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包括由物面到像面沿光軸依次設置的前固定組、變倍組、補償組、后固定組、中繼組和探測器,特征在于:所述變倍組由雙凹透鏡構成,補償組由雙凸透鏡構成,中繼組由反射鏡組和二次成像組構成,反射鏡組使光線的傳播方向進行180°轉折,轉折后的光線經二次成像組后,匯聚于探測器的靶面上,實現中波紅外圖像的采集。本發明的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一片透鏡實現變倍、一片透鏡實現補償,減少了運動組元、簡化了系統結構,提高了鏡頭的穩定性;通過設置使光線傳播路徑發生180°轉折的反射組,縮短了鏡頭的橫向尺寸,同時二次成像組還減小了前固定組的口徑,有利于形成具有較小尺寸的鏡頭。
【專利說明】
一種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大變倍比折 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
【背景技術】
[0002] 紅外光學系統具有夜間穿透能力強、識別偽裝能力強、可被動接收紅外輻射、隱蔽 性好、不易受干擾等優點,在陸、海、空等軍事領域的武器系統中展現出特殊的能力。隨著紅 外成像技術的發展,紅外變焦距系統被廣泛應用于制導、監控、紅外前視及目標探測和跟蹤 等領域。與定焦鏡頭、分檔鏡頭相比,連續變焦鏡頭既能在大視場捕獲目標,又能在發現目 標后調整到小視場瞄準跟蹤目標。并且在焦距和視場轉換過程中,可保持對所觀測目標在 探測器靶面上所成像的連續性,這利于對高速運動目標的搜索和跟蹤,解決了分檔變焦鏡 頭在視場切換時易造成尚速目標丟失的缺陷。
[0003] 與非制冷探測器相比,制冷型探測器靈敏度高,更容易滿足軍事領域對紅外探測 系統遠作用距離、高溫度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的要求。故在軍事領域、紅外成像系統普遍 采用制冷型探測器,但是目前搭配制冷型探測器設計的紅外變焦鏡頭存在一些缺點,如加 工成本高、技術難度大、結構復雜、變倍比小、成像質量差等。例如專利號201310310772.0的 發明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高變倍比中波紅外連續變焦系統,系統使用雙組聯動的變倍補 償結構,且在硅材料上添加了非球面,應用到產品上結構復雜,在硅材料上加工非球面難度 尚,不易實現。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 變焦鏡頭。
[0005] 本發明的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包括由物面到像面沿光軸依次 設置的前固定組、變倍組、補償組、后固定組、中繼組和探測器,入射到前固定組的光線,經 過變倍組和補償組的變倍、補償后,得到的光線再經后固定組和中繼組成像到探測器的靶 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倍組由雙凹透鏡構成,補償組由雙凸透鏡構成,通過驅使雙凹透 鏡、雙凸透鏡的移動實現鏡頭的連續變焦,以獲取不同視場下的圖像;所述中繼組由反射鏡 組和二次成像組構成,反射鏡組使光線的傳播方向進行180°轉折,轉折后的光線經二次成 像組后,匯聚于探測器的靶面上,實現中波紅外圖像的采集。
[0006] 本發明的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所述前固定組由第一正彎月透 鏡構成,后固定組由沿光線射入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負彎月透鏡、第二正彎月透鏡和第三 正彎月透鏡組成;所述反射組由反射面相對設置的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組成,第一反 射鏡、第二反射鏡與光軸均成45°夾角;所述二次成像組由第四正彎月透鏡和第二負彎月透 鏡組成。
[0007] 本發明的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所述第一正彎月透鏡、雙凹透 鏡、雙凸透鏡、第一負彎月透鏡、第二正彎月透鏡、第三正彎月透鏡、第四正彎月透鏡、第二 負彎月透鏡的光焦度分別為正、負、正、正、正、正、正、負,材料分別為硅、鍺、鍺、鍺、硅、鍺、 娃、鍺; 第一正彎月透鏡、雙凹透鏡、雙凸透鏡、第一負彎月透鏡、第二正彎月透鏡、第三正彎月 透鏡、第四正彎月透鏡、第二負彎月透鏡上沿物面至相面方向上的曲面分別標記為S1、S2、 33、34、35、36、37、38、39、310、311、312、315、316、317、318,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的反射 面分別標記為S13、S14;雙凹透鏡的前表面S3、第一負彎月透鏡的前表面S7、第二負彎月透 鏡的前表面S17的曲面均為偶次非球面,且非球面S3、S17的曲面上還加工二元衍射面。
