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殺菌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道殺菌劑,藥劑由生草烏、黃連、冰片、乳香、桂枝、木通、地丁、羌活、良姜、浸泡于蒸餾水中得到的浸泡液構成。本藥劑可以有效的殺除口腔食道內主要致病菌群。
【專利說明】
食道殺菌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對食道進行殺菌的藥劑。
技術背景
[0002]每到夏天,很多人熱衷于路邊大排檔,把飲食從室內搬到了室外。燒烤、麻辣燙、啤酒、涼菜等食品,為人們帶來味蕾享受的同時,也埋下了健康的隱患。
[0003]—般大排檔都在鬧市區,人員和車流涌動、灰塵飛揚,都有可能對食物造成污染。有的小餐館、大排檔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可能會使用衛生不合格的餐具,或者重復使用消毒不合格的餐具,這些都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一般的清洗對細菌可能有效,但是對外界抵抗力很強的細菌和病毒,例如肝炎病毒,一般性的清潔是無效的的,所以就造成了傳染病的發生。”
每到夏季到醫院就診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明顯增多,很多都與食用大排檔食物有關。主要以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感染性腹瀉以及一部分痢疾為主。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餐后用于食道殺菌的藥劑,該藥劑的功效有:
1、具有靶向殺菌作用,針對餐飲污染的主要致病菌,如肺炎鏈球菌溶血型鏈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桿菌、變形桿菌、腸炎沙門氏菌、霍亂弧菌有很強的殺除作用。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食道殺菌劑由如下質量份的九種組成浸泡于質量份為50-170的蒸餾水中三十日以上的浸泡液形成,九種組分為:生草烏1-4;黃連2-8;冰片5-25;乳香9-15;桂枝 10-16;木通6-20;地丁7-14;羌活6-12;良姜 10-12。
[0006]【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食道殺菌劑由如下質量份的九種組成浸泡于質量份為50-170的蒸餾水中三十日以上的浸泡液形成,九種組分為:生草烏1-4 ;黃連2-8 ;冰片5-25 ;乳香9-15;桂枝10-16 ;木通6-20 ;地丁7-14;羌活6-12;良姜 10-12。
[0007]以下給出本藥物的幾個較佳的實施例。
[0008]生草烏I;黃連2;冰片5;乳香9;桂枝10;木通6;地丁7;羌活6;良姜10;浸泡用的蒸饋水為50。
[0009]生草烏2;黃連5;冰片17;乳香11;桂枝13;木通11;地丁10;羌活8;良姜11;浸泡用的蒸餾水為120。
[0010]生草烏4;黃連8;冰片25;乳香15;桂枝16;木通20;地丁 14;羌活12;良姜12;浸泡用的蒸餾水為170。
[0011]上述質量份也即個組分的比例關系。
[0012]使用方法:用餐后使用本藥劑進行漱口或直接服用,每次服用不得超過30毫升。
[0013]以下分別介紹各組分的特點和藥效機理。
[0014]生草烏:味辛、苦,性熱。具有麻醉止痛,解痙止搐的功效。含有烏頭堿對食道粘膜的感覺神經末梢產生抑制作用,然后抑制而呈局部麻醉作用。本藥劑作用于食道粘膜和胃粘膜之上,可減少神經末端的敏感度,減少藥劑異味的不良反應。
[0015]黃連: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水解毒。含有小辟堿黃連堿、甲基黃連堿等多種生物堿,具抗菌、鎮定、鎮痛及局部麻醉作用。可對食道和胃部粘膜的神經末梢起到麻醉作用,減少藥物的異味感。
[0016]冰片:味辛、苦,微寒。具有清熱止痛的功效。有強大的透皮功能,含有左旋龍腦、石竹烯等半萜成分以及墩果酸麥珠子酸、龍腦香醇酮等三萜化合物,有一定止痛、防腐作用,對多種病菌有抑制止癢作用。可有效的防止病菌對粘膜的感染。
[0017]乳香:味辛、苦,微溫。具有活血定痛,抗菌收斂的功效,故為癰疽瘡瘍要藥。含有乙酸正辛酯,可以有效的促進多核白血球增加,以吞噬死亡的血球及細胞,改善新陳代謝,從而起到消炎殺菌作用。
[0018]桂枝:具有抗炎抗過敏、抗菌、抗病毒作用,對白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傷寒和副傷寒甲桿菌、肺炎球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腸炎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0019]木通:對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桿菌如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堇色毛癬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0020]地丁:味苦,性寒。含有的黃酮甙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0021]羌活:味苦,性溫。主要成分為香豆精類化合物,其中二氫山芹醇可以有效的殺滅流感桿菌。
[0022]良姜:味辛,性熱。主要成分為桂皮酸甲酯、丁香油酚、蒎烯、蓽澄茄烯,其中桂皮酸甲酯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皆有抗菌作用。
【主權項】
1.一種食道殺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由如下質量份的九種組成浸泡于質量份為50-170的蒸餾水中三十日以上的浸泡液形成,九種組分為:生草烏1-4;黃連2-8;冰片5_25;乳香9-15;桂枝10-16;木通6-20;地丁7-14;羌活6-12;良姜10-12。
【文檔編號】A61P1/00GK105853874SQ201610434405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9日
【發明人】李 杰
【申請人】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