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及其制備方法和用圖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屬于藥物制劑領域,該納米復合粒子是以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為核,以具有藥理作用與天然表面活性屬性的甘草皂苷為殼的納米粒子結構。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納米復合粒子可顯著提高穿心蓮內酯的溶出速度與生物利用度,同時實現了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的協同給藥,可發揮藥物配伍療效,并便于進一步加工成含有該復合粒子的制劑劑型,方便臨床應用。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不使用有毒溶劑與合成表面活性劑或高分子材料,安全性高、成本低,易于工業化,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
一種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及其制備方法 和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藥物制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 合粒子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0002 ]穿心蓮內酯(Andrographo 1 i de)系自爵床科植物穿心蓮中提取得到的二砲內酯類 化合物。現代研究表明穿心蓮內酯除具有抗炎、抗腫瘤、免疫刺激、保肝利膽等功能,對 CC14、D-半乳糖胺、對乙酰氨基酚造成的肝損傷具有顯著保護作用,可顯著降低SGPT、SG0T、 SALP、HTG水平,抑制肝細胞的凋亡和肝臟的炎癥反應,其在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肝損傷等 疾病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但穿心蓮內酯水溶解度差(22°C條件下69μg/ml),且穩定性 差(?沿12條件下容易開環、脫水、異構化等),中性?!1條件下油水分配系數〇^?)為2.013, 生物利用度低(口服生物利用度〇 .98% )(魏存芳.穿心蓮二萜內酯類化合物的藥代動力學 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所以穿心蓮內酯的藥理活性并沒有得到充分 發揮。
[0003] 為提高穿心蓮內酯的溶出度與生物利用度,前期制劑工作者通過許多方法來解決 這一問題,如有人將其制備成環糊精包合物,雖然克服了穿心蓮內酯溶解度低的問題,但環 糊精包合物體內代謝緩慢,有嚴重的腎臟毒性,且成本較高(CN 102343096A)。文獻報道的 還有將穿心蓮內酯制成固體脂質納米粒(CN 102716 080A);制成固體分散體(CN 101433522A);制成納米乳(CN 1931130A);制成脂微球(CN 1686108A);制成研磨懸浮液(CN 102614133A)等。以上文獻與專利所涉及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穿心蓮內酯的體內吸 收,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如制劑的生物利用度仍然較低、液體制劑穩定性差、制備過程中加 入大量的合成載體材料或有毒溶劑、制備工藝復雜、成本高等。為了充分發揮穿心蓮內酯的 藥理活性,仍需要進一步克服現存的問題。
[0004] 前期我們公開了一種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中間體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CN 104983688A),利用納米技術為改善穿心蓮內酯的溶出度與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種有效的 方法。令人遺憾的是,上述發明中采用化學表面活性劑和高分子聚合物作為穩定劑,安全性 方面受到一定影響。迫于這些限制,本發明在前期基礎上,以天然穩定劑甘草皂苷為穩定 劑,將對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0005] 甘草皂苷(甘草酸)是甘草的主要藥效成分和甜味成分,又稱甘草甜素。現代研究 表明甘草酸具有較強的抗炎,抗病毒,保護肝細胞、降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 轉移酶和血清膽紅素等作用,廣泛應用于藥物、食品添加劑以及化妝品領域,已列為世界重 要的精細化工產品。由于其是一個含有兩分子葡萄糖醛酸的三萜皂苷結構,具有較強的表 面活性作用和膠凝能力(A.0tsuka,Y· Yonezawa,K. Iba,T.Tatsumi,H. Sunada.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aqueous media. I. Surface-active properties and formation of molecular aggregates,Yakugaku Zasshi 96(1976)203- 208;Koga K.,Takekoshi K.,Kawashima S.,Taniguchi M.,Murakami M.2004.Clove Oil Prevents Glycyrrhizin Gel Form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Chem.Pharm.Bull.52 (12)1507-1510)。因此,甘草阜苷一方面可以作為一種天然的表面穩定劑,另一方面其與穿 心蓮內酯在保護肝損傷方面具有顯著協同作用。
[0006] 然而,目前未見實現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協同載藥制劑的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目的是為了公開一種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及其制備 方法,所制得的納米復合粒子以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為核,以甘草皂苷為功能性穩定劑,可 顯著提高穿心蓮內酯的溶解度與生物利用度。
[0008]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9] 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是由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 和/或保護劑組成。
