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電飯煲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358501閱讀:770來源:國知局
電飯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對鍋膽進行收納的部分和對鍋膽進行加熱的部分能夠分離的電飯煲。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對鍋膽進行收納的部分和對鍋膽進行加熱的部分能夠分離的現有的電飯煲,提出了如下各種電飯煲,即,在與電源連接的加熱單元上載置對鍋膽進行收納的煮飯單元來煮飯,煮飯結束后從加熱單元取下煮飯單元,而能夠僅搬運煮飯單元(例如,參照專利文獻 1、2)。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 - 211994號公報
[0006]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0 - 41838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然而,在專利文獻1、2所記載的電飯煲中,由于在煮飯單元的后部以能夠轉動的方式設有對鍋膽進行開閉的蓋,因此存在如下隱患,即、在使電飯煲與后方的壁面接觸地配置的情況下,在打開電飯煲的蓋時,蓋與后方的壁碰撞,煮飯單元的位置因此時的沖擊而產生偏移。
[0008]另外,在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電飯煲中,由于在加熱線圈的下方設有對加熱線圈進行控制的控制電路,因此存在如下隱患,即、加熱單元的高度尺寸變高,而有損對煮飯單元進行裝卸時的操作性。
[0009]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的現有技術的問題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飯煲,其在打開煮飯單元的蓋時,煮飯單元不產生位置偏移,而且無損煮飯單元的裝卸操作性。
[0010]本發明的電飯煲的特征在于,具備:煮飯單元,其具備對鍋膽進行收納的主體部以及對上述鍋膽的上部開口進行開閉的蓋體;以及加熱單元,其具有對上述鍋膽進行加熱的加熱部,并且以裝卸自如的方式支撐上述煮飯單元,上述煮飯單元具備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支撐上述蓋體的轉動軸,上述加熱單元至少在配置有上述轉動軸的一側具備控制電路容納部,該控制電路容納部容納對上述加熱部進行控制的控制電路,在將上述煮飯單元載置于上述加熱單元并使上述蓋體全開時,上述蓋體位于比上述控制電路容納部的最外部更靠內側。
[0011]發明的效果如下。
[0012]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電飯煲,其在打開煮飯單元的蓋時,煮飯單元不會產生位置偏移,而且無損煮飯單元的裝卸操作性。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電飯煲的外觀立體圖。
[0014]圖2是表示打開電飯煲的蓋體的狀態的立體圖。
[0015]圖3是從下側仰視煮飯單元的狀態的立體圖。
[0016]圖4是表示從加熱單元取下煮飯單元的狀態的立體圖。
[0017]圖5是表示從加熱單元取下煮飯單元的狀態的側視圖。
[0018]圖6是表示將煮飯單元載置于加熱單元的狀態的側視圖。
[0019]圖7是表示電飯煲的俯視圖。
[0020]圖8是圖4的I 一 I線向視剖視圖。
[0021]圖9是圖7的II 一 II線向視剖視圖。
[0022]圖10是表示使電飯煲的蓋體為全開的狀態的側視圖。
[0023]圖11是表示使電飯煲的蓋體為全開的狀態的俯視圖。
[0024]圖12是圖6的III 一 III線向視剖視圖。
[0025]圖13是表示絕熱件的形狀的立體圖。
[0026]圖14是說明突起部的作用效果的圖。
[0027]圖15是說明將煮飯單元放置在桌子上時的作用效果的圖。
[0028]圖16是表示變形例的電飯煲的剖視圖。
[0029]圖17是說明將煮飯后的煮飯單元取下時的作用效果的圖。
[0030]圖中:
[0031]I一電飯堡,10—煮飯單兀,11一主體部,Ilb—凹部,Ilf一圓筒部(筒部),Ilfl一開口,Ils —凹陷部,12—蓋體,12a —外蓋,12b —內蓋,12d—"!父鏈部一(轉動軸),13 一把手,14—內膽(鍋膽),16—磁鐵,20—加熱單兀,21—加熱部,21a—凸部,21b—上表面,2Ic—突起部,22—操作面板,23—控制電路容納部,23c—控制電路,23d—檢測部,23e—端部,23s—外周面(最外部),25—溫度傳感器,33—絕熱件,38—傳熱板,40—冷卻風扇,RlO一圓弧。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以下參照適當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電飯煲進行詳細說明。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對內膽進行加熱的加熱機構,以電磁感應式的加熱機構為例進行說明,但也能夠應用電加熱器等別的加熱機構。
