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軋機軸承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冷帶軋機工作的軸承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現有技術的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中,是由滾針軸承和推力球軸承組合,成為承力與傳遞軋制力構件,具有代表性的有鎮江礦山機械廠出產、牌號為HC450的軋機工作輥軸座,參見圖一所示,它是由兩套滾針軸承1和兩套推力球軸承2并列組裝在代帶軸承座3內,軋輥4的輥頸以間隙配合的形式穿入軸承內徑,有螺母5進行軸向固定。兩套滾針軸承用于傳遞徑向軋制力,兩套推力球軸承2用以承受軋制時產生的軸向力,其主要分工是有了,而軋機工作中的軋制力傳遞,并不是按一定程序進行,特別是兩套推力球軸承2,在受軸向力時,往往是只由其一單邊承受;現有的這種結構,無法控制推力球軸承2的游隙,運轉時軸承的鋼球會發熱膨脹,致使推力球軸承2在無游隙狀況下運轉,使用不到幾小時就會造成軸承燒毀,需要更換新軸承,由此降低了軸承壽命,降低了生產效率,使工作人員增大勞動強度,還浪費了人力、物力,增加了產品的成本。
發名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改進軸向承力狀態的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用這樣的方法實現的一種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包含有兩套滾針軸承1,軋輥4的輥頸以間隙配合的形式,貫穿軸承內徑,以及其軸向固定螺母5,其特征是在軸承座6外段部分的內環上,制有帶軸承限位臺階的、與三套并列向心推力軸承7配合的工作面;在軸承座6內的軋輥4軸肩部位,裝了兩端面分別與滾針軸承1、向心推力軸承7相配合的軸承擋圈8,其外側軸向由軸承座6的軸承限位臺階作定位;在軸承座6內裝配著兩套滾針軸承1、軸承擋圈8及其相配套的三套并列的向心推力軸承7,或稱深溝球軸承7;軸承擋圈8的內側以環面分別抵壓在滾針軸承1的內、外端面上,另一端的外側分別壓頂在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里側的內、外環上;而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的外端,由后罩蓋的止口端面壓住其外環,并借助于軋輥4軸向外帶的螺紋段,以螺母5壓緊了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內環對其作固定。在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中,其軸向元、部件之間配合處可裝有調整墊圈。如軸承擋圈8與滾針軸承1、與向心推力軸承7、與軸承座6之間;由后罩蓋的止口端面與向心推力軸承7;螺母5與向心推力軸承7之間。工作時,由滾針軸承1傳遞徑向軋制力;三套并列的向心推力軸承7承受軋制中產生的軸向負荷。按游隙尺寸精度大小,每三個向心推力軸承(7)選配為一套,一套向心推力軸承(7)按編號順序裝入同一組的軸承座(6)內,用以保障每套軸承裝置內的軸承受力均勻。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較的優點是軸承的軸向游隙是軸承固有的,因此,不會在工作時受軋制力、熱影響,隨著螺母的緊固程度,使軸承游隙的變小造成軸承被燒毀。由于三套向心推力軸承是為同時承受軸向力,每一個向心推力軸承,是原來推力球軸承承受軋制軸向力的0.6倍,總的說0.6×3=1.8倍,反而增大了承受軋制軸向負荷的能力。能夠在原有的制造基礎上進行改裝制造,不必要增加新的機床,節省了工時、降低產品的成本,改善了勞動環竟,經過實際應用測試效果,本實用新型比現有技術的實用壽命提高了近十倍之多,受到用戶的歡迎。
圖1、是現有的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部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圖中1.兩套滾針軸承 2.推力球軸承 3.帶肩軸承座 4.軋輥5.螺母 6.軸承座 7.三套向心推力軸承 8.軸承擋圈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2,一種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冷帶軋機軸承座6內環面制有各與兩套滾針軸承1、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配合段,且在安裝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部位兩端處,制有軸承限位臺階,在軸承座6內環面上,安裝著兩套滾針軸承1和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在其兩者之間的軸承座6內、軋輥4軸肩部位裝有軸承擋圈8。軸承擋圈8的內側壓靠住兩套滾針軸承1外側;而其定位于軸承座6的軸承限位臺階外側,是給予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的內、外環定位;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外側,則依靠后罩蓋端面上的止口端面,對其外環端面固定;依靠螺母5和軋輥4上的外段螺紋配合,通過調節墊圈將其內環端面固定。在后罩蓋和軸承座6的配裝處可加裝橡膠密封墊。本實用新型比原有產品的壽命提高十倍之多。
權利要求1.一種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包含有兩套滾針軸承(1),軋輥(4)的輥頸以間隙配合的形式,貫穿軸承內徑,以及其軸向固定螺母(5),其特征在于在軸承座(6)外段部分的內環上,制有帶軸承限位臺階的、與三套并列向心推力軸承(7)配合的工作面;在軸承座(6)內的軋輥(4)軸肩部位,裝了兩端面分別與滾針軸承(1)、向心推力軸承(7)相配合的軸承擋圈(8),其外側軸向由軸承座(6)的軸承限位臺階作定位;在軸承座(6)內裝配著兩套滾針軸承(1)、軸承擋圈(8)、及其相配套的三套并列的向心推力軸承(7);軋輥(4)的輥頸是以間隙配合的形式,貫穿軸承內徑;軸承擋圈(8)的內側以環面分別抵壓在滾針軸承(1)的內、外端面上,另一端的外側分別壓頂在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里側的內、外環上;而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的外端,由后罩蓋的止口端面壓住其外環,并借助于軋輥(4)軸向外帶的螺紋段,以螺母(5)壓緊了三套向心推力軸承(7)內環對其作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中,軸承擋圈(8)與滾針軸承(1)、與向心推力軸承(7),與軸承座(6)之間;后罩蓋的止口端面與向心推力軸承(7);螺母(5)與向心推力軸承(7)之間,其軸向配合處可裝有調整墊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側密封的軋機軸承,其特征在于按游隙尺寸精度大小,每三個向心推力軸承(7)選配成為一套,一套向心推力軸承(7)按編號裝入選配同一組的軸承座(6)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冷帶軋機工作輥的軸承裝置,在軸承座外段部分的內環面上,制有與三套并列向心推力軸承配合的帶軸承限位臺階;在軸承座內的軋輥軸肩部位,裝有與其相配合的軸承擋圈。軸承擋圈的一側抵壓定位軸承座內的兩套滾針軸承,另側配合帶軸承限位臺階,給三套并列向心推力軸承定位固定。而三套并列向心推力軸承的另一側,是由后罩蓋的止口端面壓住其外環作定位固定,其內環是由螺母配合軋輥上的螺紋作軸向壓作固定。本實用新型能夠在原有的制造基礎上進行改裝制造,不必要增加新機床,節省了工時、降低產品的成本,減少勞動強度,實用壽命提高了近十倍之多。
文檔編號B21B31/07GK2766988SQ20052000075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4日
發明者顧萬輝, 蘇玉達, 張國建 申請人:北京北軸昆侖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