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車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67978閱讀:1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車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設置在汽車等車輛上的車用座椅。更詳細地,本發明涉及在乘客上下車時座椅坐墊能上升的車用座椅。
背景技術
在汽車的車室板上設置有可供乘客坐下的車用座椅。該車用座椅包括可供乘客彎下腰坐下的座椅坐墊。在這種車用座椅中,已知一種設有可改變彎腰坐下的座椅坐墊的高度位置的升降機構的車用座椅。在下述專利文獻I及專利文獻2公開的車用座椅中,在座椅坐墊的前方和后方位置配置有在寬度方向上成對的連桿(前側連桿、后側連桿)。與一般的連桿結構同樣地,上述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的基端側被連接成能相對于車室板側的底座構件旋轉,上述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的前端側被連接成能相對于坐墊框旋轉。在此,由于連桿的基端設于底座構件,因此,連桿的基端是即便在連桿旋轉時其前后位置及高度位置也不發生改變的固定端。與此相對的是,連桿的前端設于坐墊框,因此,連桿的前端是在連桿旋轉時其前后位置及高度位置會發生改變的可動端。在此,在后側連桿上設有使后側連桿相對于車室板側旋轉的驅動機構。通過操作上述驅動機構,就能驅動后側連桿相對于車室板側的固定構件轉動。這樣,隨著后側連桿的驅動旋轉,與坐墊框連接的前側連桿也從動地相對于車室板側的固定構件轉動。因此,就能改變座椅坐墊的高度位置。另外,上述座椅坐墊的高度位置的改變用于與乘客的體格相應地適當對乘客坐下時的乘坐者姿勢進行調節。因此,專利文獻I及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座椅坐墊的高度位置的變位量僅是與一般乘客的體格差相對應的細微的變位量。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 - 327023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6 - 1511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一方面,乘客中有老人等從座椅起立時腳力不夠的人。例如,也有在從彎腰坐下的姿勢改變為起身站起的姿勢的情況下,因腳力不夠而無法很好地站起這樣的乘客。因此,要求能對高度位置進行改變,以預先提高從座椅坐墊起身的高度位置,這樣,即便是上面這樣的乘客也能容易站起。另一方面,在上述座椅坐墊中,以保持乘坐的乘客的軀體為目的,而具有越朝向后側越朝下側傾斜的形狀。即,以使坐在車用座椅上的乘客的臀部的高度位置比乘客的膝蓋的高度位置低的方式,使座椅坐墊后側朝下傾斜。因此,在從彎腰坐下的姿勢改變為起身站起的姿勢時,由于臀部下沉,因此,更多地需要用于站起的腳力。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完成,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乘客上下車時能使座椅坐墊上升的車用座椅中,在乘客上下車時使座椅坐墊更好地上升,以使處于上下車時的乘坐姿勢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比處于行駛中的乘坐姿勢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更高。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車用座椅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即,本發明第一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是在乘客上下車時可使座椅坐墊上升的車用座椅,其特征是,在配置于車室板側的底座構件與構成上述座椅坐墊的骨架的坐墊框之間,在處于相對于上述座椅坐墊的乘坐姿勢方向的相對位置關系中的前后位置關系中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上分別設置有用于使該坐墊框朝上側上升的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上述前側連桿及上述后側連桿各自的基端側構成為能轉動地連接于上述底座構件的固定端側軸部,上述前側連桿及上述后側連桿各自的前端側構成為能轉動地連接于上述坐墊框的可動端側軸部,使上述前側連桿轉動時的該前側連桿的上述可動端側軸部所在的范圍設定為相對于將上述前側連桿及上述后側連桿各自的上述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位于上側的范圍,使上述后側連桿轉動時的該后側連桿的上述可動端側軸部所在的范圍設定為跨過將上述前側連桿及上述后側連桿各自的上述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的范圍。