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滾圓治具及滾圓方法

文(wen)檔序號:3404293閱讀:431來源:國(guo)知局
專利名稱:滾圓治具及滾圓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治具,尤其是關于一種用于滾圓濾光片的滾圓治具及滾圓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數碼相機、攝影機越來越為廣大消費者所青睞,在人們對數碼相機、攝影機追求小型化的同時,對其拍攝出物體的影像質量也提出更高要求。為解決數碼相機色彩失真的問題,一般在數碼相機鏡頭模塊中加入一片濾光片。為配合圓形鏡筒,濾光片的形狀相應設計成圓形,而在濾光片制造過程中,先將大片玻璃片作為基板,鍍上濾光薄膜,再切成小方塊(如4mm×4mm)作為待加工件,然后通過外圓磨床滾圓,因此濾光片需要一個滾圓制程。
用外圓磨床制備濾光片的工作原理為利用高速旋轉的砂輪磨削由磨床固定裝置固定的濾光片,以將其加工為所需大小的圓形。一般磨床固定裝置為一對中空夾具,首先利用抽氣泵對夾具中空部分吸氣而將濾光片吸附在其中一個夾具上,再將另一個夾具靠近而將濾光片夾持固定住,然后利用砂輪研磨。然而,該夾具一次僅能固定一個濾光片,因而一次只能研磨一個濾光片,產能較低。
因此出現了一次研磨多片濾光片的方法。該方法主要利用一對一次能夠承載多個濾光片的組合治具,經過兩次研磨而將濾光片加工為圓形。請參閱圖1及圖2,其為現有滾圓用組合治具,其包括第一治具12及第二治具14。該第一治具12開設有一個放置待磨濾光片16的凹槽122,該凹槽122包括兩相互垂直的槽壁124。該第二治具14開設有一個斷面為半圓形的凹槽142,且該半圓形直徑為濾光片16所要滾圓的直徑。該第一治具12及第二治具14除凹槽142形狀不同外,其它均相同。該滾圓制程中,先將多片方形濾光片16放入第一治具12的凹槽122中,在濾光片16上方淋上紫外膠(Ultravioletglue,以下簡稱UV膠)后,利用紫外燈(Ultraviolet light,簡稱UV燈)照射使膠水瞬間固化而將該多個濾光片16之間及濾光片16與第一治具12之間粘著在一起,再用砂輪將濾光片16研磨為半圓,然后進行解膠制程,最后將濾光片16放入第二治具14的半圓形凹槽142中對未研磨的一邊滾圓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圓形濾光片16。
然而,上述方法使用大量UV膠,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且需將UV膠淋在濾光片上,增加了淋膠與解膠制程,從而增加了生產工序,使生產效率降低。此外,在濾光片16由第一治具12研磨后移到第二治具14上的過程中,需使用水或其它溶液浸泡方可使濾光片16與第一治具12分離,以使將濾光片16轉移至第二治具14,濾光片16在轉移的過程中由于濾光片16之間的UV膠分解會產生松動錯位的情況,研磨容易發生偏差,降低了產品的質量及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可簡化生產工序、生產時間短、生產成本低的滾圓治具。
另外,有必要提供一種使用上述滾圓治具的滾圓方法。
一種滾圓治具,該滾圓治具包括一個第一治具,其包括至少一個承載臺、一個抵持件及一個靠板,該承載臺具有一個第一凹槽,該抵持件及一個靠板可拆分連接在所述承載臺兩端;一個第二治具,除承載臺開設的第二凹槽橫截面為扇形外,其它結構與所述第一治具相同。
一種滾圓治具,其包括一個承載臺及至少一個靠板,該承載臺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凹槽及一個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為弧形凹槽,該靠板可拆分連接在所述承載臺上,該靠板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中心線對齊的止擋柱,該承載臺相對靠板一端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中心線對齊的抵持柱。
