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形股動脈穿刺部位壓迫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蝶形股動脈穿刺部位壓迫器,它的整體形狀為蝶形,包括主體、大翼和小翼,主體中心位置有壓迫桿,主體、大翼和小翼本身都有符合生理特征的彎曲,主體和兩大翼著力點間的連線為等邊三角形,壓迫桿采用雙層伸縮螺桿設計,分為外桿和內桿,內設彈簧,利用彈簧使壓迫頭具有彈性,并能根據彈簧的壓縮程度調節壓迫強度;壓迫桿的下部依次連接有硬壓迫頭和軟壓迫頭;大小翼的前端設有固定魔術貼扎帶的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操作容易,不分左右,適合不同體型的患者,并發癥低,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專利說明】蝶形股動脈穿刺部位壓迫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
【背景技術】
[0002]在介入診療手術過程中,多數入路為股動脈,診療手術完成后,穿刺點止血是不可避免的。目前穿刺點止血的方法有:傳統的繃帶加壓包扎,該方法使用最為廣泛,但繃帶加壓前,需要人工壓迫止血20分鐘左右,并且加壓包扎后病人需制動24小時,也可能造成皮膚損傷;使用進口的封堵器和縫合器,止血效果良好,但會在人體內留有異物;國產壓迫器,由于設計缺陷止血過程中會出現:①由于患者肥胖,出現穿刺點壓力不足影響止血效果不符合人體生理曲線,止血過程中造成患者不適;③由于材料問題部分患者會出現過敏反應造成皮膚損傷;④只能用于右側股動脈止血;⑤無法了解止血過程中所加壓力。基于上述因素急需設計出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止血效果極佳、無不適、無并發癥、左右股動脈均能用的一次性的理想壓迫器。
【發明內容】
: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據人體的生理特征設計出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容易,不分左右,適合不同體型的患者,并發癥低,有良好的止血效果的股動脈壓迫器。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蝶形股動脈穿刺部位壓迫器,它的整體形狀為蝶形,包括主體、大翼和小翼,主體中心位置有壓迫桿,主體、大翼和小翼本身都有符合生理特征的彎曲,主體和兩大翼著力點間的連線為等邊三角形,壓迫桿采用雙層伸縮螺桿設計,分為外桿和內桿,內設彈簧,利用彈簧使壓迫頭具有彈性,并能根據彈簧的壓縮程度調節壓迫強度;壓迫桿的下部依次連接有硬壓迫頭和軟壓迫頭;大小翼的前端設有固定魔術貼扎帶的孔。
[000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通過大小翼上的魔術貼扎帶,把壓迫器固定到股動脈穿刺部位,壓迫頭對準穿刺點,順時針旋轉壓迫桿,使其伸長,壓迫穿刺點,當壓力達到1-2個大氣壓時,就可以拔出導管鞘,達到止血目的(I個大氣壓等于76mmHg,正常血壓范圍:80-90/120-140mmHg)。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設計采用符合人體生理彎曲,而且主體與兩側大翼著力點之間形成一個近似等邊三角形,因此固定后既保證壓迫器穩定,又能同時保征患者舒適。壓迫桿采用雙層螺旋設計,大大提高了其伸縮空間,使其適應各種體型的患者。利用彈簧不僅使壓迫頭具有彈性,又能根據彈簧的壓縮程度了解壓迫頭的壓力,使壓力控制到一定的范圍內,從而防止壓迫頭由于壓力過高對壓迫部位的損傷。壓迫器的固定采用魔術貼扎帶進行固定,避免了以往膠帶粘貼皮膚固定而引起的皮膚過敏。另外其蝶形設計可適合左、右股動脈的壓迫止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7]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正面圖,蝶形結構
[0008]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側面圖,壓迫桿伸出前
[0009]圖3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側面圖,壓迫桿伸出后
[0010]其中:1-壓迫器主體;2_大翼;3_小翼:4_壓迫桿:a_外桿,b_內桿,c-硬壓迫頭,d-軟壓迫頭,C-彈簧,f-彈簧壓迫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將蝶形壓迫器置于股動脈穿刺部位腹股溝處,軟壓迫頭d對準穿刺點,一個魔術貼扎帶通過小翼3上的魔術貼固定孔將兩側小翼固定于大腿,另一個魔術貼扎帶通過大翼2上的魔術貼固定孔將兩側大翼固定于下腹部,經調整軟壓迫頭對準穿刺點,然后旋轉壓迫桿4外桿a,彈簧壓迫裝置f隨外桿a同時向下,通過彈簧e將硬壓迫頭c和軟壓迫頭d壓向穿刺點,并根據彈簧e的壓縮程度,可從內桿b讀取壓力,當壓力調整到一定范圍內(1-2個大氣壓)就能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蝶形股動脈穿刺部位壓迫器,其特征在于,壓迫器的整體形狀為蝶形,包括主體(I)、大翼(2)和小翼(3),主體中心位置有壓迫桿,主體、大翼和小翼本身都有符合生理特征的彎曲,主體和兩大翼著力點間的連線為等邊三角形,壓迫桿采用雙層伸縮螺桿設計,分為外桿和內桿,內設彈簧,壓迫桿的下部依次連接有硬壓迫頭和軟壓迫頭;大小翼的前端設有固定魔術貼扎帶的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蝶形股動脈穿刺部位壓迫器,其特征在于內桿表面標有相應的刻度用以顯示大氣壓。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3662830SQ201320761031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高虹, 陳光利, 梁熙虹 申請人:北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