根據上述第一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在以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各自的固定端側軸部為轉動軸支承點轉動的情況下,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各自的可動端側軸部沿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移動。在此,前側連桿的轉動范圍設定成前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相對于將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始終位于上側。與此相對的是,后側連桿的轉動范圍設定成后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位于跨過將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的范圍。藉此,可將后側連桿的轉動范圍(轉動角度)設定為比前側連桿的轉動范圍(轉動角度)大的轉動范圍。另外,由于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各自的可動端側軸部均與坐墊框連接,因此,僅在將上述可動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位于后側連桿的固定端側軸部的上側的情況下,才能使上述可動端側軸部彼此朝相同方向聯動地轉動。也就是說,在將可動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相對于后側連桿的固定端側軸部從下側位置切換到上側位置之前,上述前側連桿的轉動并不與后側連桿的轉動在相同方向上聯動轉動(例如相反地,朝下側聯動轉動),而使前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處于等待聯動轉動的狀態。也就是說,在將可動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相對于后側連桿的固定端側軸部從下側位置切換到上側位置的過程中,能不使前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上升(例如下降),而僅使后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上升。藉此,能使因后側連桿轉動而使后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上升的移動高度比因轉動前側連桿而使前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上升的移動高度大。也就是說,能使坐著的乘客的臀部所在的座椅坐墊后側的上升高度比坐著的乘客的膝蓋所在的座椅坐墊前側的上升高度大。此外,在后側連桿的固定端側軸部位于將可動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上(將可動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相對于后側連桿的固定端側軸部從下側位置切換至上側位置)之前,能減小后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與前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間的相對高度差。也就是說,在坐墊框的上升過程中,能使坐墊框的后側上升,以在早期階段消除座椅坐墊后側的下沉(臀部的下沉)。
進而,根據第一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在乘客上下車時能使座椅坐墊更好地上升,以使處于上下車時的乘坐姿勢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比處于行駛中的乘坐姿勢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更高。第二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是在上述第一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將上述前側連桿及上述后側連桿各自的上述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設定為朝向處于上述前后位置關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側上升的朝前上方傾斜的方向。根據該第二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由于將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各自的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設定為朝向處于前后位置關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側上升的朝前上方傾斜的方向,因此,能減少上述前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跨過將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而處于連接線下側的機率。