一種滾圓方法,對多個板狀工件進行滾圓,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種滾圓治具,該滾圓治具包括一個第一治具,其包括至少一個承載臺、一個抵持件及一個靠板,該承載臺具有一個第一凹槽,該抵持件及一靠板可拆分連接在所述承載臺兩端;一個第二治具,其包括至少一個承載臺、一個抵持件及一個靠板,該承載臺具有一個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是弧形凹槽,該抵持件及靠板可拆分連接在所述承載臺兩端;將工件置在第一治具第一凹槽中并通過抵持件及靠板固定;研磨工件露出第一凹槽的部分,使其成為半圓形;將第一治具的抵持件及靠板松開;將第二治具置在第一治具上,通過第二治具的抵持件及靠板夾緊工件后,將第二治具翻轉;研磨工件露出第二治具第二凹槽的部分,使工件成為一個完整的圓形。
相較現有技術,通過所述滾圓治具與砂輪將多個濾光片工件滾成所需圓形,該過程無需使用UV膠,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減少了將UV膠淋上及解膠的工序,簡化了流程,使生產時間變短。而且,使用所述滾圓治具過程中,通過松緊所述抵持件及靠板,來實現濾光片從第一凹槽至第二凹槽的轉移,而無需用水或溶液浸泡使工件與第一治具分離,避免工件轉移時發生錯位,提高了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

圖1是現有滾圓治具的第一治具立體示意圖;圖2是現有滾圓治具的第二治具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滾圓治具的第一治具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滾圓治具的第二治具分解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滾圓方法利用第一治具滾圓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滾圓方法轉移工件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滾圓方法利用第二治具滾圓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另一個較佳實施方式滾圓治具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滾圓治具配合一臺磨床使用,該磨床具有一個砂輪、一個工作平臺及一個夾具。該滾圓治具用于固持被加工件,通過砂輪兩次研磨,將被加工件加工成所需圓形形狀。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被加工件以多個方形濾光片加以說明。
請參閱圖6,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滾圓治具100包括一個第一治具20及一個第二治具30,該第一治具20及第二治具30可由不銹鋼或白鐵或電木等材質制成。
請參閱圖3,該第一治具20包括二個承載臺22、一個靠板24、二個抵持件26及二個螺栓28。
該承載臺22為一個長方體,其包括二個相對的方形端面222。該承載臺22在中部開設有一個圓形通孔224,該通孔224貫通二個端面222。該承載臺22進一步包括連接所述二個端面222的一個工作面225,該工作面225上開設一個第一凹槽226,其分別延伸至二個端面222,該第一凹槽226用于容置濾光片。該第一凹槽226的斷面形狀為V字型,其具有互相垂直的二個槽壁228。該第一凹槽226的深度略小于濾光片成品的半徑,避免操作時待加工濾光片的中心高出該第一凹槽226,以防止砂輪在研磨時與該第一治具20干涉。
該靠板24大致為一塊長方形板,其側面開設有二個圓形通孔242,該通孔242的中心與所述二個承載臺22的通孔224中心分別相對齊。該靠板24具有平行于該二個通孔242軸線的一個頂面243,并在該頂面243上間隔設有二個止擋柱244,該止擋柱244與所述承載臺22的第一凹槽226相對應。該止擋柱244的橫截面為一個半圓形,該半圓直徑為濾光片所需滾圓的直徑。該止擋柱244包括一個止擋面246,該止擋面246具有一定平面度,用于抵頂待加工濾光片工件,防止刮傷濾光片。
該抵持件26包括一個基板262,該基板262在一側中部垂直延伸有一個圓柱體264。該圓柱體264直徑與所述承載臺22通孔224直徑大致相同,且該圓柱體264的長度與所述承載臺22通孔224的長度大致相當。該圓柱體264相對基板262一端在軸線方向開設一個螺紋孔269。該基板262包括四壁面265,在其中一個壁面265的中部設置有與該圓柱體264同向的一個抵靠柱266。該抵靠柱266的橫截面形狀與所述止擋柱244的橫截面形狀相同。該抵靠柱266遠離基板262的一端具有一個抵靠面268,該抵靠面268具有一定的平面度,用于抵頂待加工濾光片。
