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態護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陡坡防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態護坡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開展試點試驗。鼓勵各地區從本地實際出發,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發揮主動性,積極探索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0003]由于建國初期,對森林的過渡砍伐,植被流失,導致出現了很多的石山,雖然近年植樹造林成效很大,但對坡度大、土壤層被沖刷的地方仍沒辦法解決,時常發生泥石流。如何讓這些石山恢復成原來的美景,成為一道急需解決的難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中提出了如下技術:
[0005]如中國專利號“201320588317.2”在2014年7月2日公開了一種邊坡植被的生態防護結構,其技術方案為所述的生態防護結構,包括邊坡的坡基,該邊坡植被的生態防護結構還包括覆土層、透水混凝土層和植被層,在邊坡的坡基上設置覆土層,在覆土層上設置透水混凝土層,而在透水混凝土層上設置植被層。但該專利中的這種生態防護結構在實施時需要在坡上覆土和打混凝土層,存在著施工難度大、施工工序復雜和短其內難以見效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生態護坡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能夠將植被快速種植在坡體上。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種生態護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體、纖維繩和營養液儲存池,所述營養液儲存池固定設置在坡體的坡頂,所述纖維繩上設置有多個植被種植區,所述纖維繩固定在坡體的坡面上,且纖維繩與營養液儲存池相連。
[0009]所述纖維繩的數量為多根,多根纖維繩并排設置在坡體的坡面上,且多根纖維繩的上端均與布水管或布水溝連接。
[0010]所述纖維繩的數量為多根,多根纖維繩縱橫交錯連接組成纖維網或纖維毯,纖維網或纖維毯的上端與營養液儲存池連接。
[0011]所述坡體的坡頂上設置有布水管或布水溝,所述纖維繩通過布水管或布水溝與營養液儲存池相連。
[0012]所述纖維繩上的任意兩個植被種植區之間設置有保護層。
[0013]所述保護層為套設在纖維繩上的黑色橡膠管或纏繞在纖維繩上的黑色膠布。
[0014]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5]—、本實用新型中,可將植被種子預先放置在纖維繩中,然后將纖維繩從坡頂甩下或滾下,再將纖維繩固定即可完成坡體的防護,具有施工工序簡單、施工難度低和短期內成效大的優點。另外,纖維繩具有傳遞水分的作用,用纖維繩將水分從上往下傳,這種速度比上移更快,且傳得更遠,理論上只要水中途不損耗或繩足夠粗,水可可傳無限遠。因此,將纖維繩與設在坡頂的營養液儲存池配合,就能夠為種植在纖維繩中的植被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營養元素,保證植被的旺盛生長,進而達到快速修復坡體生態功能的目的。
[0016]二、本實用新型中,纖維繩既可以采用多根并排鋪設的方式鋪設在坡體上,也可以采用編織成網或毯的方式鋪設在坡體上,鋪設方式多種多樣,能夠滿足不同類型的坡體。
[0017]三、本實用新型中,在纖維繩上設置由黑色橡膠管或黑色膠布制成的保護層,具有減少紫外光照射、減少水分流失和提高纖維繩使用壽命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9]圖中的標記為:1、坡體,2、纖維繩,3、營養液儲存池。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
[0021]一種生態護坡結構,包括坡體1、纖維繩2和營養液儲存池3,所述營養液儲存池3固定設置在坡體I的坡頂,所述坡頂上設置有與營養液儲存池3的出液口相連的布水管,為了便于控制,還在營養液儲存池3的出液口上設置有控制閥門。所述纖維繩2的數量為多根,多根纖維繩2并排固定在坡體I的坡面上,纖維繩2采用從坡頂甩下或滾下后再固定的方式鋪設,多根纖維繩2的上端均通過布水管與營養液儲存池3相連,每根纖維繩2上都設有多個植被種植區,植被種子在鋪設纖維繩2時預先放入繩體內部。
[0022]本實施例中,營養液儲存池3內有預先制備的營養液,含有滿足植物生長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營養液儲存池3中的水通過水栗引入坡頂。
[0023]本實施例中,纖維繩2的固定方式有多種,纖維繩2的固定方式有多種,優選采用常見的Ω形卡子固定。
[0024]本實施例的實施過程為,先將含有植被種子的多根纖維繩2并排固定到坡體I的坡面上,然后打開控制閥門,營養液儲存池3內的營養液流入布水管中,布水管中的營養液再傳入纖維繩2,并沿纖維繩2向下流而潤濕植被種子或植物根系,為植被的旺盛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元素,在植被根系置入石(砂石)縫后,對坡體I表面有一定的固著力時,可在坡的表面鋪腐質土、稻草、麥草或樹葉等可吸水并提供營養物的物質,以期提前恢復生態功能。