也就是說,在上述前側連桿的可動端側軸部跨過將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而位于連接線下側這樣的情況下,前側連桿與后側連桿間的聯動轉動容易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但根據該第二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能消除上述聯動轉動的不穩定,能使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的聯動轉動穩定。第三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是在上述第一技術方案或上述第二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在上述座椅坐墊的寬度方向的兩側設置有比該座椅坐墊的中央部位更朝上側突出而呈堤壩狀的側支承部位,在設置于上述座椅坐墊的寬度方向兩側的上述側支承部位中的至少上下車側一側的側支承部位上設置有限制構件,該限制構件將上述側支承部位的隨著該座椅坐墊的上升而朝上側突出的突出部分壓扁,來限制上述側支承部位的上表面隨著上述上升而上升移動。根據上述第三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至少設置在上下車側一側的側支承部位上的限制構件起到將上述側支承部位的朝向上側的突出部分壓扁的作用,從而能限制側支承部位的上表面隨著座椅坐墊的上升而上升移動。藉此,即便座椅坐墊上升,側支承部位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也不會達到與上升相應的高度。因此,在使座椅坐墊上升的狀態下,想要坐下的乘客坐在車用座椅上時,或坐著的乘客想要離開車用座椅時,能減少上述側支承部位的朝向上側的突出,從而能更好地進行坐上車用座椅、離開車用座椅的動作。發明效果根據第一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在乘客上下車時能使座椅坐墊更好地上升,以使處于上下車時的乘坐姿勢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比處于行駛中的乘坐姿勢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更高。根據第二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能消除聯動轉動的不穩定,能使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的聯動轉動穩定。根據第三技術方案的車用座椅,即便處于座椅坐墊上升的狀態,也能減少側支承部位的朝向上側的突出,以更好地進行坐上車用座椅、離開車用座椅的動作。


圖1是示意表示上升前的上升機構的側視圖。圖2是示意表示上升后的上升機構的側視圖。圖3是表示前側連桿和后側連桿的動作的示意第一動作圖。圖4是表示前側連桿和后側連桿的動作的示意第二動作圖。
圖5是表示前側連桿和后側連桿的動作的示意第三動作圖。圖6是表示前側連桿和后側連桿的動作的示意第四動作圖。圖7是以斜視的方式來表示車用座椅的外觀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上升前的座椅坐墊的剖視圖。圖9是表不上升后的座椅坐墊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用于實施本發明的車用座椅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示意表示上升前的上升機構30的側視圖。圖2是示意表示上升后的上升機構30的側視圖。另夕卜,圖1及圖2是示意表示車用座椅10中的座椅坐墊11的上升的圖,特別是以能使坐墊框12和上升機構30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圖示。因此,在圖1及圖2中,重點示出坐墊框12、上升機構30及滑軌機構20,而省略對除此之外的車用座椅10的結構的圖示。另外,在圖1及圖2中,將圖中的左方設定為車用座椅10的前方,將圖中的右方設定為車用座椅10的后方。此外,將圖中的上方設定為車用座椅10的上方,將圖中的下方設定為車用座椅10的下方。上述車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與相對于座椅坐墊11的乘坐姿勢方向相一致。因此,以下說明的前后及上下的位置關系是以相對于上述座椅坐墊11的乘坐姿勢方向為基準而成為相對位置關系中的前后及上下的位置關系。在圖1及圖2中記載有設置在汽車等車輛中的車用座椅10。該車用座椅可供乘坐車輛的乘客坐下,其包括供乘客彎腰坐下的座椅坐墊11和在彎腰坐在座椅坐墊11上時作為靠背的椅背15。另外,雖未具體圖示,但椅背15構成為具有適當的骨架,并由構成骨架的坐墊框12支承。此外,上述車用座椅10構成為可在乘客上下車輛時(以下稱為乘客上下車時)使座椅坐墊11上升,從而對于從上述車用座椅10起身時腳力不夠的人也能使其容易地上下車。上述座椅坐墊11的作為骨架的坐墊框12通過滑軌機構20和上升機構30而固定在車室板F上。在下文中將詳細記載,在上述坐墊框12上,能轉動地連接有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前端側(可動端側軸部45、55)。為此,在上述坐墊框12上設有軸支承連接部121、122,該軸支承連接部121、122用于將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和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可轉動地連接。滑軌機構20配置在車室板F側。如圖1及圖2所示,上述滑軌機構20包括腳撐
