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黃蘑培養基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榆黃蘑培養基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榆黃蘑,又名金頂側耳、金頂蘑、玉皇蘑;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光滑,漏斗狀,直徑3—10厘米,菌肉白色,柄偏生,菌蓋鮮黃、油亮,優美喜人,榆黃蘑既具味道鮮美、香味濃郁、營養豐富的食用價值,又具有滋補強身的藥用價值。
[0003]目前,榆黃蘑人工栽培有生料、發酵料和熟料三種形式,由于其抗雜能力強,菌絲生長發育快,我國大多采用生料和發酵料栽培。現有的榆黃蘑最常用的培養料是棉籽殼,近年來棉籽殼價格不斷上漲,使榆黃蘑種植者的成本增加,嚴重挫傷了種植者的種植熱情;尋找廉價的替代品,才能保證榆黃蘑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
[0004]廣西是種桑養蠶的最大省份之一,桑枝桿每年都有幾十萬噸,而且養的蠶拉出的蠶糞也有幾噸;據測定,桑枝桿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粗蛋白5.84%,木質素18.2%,纖維素51.5%,灰分1.6%等,非常適合作為榆黃蘑的生產原料;且桑枝桿的成本比棉籽殼低,用桑枝桿作為榆黃蘑的生產原料將成為一種趨勢。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的榆黃蘑培養基的制備方法。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采用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桑枝桿150份?180份,蠶沙20?30份,玉米芯20?30份,生石灰10?20份,黃花蒿殘渣粉20?30份,石膏2?5份,水250份?280份;
其制備步驟為:
步驟一、將桑枝桿曬干后粉碎,過100目篩,將玉米芯曬干后粉碎,過100目篩,將粉碎后的桑枝桿粉與玉米芯粉、黃花蒿殘渣粉混合,加水攪拌;
步驟二、將蠶沙進行腐熟;
步驟三、將步驟一所得物與步驟二所得物混合均勻,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攪拌均勻;步驟四、將步驟三所得的培養基進行建堆,堆高I米?1.2米,寬1.2?1.5米,然后將堆的表面壓實,然后用木棒在堆上均勻的打通氣孔;
步驟五、測量堆內20厘米處溫度升至60°C?70°C時,翻堆,將堆內與堆外培養料翻拌均勻,當該次翻堆后,待料溫再升溫到60°C以上時,保溫I?2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3次,發酵結束。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更具體的方案還可以是:步驟四中,所述木棒的直徑為1cm。
[0008]本發明所述的黃花蒿,是我國傳統藥用蒿屬植物黃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青蒿,具有清熱解暑、殺菌、殺蟲、截虐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為抗瘧藥青蒿素和揮發油等。用于青蒿素提取的是黃花蒿枝、葉子。黃花蒿枝、葉子中青蒿素含量約1.0%左右,工業提取率約90%,提取后黃花蒿殘渣纖維占85%以上,粗蛋白不少于8%,能做為纖維食物;藥效成分除殘留青蒿素外,還含有豐富的黃酮成分,及其他水溶性中藥成分,能解暑、殺菌、殺蟲、截虐等。另外,黃花蒿是廣西重要中藥資源,每年青蒿素提取產量占全國青蒿素產量的1/3以上,這對于青蒿素年產量50噸的企業來說,黃花蒿殘渣近6000噸,如果這部分資源僅簡單作為煤替代物燒掉,確屬可惜。
[0009]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發明的方法所采用的培養基原料中以桑枝桿為主料,桑枝桿原料易得,價格便宜,培養出來的榆黃蘑營養價值與棉籽殼培養出來的榆黃蘑營養價值一樣。
[0010]2、由于本發明說采用的培養基中還添加有以黃花蒿提取青蒿素后的殘渣,該殘渣除殘留青蒿素外,還含有豐富的黃酮成分,及其他水溶性中藥成分,使栽培出來的榆黃蘑能解暑、殺菌、殺蟲、截虐等功效,且本發明充分利用黃花蒿殘渣粉,實現了資源再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這些實施例僅僅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0012]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榆黃蘑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培養基的制備: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培養基:
桑枝桿150份,蠶沙30份,玉米芯20份,生石灰10份,黃花蒿殘渣粉30份,石膏5份,水250份,
制備步驟為:步驟一、將桑枝桿曬干后粉碎,過100目篩,將玉米芯曬干后粉碎,過100目篩,將粉碎后的桑枝桿粉與玉米芯粉、黃花蒿殘渣粉混合,加水攪拌;步驟二、將蠶沙進行腐熟;步驟三、將步驟一所得物與步驟二所得物混合均勻,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攪拌均勻;
B、將A步驟所得的培養基進行建堆,堆高I米,寬1.2米,然后將堆的表面壓實,然后用木棒在堆上均勻的打通氣孔;