[0033]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電飯煲的外觀立體圖。
[0034]如圖1所示,電飯煲I具備煮飯單元10和加熱單元20而成。
[0035]煮飯單元10具備主體部11、覆蓋該主體部11的上部的蓋體12、以及把手13而成。由主體部11和蓋體12構成的外觀呈模擬飯桶的形狀。在蓋體12上設有進行主體部11與蓋體12的鎖定以及鎖定解除的操作開關12c。此外,雖然未圖示,但也可以在蓋體12上設有對蓋體12向打開方向加力的加力部件。
[0036]加熱單元20具有呈大致圓錐臺形狀的加熱部21,構成為在該加熱部21的上表面載置煮飯單元10。通過這樣地使加熱部21為大致圓錐臺形狀,能夠穩定地支撐煮飯單元10。
[0037]另外,加熱單元20在加熱部21的正面(前面)沿周面設有操作面板22。操作面板22具備進彳丁各種設定的開關類22a、顯不運轉狀態等的顯不部22b等。另外,加熱單兀20在加熱部21的后方設有呈大致四角箱形狀的控制電路容納部23。從該控制電路容納部23拉出電源軟線24。
[0038]圖2是表示打開電飯煲的蓋體的狀態的立體圖。
[0039]如圖2所示,在煮飯單元10的主體部11中容納有有底圓筒狀的內膽14(鍋膽)。內膽14例如由含有鐵等強磁性金屬的磁性金屬和非磁性金屬的復合材料形成,在上部開口 14a整周具有凸緣部14b。另外,內膽14以能夠裝卸的方式容納于內膽容納部32(參照圖8)。
[0040]蓋體12用于對內膽14的上部開口 14a進行開閉,由外蓋12a和內蓋12b構成。另夕卜,蓋體12在主體部11的后端部經由鉸鏈部12d(轉動軸)而被轉動自如地支撐。鉸鏈部12d以位于主體部11的俯視圓形狀的內側的方式配置。
[0041]外蓋12a呈大致圓盤形狀,在下表面具有容納內蓋12b的凹部12al。另外,在外蓋12a的前端,安裝有從上表面至側面形成為L字狀的操作開關12c。在操作開關12c設有與后述的鎖定部件12e卡合而鎖定的爪部12cl。
[0042]內蓋12b遍及外周緣部整體安裝有密封件12bl,在關閉蓋體12時,覆蓋內膽14的上部開口 14a,使內膽14的內部保持大致密閉狀態。
[0043]主體部11呈大致圓柱形狀,具有容納內膽14的內膽容納部32 (參照圖8)。另外,在主體部11形成有沿內膽14的外周延伸的大致環狀的緣部11a。該緣部Ila的寬度構成為,前端部Ilal形成得最狹窄,并從左右兩側朝向后端部lla2逐漸變寬闊,后端部lla2最寬闊。
[0044]另外,在緣部Ila的前端部Ilal設有與操作開關12c卡合而鎖定的鎖定部件12e。此外,鎖定部件12e能夠通過公知的方法構成。
[0045]鉸鏈部12d構成為大致納入緣部Ila的后端部lla2的寬度內。由此,在關閉蓋體12時,鉸鏈部12d不會從呈圓柱形狀的煮飯單元10的周面突出。
[0046]圖3是表示從下側仰視煮飯單元的狀態的立體圖。
[0047]如圖3所示,在主體部11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lib。該凹部Ilb形成為比主體部11的直徑短,在凹部Ilb的周圍形成有環狀的支撐部11c。
[0048]支撐部Ilc的寬度與上述的緣部Ila相同,構成為,前端部Ilcl形成得最狹窄,從左右兩側朝向后端部llc2逐漸變寬闊,后端部llc2最寬闊。此外,在支撐部Ilc的多個部位(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部位),嵌入有橡膠制的防滑部件lld,以防止煮飯單元10載置于桌子上時的滑動。
[0049]另外,在凹部Ilb的頂板Ile的中心部形成有凹陷部11s。該凹陷部Ils組合在上下方向上貫通頂板Ile的圓形的圓筒部Ilf、和堵塞該圓筒部Ilf的傳熱板38而成。此夕卜,關于凹陷部Ils的詳細的形狀將于后文敘述。
[0050]另外,凹部Ilb以朝向上方縮徑的方式具有圓錐臺形狀的空間S10。另外,在凹部Ilb的側面(周面)形成有朝向徑向外側凸出的定位凹部llg。該定位凹部Ilg用于確定煮飯單元10和加熱單元20的安裝方向。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凹部Ilb朝向后方凸出的情況為例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后方,也可以構成為朝向前方、側方等其它方向凸出。另外,對于定位凹部Ilg來說,并不限定于一個部位,也可以設于多個部位。
[0051]另外,在主體部11的背面(后面),設有朝向后方突出的把手支撐板llh。該把手支撐板Ilh形成為大致月牙板狀,把手13安裝于在向后的水平位置被支撐的高度位置。此夕卜,把手13構成為,其兩端部轉動自如地支撐于主體部11的左右側面側,在向前至向后的范圍轉動。
[0052]圖4是表示從加熱單元取下煮飯單元的狀態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從加熱單元取下煮飯單元的狀態的側視圖。
[0053]如圖4以及圖5所示,通過向上方抬起煮飯單元10,從而能夠從加熱單元20取下煮飯單元10。這樣,在本實施方式的電飯煲I中,煮飯后,能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