21、21和滑軌25。腳撐21、21通過適當的緊固構件固定在車室板F上,并對滑軌25進行固定支承。因此,上述腳撐21、21左右成對地配置在滑軌25的前后位置。滑軌25包括下軌26和上軌27。下軌26被上述腳撐21、21固定支承。具體來說,下軌26的下部被固定在固定于上述車室板F的腳撐21的上部。因此,下軌26被固定在車室板F上。上軌27被組裝在上述下軌26上。組裝好的上軌27可在前后方向上相對于上述下軌26相對滑動。這樣相對于下軌26相對滑動的上軌27可相對于下軌26固定在適當的滑動位置上。也就是說,這樣固定在下軌26上的上軌27會被固定在車室板F上,以對下文中說明的上升機構30的連桿支承構件31進行固定支承。在上述車室板F側的滑軌機構20與坐墊框12之間設置有上升機構30。因此,坐墊框12通過上升機構30而被固定在滑軌機構20上。上升機構30用于使坐墊框12朝上側上升,其包括連桿支承構件31、前側連桿41、后側連桿51及驅動機構60。連桿支承構件31是固定支承在上述上軌27上且對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進行支承的構件。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連桿支承構件31相當于本發明的底座構件。上述連桿支承構件31具有沿著上述上軌27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狀。此外,連桿支承構件31的下部與上軌27的上部結合。此外,在連桿支承構件31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的各位置上,設置有分別對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進行軸支承的前側軸支承部33及后側軸支承部35。上述前側軸支承部33及后側軸支承部35形成為具有朝上側突出的形狀,從而對下文中說明的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基端側進行轉動軸支承。另外,在下文中也會詳細記載,將上述前側軸支承部33及后側軸支承35中的、對前側連桿41的基端側(固定端側軸部43)進行轉動軸支承的前側軸支承部33的高度位置設定為比對后側連桿51的基端側(固定端側軸部51)進行轉動軸支承的后側軸支承部35的高度位置高。也就是說,如圖所示,形成為對前側連桿41的基端側進行轉動軸支承的前側軸支承部33比對后側連桿51的基端側進行轉動軸支承的后側軸支承部35朝上側突出的形狀。接著,對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進行說明。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構成為所謂的四連桿。具體來說,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分別形成為大致長板狀。在此,后側連桿51形成為長度比前側連桿41的長度短的大致長板狀。也就是說,將后側連桿51的轉動半徑(從固定端側軸部53至可動端側軸部55的距離)設定為比前側連桿41的轉動半徑(固定端側軸部43至可動端側軸部45的距離)短。此外,在大致長板狀的前側連桿41中,基端側構成為可轉動地連接至連桿支承構件31的前側軸支承部33的固定端側軸部43,前端側構成為可轉動地連接至坐墊框12的軸支承連接部121的可動端側軸部45。此外,在大致長板狀的后側連桿51中,基端側構成為可轉動地連接至連桿支承構件31的后側軸支承部35的固定端側軸部53,前端側構成為可轉動地連接至坐墊框12的軸支承連接部122的可動端側軸部55。另外,在將上述固定端側軸部43、53及可動端側軸部45、55可轉動地連接時,形成為適當的軸支承結構。此外,在上述后側連桿51上,與該后側連桿51 —體化地設置有下文中說明的驅動機構60的從動齒輪62。驅動機構60用于使上述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轉動,以使坐墊框12上升或下降。驅動機構60配置成對后側連桿51進行驅動。即,驅動機構60包括未圖示的驅動電動機、對來自上述驅動電動機的驅動力進行減速的減速齒輪61及與上述減速齒輪61嚙合并將減速后的驅動力傳遞的從動齒輪62。在此,從動齒輪62配置成與上述后側連桿51呈一體化的狀態,并使輪齒沿后側連桿51的轉動周向設置。這樣,當乘客對驅動機構60進行操作時,驅動未圖示的驅動電動機旋轉,并利用上述旋轉驅動來驅動減速齒輪61旋轉。這樣,上述減速齒輪61對嚙合的從動齒輪62進行驅動,從而使與上述從動齒輪62 —體化的后側連桿51轉動。另外,若如上所述轉動(驅動)后側連桿51,則經由坐墊框12使前側連桿41也轉動(從動),利用上述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的轉動,使坐墊框12相對于車室板F靠近、遠離。也就是說,能改變座椅坐墊11的
