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透水路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道路建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路面,特別是一種透水路面。
【背景技術】
[0002]透水鋪裝是指將透水良好,空隙率較高的材料應用于道路面層、基層甚至土基,在保證一定的道路設計強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能夠使雨水順利進入鋪面結構內部,流過具有臨時貯水能力的基層,直接滲入土基或鋪面內部的排水管排出,從而達到雨水滲流地下、減少地表徑流的一種鋪裝型式。如中國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1718069A】公開的一種透水路面結構,由上往下具有多孔性瀝青混合料表面層、多孔性瀝青混合料中面層、透水式開級配下面層、級配碎石基層、過濾層、土工織物層和土基層。它通過在多層鋪裝結構中完全使用透水材料,利用其自身多空隙結構的較強滲透能力,將降雨下滲到原地面土壤里或者也可以將降雨暫時存儲在鋪裝結構層的孔隙中,形成地下水庫。該類透水鋪裝雖然具有以上的優點,但是其建設成本較大,且不利于舊城區的改造。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透水路面,它透水效果好,且利于對原有的路面進行改造,成本較低。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透水路面,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設置的路基、底基層和路面基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層上設置有一層透水性面層,所述路面基層和底基層中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透水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由上往下依次貫穿路面基層和底基層并向下延伸至路基中。
[0005]本透水路面包括透水性面層、以及具有貫穿型透水孔的路面基層和底基層,路面基層和底基層開設透水孔后,能夠將雨水向下快速滲透,并通過透水孔排泄到路基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道路排水管網的負荷,同時還能夠有效地還原、補充地下水,維持地下生態系統平衡,防止地表沉降及路面崩塌;而且本透水路面可基于原有的非透水性路面進行直接改造,即僅將面層改造成透水性面層,且只在路面基層和底基層中打孔,不改變原有的路面基層和底基層的固有結構,改造成本較低,此外透水孔的設置還能夠有效地吸收汽車、摩托車及交通意外環境的各類噪聲,有效地改善城市噪音污染。
[0006]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孔內填充有透水混凝土。透水孔內填充透水混凝土后,能夠在保證透水性的前提下,保持路面基層和底基層的整體承載力,避免道路崩塌、變形。
[0007]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孔垂直設置。垂直設置的透水孔易于施工,改造難度小,且透水效果更好。
[0008]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兩個透水孔之間由過水槽相連,所述過水槽設置在路面基層頂面上。過水槽可以進行將兩個透水孔之間的雨水進行平均,提高滲透的效率。
[0009]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路面還包括設置在路面基層及透水性面層側部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具有向上的敞口。經過透水性面層后的雨水既可以通過透水孔滲透到路基中,又可以在不透水的路面基層的上表面形成徑流而匯集到集水槽中。
[0010]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路面基層和透水性面層之間設置有透水砂漿層。透水砂漿層可以對雨水進行匯集,既能使得雨水更好地在不透水的路面基層的上表面形成徑流而匯集到集水槽中,又能使得雨水經由與透水砂漿層相連的透水混凝土滲透到路基中。
[0011]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各透水孔呈矩形陣列排列,相鄰的兩個透水孔之間的間距為I?3m。矩形陣列排列的透水孔易于施工,同時周期性排列的透水孔能夠保證路面所承受的壓力進行均勻分攤,更好的保證路面結構強度。
[0012]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孔為圓孔,透水孔的直徑為5?15cm。圓形孔的壁面應力分散均勻,在進行打孔時,對路面基層和底基層的損傷較小,有利于保證路面基層和底基層原有的結構強度不發生變化,透水孔的直徑數值為5?15cm,既能保證該透水孔不易堵塞,保證鉆孔后的路面基層和底基層的透水性,同時又能避免對路面基層和底基層造成過大損傷。
[0013]在上述的透水路面中,所述透水性面層為透水磚鋪設而成。透水磚的透水效果好,且易于與透水砂漿層相結合形成較好的透水效果,同時透水磚為整體式的集成材料,鋪設時快捷方便,且易于更換和維護。此外,透水性面層也可采用若干豎直或傾斜放置的瓦片鋪設而成。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
[0015]1、本透水路面能夠使雨水透過地面原有的徑流回滲到地下,可以有效的還原、補充地下水,維持地下生態系統平衡,防止地表沉降及路面塌陷。另一方面可以創造舒適的城市環境,恢復土壤的原有功能,使生物群落,特別是以微生物為食物的動植物群更容易棲息生長,保持自然界生物鏈的穩定;
[0016]2、雨水通過本透水路面的透水路徑將直接下滲到下部土壤,既減輕了城市管網的排水壓力又使雨水在下滲的過程中得到了土層的過濾凈化,緩解了江河湖海等自然水體因路表徑流產生的污染;
[0017]3、本透水路面能夠通過土壤有效吸收太陽熱和周圍環境釋放出的其他熱量,同時在自然環境溫度不斷降低時又可以將之前存儲的熱量放出,很大程度上還原了自然界的恢復能力,緩解了“熱島效應”;