[0008] 本發明的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所述第一正彎月透鏡、雙凹透 鏡、雙凸透鏡、第一負彎月透鏡、第二正彎月透鏡、第三正彎月透鏡、第四正彎月透鏡、第二 負彎月透鏡的反射面上均鍍有增透膜,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的表面均鍍有增反膜。
[0009]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變倍組、補償組分別通過 雙凹透鏡、雙凸透鏡來構成,使得一片透鏡實現變倍、一片透鏡實現補償,減少了運動組元、 簡化了系統結構,提高了鏡頭的穩定性;通過設置使光線傳播路徑發生180°轉折的反射組, 轉折后的光線再經二次成像組后成像,有效地縮短了鏡頭的橫向尺寸,同時還減小了前固 定組的口徑,有利于形成具有較小尺寸的鏡頭。
[00? 0]本發明的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可實現較大焦距(如20mm~300mm)的連續變焦, 在短焦發現目標、長焦識別目標,且在變焦過程中不會丟失目標。通過將多個透鏡的曲面設 計為偶次非球面和二元衍射面,使像差得到很好的校正,成像質量好。通過鏡片材料的非球 面的合理搭配,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的連續變焦鏡頭在焦距為300mm處的光學系統圖; 圖2為本發明的連續變焦鏡頭在焦距為78mm處的光學系統圖; 圖3為本發明的連續變焦鏡頭在焦距為20mm處的光學系統圖; 圖4為本發明在焦距300mm處,空間頻率為301p/mm的MTF曲線圖; 圖5為本發明在焦距78mm處,空間頻率為301p/mm的MTF曲線圖; 圖6為本發明在焦距20mm處,空間頻率為301p/mm的MTF曲線圖; 圖7為本發明在焦距300mm處的光斑圖; 圖8為本發明在焦距78mm處的光斑圖; 圖9為本發明在焦距20mm處的光斑圖。
[0012] 圖中:1第一正彎月透鏡,2雙凹透鏡,3雙凸透鏡,4第一負彎月透鏡,5第二正彎月 透鏡,6第三正彎月透鏡,7第一反射鏡,8第二反射鏡,9第四正彎月透鏡,10第二負彎月透 鏡,11探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4]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給出了本發明的連續變焦鏡頭在焦距為300mm、78mm、20mm 處的光學系統圖,其由從物方到像方沿光軸依次分布的前固定組、變倍組、補償組、后固定 組、中繼組和探測器11組成,前固定組由第一正彎月透鏡1構成,以實現對射入光線的匯聚 作用。變倍組由雙凹透鏡2構成,補償組由雙凸透鏡3組成,通過雙凹透鏡2的移動實現鏡頭 的變焦,雙凹透鏡3配合移動進行補償,以獲取清晰的紅外圖像。由于變倍、補償均通過一片 透鏡來實現,運動元件少,簡化了整個鏡頭的結構,有利于實現成像的穩定性。
[0015] 所示的后固定組由沿光線射入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負彎月透鏡4、第二正彎月透 鏡5和第三正彎月透鏡6構成;中繼組由反射鏡組和二次成像組構成,反射鏡組由第一反射 鏡7、第二反射鏡8構成,第一反射鏡7與第二反射鏡8以反射面相對的形式布置,且第一反射 鏡7和第二反射鏡8與鏡頭光軸的夾角均為45°,這就使得由后固定組射出的光線依次經第 一反射鏡7、第二反射鏡8的反射后,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了 180°改變。
[0016] 二次成像組由沿光線傳播方向依次設置的第四正彎月透鏡9和第二負彎月透鏡10 構成,二次成像組射出的光線匯聚于探測器11的焦平面上,實現中波紅外成像。由于設置了 由第一、第二反射鏡構成的反射鏡組,在保證光線傳播路徑的同時,縮短了鏡頭的橫向長 度,以及前固定組的口徑,易于形成具有較小尺寸的鏡頭。
[0017] 所示的第一正彎月透鏡1、雙凹透鏡2、雙凸透鏡3、第一負彎月透鏡4、第二正彎月 透鏡5、第三正彎月透鏡6、第四正彎月透鏡9、第二負彎月透鏡10的光焦度分別為正、負、正、 正、正、正、正、負,材料分別為娃、鍺、鍺、鍺、娃、鍺、娃、鍺。
[0018] 第一正彎月透鏡1、雙凹透鏡2、雙凸透鏡3、第一負彎月透鏡4、第二正彎月透鏡5、 第三正彎月透鏡6、第四正彎月透鏡9、第二負彎月透鏡10上沿物面至相面方向上的曲面分 別標記為 31、52、53、54、55、56、57、58、59、510、511、512、515、516、517、518,第一反射鏡7和 第二反射鏡8的反射面分別標記為S13、S14;雙凹透鏡2的前表面S3、第一負彎月透鏡4的前 表面S7、第二負彎月透鏡10的前表面S17的曲面均為偶次非球面,且非球面S3、S17的曲面上 還加工二元衍射面。
[0019] 這樣,由于雙凹透鏡2、第一負彎月透鏡4、第二負彎月透鏡10均為鍺材料,則鍺材 質的透鏡上加工偶次非球面和二元衍射面,考慮到硅材料上加工非球面易磨損車刀,難以 實現,所有非球面均加工在小尺寸的鍺透鏡上,保證加工精度的同時又降低了成本。
[0020] 所示的第一正彎月透鏡1、雙凹透鏡2、雙凸透鏡3、第一負彎月透鏡4、第二正彎月 透鏡5、第三正彎月透鏡6、第四正彎月透鏡9、第二負彎月透鏡10的表面均鍍有增透膜,第一 反射鏡7和第二反射鏡8的反射面上均鍍有增反膜。
