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減震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14630閱讀:4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減震鞍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減震鞍座”是一種自行車鞍座,適用于所有作為交通工具的自行車上。
自行車鞍座的減震,目前都是通過“鞍座大簧”的作用而實現的。“大簧”很硬,不硬就不足以穩定鞍座面的位置;但是,硬了卻又要導致鞍座減震性能不好的弊端。所以,現在的鞍座,它的減震幅度都不大,用它作長途騎車時,仍舊難于忍受騎車不舒服的苦處,平時也總是逢高繞過,遇坑緩行,以避顛簸。當然更不愿意在起伏不平的泥道上行駛了。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震鞍座”,它具備優越的減震性能,減震幅度比目前普遍使用的鞍座高出幾倍。使用本鞍座的自行車,它既不避壞道,也不怕泥路,仍舊可用中速通過起伏不平和路面,這時侯的騎車人,不僅沒有什么苦患,反而陪生一種然舒適的感覺,對于長途騎車最為有利。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第一,若用一根“軟”一點的減震彈簧支持鞍座面(鞍座上載人之處),則鞍座就會有較大的緩沖自行車震動的能力。第二,為了滿足鞍座面既可以有較大幅度的上下運動而又不可以隨意轉動的要求,那么用合頁把它和不能轉動的部份聯接起來,將比用別的方法都較妥當。第三,由于所用的減震彈簧較“軟”,體重大的人坐到鞍座面上,鞍座面將立即被壓到底部,這時就降底甚至不能產生減震效果,所以減震彈簧必須具有調節裝置,即用調節減震彈簧預壓程度的辦法。以改變減震彈簧的工作壓力,來支持鞍座面不同的負重,使每個體重不同的騎車人,都能夠獲得最佳的減震效果。
結合附圖詳述本發明的具體構造和工作細節


圖1減震鞍座的總體構造示意圖圖2減震器結構示意圖分部說明如下1、鞍座的下部一底座部份鞍座管1和鞍座底板2共同組成了鞍座的底座。鞍座管為一鋼管,它插在中間有一個孔的鋼板——鞍座底板2的里面,并且將它們焊牢(其角度等于自行車橫梁與豎梁間的角度)。管1的下端收縮成孔,孔徑須小于減震彈簧座17的直徑。鞍座管1是用來插到自行車的豎梁里面,使整個鞍座被固定在豎梁上的。
鞍座底板2的左端(指圖中方向,以下同)做出用來插入合頁軸的卷孔,籍以與其它另件作鉸鏈聯接。
2、鞍座中部——可疊部份本部的主體是減震管10和鞍座頂板9。它們是焊在一起的一個整體。焊接角度同前。
減震管10為一鋼管,外徑略小于鞍座管1的內徑,它松動地套在鞍座管1的里面。
破座頂板9是一塊鋼板,它的左端有合頁卷孔,以便與其它另件作鉸鏈聯接。
鞍座頂板9與鞍座底板2是由合頁6、4(它們的兩端都有合頁卷孔)通過合頁軸8、5、3把它們聯接起來的。
在合頁的構造上須做到閉合時合頁6可以疊到合頁4的上面,展開時只能展到
圖1中的程度(不可全部展開),用合頁聯接鞍座頂板9和鞍座底板2,可以產生二個作用a、鞍座頂板9可以疊到鞍座底板2上,即鞍座具有可疊的性質,容許有較大的震動幅度。b、鞍座頂板2減震管10不會發生轉動3、上部——座位部份本部份就是鞍座面7。它靠螺釘與鞍座頂板9固接在一起(圖中未表示出)所以它和鞍座頂板9有一樣的穩定,不能任意擺動。
4、內部——減震部份本部份就是圖2中所示的減震器。它由減震彈簧15和其余各另件所組成的調節器,(即調節器頂板11、調節螺母12、減震彈簧座14、17、調節桿16、螺母18)所組成。
調節器頂板11固裝在調節桿16的上方。調節桿16的上段和下段都有螺絲扣,并擰有調節螺母12和螺母18。減震彈簧15通過減震彈簧座14和17置于調節螺母12和螺母18之間。這樣就成為一個減震器,將此整個裝置置于減震管10的內腔(如
圖1),這時候調節器頂板11頂在鞍座頂板9上,減震彈簧座17頂在鞍座管1下部收縮孔的肩部,而螺母18則處在收縮孔中。
