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及相應的安裝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75436閱讀:242來源:國知局
一種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及相應的安裝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包括步驟:提供一種芯棒,所述芯棒包括相互連接的細段與粗段,所述粗段設置有中空腔;將制動軟管穿設在所述芯棒粗段的中空腔中,采用一端帽固定所述制動軟管露于所述芯棒粗段之外的端部;將至少一個保護套放入一模具中的相應保護套容置槽內,將所述穿設有制動軟管的芯棒穿過所述保護套;合上所述模具,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并抽離,并使所述保護套滯留套設在所述制動軟管的相應位置上。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制動軟管保護套安裝設備。本發明可以提高安裝保護套的效率、安全性好且可降低設計及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及相應的安裝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汽車制動系統的制造技術,特別是涉及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及相應的安裝設備。

【背景技術】
[0002]乘用車的制動性能是乘用車的安全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制動軟管是制動系統管路中最重要的一個零部件,連接著整車的制動硬管和制動卡鉗,安裝在整車懸架上,隨著車輛上下運動和轉向運動。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0003]制動軟管一般包括設置于兩端的金屬接頭,還包括軟管本體以及至少一個保護套,其中,保護套在制動軟管上一般起定位和保護的作用。
[0004]如圖1所示,是現有的一種制動軟管局部縱剖視圖,其軟管本體7外徑A為Φ 10.5mm (即10.5mm直徑),而現有的技術中一般是通過手工把保護套裝配到軟管本體上的。圖1中保護套8內徑B—般處于Φ IlmnT Φ 11.5mm之間,即在保護套與軟管之間存在有間隙,為了防止軟管本體7與保護套8之間出現相對滑動,一般會在保護套8與軟管本體7之間采用膠水(如502膠水或其他化學合成粘劑)粘接,即在保護套8與軟管本體7之間形成有膠水層9。
[0005]但是,現有的這種制動軟管的保護套裝配方式,存在有如下的不足之處:
首先,現有的這種裝配方式中,由于需要將保護套通過膠水逐個粘接,而一個制動軟管上常常需要多個保護套,這種多次裝配的方式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而且在粘接過程中保護套位置容易竄動,很難實現多個保護套的裝配一次完成,以及很難實現每個保護套的精準定位。
[0006]其次,由于膠水是化學合成劑,采用膠水粘接保護套,會存在軟管本體的橡膠可能會出現腐蝕開裂,或者由于膠水出現失效以使保護套非正常移動的現象,由于制動軟管是高安全件,現有的這種裝配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另外,在制動軟管設計階段需要不斷調整保護套的位置,而現有的這種裝配方法,由于采用膠水粘接固定,無法調整保護套的位置,需要重新制作新的制動軟管的樣件,增加了設計成本和時間成本。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一種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及相應的安裝設備,可以提高安裝保護套的效率、安全性好且可降低生產及設計成本。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一種芯棒,所述芯棒包括相互連接的細段與粗段,所述粗段設置有中空腔;
將制動軟管穿設在所述芯棒粗段的中空腔中,采用一端帽固定所述制動軟管露于所述芯棒粗段之外的端部; 將至少一個保護套放入一模具中的相應保護套容置槽內,將所述穿設有制動軟管的芯棒穿過所述保護套;
合上所述模具,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并抽離,并使所述保護套滯留套設在所述制動軟管的相應位置上。
[0009]其中,所述合上所述模具,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并抽離,使所述保護套滯留套設在所述制動軟管的相應位置上的步驟具體為:
合上所述模具,利用一牽引裝置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使所述芯棒從所述模具的芯棒容置槽中抽離出來,使所述保護套套設在所述制動軟管外表面上。
[0010]其中,所述芯棒的細段的端部設置有卡持部,所述牽引裝置連接一卡板,所述合上所述模具,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并抽離的步驟進一步包括:
將所述芯棒的卡持部卡持在所述卡板上。
[0011]其中,所述卡板上設置有缺口,所述芯棒的卡持部與所述卡板上的缺口相卡持。
[0012]其中,進一步包括:將所述芯棒的細段的端部所設置的卡持部卡持在所述牽引裝置所連接的一卡板的缺口中。
[0013]其中,所述保護套的內徑比所述膠套的外徑小0.2^0.3mm,所述端帽的外徑大于所述芯棒容置槽的外徑。
[0014]相應地,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制動軟管保護套安裝設備,包括: 芯棒,其包括相互連接的細段及粗段,所述粗段設置有用于容納制動軟管的中空腔; 端帽,用于固定所述制動軟管露于所述芯棒粗段之外的端部,并保持所述制動軟管在預定位置上;
模具,其由上蓋與下蓋樞設而成,在所述模具中形成有芯棒容置槽,在所述芯棒容置槽上間隔設置有保護套容置槽;
牽引裝置,用于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使所述芯棒從所述模具的芯棒容置槽中抽離出來。
[0015]其中,所述模具與所述牽引裝置均固定設置于一工裝平臺上,所述牽引裝置連接有一卡板,所述卡板設置有缺口,所述芯棒的細段端部設置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與所述缺口相配合。
