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r驅動防滑系統的液壓控制單元本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動系統,尤其涉及一種ASR驅動防滑系統的液壓控制單元本體。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內汽車產量和保有量越來越大,汽車配置也越來越高C3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已成為汽車必配裝置,但ABS僅能在緊急制動時保證車輛的方向穩定性和轉向可操縱性,已開始不能滿足人們對行車安全要求。因此,人們對ABS的功能進行了擴展,增加了 ASR驅動防滑系統,能夠在車輛的驅動過程中提高車輛的方向穩定性、轉向可操縱性、加速性能等。
[0003]液壓控制單元(HCU)是ASR驅動防滑系統的執行機構,其主要由本體和設于該本體上的電機、電磁閥、柱塞栗、蓄能器等部件構成,但目前的本體結構較為復雜、設計不合理、體積大,裝配較為麻煩,并且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怎樣解決現有液壓控制單元本體結構復雜、設計不合理,體積大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ASR驅動防滑系統的液壓控制單元本體,結構簡單,設計更為合理,體積更小,并且裝配更加方便,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ASR驅動防滑系統的液壓控制單元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控制單元本體為長方體結構,其具有電磁閥安裝面、蓄能器安裝面、電機安裝面、出油孔面以及兩個柱塞栗安裝面,其中,電磁閥安裝面與電機安裝面相對,蓄能器安裝面與出油孔面相對,兩柱塞栗安裝面相對;
[0006]在電磁閥安裝面設有5個增壓閥孔和5個減壓閥孔:增壓閥孔I和減壓閥孔1、增壓閥孔π和減壓閥孔π、增壓閥孔m和減壓閥孔m、增壓閥孔IV和減壓閥孔IV以及增壓閥孔V和減壓閥孔V;在蓄能器安裝面設有I個驅動輪進油孔和2個蓄能器孔:蓄能器孔I和蓄能器孔Π;在電機安裝面設有一電機軸承工作孔;在出油孔面設有4個出油孔以及一個從動輪進油孔;在兩柱塞栗安裝面分別設有一柱塞栗孔:柱塞栗孔I和柱塞栗孔π;
[0007]在液壓控制單元本體內設有若干通油管道,其中,所述驅動輪進油口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V相連通,該增壓閥孔V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減壓閥孔V和柱塞栗孔I的出油口相連通,柱塞栗孔I的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I和增壓閥孔π相連通;減壓閥孔I和減壓閥孔Π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I和增壓閥孔Π相連通,同時,減壓閥孔1、減壓閥孔Π以及減壓閥孔V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蓄能器孔I的進油口相連通,該蓄能器孔I的出油口與柱塞栗孔I的進油口相連通,所述增壓閥孔I和增壓閥孔π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一出油孔相連;
[0008]所述從動輪進油孔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m和增壓閥孔IV相連通,減壓閥孔m和減壓閥孔ιν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m和增壓閥孔ιν相連通,同時,減壓閥孔m和減壓閥孔ιν還通過管道與蓄能器孔π的進油口相連通,該蓄能器孔π的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與柱塞栗孔π的進油口相連通,柱塞栗π的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m、增壓閥孔ιν以及從動輪進油孔相連通,所述增壓閥孔m和增壓閥孔ιν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一出油孔相連;
[0009]所述柱塞栗孔I和柱塞栗孔Π同時與電機軸承工作孔相連通。
[0010]進一步地,在電磁閥安裝面還設有ECU安裝螺紋孔,在電機安裝面還設有電機安裝螺紋孔和ABS支架安裝孔。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設計更為合理,體積更小,并且裝配更加方便,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并且建壓效率高,能夠更快地進行防滑。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7]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0018]圖7為圖1沿A—A向的剖視圖。
[0019]圖8為圖3沿B—B向的剖視圖。
[0020]圖9為圖2沿C一C向的剖視圖。
[0021]圖10為圖2沿D—D向的剖視圖。
[0022]圖11為圖2沿E—E向的剖視圖。
[0023]圖12為圖4沿F—F向的剖視圖。
[0024]圖13為圖6沿G—G向的剖視圖。
[0025]圖14為圖6沿H—H向的剖視圖。
[0026]圖15為圖6沿M—M向的剖視圖。
[0027]圖16本實用新型實用是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9]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15,一種ASR驅動防滑系統的液壓控制單元本體,所述液壓控制單元本體I為長方體結構,其具有電磁閥安裝面、蓄能器安裝面、電機安裝面、出油孔面以及兩個柱塞栗安裝面,其中,電磁閥安裝面與電機安裝面相對,蓄能器安裝面與出油孔面相對,兩柱塞栗安裝面相對。
[0030]在電磁閥安裝面設有5個增壓閥孔和5個減壓閥孔:增壓閥孔121和減壓閥孔122、增壓閥孔Π 31和減壓閥孔Π 32、增壓閥孔m41和減壓閥孔m42、增壓閥孔IV51和減壓閥孔IV52以及增壓閥孔V61和減壓閥孔V62;在蓄能器安裝面設有I個驅動輪進油孔7和2個蓄能器孔:蓄能器孔181和蓄能器孔Π 82;在電機安裝面設有一電機軸承工作孔9;在出油孔面設有4個出油孔10以及一個從動輪進油孔101;在兩柱塞栗安裝面分別設有一柱塞栗孔:柱塞栗孔Illl和柱塞栗孔Π 112;在電磁閥安裝面還設有ECU安裝螺紋孔,在電機安裝面還設有電機安裝螺紋孔和ABS支架安裝孔。電機軸在電機軸承工作孔9內驅動柱塞往復運動實現ASR系統主動建壓和將蓄能器里的制動液栗回制動總缸的功能,4個ABS支架安裝孔用于將液壓控制單元本體I安裝在車輛上,起到減震、降噪和固定的作用。其中,所述蓄能器孔181為兩級階梯孔,使蓄能器孔181的底部形成一凹槽811,該凹槽811能與蓄能器的活塞構成一個制動液預存腔,用于增快ASR系統的建壓速度。