高度位置。接著,參照圖3 圖6的動作圖,對上述前側連桿41和后側連桿51的配置位置進行說明。圖3 圖6是示意表示構成上升機構30的前側連桿41和后側連桿51的動作的圖。即,圖3是不意第一動作圖,圖4是意第二動作圖,圖5是意第二動作圖,圖6是意第四動作圖。因此,按圖3、圖4、圖5、圖6的順序,上升機構30使坐墊框12上升。相反,按圖6、圖5、圖4、圖3的順序,上升機構30使坐墊框12下降。也就是說,圖3表示坐墊框12位于最下端位置的情況,車用座椅10整體呈圖1所示的狀態。此外,圖6表示坐墊框12位于最上端位置的情況,車用座椅10整體呈圖2所示的狀態。與此相對的是,圖4及圖5表示坐墊框12位于中間位置的情況。在此,圖3 圖6所示的符號L是將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固定端側軸部43、53彼此連接的線。以下,將上述固定端側軸部43、53彼此連接的線規定為轉動中心連接線L。此外,圖3 圖6所示的符號M是將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可動端側軸部45、55彼此連接的線。以下,將上述可動端側軸部45、55彼此連接的線規定為可動端連接線M。此外,圖3 圖6所示的符號12示意表示了上述坐墊框,其意味著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45、55連接成能相對于坐墊框12轉動。也就是說,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處于可經由上述坐墊框12而與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聯動轉動的狀態。在此,如圖3 圖6所示,轉動中心連接線L設定為隨著朝向前側(朝向前方位置的方向)而朝上側上升的朝前上方傾斜的方向。具體來說,如上所述,前側連桿41的固定端側軸部43的高度位置位于比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的高度位置高的上側。此外,如圖3 圖6所示,通過使前側連桿41轉動,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所在的范圍設定為相對于上述轉動中心連接線L位于上側的范圍。與此相對的是,通過使后側連桿51轉動,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所在的范圍設定為跨過上述轉動中心連接線L的范圍。也就是說,在上述上升機構30使坐墊框12從最下端位置上升到最上端位置時,使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45、55如圖3 圖6所示地移動。具體來說,如圖3 圖6所示,前端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在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的上側的范圍內移動。此外,如圖3 圖6所示,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在跨過轉動中心連接線L的范圍內移動。若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則如圖3及圖1所示,當坐墊框12位于最下端位置時,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相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位于上側。與此相對的是,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相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位于下側。然而,反之,如圖6及圖2所示,當坐墊框12位于最上端位置時,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兩者的可動端側軸部45、55相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位于上側。如上所述構成的上升機構30通過上述驅動機構60驅動后側連桿51轉動,并使前側連桿41聯動地轉動,來使坐墊框12上升。另外,上述坐墊框12的上升按圖3、圖4、圖5、圖6的順序進行。S卩,如圖3所示,當坐墊框12位于最下端位置時,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相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位于上側,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相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位于下側。在此,若利用驅動機構60的驅動而轉動(驅動)后側連桿51,則上升機構30從圖3所示的狀態轉移至圖4所示的狀態。也就是說,若后側連桿51以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朝向上側移動的方式轉動,則上述可動端側軸部55如圖4所示朝向轉動中心連接線L逐漸移動。與此相對的是,如圖4所示,前側連桿41以可動端側軸部45朝向下側移動的方式轉動。這樣,將可動端側軸部45、55彼此連接的線即可動端連接線M慢慢地朝上側上升,最終,可動端連接線M如圖4所示位于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上。也就是說,在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位于可動端連接線M上(可動端連接線M相對于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從下側位置切換至上側位置)之前,能減小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與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間的相對高度差。