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從可溶性甲殼素中提取殼聚糖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可溶性甲殼素為原料而從中提取殼聚糖的新工藝。
殼聚糖(也稱幾丁聚糖,英文名為CHITOSAN)是一種白色或微黃色的半透明固體,其化學結構與天然纖維素相似,是2-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多聚體,并且是一種唯一存在于食物性纖維中的陽離子物質,可廣泛用于食品及防病治病方面,并具有獨特的效果。日本生產的藥品“救多善”中主要成份就是殼聚糖,但因其在殼聚糖的提取過程中分子鏈受到破壞,分子量只有3000~8000,導致效果較差。其次就是脫乙酰過程中,由于工藝選擇不當,致使分子量及純度受到很大影響。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以可溶性甲殼素為原料,從中提取分子量較大、純度較高的殼聚糖的新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這種從可溶性甲殼素中提取殼聚糖的工藝是將甲殼素分4次在更換氫氧化鈉濃度的溶液中加熱至90~130℃,并在真空狀態下保溫3~6小時后冷卻至50~60℃,再用純凈水沖洗至中性。所說的更換氫氧化鈉濃度依次為40%、40%、50%、60%,每次加熱的溫度均為110℃。加熱、保溫均在密閉容器內進行,容器內為真空狀態或充有惰性氣體。每次更換氫氧化鈉濃度之間均用純凈水煮沸10~30分鐘,再換新水煮沸10~30分鐘。
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所述的工藝依次說明。
1.將可溶性甲殼素與濃度為40%的氫氧化鈉溶液以1∶6的重量比放入一密閉容器內,在真空條件下加熱至110℃,保溫3小時后冷卻,經過濾后用蒸餾水或純凈水煮沸20分鐘,濾出液體后再一次用蒸餾水或純凈水煮沸20分鐘。
2.間隔1~2小時后再重復上述工藝一遍。
3.間隔1~2小時后再將可溶性甲殼素與濃度為50%的氫氧化鈉溶液以1∶6的重量比放入同一密閉容器內,在真空條件下加熱至110℃,并保溫3小時后冷卻,再經過濾后用蒸餾水或純凈水煮沸20分鐘。
4.間隔1~2小時后再將可溶性甲殼素與濃度為60%的氫氧化鈉溶液以1∶6的重量比在同一密閉容器內真空加熱至110℃,并保溫3小時后自然冷卻至50~60℃,再用蒸餾水或純凈水煮沸20分鐘并沖洗至中性,排出濾液烘干即可。
該工藝也可使用同濃度的氫氧化鉀進行。
在所說的密閉容器內為真空狀態或內充惰性氣體如氮氣等進行保護,由于沒有氧份參與反應,即可使所提取殼聚糖的分子鏈不受或少受破壞,分子量較大,且可使其脫乙酰化程度達到92%以上,保證了較高的純度。
本發明所述工藝由于采用多次加熱、反應、精脫乙酰,可使最終產物脫乙酰化程度達92%以上,具有較高的純度。還因分幾次更換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并在密閉容器內真空條件下進行,故可保護殼聚糖分子鏈不受或少受到破壞,其分子量可達10000以上。利用該工藝提取的殼聚糖具有更強的吸附能力,可將主治藥物的有效成份運載至人體血液中,更大的發揮其藥效,激活淋巴細胞等,從而起到抗病治病的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從可溶性甲殼素中提取殼聚糖的工藝,其特征是將甲殼素分4次在更換氫氧化鈉濃度的溶液中加熱至90~130℃,并在真空狀態下保溫3~6小時后冷卻至50~60℃,再用純凈水沖洗至中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是所說的更換氫氧化鈉濃度依次為40%、40%、50%、60%,每次加熱的溫度均為11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是所說的加熱、保溫均在密閉容器內進行,容器內為真空狀態或充有惰性氣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藝,其特征是每次更換氫氧化鈉濃度之間均用純凈水煮沸10~30分鐘,換新水再煮沸10~30分鐘。
全文摘要
一種從可溶性甲殼素中提取殼聚糖的工藝,是將甲殼素與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在真空狀態的密閉容器中分四次進行加熱,每次之間用純凈水煮沸。該工藝可保護殼聚糖的分子鏈不受或少受破壞,分子量達10000以上,使最終產物的脫乙酰化程度達92%,具有較高的純度。
文檔編號C08B37/00GK1183417SQ9611890
公開日1998年6月3日 申請日期1996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1996年11月25日
發明者李振生 申請人:李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