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4]根據發明,能夠提供具有改善了的輸出特性的太陽能電池模塊。
[0045]當采用本發明時,具有能夠制造容易且較高地設計部件的強度的效果。另外,具有初始使用時能夠快讀書寫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46]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的截面圖。
[0047]圖2是上下顛倒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使用的中繼芯的立體圖。
[0048]圖3是圖2的中繼芯的A —A截面圖。
[0049]圖4是表示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中在中棉配置部中充滿墨水的情況的說明圖,按照(a)?⑷的順序充滿墨水。
[0050]圖5是表示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中在中棉配置部中填充的墨水減少、再次從墨水罐部填充墨水時的墨水的液位(水位)的說明圖,(a)是表示在中棉配置部中填充墨水的情況,(b)表示中棉配置部的墨水減少的狀態,(c)表示在中棉配置部中再次填充墨水的情況。
[0051]圖6是表示在使用了第二實施方式的中繼芯的涂敷用具的中棉配置部中充滿墨水的情況的說明圖,按照(a)?⑷的順序充滿墨水。
[0052]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的截面圖。
[0053]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的中繼芯的立體圖。
[0054]圖9是表示具有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的突出部的中繼芯的立體圖。
[0055]圖10是表示具有本發明的第六實施方式的突出部的中繼芯的立體圖。
[0056]圖11是表示具有本發明的第七實施方式的突出部的中繼芯的立體圖。
[0057]圖12(a)?(m)分別表示與圖2不同的形式的形成于中繼芯的的孔的開口形狀的說明圖。
[0058]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的截面圖。
[0059]圖14是上下顛倒地表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方式所使用的中繼芯的立體圖。
[0060]圖15是從A方向觀看圖14的中繼芯的平面圖。
[0061]圖16是圖14的中繼芯的B — B截面圖。
[0062]圖1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方式所使用的墨水罐部的立體圖。
[0063]圖18是圖17的墨水罐部的A — A截面圖。
[0064]圖1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的截面圖,表示在內部沒有墨水的狀態。
[0065]圖20是以局部剖切中繼芯的方式表示連接圖13的中繼芯和墨水罐部時的樣子的說明圖,按照(a)?(b)的順序連接。
[0066]圖21是表示在第八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中在中棉配置部中充滿墨水的情況的說明圖,按照(a)?⑷的順序充滿墨水。
[0067]圖22是表示在第八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中在中棉配置部中填充的墨水減少、再次從墨水罐部填充墨水時的墨水的液位(水位)的說明圖,(a)是表示在中棉配置部中填充墨水的情況,(b)表示中棉配置部的墨水減少的狀態,(c)表示在中棉配置部中再次填充墨水的情況。
[0068]圖2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九實施方式的中繼芯的立體圖。
[0069]圖2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十實施方式的中繼芯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70]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前后”關系以筆頂端作為前側,墨水罐側作為后側進行說明。
[0071]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I具體而言是白板筆,如圖1所示,包括主體筒
2、中棉4 (涂敷液吸存體)、中繼芯5 (流路形成部)、和筆尖6 (涂敷體)。而且,主體筒2的內側的中空部分由中繼芯5分隔為前后,中繼芯5的后側的部分形成有能夠貯存墨水7 (涂敷液)的墨水罐3(涂敷液收納部),在中繼芯5的前側的部分形成有中棉配置部8。
[0072]主體筒2是由聚丙烯等樹脂或鈮等的金屬的適當的材料形成的筒體。該主體筒2由前端部分28和后端部分29形成,前端部分28和后端部分29通過螺紋安裝成裝卸自如。前端部分28的外觀形成為隨著朝向前側逐漸變窄的形狀。另外,前端部分28的內部具有在長度方向上連通的內部空間30,該內部空間30也隨著朝向前側而變窄。
[0073]中棉4是眾所周知的中棉,是具有能夠含浸墨水7的連續氣孔的部件。更具體而言,由丙烯纖維等適當的纖維形成,在內部能夠含浸墨水7。
[0074]中繼芯5是本實施方式的特征的構成部件,以下,對其進行詳細的說明。
[0075]中繼芯5由聚丙烯或聚縮醛等合成樹脂或金屬等適當的材料形成。另外,如圖2所示,中繼芯5由突出部11和基座部12形成。突出部11和基座部12的外觀均為圓柱狀,突出部11的直徑比基座部12的直徑小。而且,突出部11的端部和基座部12的端部以重疊兩個圓柱的方式具有臺階地進行連接,并以突出部11與基座部12的中心軸相同的方式進行配置。具體而言,基座部12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面(圖2中的上表面)25和突出部11的一側端部的側面連接。
[0076]即,中繼芯5的外觀為重疊兩個圓柱的形狀,突出部11從基座部12的面25的中心部分附近突出。另外,此時,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是與基座部12的面25垂直的方向。