[0021] 如表1所示,給出了本發明的鏡頭在焦距300mm、152111111、78111111、4〇111111、2〇111111的光學結 構參數。本發明的鏡頭在變焦過程中,第一正彎月透鏡1的后表面S2與雙凹透鏡2的前表面 S3之間的距離為Z1、雙凹透鏡2的后表面S4與雙凸透鏡3的前表面S5之間的距離為Z2、雙凸 透鏡的后表面S6與第二正彎月透鏡4的前表面S7之間的距離為Z3。
[0022] 表 1
在焦距分別為300mm、152臟、78111111、4〇111111、2〇111111情況下21、22與23的取值如表2所示。 [0023]表 2
由此可見,鏡頭在變焦的過程中,Z1、Z2、Z3是連續變化的。
[0024] 圖4、圖5、圖6分別是焦距為長焦300mm、中焦78mm、短焦20mm時,空間頻率為301p/ mm處光學傳遞函數(MTF)曲線圖,橫坐標為每毫米線對數,縱坐標為歸一化對比度,每幅圖 中均有6條曲線,其分別為衍射極限、中心視場、0.707視場與邊緣視場的子午方向和弧矢方 向的分辨率與空間頻率的關系。由圖可知在不同焦距處,不同視場在301p/mm的對比度均大 于0 · 4〇
[0025]圖7、圖8、圖9分別是焦距為長焦300mm、中焦78mm、短焦20mm的光斑圖,給出了三個 視場的光斑,RMS RADIUS為均方根半徑,GEO RADIUS為幾何半徑,值越小成像質量越好。
[0026] 由圖4至圖9可以得出,本發明大變倍比折反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具有很好的 成像效果,可搭配320 X 256或640 X 512中波紅外制冷探測器。
[0027] 以上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不限于上述實例。
【主權項】
1. 一種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包括由物面到像面沿光軸依次設置的 前固定組、變倍組、補償組、后固定組、中繼組和探測器(11),入射到前固定組的光線,經過 變倍組和補償組的變倍、補償后,得到的光線再經后固定組和中繼組成像到探測器的靶面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倍組由雙凹透鏡(2)構成,補償組由雙凸透鏡(3)構成,通過驅使雙 凹透鏡、雙凸透鏡的移動實現鏡頭的連續變焦,以獲取不同視場下的圖像;所述中繼組由反 射鏡組和二次成像組構成,反射鏡組使光線的傳播方向進行180°轉折,轉折后的光線經二 次成像組后,匯聚于探測器的靶面上,實現中波紅外圖像的采集。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固定組由第一正彎月透鏡(1)構成,后固定組由沿光線射入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負彎月透 鏡(4)、第二正彎月透鏡(5)和第三正彎月透鏡(6)組成;所述反射組由反射面相對設置的第 一反射鏡(7)和第二反射鏡(8)組成,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與光軸均成45°夾角;所述二 次成像組由第四正彎月透鏡(9)和第二負彎月透鏡(10)組成。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正彎月透鏡(1)、雙凹透鏡(2)、雙凸透鏡(3)、第一負彎月透鏡(4)、第二正彎月透鏡(5)、 第三正彎月透鏡(6)、第四正彎月透鏡(9)、第二負彎月透鏡(10)的光焦度分別為正、負、正、 正、正、正、正、負,材料分別為娃、鍺、鍺、鍺、娃、鍺、娃、鍺; 第一正彎月透鏡、雙凹透鏡、雙凸透鏡、第一負彎月透鏡、第二正彎月透鏡、第三正彎月 透鏡、第四正彎月透鏡、第二負彎月透鏡上沿物面至相面方向上的曲面分別標記為S1、S2、 33、34、35、36、37、38、39、310、311、312、315、316、317、318,第一反射鏡(7)和第二反射鏡(8) 的反射面分別標記為S13、S14;雙凹透鏡的前表面S3、第一負彎月透鏡的前表面S7、第二負 彎月透鏡的前表面S17的曲面均為偶次非球面,且非球面S3、S17的曲面上還加工二元衍射 面。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變倍比折返式中波紅外連續變焦鏡頭,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正彎月透鏡(1)、雙凹透鏡(2)、雙凸透鏡(3)、第一負彎月透鏡(4)、第二正彎月透鏡 (5)、第三正彎月透鏡(6)、第四正彎月透鏡(9)、第二負彎月透鏡(10)的反射面上均鍍有增 透膜,第一反射鏡(7)和第二反射鏡(8)的表面均鍍有增反膜。
【文檔編號】G02B15/173GK105974566SQ201610566758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9日
【發明人】徐仰惠, 劉濤, 馬興才, 董術永, 孫大江
【申請人】山東神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