[0018]4、本透水路面采用的多孔結構,能有效吸收汽車、摩托車及交通以外環境的各類噪聲,能有效改善城市噪音污染。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透水路面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透水路面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是本透水路面的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透水路面的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路基;2、底基層;3、路面基層;4、透水性面層;5、透水孔;6、集水槽;7、透水砂楽層;8、透水混凝土。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5]實施例一:
[0026]參照圖1,本實施例一為一種透水路面,包括路基1、底基層2、路面基層3和透水性面層4和集水槽6,路基1、底基層2、和路面基層3和透水性面層4由下往上依次設置,集水槽6設置在路面基層3及透水性面層4側部,集水槽6具有向上的敞口,且集水槽6的底面與路面基層3的底面相平,底基層2的結構強度高,便于集水槽6的擺放定位。在本實施例中的底基層2和路面基層3均為不透水性面層,可由碎石或礫石或石灰廢渣等混合水泥澆筑而成,路面基層3上設置有一層透水性面層4,路面基層3和底基層2中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透水的透水孔5,透水孔5垂直設置,且透水孔5由上往下依次貫穿路面基層3和底基層2并向下延伸至路基I中,各透水孔5呈矩形陣列排列,相鄰的兩個透水孔5之間的間距為I?3m,優選為1.2?2m,進一步優選為1.5m,透水孔5為圓孔,透水孔5的直徑為5?15cm,優選為6?10cm,進一步優選為8cm。本實施例一中的透水性面層4為透水磚鋪設而成。
[0027]本實施例一的路面可以為新建設的路面,更重要的是可作為舊路面的改造,即只需要將舊路面的面層刨除后,再在路面基層3和底基層2上鉆出由上往下貫穿整個路面基層3和底基層2的透水孔5,最后重新鋪設一層透水性面層4既能完成改造,省時省力,而且改造成本較低。雨水在通過本透水路面的透水性面層4后,既可通過徑流形式匯聚到集水槽6中,又可經由透水孔5下滲到路基I中,排水效果更好。
[0028]實施例二:
[0029]參照圖2,本實施例二的結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點在于,透水孔5內填充有透水混凝土8,能夠在保證透水性的前提下,保持路面基層3和底基層2的整體承載力,避免道路崩塌、變形。
[0030]實施例三:
[0031]參照圖3,本實施例三的結構與實施例二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點在于,路面基層3的頂面還開設有過水槽9,過水槽9為向上敞口的條形槽,過水槽9的兩端各與一透水孔5相連通,從而可以將兩個透水孔5內的雨水進行均分,以提高滲透效率。本實施例三的過水槽9內填充有透水混凝土 8。
[0032]實施例四:
[0033]參照圖4,本實施例四的結構與實施例二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點在于,路面基層3和透水性面層4之間設置有透水砂漿層7。透水砂漿層可以對雨水進行匯集,既能使得雨水更好地在不透水的路面基層3的上表面形成徑流而匯集到集水槽6中,又能使得雨水經由與透水砂漿層7相連的透水混凝土8滲透到路基I中。此外,本實施例四也可在路面基層3上開設過水槽9以提高滲透效率。
[003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透水路面,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設置的路基(I)、底基層(2)和路面基層(3),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層(3)上設置有一層透水性面層(4),所述路面基層(3)和底基層(2)中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透水的透水孔(5),所述透水孔(5)由上往下依次貫穿路面基層(3)和底基層(2)并向下延伸至路基(I)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5)內填充有透水混凝土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5)垂直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兩個透水孔(5)之間由過水槽(9)相連,所述過水槽(9)設置在路面基層(3)頂面上。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路面還包括設置在路面基層(3)及透水性面層(4)側部的集水槽(6),所述集水槽(6)具有向上的敞口。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基層(3)和透水性面層(4)之間設置有透水砂漿層(7)。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各透水孔(5)呈矩形陣列排列,相鄰的兩個透水孔(5)之間的間距為I?3m。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5)為圓孔,透水孔(5)的直徑為5?15cm。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透水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面層(4)為透水磚鋪設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透水路面,屬于道路建筑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路道透水鋪裝建設成本過大的問題。本透水路面,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設置的路基、底基層和路面基層,路面基層上設置有一層透水性面層,路面基層和底基層中設置有若干個用于透水的透水孔,透水孔由上往下依次貫穿路面基層和底基層并向下延伸至路基中。它在路面基層和底基層開設透水孔后,能夠將雨水向下快速滲透,并通過透水孔排泄到路基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道路排水管網的負荷,同時還能夠有效地還原、補充地下水,維持地下生態系統平衡,防止地表沉降及路面崩塌,而且本透水路面可基于原有的非透水性路面進行直接改造。
【IPC分類】E01C11/22
【公開號】CN205205608
【申請號】CN201520996121
【發明人】楊曉華, 張龍, 楊飛, 楊益, 邵光昂, 金衛琴
【申請人】浙江方遠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