[0010] 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中,以穿心蓮內酯的重量計 (w/w% ),甘草皂苷重量比為5%~300%,保護劑的重量比為0~400%。
[0011]優選: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中,以穿心蓮內酯的重 量計(w/w% ),甘草皂苷重量比為10%~200%,保護劑的重量比為100~200%。
[0012] 更優選: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中,以穿心蓮內酯的 重量計(w/w% ),甘草皂苷重量比為100~150%,保護劑的重量比為50%~100%。
[0013] 所述的保護劑為羥丙基纖維素、明膠、西黃蓍膠、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鈉與微 晶纖維素、蔗糖、乳糖、葡萄糖、海藻糖、麥芽糖、甘露醇、麥芽糊精、山梨醇、聚乙二醇、微粉 硅膠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4] 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復溶后可形成納米混懸液,平 均粒徑范圍為10~l〇〇〇nm,跨距1.5~4.5;優選的為100~500nm,跨距1.5~3.5;更優選的 為 100~200nm,跨距 1.5~2.5〇
[0015] 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的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0016] (1)制備初混懸液:
[0017] 將配方量的甘草皂苷用水溶解,得到甘草皂苷溶液;然后,將配方量的穿心蓮內酯 分散于甘草皂苷溶液中,經高速剪切乳化法剪切,轉速為:1〇〇〇〇~25000rpm,剪切時間為2 ~15min;制得平均粒徑范圍為20~150μπι的初混懸液;
[00?8] (2)制備穿心連內醋納米晶體混懸液:
[0019] 將步驟(1)制備的初混懸液加入高壓均質機,控制均質溫度為4~25°C,分別在 200bar,400bar,600bar,800bar各均質循環5~30次;然后1000bar~1500bar條件下循環 20-50次,制得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
[0020] (3)制備納米復合粒子:
[0021] 向步驟(2)制備的納米晶體混懸液中加入配方量的保護劑分散溶解,采用冷凍干 燥或噴霧干燥技術制備納米復合粒子。
[0022] 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可以用做制備治療病毒性肝 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肝損傷疾病的藥物。
[0023] 本發明的治療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肝損傷等疾病的藥物含有 有效量的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及可藥用載體和/或賦形劑。
[0024] 所述藥物的劑型混懸劑、干混懸劑、凍干粉針、片劑、分散片,膠囊、顆粒劑、散劑、 吸入劑、沖劑或丸劑。
[0025] 本發明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為固體粉末或粒子,在水中可復溶 再分散成納米混懸液,并可實現穿心蓮內酯的迅速溶出;
[0026] 將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加入適量水復溶分散后,取一滴滴于覆蓋碳膜的銅網 上,室溫干燥。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穿心蓮內酯納米粒子的形貌,結果見附圖1。可知穿心蓮 內酯納米晶體為橢圓或近球形形狀,大小均勻,甘草皂苷吸附于納米晶體表面。
[0027] 取適量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分別用雙面導電膠粘到樣品臺上, 用LB-3型粒子濺射儀鍍上一層厚1~3nm的金膜,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形態,結果見附圖 2,為固體粉末粒子。
[0028] 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的DSC分析:對照:空白鋁盤;加熱及冷卻速 率:10°C/min;掃描溫度:40~260°C;氣氛:N 2,分別對穿心蓮內酯原料藥,甘草皂苷及其納 米復合粒子粉末進行DSC分析,結果見附圖3。
[0029] 附圖3所示穿心蓮內酯原料藥、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甘草皂苷的 DSC曲線,結果表明穿心蓮內酯原料藥顯示出明顯的晶體熔化特征290~310°C,出現最強吸 收峰;而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中間體在290~310°C呈現出與穿心蓮內酯原料藥相似的晶體 熔化特征,由于粒徑減小導致吸熱峰強度變小,說明穿心蓮內酯在復合粒子中的吸熱特征 沒有改變。
[0030] 附圖4所示穿心蓮內酯原料藥、甘草皂苷、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的 X射線衍射曲線,結果說明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與原料藥具有相同的晶型結 構,穿心蓮內酯在復合粒子中以納米晶體狀態存在,而不是分子狀態或無定型狀態。
[0031]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如下:
[0032] 由于納米混懸液中的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屬于熱力學與動力學不穩定體系,容易 沉降、團聚或聚結,需要加入大量的表面活性劑或高分子聚合物。本發明驚奇的發現:以與 穿心蓮內酯具有協同作用、且具有表面活性的甘草皂苷對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具有顯著的 穩定作用,可克服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穩定性的瓶頸問題,同時避免了合成表面活性劑或 其他載體材料的使用,使用輔料安全,毒性小,并可達到協同增效的目的。同時穿心蓮內酯 以納米晶體狀態高度分散,比表面積大,顯著提高了藥物的可潤濕性、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 用度。