[0031]在液壓控制單元本體I內設有若干通油管道,其中,所述驅動輪進油口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V61相連通,該增壓閥孔V61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減壓閥孔V62和柱塞栗孔Illl的出油口相連通,柱塞栗孔I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121和增壓閥孔Π 31相連通;減壓閥孔122和減壓閥孔Π 32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121和增壓閥孔Π 31相連通,同時,減壓閥孔122、減壓閥孔Π 32以及減壓閥孔V62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蓄能器孔I81的進油口相連通,該蓄能器孔181的出油口與柱塞栗孔Illl的進油口相連通,所述增壓閥孔121和增壓閥孔Π 31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一出油孔10相連。
[0032]所述從動輪進油孔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ΙΠ41和增壓閥孔IV51相連通,減壓閥孔ΙΠ42和減壓閥孔IV52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ΙΠ41和增壓閥孔IV51相連通,同時,減壓閥孔ΙΠ42和減壓閥孔IV52還通過管道與蓄能器孔Π 82的進油口相連通,該蓄能器孔Π 82的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與柱塞栗孔Π 112的進油口相連通,柱塞栗Π的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ΙΠ41、增壓閥孔IV51以及從動輪進油孔相連通,所述增壓閥孔m41和增壓閥孔IV51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一出油孔10相連。
[0033]所述柱塞栗孔Illl和柱塞栗孔Π 112同時與電機軸承工作孔9相連通。
[0034]參見圖16,裝配使用時,制動總栗同時與驅動輪進油孔7和從動輪進油孔相連通,4個出油孔10對應與4個輪缸相連通。
[0035]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ASR驅動防滑系統的液壓控制單元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控制單元本體為長方體結構,其具有電磁閥安裝面、蓄能器安裝面、電機安裝面、出油孔面以及兩個柱塞栗安裝面,其中,電磁閥安裝面與電機安裝面相對,蓄能器安裝面與出油孔面相對,兩柱塞栗安裝面相對; 在電磁閥安裝面設有5個增壓閥孔和5個減壓閥孔:增壓閥孔I和減壓閥孔1、增壓閥孔π和減壓閥孔π、增壓閥孔m和減壓閥孔m、增壓閥孔IV和減壓閥孔ιν以及增壓閥孔V和減壓閥孔V;在蓄能器安裝面設有I個驅動輪進油孔和2個蓄能器孔:蓄能器孔I和蓄能器孔Π;在電機安裝面設有一電機軸承工作孔;在出油孔面設有4個出油孔以及一個從動輪進油孔;在兩柱塞栗安裝面分別設有一柱塞栗孔:柱塞栗孔I和柱塞栗孔Π ; 在液壓控制單元本體內設有若干通油管道,其中,所述驅動輪進油口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V相連通,該增壓閥孔V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減壓閥孔V和柱塞栗孔I的出油口相連通,柱塞栗孔I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I和增壓閥孔Π相連通;減壓閥孔I和減壓閥孔Π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I和增壓閥孔Π相連通,同時,減壓閥孔1、減壓閥孔Π以及減壓閥孔V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蓄能器孔I的進油口相連通,該蓄能器孔I的出油口與柱塞栗孔I的進油口相連通,所述增壓閥孔I和增壓閥孔π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一出油孔相連; 所述從動輪進油孔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m和增壓閥孔IV相連通,減壓閥孔m和減壓閥孔ιν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增壓閥孔m和增壓閥孔ιν相連通,同時,減壓閥孔m和減壓閥孔ιν還通過管道與蓄能器孔π的進油口相連通,該蓄能器孔π的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與柱塞栗孔π的進油口相連通,柱塞栗π的出油口通過通油管道同時與增壓閥孔m、增壓閥孔ιν以及從動輪進油孔相連通,所述增壓閥孔m和增壓閥孔ιν分別通過通油管道與一出油孔相連; 所述柱塞栗孔I和柱塞栗孔π同時與電機軸承工作孔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ASR驅動防滑系統的液壓控制單元本體,其特征在于:在電磁閥安裝面還設有ECU安裝螺紋孔,在電機安裝面還設有電機安裝螺紋孔和ABS支架安裝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ASR驅動防滑系統的液壓控制單元本體,所述液壓控制單元本體具有電磁閥安裝面、蓄能器安裝面、電機安裝面、出油孔面以及兩個柱塞泵安裝面,在電磁閥安裝面設有5個增壓閥孔和5個減壓閥孔;在蓄能器安裝面設有1個驅動輪進油孔和2個蓄能器孔;在電機安裝面設有一電機軸承工作孔;在出油孔面設有4個出油孔以及一個從動輪進油孔;在兩柱塞泵安裝面分別設有一柱塞泵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更為合理,體積更小,并且裝配更加方便,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IPC分類】B60T11/10, B60T8/175
【公開號】CN205186124
【申請號】CN201521057031
【發明人】袁海軍, 王光明, 陳琳
【申請人】重慶華渝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