接著,若進一步利用驅動機構60的驅動而轉動(驅動)后側連桿51,則上升機構30從圖4所示的狀態轉移至圖5所示的狀態。此時,由于后側連桿51的轉動(驅動)為可動端連接線M位于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的上側時的轉動,因此,前側連桿41隨著后側連桿51的轉動(驅動)朝相同方向聯動地轉動。也就是說,如圖5所示,若后側連桿51以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朝向上側移動的方式轉動,則與之相應地,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也以朝向上側移動的方式轉動。接著,若這樣使后側連桿51與前側連桿41聯動地轉動,以使各自的可動端側軸部55、45朝向上側移動,則如圖6所示,坐墊框12位于最上端位置。此時,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的上升移動長度比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的上升移動長度大。圖7的立體圖是以斜視的方式示出車用座椅10的外觀的圖,其也以斜視的方式示出了座椅坐墊11的外觀。圖8及圖9是以圖7的VIII — VIII截面向視的方式示出座椅坐墊11的剖視圖。另外,圖8是表示上升前的座椅坐墊11的剖視圖,圖9是表示上升后的座椅坐墊11的剖視圖。如圖7所示,將座椅坐墊11的中央部分設定為落座中央部位16。上述座椅坐墊11的落座中央部位16是乘客坐下時承載乘坐者的臀部的部分。而在落座中央部位16的寬度方向兩側設置有比落座中央部位16更朝上側突出的側支承部位17、18。如圖8及圖9所示,通過在坐墊框12等上安裝緩沖墊161、171,來形成上述落座中央部位16及側支承部位
17。另外,上述緩沖墊161、171由發泡聚氨酯(發泡樹脂)形成。因此,緩沖墊161、171形成為在適當的壓力下能發生彈性變形。此外,如圖7所示,側支承部位17、18形成為呈比落座中央部位16更朝上側突出的堤壩狀。具體來說,側支承部位17、18的上表面175、185位于比落座中央部位16的上表面165更靠上側的位置。上述側支承部位17、18能利用自身上側的突出部分,對坐在落座中央部位16的乘客的、左右側向(座椅寬度方向)上的身體載荷進行支承。另外,圖7所示的車用座椅10是副駕駛座側的車用座椅10。因此,將設置在座椅坐墊11左右側向(座椅寬度方向)兩側的側支承部位17、18中的、左側的側支承部位17設定為位于上下車側一側的上下車側側支承部位17。而將右側的側支承部位18設定為與駕駛座側的車用座椅相對的非上下車側側支承部位18。在此,在上下車側側支承部位17上配置有限制構件19。上述限制構件19具有在座椅坐墊11以從圖8切換到圖9的方式上升時,限制側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隨著上述座椅坐墊11的上升而上升移動的功能。如圖7所示,上述限制構件19構成為形成帶狀的帶構件。上述限制構件19配置成覆蓋側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中的、至少最上側位置即最上表面176的部分。上述限制構件19以側支承部位17的最上表面176為中心而在前后方向上沿展。上述側支承部位17形成為具有沿車用座椅10的前后方向適當擴展的擴展區域。上述限制構件19的左右兩側端如下所述固定。即,限制構件19的帶狀的外側端(圖示的左側端)191被粘接固定(附圖標記192)于滑軌25的上軌27,帶狀的內側端(圖示的右端側)193被粘接固定(附圖標記194)于坐墊框12。另外,上述限制構件19在形狀上為帶狀的帶構件,但在原材料上由不能伸縮的布形成。因此,在上述兩側端191、193朝彼此相反一側拉伸時,上述限制構件19自身的長度基本沒有改變。另外,雖然沒有在圖8及圖9中示出,但在配置有限制構件19的側支承部位17的緩沖墊171上,與落座中央部位16的緩沖墊161同樣地,配置有與限制構件19 一起覆蓋緩沖墊171的座罩。在座椅坐墊11上升時,上述限制構件19從圖8所示的狀態轉移至圖9所示的狀態。即,在座椅坐墊11上升時,利用上述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使坐墊框12自身相對于滑軌25 (滑軌機構20)升高。此時,上述限制構件19起到隨著座椅坐墊11的升高(上升),將側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側的突出部分壓扁的作用。即,粘接固定有(附圖標記192)限制構件19的外側端(圖示的左側端)191的上軌27沒有上升,粘接固定有(附圖標記194)限制構件19的內側端(圖示的左側端)193的坐墊框12升高(上升)。這樣,由于限制構件19自身的長度基本沒有變化,因此,上述限制構件19起到對側支承部位17的緩沖墊171朝下側按壓的作用,從而起到將側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側的突出部分壓扁的作用。也就是說,側支承部位17沒有像圖9中的附圖標記17A所表示的假想線那樣上升,而是以將側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側的突出部分壓扁的方式,對緩沖墊171朝下側按壓作用。另外,在乘客坐下時承載乘坐者的臀部的座椅坐墊11的落座中央部位16隨著坐墊框12的升高(上升)而升高。