[0025]實施例2
[0026]—種生態護坡結構,包括坡體1、纖維繩2和營養液儲存池3,所述營養液儲存池3固定設置在坡體I的坡頂,所述坡頂上設置有與營養液儲存池3的出液口相連的布水溝,為了便于控制,還在營養液儲存池3的出液口上設置有控制閥門。所述纖維繩2的數量為多根,多根纖維繩2縱橫交錯連接組成纖維網后固定在坡體I的坡面上,纖維網鋪設在坡面上后,其上端通過布水溝與營養液儲存池3相連,每根纖維繩2上都設有多個植被種植區,植被種子在鋪設纖維繩2時預先放入繩體內部。
[0027]本實施例的實施過程為,先將含有植被種子的纖維網固定到坡體I的坡面上,然后打開控制閥門,營養液儲存池3內的營養液流入布水溝中,布水溝中的營養液再傳入纖維網的上端,并沿纖維網向下流而潤濕植被種子或植物根系,為植被的旺盛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元素,在植被根系置入石(砂石)縫后,對坡體I表面有一定的固著力時,可在坡的表面鋪腐質土、稻草、麥草或樹葉等可吸水并提供營養物的物質,以期提前恢復生態功能。
[0028]實施例3
[0029]—種生態護坡結構,包括坡體1、纖維繩2和營養液儲存池3,所述營養液儲存池3固定設置在坡體I的坡頂,所述纖維繩2上設置有多個植被種植區,所述纖維繩2固定在坡體I的坡面上,且纖維繩2與營養液儲存池3相連。
[0030]本實施例中,所述纖維繩2上的任意兩個植被種植區之間設置有保護層,所述保護層為套設在纖維繩2上的黑色橡膠管或纏繞在纖維繩2上的黑色膠布。黑色橡膠管或黑色膠布可預先套設或纏繞在纖維繩2上,在放種子的地方開兩三個小口用于透氣、出芽、出根即可。
[003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纖維繩2由植物纖維或化纖纖維編織而成,其中,植物纖維中優選采用稻草編織纖維繩2,化纖纖維中,可采用棉、麻、滌綸、丙綸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編織纖維繩2。
[0032]下面以使用稻草作為纖維繩修復四川阿壩州某陡坡為例,其具體護坡過程為:首先把稻草織成纖維繩2,在織的過程中,把植被種子,如“阿壩”硬桿仲彬草種,加入纖維繩2,再把纖維繩2編成纖維網,網孔在10-20厘米,草種的植入量按450公斤/公頃。在4月初,將纖維網鋪在陡坡上,纖維網上下左右相連,將要綠化的坡體I用纖維網全部蓋住。將水抽到坡頂上的營養液儲存池3中,水從營養液儲存池3流到布水管或布水溝中,纖維網的上端與布水管或布水溝連接,水就可從布水管或布水溝中,經纖維網上端再往下較均勻地流至纖維網,潤濕整個纖維網。植被種子在潤濕的條件下,開始發芽。發芽后,在營養液儲存池3中,開始加入濃度適宜的養料,養料中含植物生長的全部化學元素,包括氮、鈣、鉀、硫、鎂、磷、鐵、錳、硼、鋅、銅、鉬,根據植物不同生長季節作相應調整。每年可產干物質約3500公斤/公頃,第二年春,多年生的“阿壩”硬桿仲彬草繼續生長,通過幾年的生物質積累,稻草織成的纖維網以及新增生物質不斷腐爛,坡地逐漸有了儲水能力,并有了養料,坡地的生態功能逐漸得以恢復。
【主權項】
1.一種生態護坡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體(1)、纖維繩(2)和營養液儲存池(3),所述營養液儲存池(3)固定設置在坡體(I)的坡頂,所述纖維繩(2)上設置有多個植被種植區,所述纖維繩(2)固定在坡體(I)的坡面上,且纖維繩(2)與營養液儲存池(3)相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繩(2)的數量為多根,多根纖維繩(2)并排設置在坡體(I)的坡面上,且多根纖維繩(2)的上端均與布水管或布水溝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繩(2)的數量為多根,多根纖維繩(2)縱橫交錯連接組成纖維網或纖維毯,纖維網或纖維毯的上端與營養液儲存池(3)連接。4.如權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體(I)的坡頂上設置有布水管或布水溝,所述纖維繩(2)通過布水管或布水溝與營養液儲存池(3)相連。5.如權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繩(2)上的任意兩個植被種植區之間設置有保護層。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為套設在纖維繩(2)上的黑色橡膠管或纏繞在纖維繩(2)上的黑色膠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生態護坡結構,包括坡體、纖維繩和營養液儲存池,所述營養液儲存池固定設置在坡體的坡頂,所述纖維繩上設置有多個植被種植區,所述纖維繩固定在坡體的坡面上,且纖維繩與營養液儲存池相連。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能夠將植被快速種植在坡體上。
【IPC分類】E02D17/20, A01G1/00
【公開號】CN205171531
【申請號】CN201520879379
【發明人】秦祖兵
【申請人】秦祖兵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