所述螺栓28包括一個頭部282、一個與抵持件26螺紋孔269相配合的螺紋桿284及連接該頭部282及螺紋桿284的一個連接部286。該螺栓28呈階梯狀,其頭部282直徑大于連接部286直徑,而該連接部286直徑大于螺紋桿284的螺紋外徑。
請參閱圖4,該第二治具30的結構與第一治具20的結構基本一致,其也包括二個承載臺32、一個靠板34、二個抵持件36及二個螺栓38,該靠板34包括二個止擋柱342,該止擋柱342具有一個止擋面344,該抵持件36包括一個抵靠柱362,該抵靠柱362具有一抵靠面364,其不同點在于相應第一治具20承載臺22的第一凹槽226,該第二治具30的承載臺32開設橫截面圓心角略小于180°的第二凹槽322,該第二凹槽322的直徑與濾光片所需滾圓直徑相當。
裝配第一治具20時,請結合參見圖6,先將二個承載臺22并排置在一個水平面上,使第一凹槽226朝上;再將抵持件26的抵靠柱266朝上并使圓柱體264分別穿過該二個承載臺22的通孔224;之后,將靠板24緊靠承載臺22相對抵持件26的一端;最后,將螺栓28通過靠板24的通孔242,使螺紋桿284旋入抵持件26的螺紋孔269。此時,每一個抵持件26的抵靠柱266、與該抵持件26相對應的承載臺22的第一凹槽226及與該抵持件26相對應的靠板24止擋柱244的中心線位在同一個平面上,該抵持件26的側面265、承載臺22的工作面225及靠板24的頂面243處在同一水平面上,而將待加工濾光片40固持在第一治具20上。
裝配第二治具30的操作過程與裝配第一治具20的操作過程相同,在此不詳細描述。
本發明滾圓方法的較佳實施方式是利用上述第一治具20及第二治具30與磨床配合對多個濾光片工件40進行滾圓加工。本實施例中該磨床的砂輪50沿圓周線間隔開設二個橫截面為半圓形的凹槽52,且該半圓形直徑是所需濾光片成品的直徑,二個半圓形凹槽52的中心線距離為二個承載臺22的第一凹槽226或二個承載臺32的第二凹槽322中心線的距離。
該滾圓方法具體步驟為請同時參照圖5、圖6及圖7,將多個濾光片工件40置在第一治具20的第一凹槽226內,擰緊螺栓28,通過靠板24的止擋柱244及抵持件26的抵靠柱266夾緊濾光片工件,此時工件的中心略高出第一凹槽226;將第一治具20放置在磨床的工作平臺并由夾具夾緊,用砂輪研磨濾光片工件露出第一治具20的第一凹槽226部分,使其成為半圓形;松開磨床夾具,取出所述第一治具20,之后擰松第一治具20的螺栓28,將該第一治具20的抵持件26向外移動一定距離;擰松第二治具30的螺栓38,將第二治具30倒置,使第二治具30的止擋面344與濾光片工件接觸,并使該第二治具30的第二凹槽322與濾光片工件露出第一治具20第一凹槽226的部分吻合;旋動第二治具30的螺栓38,使第二治具30的抵靠面364抵頂濾光片工件,此時,濾光片工件由止擋柱342及抵靠柱362夾緊;將第二治具30翻轉并放置在磨床的工作平臺并由夾具夾緊,請參照圖7,用砂輪研磨濾光片工件露出第二治具20第二凹槽322的部分,使其成為半圓形。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治具20第一凹槽226的斷面可為其它形狀,如于V型第一凹槽226底部再開設一方形槽;所述第一治具20第一凹槽226及第二治具30第二凹槽322的兩端可無需延伸至端面。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治具20的承載臺22或第二治具30的承載臺32可為一個或兩個以上,其對應的抵持件26或36相應減少或增加數量;所述第一治具20的承載臺22或第二治具30的承載臺32可一體成型;所述第一治具20的二個抵持件26或第二治具30的二個抵持件36可一體成型;該靠板24或34可分為多個。
可以理解,除螺栓外,該靠板24或34及抵持件26或36的連接可采用其它緊固件,如卡扣結構;可僅通過一個螺栓連接靠板24或34及抵持件26或36在承載臺20或36上。
相較現有技術,通過所述滾圓治具100與砂輪50將多個濾光片40滾成所需圓形,該過程無需使用UV膠,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將UV膠淋上及分解的工序,簡化了流程,使生產時間變短。此外,使用所述滾圓治具100過程中,通過松緊該第一治具20及第二治具30的抵持件26、36及靠板24、34,來實現濾光片從第一治具20至第二治具30的轉移,而無需用水或溶液浸泡方使濾光片40與第一治具20分離,避免濾光片40轉移時發生錯位,提高了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