[0077]另外,在突出部11設置有第一孔13(連通孔)和第二孔14(連通孔)這兩個孔。
[0078]第一孔13設置在位于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前端的圓形的面24(為圖2中的上表面,位于與突出部11和基座部12接觸的面相對位置的面)。而且,第一孔13的開口形狀為圓形,開口的中心與突出部11的中心軸重合。該第一孔13的徑的大小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為2mm?7mm,更優選為2.5mm?3.0mm,尤其優選為3.0mm。而且,第一孔13的開口的面積優選為3.14mm2 (平方毫米)?38.47mm2 (平方毫米),更優選為4.9mm2 (平方毫米)?7.07mm2 (平方毫米)。
[0079]第二孔14設置于突出部11的側面,更具體而言,設置于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附近(位于與基座部12相反側的端部)。而且,第二孔14也與第一孔13相同,開口形狀是圓形。該第二孔14的徑的大小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為1.0mm?5.0mm,更優選為
1.0mm。而且,第二孔14的開口的面積優選為0.79mm2 (平方毫米)?19.63mm2 (平方毫米),更優選為0.79mm2 (平方毫米)?7.07mm2 (平方毫米)。并且,從突出部11的頂端部分至第二孔的中心的距離(圖2中的XI)也沒有特別限定,但優選為2.0mm?7.0_,更優選為
3.0mm0
[0080]在此,第二孔14位于突出部11的側面,因此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的開口的方向垂直。另外,第二孔14設置于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附近,因此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在突出部11的突出方向(突出部11的軸向)上位于靠近的位置。
[0081]下面,對中繼芯5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突出部11和基座部12分別在內部設置有中空部分21和中空部分22
[0082]中空部分21是截面形狀以圓形進行延伸的空間,具體而言,從突出部11的基座部12側的端部朝向第一孔13,以使突出部11的中心部分與長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進行設置,而與第一孔13連續。而且,第一孔13和中空部分21的截面的直徑為相同大小,開口的中心在同一的位置。即,突出部11的中心部分通過中空部分21和第一孔13中心部分被貫通,大致呈圓筒狀。另外,中空部分21也與第二孔14連通,中空部分21和第二孔14垂直相交。即,中空部分21經由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與外部連通。
[0083]中空部分22也是截面形狀以圓形進行延伸的空間,以使基座部12的中心部分在與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進行設置。此外,中空部分22的截面的直徑比中空部分21的截面的直徑大。在此,基座部12在位于與突出部11相反側的端部(圖2,3中的下側的端部)具有開口形狀為圓形的開口 15,中空部分22經由開口 15與外部連通。而且,開口 15和中空部分22的截面的直徑相同。即,中空部分22從開口 15延伸至位于與開口 15相對的位置的端部(圖2、3中的上側的端部)附近,基座部12大致為有底圓筒狀。
[0084]在此,中空部分21和中空部分22經由連結孔23連通。即,在位于與基座部12的開口 15相對的位置的端部,設置有連結孔23,其為從內部向外部貫通基座部12的孔。在此,連結孔23的截面為圓形,連結孔23和中空部分21的截面的直徑和中心軸相同。S卩,中空部分21與連結孔23重合,正好形成一個貫通孔。
[0085]所以,中繼芯5為直徑不同的兩個管具有臺階地進行連結的形狀,直徑小的部分的端部側面設置有與內部相連的孔。而且,在中繼芯5的內側形成有內部空間27(中空孔)。該內部空間27為突出部11的中空部分21、基座部12的中空部分22和位于這些中空部分21、22之間的連結孔23形成為一體而構成的空間。即,該內部空間27是使中繼芯5的內側空洞化的部分,內部空間27全體的形狀是與中繼芯5的外觀的形狀相似的形狀。而且,內部空間27通過開口 15、第一孔13以及第二孔14與外側連通。S卩,中繼芯5通過內部空間27貫通長度方向的兩端部。
[0086]筆尖6與眾所周知的筆尖相同,采用粘合纖維束的熱熔加工體、纖維束的樹脂加工體、毛氈的樹脂加工體等適當的纖維束的原材料而形成,發揮利用毛細管現象從中棉4吸入墨水7的作用。
[0087]接著,參照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涂敷用具I的組裝結構。
[0088]在主體筒2的后端部分29的內部插入有中繼芯5。在此,后端部分29的內徑與中繼芯5的基座部12的外徑大致相同,所以在后端部分29的內部嵌入固定中繼芯5。此時,后端部分29的中繼芯5的后側的部分成為墨水罐3,成為內置有墨水7的空間。
[0089]另外,在前端部分28的前側端部安裝筆尖6。而且,在空間30的內部在筆尖6的后側設置中棉4。而且,向墨水罐3充填墨水7,并將前端部分28安裝在后端部分29,從而組裝涂敷用具I。
[0090]此時,主體筒2的內部被中繼芯5劃分為前后,主體筒2的內部的中的中繼芯5的前側的部分為中棉配置部8。S卩,中繼芯5的基座部12成為墨水罐3與中棉配置部8的分隔部,突出部11和突出部11的內部空間21為連接墨水罐3和中棉配置部8的連通管。
[0091]而且,在中棉配置部8配置有中棉4。中棉4與筆尖6的后端和中繼芯5的突出部11的前側端部(突出方向的前端)接觸,以覆蓋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的方式進行配置。
[0092]另外,此時,中棉4的后方端的一部分也可以從第一孔13或第二孔14進入突出部11的內部空間21。S卩,中棉4以其一部分與第一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