[0033]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納米復合粒子可顯著提高穿心蓮內酯的溶出速度與生物利 用度,同時實現了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的協同給藥,可發揮藥物配伍療效,并便于進一步 加工成含有該復合粒子的制劑劑型,方便臨床應用。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不使用有毒溶劑 與合成表面活性劑或高分子材料,安全性高、成本低,易于工業化,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0034] 圖1為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混懸液的透射電鏡形貌。
[0035] 圖2為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粉末的掃描電鏡形貌。
[0036] 圖3為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相變特征圖。
[0037] 圖4為穿心蓮內酯原料藥、甘草皂苷、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的X射 線衍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 不應作為對本發明權利范圍的限制。實施方案中未標注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 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標注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場購買獲得的常 規廣品。實施例1: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的制備
[0039] 稱取0.05g的甘草皂苷,得到甘草皂苷溶液;然后,將0.5g的穿心蓮內酯分散于甘 草皂苷溶液中,經高速剪切乳化法剪切,轉速為:13000rpm,剪切時間為5min;制得平均粒徑 為40μπι的初混懸液;然后將上述初混懸液進行高壓均質,控制均質溫度為10°C,分別在 200bar、400bar、600bar、800bar各均質20個循環,然后在lOOObar均質30個循環,制得平均 粒徑在550nm左右的納米晶體。室溫放置1個月的穩定性見表1。結果可知以甘草皂苷為穩定 劑的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室溫下放置一個月,粒徑大小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
[0040] 表1甘草皂苷修飾的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的穩定性
[0041]
[0042] 實施例2: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體外溶出度的測定
[0043] 溶出度測定采用槳法,以?!17.4磷酸鹽緩沖溶液90〇11^為溶出介質,轉速10(^· mirT1,水浴溫度37°C。精密移取取同等量的穿心蓮內酯原料藥與上述實例1所制備得的納米 晶體混懸液,置于溶出杯中0 · 5min,lmin,1 · 5min,4min,6min,lOmin,20min,30min后取樣 lmL,經0.22μπι微孔濾膜濾過,采用HPLC測定,根據穿心蓮內酯標準曲線為A = 29593C(R2 = 0.9994),線性范圍0.0456~0.0912mg/ml,計算其溶出度,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體外 溶出度見表2。
[0044] 表2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體外溶出度評價
[0045]
[0046]如表2所示,原料藥穿心蓮內酯30分鐘內僅累計溶出35%,而甘草皂苷穩定的穿心 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在lmin內即可100%完全溶出。
[0047]實施例3:噴霧干燥的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粉末制備 [0048]實驗方法:取依照實施例1實驗方法制得的納米晶體混懸液樣品,加入1.0g乳糖分 散溶解,然后采用噴霧干燥技術,噴霧干燥熱風溫度為120°C,出風溫度60°C,栗的蠕動速度 為5ml/min,干燥固化即得到噴霧干燥的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粉末。
[0049] 實施例4:冷凍干燥的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粉末制備
[0050] 取按照實施例3的方法所制備的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混懸液,加按比例加入 200%的蔗糖(保護劑)混合均勻,經冷凍干燥,即得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凍 干粉。
[0051 ]實施例5:生物利用度實驗
[0052]以穿心蓮內酯原料藥為對照組,給藥劑量10mg/kg,進行了動物口服給藥體內的生 物利用度研究實驗,考察實例3、4制備的穿心蓮內酯納米復合粒子粉末在體內的生物利用 度。方法是將雄性SD大鼠12只,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只,分別灌胃給予穿心蓮內酯原料藥和 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中間體分散后的混懸液,定時從眼眶取血,處理后,采用LC-MS法測定 穿心蓮內酯的血藥濃度,計算藥動學參數,結果如表3所示:
[0053]表3穿心蓮內酯納米復合粒子大鼠體內的生物利用度實驗結果
[0054]
[0055] 結果表明,與穿心連內酯原料藥相比,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粉末組 的最大血藥濃度均顯著增加,達峰時間縮短,藥時曲線下面積顯著增加,口服生物利用度顯 著提高(P〈〇.〇5)。
[0056] 實施例6: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口服混懸液制劑加工中的應用
