(10)的圈狀體內徑和第一靠墊(20)的外環圍邊緣之間留有間隙空間(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的靠墊,包括第一靠墊(20),所述第一靠墊(20)的外環圍邊緣設有一個可拆卸的第二靠墊(10),在作為水中救生工具使用時,所述第二靠墊(10)為可變形為水中救生的浮力救生工具;所述第二靠墊(10)采用充氣式救生結構,或采用在第二靠墊(10)內設有浮力材料填充救生結構,所述第二靠墊(10)在水中能產生足夠的浮力,至少可使在水中人員的頭部安全露出水面。能夠更好的幫助人們在及時逃離車內之后,可第一時間及時將放置在座位上的靠墊轉換為水中浮力救生工具,能更好的在水中及時得到更加安全脫離被水淹致死亡危險。
文檔編號B63C9/13GK203005720SQ20122048507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邱亦何 申請人:邱亦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