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hao):3989175閱讀:442來源(yuan):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尤指一種將自行車的避震座管設置成具有打氣裝置,且形成具有氣壓式緩沖減震效果的設計結構。
然而,可隨車攜行的小型打氣筒,則受限于打氣時必需拉伸的有效行程,才能同時兼顧打氣量的多寡,而在其間必需找到最佳化的平衡點,才能減少打氣效率的縮減,因此,目前常見的可隨車攜行的小型打氣筒長度約在20公分左右,而主體管徑及手把圓徑約在2至3公分左右,還是具有相當的體積,而為了達到可隨車攜行效果,還必須在自行車上裝設置放的定位架,如此一來,將使成本整體提高,而無益于業界及消費大眾,再者,小型打氣筒外掛于自行車的車體上,除了會對于騎乘的腳部造成影響之外,在騎乘時,又會因為抖動,而有掉落的可能性,整體而言,小型打氣筒雖具有可隨車攜行使用的便利性,然而,可見的缺點仍多而未盡完善。又,自行車結構,為了達到乘坐上的舒適性效果,而在座椅下方的座管中,則設置具避震效果的彈簧,然而,彈簧的裝設具有相當大的鋼性,并且,會有彈性疲乏的問題產生,而若能將其制成具有打氣作用的座管,并且,可提供一種氣壓式緩沖減震效果,即能同時解決上述傳統形設計的所有問題。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設計者乃加以研究改良,并設計出本實用新型的「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希能借此改良設計,而達成如下的實用新型目的。
實用新型的內容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其主要是將避震座管設置成具有打氣裝置且形成具有氣壓式緩沖減震效果的設計結構,其中,避震座管的管體中設置打氣裝置,其是于管體中設置擋氣塞、下活塞管、打氣軸心及手把,其中,擋氣塞下側周面套設下活塞管,下活塞管底端固設下固定塞,下固定塞固設于管體底端,打氣軸心向下穿出下固定塞,且打氣軸心底端固設于手把中,借此設計,使打氣裝置結合在避震座管中,而不必再額外購買小型打氣筒,或者,還要考量如何掛設額外購買的小型打氣筒等問題,其構成隱藏式而隨車行動,可方便任何時刻都能進行打氣操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管體、下固定塞及手把處的組合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一。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二。
圖5是本實用新型進行打氣作業時的泵活塞、擋氣塞處的剖視圖一。
圖6是本實用新型進行打氣作業時的泵活塞、擋氣塞處的剖視圖二。
又,軸心13頂端所設置的基座14中設置氣嘴131,氣嘴131貫穿入軸心13的管體中,氣嘴131上并鎖設一封蓋132,來作為管體10中的氣壓封閉。
打氣裝置3,是于管體10中設置擋氣塞30、下活塞管40、打氣軸心43及手把52,其中,擋氣塞30周面設置O型環31與管體10內面形成封閉,擋氣塞30下側周面套設下活塞管40處亦設O型環32加以閉合。
如圖3所示,擋氣塞30中形成容槽301,容槽301底端設置貫穿的通道302,容槽301中依序設置O型環36、鋼珠35及彈簧34,并且,在容槽301出口處設置泄氣塞33。
配合參看


圖1及圖2所示,于下活塞管40底端固設下固定塞50,下固定塞50固設于管體10底端,下固定塞50周面設置螺紋部,螺紋部中設置定位槽且套設O型環51,下活塞管40中設置彈簧44,以及打氣軸心43穿過彈簧44且由下固定塞50穿出,手把52中設置固定座522,固定座522周面套設彈簧53,固定座522可供打氣軸心43底端插設固結。
配合參看
圖1及圖3所示,于下活塞管40中設置可活動的泵活塞41,該泵活塞41周面與管體10內面形成間隙,并且,在該泵活塞41周面形成二段不等徑的大徑槽411及小徑槽413,大徑槽411及小徑槽413間形成斜面412作為接續,而大徑槽411、小徑槽413的區間中設置活動環圈42,活動環圈42若位于大徑槽411處則可封閉泵活塞41與管體10內壁面的間隙,而若活動環圈42位于小徑槽413處,活動環圈42與管體10內壁面為松配合,可容許氣體由其間通過。