這樣,在圖9中的上升后的座椅坐墊11中,與圖8中的上升前的座椅坐墊11相比,側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形成與落座中央部位16的上表面165齊平的面,側支承部位17的上升位置受到限制構件19的限制。根據如上所述構成的車用座椅10,能起到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S卩,根據上述車用座椅10,在以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固定端側軸部43,53為轉動軸支承點轉動時,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可動端側軸部45、55沿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移動。在此,前側連桿41的轉動范圍設定為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相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 (將固定端側軸部43、53彼此連接的連接線)始終位于上側。與此相對的是,后側連桿51的轉動范圍設定為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位于跨過轉動中心連接線L的范圍。藉此,可將后側連桿51的轉動范圍(轉動角度)設定為比前側連桿41的轉動范圍(轉動角度)大的轉動范圍。另外,由于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可動端側軸部45、55均與坐墊框12連接,因此,僅在將上述可動端側軸部45、55彼此連接的可動端連接線M位于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的上側的情況下,才能使上述可動端側軸部45、55彼此朝相同方向聯動地轉動。也就是說,在可動端連接線M相對于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從下側位置切換到上側位置之前,上述前側連桿41的轉動與后側連桿51的轉動相反,聯動地朝下側轉動,而使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處于等待聯動轉動的狀態。也就是說,在可動端連接線M相對于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從下側位置切換到上側位置的過程中,能使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下降,而僅使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上升。藉此,能使因后側連桿51轉動而使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上升的移動長度相對于因轉動前側連桿41而使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上升的移動長度大。也就是說,能使坐著的乘客的臀部所處的座椅坐墊后側的上升高度比坐著的乘客的膝蓋所處的座椅坐墊前側的上升高度大。此外,在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位于可動端連接線M上(可動端連接線M相對于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從下側位置切換至上側位置)之前,能減小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與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間的相對高度差。也就是說,在坐墊框12的上升過程中,能使坐墊框12的后側上升,以在早期階段消除座椅坐墊11后側的下沉(臀部的下沉)。進而,根據上述車用座椅10,以使處于上下車時的乘坐姿勢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比處于行駛中的乘坐姿勢下的、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更高的方式,在乘客上下車時使座椅坐墊11更好地上升。此外,根據上述車用座椅10,由于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轉動中心連接線L設定為朝向在前后位置關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側上升的朝前上方傾斜的方向,因此,能減少上述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跨過轉動中心連接線L而處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下側的機率。也就是說,在上述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跨過轉動中心連接線L而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下側這樣的情況下,前側連桿41與后側連桿51的聯動轉動容易變得不穩定,但根據上述車用座椅10,能消除這種聯動轉動的不穩定,能使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的聯動轉動穩定。