[0016]其中,所述卡持部為鍥形結構。
[0017]其中,所述模具的上蓋與下蓋通過一鎖緊機構相鎖固,所述鎖緊機構包括設置于上蓋上的扳手以及設置于下蓋上的卡持片。
[0018]其中,所述保護套的內徑比所述膠套的外徑小0.2^0.3mm。
[0019]其中,所述端帽的外徑大于所述芯棒容置槽的外徑;
或者在所述端帽上設置有垂直于所述芯棒的軸向的棒狀突起;
或者所述端帽設置為不對稱的偏心結構;
或者所述端帽與所述工裝平臺相固定。
[0020]實施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首先,本發明的實施例通過采用安裝設備,對制動軟管的保護套實現膨脹裝配,可以實現一次性在一條制動軟管上安裝多個保護套,且可以保證每個保護套的精確定位,提高了生產效率; 另外,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采用的膨脹裝配的方式,無需采用粘水粘接,不會出現保護套松脫以及其他安全性隱患,安全性好;
其次,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制動軟管與保護套之間為膨脹裝配的關系,通過對滑移力進行控制,可以及時調整保護套的位置,方便設計更改,又不影響保護套的作用,從而降低的設計成本以及時間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是現有的一種制動軟管局部縱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制動軟管的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局部縱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芯棒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將軟管套設于芯棒中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將芯棒置于模具中的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合上模具上蓋的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牽引芯棒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打開模具上蓋的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取走芯棒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24]如圖4所示,示出了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芯棒的結構示意圖。并請結合圖5所示。本發明的安裝設備包括有芯棒3,該芯棒3包括相互連接的細段30與粗段31,其中,粗段31設置有用于容納制動軟管I的中空腔。該安裝設備進一步包括有一端帽32,用于固定該制動軟管I的一端部(即制動軟管I露出于芯棒粗段31之外的端部),并保持該制動軟管I在預定位置上,起限位作用;而在細段30的端部設置有卡持部33,在一個實施例中,其可以為一鍥形結構,即端部往中部逐漸變小。
[0025]另外,在使用過程中,保護套2可以套設在芯棒3的細段30上。
[0026]如圖6所示,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將芯棒置于模具中的示意圖,并請一并結合圖7至圖10所示;本發明的安裝設備進一步包括有模具4,其由上蓋40與下蓋41樞設而成,在所述模具4中形成有芯棒容置槽42,在所述芯棒容置槽42上間隔設置有用來容置和固定保護套的容置槽43 ;該模具4的上蓋40和下蓋41可以合起來并通過鎖緊機構鎖固,具體地,該鎖緊機構可以包括設置于上蓋40上的扳手45以及設置于下蓋41上的卡持片44。
[0027]而且,芯棒容置槽42的外徑小于芯棒3的端帽32的外徑,從而可以使該端帽32保持在模具4的外側(前述的預定位置),由于其固定了制動軟管I的一端,從而可以對該制動軟管I進行限位。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芯棒容置槽42的外徑大于芯棒3的端帽32的外徑也可實現將端帽32卡在模具2外側(預定位置)的目的,例如:可以在端帽32上設置一垂直于芯棒3的軸向的棒狀突起(未示出);或者,將端帽32設置為不對稱的偏心結構。當然,在很多實施例中,將芯棒容置槽42的外徑小于芯棒3的端帽32的外徑,這樣便于加工。另外,也可以將端帽32與工裝平臺2相固定,同樣可以實現對制動軟管I實現限位的目的。
[0028]該模具4具體地固定于一工裝平臺5上,在該工裝平臺5上進一步設置有一牽引裝置6,該牽引裝置6連接一卡板61,該卡板61上設置有用于與芯棒細段30的卡持部33相配合的缺口。芯棒細段30端部的卡持部33可卡持固定于該卡板61的該缺口上。牽引裝置6可以牽引該卡板61移動,從而帶動芯棒30運動。具體地,在將至少一個保護套2設置于保護套容置槽43中,并使容納有制動軟管的芯棒3穿設于保護套3中,并合上模具4之后,通過該卡板61牽引芯棒的細段30,使所述芯棒30從模具的芯棒容置槽42中抽離,由于端帽32的限位作用,使制動軟管I保留在芯棒容置槽42中,從而使保護套2滯留套設在制動軟管I的相應位置上;可以理解的是,該牽引裝置6可以通過諸如液壓機構(液壓氣缸)提供牽引力。
[0029]現在結合圖5至圖10的示意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制動軟管保護套的安裝方法。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的安裝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提供一種芯棒3,該芯棒3包括相互連接的細段30、粗段31以及端帽32,其中,粗段30設置有中空腔,更多的細節可參考前述的介紹;
將制動軟管I穿設在芯棒粗段31的中空腔中,并端帽32固定該制動軟管露于芯棒粗段31之外的端部,具體可參觀見圖5所示;
將至少一個保護套2放入模具4中的相應保護套容置槽43內,將所述穿設有制動軟管的芯棒3穿過所述保護套2,容納于模具4的芯棒容納槽42中,并使芯棒3細段30端部的卡持部33卡持在卡板61上(具體地為卡持在卡板61的缺口中);具體可參觀見圖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先將保護套2穿設于芯棒3上之后,然后再將芯棒放入模具4中;