本發明滾圓治具的另一個實施方式,請參閱圖8,該滾圓治具200包括一個承載臺62、二個靠板64、二個抵持件66及二個螺栓68。該承載臺62平行開設有二個圓形通孔622,該通孔622貫穿該承載臺62相對的二個端面。該承載臺62具有一個工作面624,在該工作面624上平行開設有一個V型第一凹槽626及一個第二凹槽628,該第二凹槽628為弧形凹槽。該V型第一凹槽626用于放置方形待加工濾光片,該第二凹槽628用于放置具有一個半圓形的待加工濾光片。該每一個靠板64設有一個止擋柱642及一個與所述螺栓68配合的通孔644,二個靠板64的止擋柱642的中心線分別與承載臺62的V型第一凹槽626及第二凹槽628的中心線相對齊,二個靠板64的通孔644的中心線分別與承載臺62二個通孔622的中心線對齊。該每一個抵持件66包括一個基板662、一個圓柱體664及一個抵持柱666。二個抵持件66的圓柱體664分別與所述承載臺62的二個通孔622配合,該每一圓柱體664相對基板662一端開設有一個與所述螺栓68配合的螺紋孔。二個抵持件66的抵持柱666的中心線分別與承載臺62的V型第一凹槽626及一個第二凹槽628的中心線相對齊。
裝配時,先將二個抵持件66的圓柱體664分別穿過承載臺62的二個通孔622;在承載臺62相對抵持件66一端,將所述螺栓68穿過靠板64的通孔644后,與該圓柱體664螺紋固定;操作時,將多個方形待加工濾光片置于承載臺62的V型第一凹槽626內,鎖緊螺栓68,并于機床平臺上進行研磨,使濾光片露出承載臺62的V型第一凹槽626部分成一個半圓;擰松螺栓68,用夾具將濾光片兩端向內夾緊,倒置在承載臺62第二凹槽628內,鎖緊螺栓68,同時在V型第一凹槽626內放置多個方形待加工濾光片;砂輪對承載臺62第二凹槽628及V型第一凹槽626內的濾光片同時進行研磨,使第二凹槽628內的濾光片完成整個滾圓制程,V型第一凹槽626內的濾光片完成半圓加工;將第二凹槽628內的濾光片移走,而將V型第一凹槽626內的半成品濾光片移至第二凹槽628內,重復繼續上述步驟。
可以理解,該抵持件66可省略,而在承載臺62的V型第一凹槽626及第二凹槽628的一端設置一個抵持柱,承載臺62的圓形通孔622改為一個與所述螺栓6868配合的螺紋孔;二個靠板64可合為一體;二個抵持件66可合為一體。
權利要求
1.一種滾圓治具,該滾圓治具包括一個第一治具及一個第二治具,該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分別包括至少一個承載臺,該第一治具的承載臺具有一個第一凹槽,該第二治具的承載臺具有一個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為弧形凹槽,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抵持件及一個靠板,該第一治具的抵持件及靠板可拆分連接在所述第一治具的承載臺兩端;該第二治具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抵持件及一個靠板,該第二治具的抵持件及靠板可拆分連接在所述第二治具的承載臺兩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緊固件,該緊固件連接所述抵持件及靠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緊固件為螺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螺栓包括一個頭部、一個連接部及一個螺紋桿,該連接部連接該頭部及螺紋桿。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的承載臺、抵持件、及緊固件數量均為兩個,所述緊固件連接該抵持件及靠板在承載臺。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的每一個抵持件設有一個圓柱體,每一個承載臺開設一個通孔,該圓柱體穿過該通孔與所述緊固件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的每一個靠板設置有一個止擋柱,每一個抵持件設置有一個抵靠柱,該第一治具的止擋柱、抵靠柱及承載臺第一凹槽的中心線對齊,該第二治具的止擋柱、抵靠柱及承載臺第二凹槽的中心線對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承載臺的第一凹槽斷面形狀為V字型。