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輪越野掛車防護鏈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輪越野掛車防護鏈條,包括與車架連接的固定座、第一鏈條、第二鏈條、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上設置有鏈條連接孔和與拖掛牽引架前部配合實現連接的通孔,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的一端通過鏈條連接孔與固定座連接,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對稱布置,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連接。采用本實用新型,當掛車隨主車行駛時,只要將第一彎鉤、第二彎鉤分別掛在主車上即可起到防脫鉤及防轉彎時主車、掛車碰撞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兩輪越野掛車防護鏈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防護鏈條,具體而言是應用于越野掛車脫鉤及轉彎碰撞的防護鏈條。
【背景技術】
[0002]掛車與主車或者牽引車相連接時,若緊緊只靠一個牽引環相連,在拖車長期使用、運輸過程中,由于人為失誤或者其他不可預料的原因,可能會導致牽引環脫鉤,一旦牽引環脫鉤,掛車將處于自由狀態,在上、下坡或者高速時將造成重大事故;此外由于掛車與主車僅通過牽引環一點連接,再轉急彎時,會出現主車尾部碰撞掛車頭部的現象。這就要求有一種防護裝置技能防止掛車脫鉤造成重大后果,又能避免轉急彎主、掛車碰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并且能夠在越野掛車行駛中起到對脫鉤及轉彎碰撞等問題起到防護作用的結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結構由固定座、第一鏈條、第二鏈條、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構成,其特征在于:固定座上設置有鏈條連接孔和與拖掛牽引架前部配合實現連接的通孔,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的一端通過鏈條連接孔與固定座連接,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對稱布置,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連接。
[000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為防脫落彎鉤。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鏈條和第二鏈條的長度為0.8m?1.0m。
[0007]本實用新型通過通孔連接在拖掛牽引架的前部,當掛車隨主車行駛時,只要將第一彎鉤、第二彎鉤分別掛在主車上即可起到防脫鉤及防轉彎時主車、掛車碰撞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防牽引環脫鉤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轉急彎主車與掛車碰撞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1]圖中:1-固定座;2.1-第一鏈條;2.2-第二鏈條;3.1_第一彎鉤;3.2-第二彎鉤。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3]圖中所示牽引鏈條包括固定座(1)、第一鏈條(2.1)、第二鏈條(2.2)、第一彎鉤(3.1)和第二彎鉤(3.2),其特征在于:固定座(1)上設置有鏈條連接孔(1.1)和與拖掛牽引架前部配合實現連接的通孔(1.2),第一鏈條(2.1)和第二鏈條(2.2)的一端通過鏈條連接孔(1.1)與固定座(1)連接,第一鏈條(2.1)和第二鏈條(2.2)對稱布置,第一鏈條(2.1)和第二鏈條(2.2)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彎鉤(3.1)和第二彎鉤(3.2)連接。掛車行駛中將第一彎鉤(3.1)和第二彎鉤(3.2)與主車連接,在牽引環脫鉤時掛車能夠通過牽引鏈條繼續與主車連接,在左轉急彎時,第一鏈條(2.1)張緊,第二鏈條(2.2)松弛,當第一鏈條(2.1)張到最大狀態時,主車與掛車達到一個最大的安全角度,防止主車尾部與掛車碰撞。
[0014]優選的實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彎鉤3.1和第二彎鉤3.2為防脫落彎鉤。
[0015]優選的實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鏈條2.1和第二鏈條2.2的長度為0.8m ?1.0m。
[0016]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兩輪越野掛車防護鏈條,包括固定座(I)、第一鏈條(2.1)、第二鏈條(2.2)、第一彎鉤(3.1)和第二彎鉤(3.2),其特征在于:固定座(I)上設置有鏈條連接孔(1.1)和與拖掛牽引架前部配合實現連接的通孔(1.2),第一鏈條(2.1)和第二鏈條(2.2)的一端通過鏈條連接孔(1.D與固定座(I)連接,第一鏈條(2.1)和第二鏈條(2.2)對稱布置,第一鏈條(2.1)和第二鏈條(2.2)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彎鉤(3.1)和第二彎鉤(3.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越野掛車防護鏈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彎鉤(3.1)和第二彎鉤(3.2)為防脫落彎鉤。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兩輪越野掛車防護鏈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鏈條(2.1)和第二鏈條(2.2)的長度為0.8m?1.0m。
【文檔編號】B60D1/24GK204249754SQ201420624095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4日
【發明者】劉會濤, 吳昶, 陳慧 申請人:湖北東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