C、測量堆內20厘米處溫度升至60°C時,翻堆,將堆內與堆外培養料翻拌均勻,當該次翻堆后,待料溫再升溫到60°C以上時,保溫I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3次,發酵結束;
D、攤開料堆,調培養料的酸堿度,使pH值為7,然后裝袋,再將該培養基袋至于滅菌鍋中,在2.5小時內將滅菌鍋內溫度上升到110°C,保溫8小時,然后停止加熱,再悶10小時;然后將培養基袋在消毒的環境下自然冷卻至20°C后,移至無菌接種室;
E、在無菌操作的條件下,按照8%的接種量將榆黃蘑栽培種接種到D步驟所得的冷卻培養料中,再將接種后的培養基袋放入培養室中避光培養30天,培養室中溫度為22?24°C,空氣相對濕度以60%?70% ;
F、當菌絲滿袋時,再維持3天,將菌袋移至菇房,菇房的溫度控制在23?27°C,晝夜溫度差控制在7?8°C;出菇后,將空氣相對濕度調整在85?95%,并注意通風換氣,將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500ppm以下;
G、當子實體菌蓋邊緣至最大平展或呈小波浪狀時即可采收,采收前I天停止噴水,采收時一手摁住料面,另一手將子實體擰下即可。
[0013]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榆黃蘑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培養基的制備: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培養基:
桑枝桿180份,蠶沙20份,玉米芯30份,生石灰20份,黃花蒿殘渣粉20份,石膏2份,水280份,
制備步驟為:步驟一、將桑枝桿曬干后粉碎,過100目篩,將玉米芯曬干后粉碎,過100目篩,將粉碎后的桑枝桿粉與玉米芯粉、黃花蒿殘渣粉混合,加水攪拌;步驟二、將蠶沙進行腐熟;步驟三、將步驟一所得物與步驟二所得物混合均勻,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攪拌均勻;
B、將A步驟所得的培養基進行建堆,堆高1.2米,寬1.5米,然后將堆的表面壓實,然后用木棒在堆上均勻的打通氣孔;
C、測量堆內20厘米處溫度升至70°C時,翻堆,將堆內與堆外培養料翻拌均勻,當該次翻堆后,待料溫再升溫到60°C以上時,保溫2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3次,發酵結束;
D、攤開料堆,調培養料的酸堿度,使pH值為8,然后裝袋,再將該培養基袋至于滅菌鍋中,在3.5小時內將滅菌鍋內溫度上升到110°C,保溫10小時,然后停止加熱,再悶15小時;然后將培養基袋在消毒的環境下自然冷卻至30°C后,移至無菌接種室;
E、在無菌操作的條件下,按照8%的接種量將榆黃蘑栽培種接種到D步驟所得的冷卻培養料中,再將接種后的培養基袋放入培養室中避光培養30天,培養室中溫度為22?24°C,空氣相對濕度以60%?70% ;
F、當菌絲滿袋時,再維持3天,將菌袋移至菇房,菇房的溫度控制在23?27°C,晝夜溫度差控制在7?8°C;出菇后,將空氣相對濕度調整在85?95%,并注意通風換氣,將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500ppm以下;
G、當子實體菌蓋邊緣至最大平展或呈小波浪狀時即可采收,采收前I天停止噴水,采收時一手摁住料面,另一手將子實體擰下即可。
【主權項】
1.一種榆黃蘑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重量份的原料: 桑枝桿150份?180份,蠶沙20?30份,玉米芯20?30份,生石灰10?20份,黃花蒿殘渣粉20?30份,石膏2?5份,水250份?280份; 其制備步驟為: 步驟一、將桑枝桿曬干后粉碎,過100目篩,將玉米芯曬干后粉碎,過100目篩,將粉碎后的桑枝桿粉與玉米芯粉、黃花蒿殘渣粉混合,加水攪拌; 步驟二、將蠶沙進行腐熟; 步驟三、將步驟一所得物與步驟二所得物混合均勻,再加生石灰和石膏粉,攪拌均勻;步驟四、將步驟三所得的培養基進行建堆,堆高I米?1.2米,寬1.2?1.5米,然后將堆的表面壓實,然后用木棒在堆上均勻的打通氣孔; 步驟五、測量堆內20厘米處溫度升至60°C?70°C時,翻堆,將堆內與堆外培養料翻拌均勻,當該次翻堆后,待料溫再升溫到60°C以上時,保溫I?2天,再翻堆,依次共翻堆3次,發酵結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榆黃蘑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木棒的直徑為1cm。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榆黃蘑培養基的制備方法,涉及栽培技術領域,它采用桑枝桿150份~180份,蠶沙20~30份,玉米芯20~30份,生石灰10~20份,黃花蒿殘渣粉20~30份,石膏2~5份,水250份~280份為原料,步驟為先將桑枝桿和玉米芯粉碎后與黃花蒿殘渣粉混合,加水攪拌,再將腐熟的蠶沙加入混合物再次攪拌均勻,最后加入生石灰和石膏粉,拌勻,然后建堆、發酵;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培養基中以桑枝桿為主料,桑枝桿原料易得,價格便宜,培養出來的榆黃蘑營養價值與棉籽殼培養出來的榆黃蘑營養價值一樣。
【IPC分類】C05G3/02
【公開號】CN104961599
【申請號】CN201510241827
【發明人】韋孟娥
【申請人】廣西宜州市宜源桑桿菌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