[0057] 取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所制備的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混懸液,按比例加入 5 %的PVPK30,混合均勻按規格分裝,即得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口服混懸液。
[0058]實施例7: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在凍干粉針劑的應用
[0059] 取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所制備的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混懸液,加按比例加入 200%的蔗糖(保護劑)混合均勻,經冷凍干燥,無菌分裝,即得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 合粒子凍干粉針劑。
[0060] 實施例8: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在膠囊制劑加工中的應用
[0061] 取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所制備的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晶體混懸液,按比例加 入100 %微晶纖維素,噴霧干燥制得白色的復合粒子粉末。取粉末適量,加入1 %的硬脂酸 鎂,充分混勻,按每粒50mg穿心蓮內酯的規格裝膠囊即得。
[0062] 實施例9: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在片制劑加工中的應用
[0063] 取按照實施例3或4的方法制備的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粉末適量, 與其他輔料羧甲基淀粉鈉,微粉硅膠,硬脂酸鎂,充分混勻后,過1〇〇目篩,粉末直接壓片法 壓制成型即得片劑。
[0064]盡管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已經得到詳細的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根 據已經公開的所有教導,可以對那些細節進行各種修改和替換,這些改變均在本發明的保 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全部范圍由所附專利要求及其任何等同物給出。
【主權項】
1. 一種穿心蓮內酯與甘草阜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 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是由穿心蓮內酯、甘草皂苷和/或保護劑組成。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中,以穿心蓮內酯的重量計(w/w% ),甘草皂苷重 量比為5%~300%,保護劑的重量比為0~400%。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中,以穿心蓮內酯的重量計(w/w% ),甘草皂苷重 量比為10%~200%,保護劑的重量比為100~200%。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中,以穿心蓮內酯的重量計(w/w% ),甘草皂苷重 量比為100~150%,保護劑的重量比為50%~100%。5. 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阜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保護劑為羥丙基纖維素、明膠、西黃蓍膠、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鈉與微晶纖維 素、鹿糖、乳糖、葡萄糖、海藻糖、麥芽糖、甘露醇、麥芽糊精、山梨醇、聚乙二醇、微粉硅膠中 的一種或幾種。6. 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阜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復溶后可形成納米混懸液,平均粒徑 范圍為10~lOOOnm,跨距1.5~4.5 〇7. -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 制備初混懸液: 將配方量的甘草皂苷用水溶解,得到甘草皂苷溶液;然后,將配方量的穿心蓮內酯分散 于甘草皂苷溶液中,經高速剪切乳化法剪切,轉速為:10000~25000rpm,剪切時間為2~ 15min;制得平均粒徑范圍為20~150μπι的初混懸液; (2) 制備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 將步驟(1)制備的初混懸液加入高壓均質機,控制均質溫度為4~25°C,分別在200bar, 400bar,600bar,800bar各均質循環5~30次;然后lOOObar~1500bar條件下循環20-50次, 制得穿心蓮內酯納米晶體混懸液; (3) 制備納米復合粒子: 向步驟(2)制備的納米晶體混懸液中加入配方量的保護劑分散溶解,采用冷凍干燥或 噴霧干燥技術制備納米復合粒子。8. 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雙藥納米復合粒子用做制備治 療病毒性肝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肝損傷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9. 一種治療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肝損傷等疾病的藥物,其特征在 于:其是含有有效量的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穿心蓮內酯與甘草皂苷納米復合粒子及 可藥用載體和/或賦形劑。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劑型混懸劑、干混懸劑、凍干粉 針、片劑、分散片,膠囊、顆粒劑、散劑、吸入劑、沖劑或丸劑。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6038578SQ201610374475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0日
【發明人】岳鵬飛, 楊明, 謝元彪, 鄭琴, 伍振峰, 胡鵬翼, 王雅琪
【申請人】江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