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鋼包烘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煉鋼裝置,尤其屬于煉鋼用鋼包的烘烤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冶金行業煉鋼用鋼包烘烤裝置多采用直通式燒嘴結構,即空氣與燃料的燃燒在管道內的混合處直接燃燒,其存在不足一是結構不合理,使管道壁、燒嘴擋板及鋼包蓋長期在高溫環境中工作,導致烘烤裝置易燒損,影響其使用壽命;二是燃燒效果差,鋼包烘烤溫度低,烘烤時間長,難以達到短流程快速煉鋼新工藝的要求;三是易產生燃燒不穩定、回火和脫火現象,燃燒不完全,煤氣消耗量大,存在在鋼包外排煙口及燒嘴頭端部的燃燒,存在人身和設備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能提高鋼包烘烤溫度、升溫速度快、烘烤時間短,且加熱溫度均勻、使用壽命長的新型鋼包空考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其采取的技術措施新型鋼包烘烤裝置,包括管道、管道上的空氣入口及燃料入口、與管道連接的燒嘴擋板及點火器、設在管道內的燃料管、燃燒室,燃料管與管道形成的空氣腔、與燃料管連接的噴嘴、與燃料管連接的旋流葉片,其在于在噴嘴至管道的一端設有冷風套管,管道的內壁與冷風套管之間形成夾層,在冷風套管上分布有孔。
其在于在冷風套管上分布有孔至少為3個。
其在于孔距離冷風套管的外端≥5~50毫米。
其在于夾層與空氣腔相通。
工作原理空氣從空氣入口進入管道內的空氣腔,一部分通過旋流葉片進入燃燒室與叢燃料入口通過燃料管的燃料混合,另一部分空氣流經夾層并通過冷風套管上分布的孔進入到燃燒室與燃料混合并燃燒。此時,空氣流經夾層將冷風套管的表面熱量帶走,從而使冷風套管的表面及燒嘴擋板的溫度降低,也使噴嘴、鋼包包蓋的溫度降低,同時,流經夾層的空氣得到預熱,從而提高了進入燃燒室的空氣溫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合理、緊湊,升溫速度快、烘烤時間短,且加熱溫度均勻、使用壽命長,適應于冶金行業短流程快速煉鋼的新工藝要求。
圖1為新型鋼包烘烤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詳述新型鋼包烘烤裝置,包括管道(1)、管道(1)上的空氣入口(2)及燃料入口(3)、與管道(1)連接的燒嘴擋板(4)及點火器(5)、設在管道(1)內的燃料管(6)、燃燒室(7),燃料管(6)與管道(1)形成的空氣腔(8)、與燃料管(6)連接的噴嘴(9)、與燃料管(6)連接的旋流葉片(10)。為了實現目的,其在于在燒嘴擋板(4)與冷風套管(11)的一端焊接固定,冷風套管(11)的另一端與旋流葉片(10)的葉片之間有1~3毫米的間隙,管道(1)的內壁與冷風套管(11)之間形成夾層(12),在冷風套管(11)上均勻分布有16個孔(13)。孔(13)與冷風套管(11)外端的距離15毫米。
工作原理空氣從空氣入口(2)進入管道(1)內的空氣腔(8),一部分通過旋流葉片(10)進入燃燒室(7)與從燃料入口(3)通過燃料管(6)的燃料混合,另一部分空氣流經夾層(12)并通過冷風套管(11)上分布的孔(13)進入到燃燒室(7)與燃料混合并燃燒。此時,空氣流經夾層(12)將冷風套管(11)的表面熱量帶走,從而使冷風套管(11)的表面及燒嘴擋板(4)的溫度降低,也使噴嘴(9)、鋼包包蓋的溫度降低,同時,流經夾層的空氣得到預熱,從而提高了進入燃燒室(7)的空氣溫度。
權利要求1.新型鋼包烘烤裝置,包括管道(1)、管道(1)上的空氣入口(2)及燃料入口(3)、與管道(1)連接的燒嘴擋板(4)及點火器(5)、設在管道(1)內的燃料管(6)、燃燒室(7),燃料管(6)與管道(1)形成的空氣腔(8)、與燃料管(6)連接的噴嘴(9)、與燃料管(6)連接的旋流葉片(10),其特征在于在噴嘴(9)至管道(1)的一端設有冷風套管(11),管道(1)的內壁與冷風套管(11)之間形成夾層(12),在冷風套管(11)上分布有孔(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鋼包烘烤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冷風套管(11)上分布有孔(13)至少為3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鋼包烘烤裝置,其特征在于孔(13)距離冷風套管(11)的外端≥5~50毫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鋼包烘烤裝置,其特征在于夾層(12)與空氣腔(8)相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鋼包烘烤裝置。其解決目前存在的結構不合理,設備易被燒損、燃燒效果差、鋼包烘烤溫度低且時間長等不足。解決的技術措施新型鋼包烘烤裝置,包括管道(1)、管道(1)上的空氣入口(2)及燃料入口(3)、與管道(1)連接的燒嘴擋板(4)及點火器(5)、設在管道(1)內的燃料管(6)、燃燒室(7),燃料管(6)與管道(1)形成的空氣腔(8)、與燃料管(6)連接的噴嘴(9)、與燃料管(6)連接的旋流葉片(10),其在于在噴嘴(9)至管道(1)的一端設有冷風套管(11),管道(1)的內壁與冷風套管(11)之間形成夾層(12),在冷風套管(11)上分布有孔(13)。
文檔編號B22D41/01GK2813633SQ20052009754
公開日2006年9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4日
發明者丁翠嬌, 蔣揚虎, 劉占增, 曾漢生, 張道明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