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的承載臺均進一步包括二個相對端面及一個連接該二個端面的工作面,該第一凹槽開設在第一治具的工作面上,該第二凹槽開設在第二治具的工作面上,該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兩端延伸至其所在承載臺的二相對端面。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承載臺的第一凹槽包括二互相垂直的槽壁。
11.一種滾圓方法,對多個板狀工件進行滾圓,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種滾圓治具,該滾圓治具包括一個第一治具,其包括至少一個承載臺、至少一個抵持件及一個靠板,該承載臺具有一個第一凹槽,該抵持件及靠板可移拆分連接在所述承載臺兩端;一個第二治具,其包括至少一個承載臺、至少一個抵持件及一個靠板,該承載臺具有一個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為弧形凹槽,該抵持件及靠板可拆分連接在所述承載臺兩端;將工件放置在第一治具第一凹槽中并通過抵持件及靠板固定;研磨工件露出第一凹槽的部分,使其成為半圓形;將第一治具的抵持件及靠板松開;將第二治具放置在第一治具上,通過第二治具的抵持件及靠板夾緊工件后,將第二治具翻轉;研磨工件露出第二治具第二凹槽的部分,使工件成為一個完整的圓形。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滾圓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治具及第二治具松緊抵持件及靠板是通過螺栓來完成。
13.一種滾圓治具,其包括一個承載臺,其特征在于該承載臺具有至少一個第一凹槽及一個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為弧形凹槽;該滾圓治具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靠板,該靠板可拆分連接在所述承載臺上,所述靠板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中心線對齊的至少二止擋柱;所述載臺相對靠板靠板一端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中心線對齊的至少二抵持柱。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靠板與承載臺是由一個螺栓連接。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滾圓治具,其特征在于該抵持柱設在一個抵持件上,該抵持件設有一個圓柱體,該承載臺設有一個與該圓柱體配合的通孔,該抵持件、承載臺及靠板通過該圓柱體及一個螺栓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滾圓治具及應用該治具的滾圓方法,該滾圓治具包括一個第一治具,其包括至少一個承載臺、一個抵持件及一個靠板,該承載臺具有一個第一凹槽,該抵持件及一個靠板可拆分地連接在所述承載臺兩端并分別抵頂工件;一個第二治具,除承載臺開設的第二凹槽橫截面為扇形外,其它結構與所述第一治具相同。相較現有技術,通過所述滾圓治具與砂輪將多個濾光片工件滾成所需圓形,該過程無需使用UV膠,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減少了將UV膠淋上及分解的工序,簡化了流程,使生產時間變短。
文檔編號B24B5/22GK1994669SQ200610032809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6日
發明者顏士杰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you)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