合上模具4并利用鎖緊機構進行鎖固,此時,至少一個保護套2抵靠在模具4的保護套容置槽43上,且芯棒3容置于模具4的芯棒容置槽42中,并且使端帽32抵靠在模具4的芯棒容置槽42的入口外側,具體可參觀見圖7所示;
牽引芯棒的細段30并抽離,并使2保護套滯留套設在制動軟管I的相應位置上,具體地,牽引裝置6帶動其所連接的卡板61移動,由于芯棒的細段30端部的卡持部33卡持在該卡板61上,故從而牽引該芯棒的細段30移動,使芯棒3從所述模具4的芯棒容置槽42中抽離出來,由于端帽32固定了制動軟管I的另一端,且保護套2抵靠在保護套容置槽43中,故使保護套2固定不動,而制動軟管I保留在芯棒容置槽42中,從而使保護套2套設在制動軟管I的外表面上;具體可參見圖8所示;
打開模具4,可以看到保護套2套設在制動軟管I的外表面相應的位置上,具體可參見圖9所示; 取下芯棒3的細段30、粗段31以及端帽32之后,就可以取下安裝有保護套2的制動軟管1,具體可參見圖10所示。此后,即可以控制牽引裝置恢復原始狀態,準備下一制動軟管的安裝。
[0030]實施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首先,本發明的實施例通過采用安裝設備,對制動軟管的保護套實現膨脹裝配,可以實現一次性在一條制動軟管上安裝多個保護套,且可以保證每個保護套的精確定位,提高了生產效率;
另外,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采用的膨脹裝配的方式,無需采用粘水粘接,不會出現保護套松脫以及其他安全性隱患,安全性好;
其次,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制動軟管與保護套之間為膨脹裝配的關系,通過對滑移力進行控制,可以及時調整保護套的位置,方便設計更改,又不影響保護套的作用,從而降低的設計成本以及時間成本。
[0031]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明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一種芯棒,所述芯棒包括細段與粗段,所述粗段設置有中空腔; 將制動軟管穿設在所述芯棒粗段的中空腔中,采用一端帽固定所述制動軟管露于所述芯棒粗段之外的端部; 將至少一個保護套放入一模具中的相應保護套容置槽內,將所述穿設有制動軟管的芯棒穿過所述保護套; 合上所述模具,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并抽離,使所述保護套滯留套設在所述制動軟管的相應位置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上所述模具,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并抽離,并使所述保護套滯留套設在所述制動軟管的相應位置上的步驟具體為: 合上所述模具,利用一牽引裝置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使所述芯棒從所述模具的芯棒容置槽中抽離出來,使所述保護套套設在所述制動軟管外表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的細段的端部設置有卡持部,所述牽引裝置連接一卡板,所述合上所述模具,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并抽離的步驟進一步包括: 將所述芯棒的卡持部卡持在所述卡板上。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套的內徑比所述膠套的外徑小0.2^0.3mm。
5.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在制動軟管上安裝保護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的外徑大于所述芯棒容置槽的外徑。
6.一種制動軟管保護套安裝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棒,其包括相互連接的細段及粗段,所述粗段設置有用于容納制動軟管的中空腔; 端帽,用于固定所述制動軟管露于所述芯棒粗段之外的端部,并保持所述制動軟管在預定位置上; 模具,其由上蓋與下蓋樞設而成,在所述模具中形成有芯棒容置槽,在所述芯棒容置槽上間隔設置有保護套容置槽; 牽引裝置,用于牽引所述芯棒的細段使所述芯棒從所述模具的芯棒容置槽中抽離出來。
7.如權利要求6所述制動軟管保護套安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與所述牽引裝置均固定設置于一工裝平臺上,所述牽引裝置連接有一卡板,所述卡板設置有缺口,所述芯棒的細段端部設置有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與所述缺口相配合。
8.如權利要求7所述制動軟管保護套安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為鍥形結構。
9.如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制動軟管保護套安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上蓋與下蓋通過一鎖緊機構相鎖固,所述鎖緊機構包括設置于上蓋上的扳手以及設置于下蓋上的卡持片。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制動軟管保護套安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套的內徑比所述膠套的外徑小0.2^0.3mm。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制動軟管保護套安裝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帽的外徑大于所述芯棒容置槽的外徑; 或者在所述端帽上設置有垂直于所述芯棒的軸向的棒狀突起; 或者所述端帽設置為不對稱的偏心結構; 或者所述端帽與所述工裝平臺相固定。
【文檔編號】B25B27/02GK104416530SQ201310377520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7日
【發明者】凌新新, 詹錫蘭, 陳振文, 張喜科 申請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