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特點,主要是將避震座管1設置成具有打氣裝置30,且形成具有氣壓式緩沖減震效果的設計結構,其使用上,可配合參看圖3、圖4及圖5所示,先將封蓋132取下,并將打氣管60的固定塞61鎖設于氣嘴131,且將打氣管60另端的固定塞61接設于車輪的氣嘴,而可將手把53由下固定塞50處旋松取下,讓使用者可以用手握持手把52進行上下推壓的打氣動作,其操作上,當使用者下拉手把52時,可同時帶動打氣軸心43及下拉泵活塞41,而由于泵活塞41周面具有連通的大徑槽411及小徑槽413,所以,當泵活塞41被下拉時,原本位于大徑槽411處的活動環圈42可經由斜面412而移入小徑槽413中,使外界空氣可由下固定塞50與打氣軸心43的間隙引入下活塞管40中,且由活動環圈42與下活塞管40的間隙引入泵活塞41與擋氣塞30的空間中,而再向下推壓手把52,即可讓活動環圈42滑入大徑槽411中,所以,手把52向上推壓可將先前引入的空氣向上壓縮而推抵擋氣塞30中的鋼珠35,使空氣可被打入管體10、流經軸心13并由氣嘴131處打入打氣管60,而使空氣可被打入自行車的車輪中。
又,完成打氣操作后,可將封蓋132再旋緊于氣嘴131,且將手把52鎖設于下固定塞50,而將打入的空氣容置于管體10中,使人體乘坐于基座14上所設置的坐墊,在騎乘自行車時可感受到氣壓的緩沖避震效果。
因此,經由上述結構特征的詳細描述,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特點在于提供一種將打氣裝置結合而隱藏在避震座管中的『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其主要是將避震座管設置成具有打氣裝置,以及形成具有氣壓式緩沖減震效果的座管結構,其中,打氣裝置具有擋氣塞、下活塞管、打氣軸心及手把,擋氣塞下側周面套設下活塞管,下活塞管底端固設下固定塞,下固定塞固設于管體底端,打氣軸心向下穿出下固定塞,且打氣軸心底端固設于手把中,而使打氣裝置結合而隱藏于避震座管中,因此,本實用新型設計,形成隱藏而隨車攜行,可達到任何時刻都能進行打氣操作的實用性功效。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提供一種全然創新的設計理念,而不需額外添購小型打氣筒,且不必顧慮如何掛設小型打氣筒,才不會造成腳部運動的阻礙。
權利要求1.一種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其組成結構包括避震座管的管體,其特征在于在避震座管的管體中設置打氣裝置,其是于管體中設置擋氣塞、下活塞管、打氣軸心及手把,其中,擋氣塞下側周面套設下活塞管,下活塞管底端固設下固定塞,下固定塞固設于管體底端,打氣軸心向下穿出下固定塞,且打氣軸心底端固設于手把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其特征在于管體頂端內部設置襯套、外緣套設外管蓋,襯套中設置軸心,軸心底端設置活塞,軸心頂端設置基座,基座上設置氣嘴,氣嘴貫穿入軸心的管體中,氣嘴上鎖設一封蓋加以封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其特征在于打氣裝置的擋氣塞中形成容槽,容槽底端設置貫穿的通道,容槽中設置O型環、鋼珠及彈簧,容槽頂端出口處設置泄氣塞。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其特征在于下活塞管中設置可活動的泵活塞,該泵活塞周面與管體內面形成間隙,該泵活塞周面形成二段不等徑的大徑槽及小徑槽,大徑槽及小徑槽間形成斜面作為接續,而大徑槽及小徑槽接續的區間中設置活動環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可提供打氣作用的避震座管結構,其主要是將自行車的避震座管設置成具有打氣裝置,且形成具有氣壓式緩沖減震效果的設計,其是于避震座管的管體中設置打氣裝置,打氣裝置主要是于管體中設置擋氣塞、下活塞管、打氣軸心及手把,該擋氣塞下側周面套設下活塞管,下活塞管底端固設下固定塞,下固定塞固設于管體底端,打氣軸心向下穿出下固定塞,且打氣軸心底端固設于手把中,借此設計,使打氣裝置結合而隱藏于避震座管中,而不必再額外購買小型打氣筒,且能達到任何時刻都能方便進行打氣操作的實用功效。
文檔編號B60C23/00GK2518720SQ01274710
公開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7日
發明者許榮裕 申請人:元渝實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