調節桿16的下段可以不鉸出螺絲扣,直接把它錘扁,使因之產生的肩胛代替螺母18的作用(承擔減震彈簧座17)。調節器頂板11,可換用二個螺帽,擰進調節桿16的上端處,再互相擰緊,以作代替。
詳述其發明的工作情況當騎車人座到鞍座面7上,重力通過9→11→16→12→14→15→17傳到鞍座管1下端的肩部時,減震彈簧15就被壓縮了一個距離,鞍座面7、減震管10、連同整個調節器都下降了同一距離合頁4和6也閉合了一些,合頁軸5向左方伸出。待減震彈簧15壓縮到可以平衡騎車人體重的作用時,上述各部停止運動。以后自行車震動時,鞍座面就在這個平衡位置上也上下震動。
因此減震鞍座的優點是減震幅度大,通過起伏不平的路面時似駛平地,長途騎車減輕顛簸疲憊之苦,增加致遠能力。
對于體重不同的人坐到鞍座上,就會感到減震彈簧“軟”“硬”不同。調節彈簧“軟”“硬”的方法是1、抽出合頁軸3(合頁軸3的一端有螺絲扣,它在聯接鞍座底板2和合頁4的時候,用螺帽擰在露出在合頁外端的部份,以防合頁軸3脫出卷孔),減震管10(連同合頁4、6鞍座面7)就可以從鞍座管1中抽出。擱置一旁。
2、從鞍座管1中間抽出減震器(11-19)3、將減震器的調節桿16下部銼扁的部份19卡入位于合頁4或鞍座底板2上預先沖出的一個穴內(目的使19卡入后使整個16不能轉動)。
4、將合頁軸3的螺絲扣部份擰入調節螺母12的螺孔13里。
5、順時針扳動合頁軸3,減震彈簧15就增大了預壓程度,鞍座就可以承受更大的負荷。逆時針扳動合頁軸3,減震彈簧15就減小了予壓程度,鞍座面只可以承受較小一點的負荷。
所以一根減震彈簧,經過調節后,可以適應體重不同的騎車人分別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上的減震鞍座,其特征是由鞍座管(1)、鞍座底板(2)、合頁軸(3)、(5)、(8)、合頁(4)、(6)、鞍座面(7)、鞍座頂板(9)、減震管(10)、調節器頂板(11)、調節螺母(12)、減震彈簧座(14)、(17)、減震彈簧(15)、調節桿(16)螺母(18)所構成,鞍座管(1)插在中間有一個孔的鋼板——鞍座底板(2)里,并且將它們焊牢,減震管(10)和鞍座頂板(9)是焊在一起的一個整體。減震管(10)松動地套在鞍座管(1)的里面。鞍座頂板(9)與鞍座底板(2)是由合頁(6)、(4)通過合頁軸(8)、(5)、(3)把它們聯接起來的,鞍座面(7)靠螺釘與鞍座頂板(9)固接在一起,減震彈簧(15)和調節器(即調節器頂板(11)、調節螺母(12)、減震彈簧座(14)、(17)調節桿(16)、螺母(18)的組合)組成了減震器。減震器置于減減管(10)的內腔這時候調節器頂板(11)頂在鞍座頂板(9)上,減震彈簧座(17)頂在鞍座管(1)下部收縮孔的肩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鞍座,其特征在于調節器的調器節頂板(11)固裝在調節桿(16)的上方,調節桿(16)的上段和下段都有螺絲扣并擰有調節螺母(12)和螺母(18),減震彈簧(15)通過減震彈簧座(14)和(17)置于調節螺母(12)和螺母(18)之間;調節桿(16)的下段可以不鉸出螺絲扣直接把它錘扁,使因之產生的肩胛代替螺母(18)的作用承擔減震彈簧座(17),調節器頂板(11)可換用二個螺帽擰進調節焊(16)的上端后,再互相擰緊,以作代替。
專利摘要一種自行車上的減震鞍座,由鞍座管、減震器、合頁及鞍座面所組成,其主要特點是用較長減震彈簧支持著鞍座面,使之有較大的減震幅度;減震彈簧是可以調節的,用以適應體重不同的騎車人的需要;鞍座面不能任意擺動;減震鞍座有顯著優良的減震性能,使用本鞍座的自行車,不避壞道,仍舊可用中速通過起伏不平的路面,不僅避免了疲憊之患,反而陪生一種悠然舒適的感覺,對于長途騎車最為有利。
文檔編號B62J1/06GK2070710SQ9020014
公開日1991年2月6日 申請日期1990年1月3日 優先權日1990年1月3日
發明者韓大凱, 韓大欣, 韓世蘭 申請人:韓大凱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