此外,根據上述車用座椅10,至少設置在上下車側一側的側支承部位17上的限制構件19起到將上述側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側的突出部分壓扁的作用,從而能限制側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隨著座椅坐墊11的上升而上升移動。藉此,即便座椅坐墊11上升,側支承部位17的上表面175的高度位置也不會達到與上升相應的高度。因此,在使座椅坐墊11上升的狀態下,想要坐下的乘客坐在車用座椅10上時,或坐著的乘客想要離開車用座椅10時,能減少上述側支承部位17的朝向上側的突出部分,從而能更好地進行坐上車用座椅10、離開車用座椅10的動作。另外,本發明的車用座椅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所述對適當部位進行改變來構成。例如,上述實施方式的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形成筆直的大致長板形狀。但是,本發明的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的形狀不限定于這種筆直的大致長板形狀,也可以選擇適當彎曲的形狀,以避開適當的配置構件。此外,上述實施方式的限制構件19構成為形成帶狀的帶構件。但是,本發明的限制構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像上述限制構件19那樣配置固定將側支承部位覆蓋的表皮,藉此來形成限制構件。即,也可以通過將側支承部位的表皮固定在與坐墊框不同的滑軌機構上,來將上述側支承部位的表皮構成為本發明的限制構件。此外,本發明的限制構件不限定于一個帶構件的結構,也可以形成根據部位而分割的分割構成品。(符號說明)10車用座椅11 座椅坐墊12 坐墊框121、122軸支承連接部15 椅背16落座中央部位165落座中央部位的上表面17上下車側側支承部位175上下車側側支承部位的上表面176上下車側側支承部位的最上表面18非上下車側側支承部位185非上下車側側支承部位的上表面161、171 緩沖墊19限制構件191外側端193內側端20滑軌機構21 腳撐25 滑軌26 下軌27 上軌30上升機構31連桿支承構件33前側軸支承部35后側軸支承部41前側連桿43固定端側軸部45可動端側軸部51后側連桿53固定端側軸部55可動端側軸部60驅動機構61減速齒輪62從動齒輪F車室板
L轉動中心連接線M可動端連接線
權利要求
1.一種車用座椅,是在乘客上下車時能使座椅坐墊上升的車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車室板側的底座構件與構成所述座椅坐墊的骨架的坐墊框之間,在處于相對于所述座椅坐墊的乘坐姿勢方向的相對位置關系中的前后位置關系中的前方位置及后方位置上分別設置有用于使該坐墊框朝上側上升的前側連桿及后側連桿, 所述前側連桿及所述后側連桿各自的基端側構成為能轉動地連接于所述底座構件的固定端側軸部, 所述前側連桿及所述后側連桿各自的前端側構成為能轉動地連接于所述坐墊框的可動端側軸部, 使所述前側連桿轉動時的該前側連桿的所述可動端側軸部所在的范圍設定為相對于將所述前側連桿及所述后側連桿各自的所述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位于上側的范圍, 使所述后側連桿轉動時的該后側連桿的所述可動端側軸部所在的范圍設定為跨過將所述前側連桿及所述后側連桿各自的所述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的范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前側連桿及所述后側連桿各自的所述固定端側軸部彼此連接的連接線設定為朝向處于所述前后位置關系中的前方位置而朝上側上升的朝前上方傾斜的方向。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坐墊的寬度方向的兩側設置有比該座椅坐墊的中央部位更朝上側突出而呈堤壩狀的側支承部位, 在設置于所述座椅坐墊的寬度方向兩側的所述側支承部位中的至少上下車側一側的側支承部位上設置有限制構件,該限制構件將所述側支承部位隨著該座椅坐墊的上升而朝向上側突出的突出部分壓扁,來限制所述側支承部位的上表面隨著所述上升而上升移動。
全文摘要
一種車用座椅,在以固定端側軸部(43、53)為轉動軸支承點轉動時,前側連桿(41)及后側連桿(51)各自的可動端側軸部(45、55)沿上下方向移動。前側連桿(41)的轉動范圍設置成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相對于轉動中心連接線(L)始終位于上側。后側連桿(51)的轉動范圍設置成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位于跨過轉動中心連接線(L)的范圍。藉此,在可動端連接線(M)相對于后側連桿(51)的固定端側軸部(53)從下側位置切換到上側位置之前,使前側連桿(41)的可動端側軸部(45)下降,而僅使后側連桿(51)的可動端側軸部(55)上升,從而能以使乘客的臀部位置相對于乘客的膝蓋位置的相對高度變高的方式,在乘客上下車時使座椅坐墊更好地上升。
文檔編號A47C7/02GK103189231SQ20118002738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日
發明者吳竹弘行 申請人:豐田車體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