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茶葉烘干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加工裝置,具體是一種茶葉烘干設備。
【背景技術】
[0002]茶葉加工需要多道工序實現,而烘干是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一是按一定的方式使茶葉脫水,從而達到一定的含水量,便于儲存;二是烘干過程中,發生復雜的熱化學反應,保證茶葉色、香、味、形更趨于完善,因此烘干是各類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之一。
[0003]但是,目前的茶葉烘干機較復雜,在烘干時產生的碎渣還要進行二次處理,浪費了人力資源,而且在茶葉烘干時會出現堆積,致使茶葉翻滾不順暢,導致茶葉烘干效果不佳,影響了茶葉口感。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茶葉烘干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茶葉烘干設備,包括進料口、出料口、碎澄口、機體、一號電機、二號電機、一號烘干板、二號烘干板、一號烘干管和二號烘干管,所述機體的內部上側設有一號烘干板,所述一號烘干板的左端設有一號過料口,所述一號烘干板的右端延伸到機體的外側,其右端與一號激振器連接,所述一號激振器與一號電機連接,所述一號電機固定于一號擋板上,所述一號擋板垂直固定于機體上,所述一號激振器的左部設有一號彈簧,所述一號彈簧一端連接到一號烘干板上,另一端連接到一號擋板上,所述機體的內部下側設有二號烘干板,所述二號烘干板的右端設有二號過料口,所述二號烘干板的左端與二號激振器連接,所述二號激振器與二號電機連接,所述二號電機固定于二號擋板上,所述二號激振器的右側設有二號彈簧,所述二號彈簧的一端固定于二號烘干板上,另一端固定于二號彈簧上,所述機體的內側底部設有固定板,所述機體的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號烘干管,左部中間位置設有二號烘干管,所述機體的右側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上設有密封蓋,所述機體的底部左端設有碎渣口,所述機體的右側下部設有出料口。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一號烘干板左端和二號烘干板右端均鉸接于機體的側壁上。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一號烘干板的中間部位設有若干一號小孔,所述二號烘干板的左端設有若干二號小孔,且二號小孔面積大于一號小孔面積。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為三角形結構,且固定板的頂角位置位于二號過料口的左側。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一號烘干板和二號烘干板的配合振動,可以使茶葉在振動作用下分別向左和向右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受振動作用,茶葉會不斷的翻滾,不會出現堆積現象,便于茶葉得到充分烘干,且可以通過二號小孔濾出茶葉在烘干振動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到碎渣口,通過三角形固定板的設置,左側可以供碎渣滑落,右側可以供茶葉滑落,無需額外的動力作用,節約了資源,此外,出料口為開口設計,有助于茶葉被熱氣推出,還利于排出多余的熱量。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一號烘干板的俯視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二號烘干板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5]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茶葉烘干設備,包括出料口 1、一號擋板2、一號彈簧3、一號電機4、一號激振器5、一號烘干板6、進料口 7、密封蓋8、一號烘干管
9、機體10、一號過料口 11、二號烘干管12、二號烘干板13、二號激振器14、二號電機15、二號擋板16、二號彈簧17、碎渣口 18、固定板19和二號過料口 20,所述機體10的內部上側設有一號烘干板6,所述一號烘干板6左端鉸接于機體10的左側壁上,所述一號烘干板6的左端設有一號過料口 11,所述一號過料口 11用于茶葉通過,所述一號烘干板6的中間部位均勻設有若干一號小孔61,以便熱氣通過,所述一號烘干板6的右端延伸到機體10的外側,其右端與一號激振器5連接,所述一號激振器5與一號電機4連接,所述一號激振器5與一號電機4配合用于對一號烘干板6產生振動作用,所述一號電機4固定于一號擋板2上,所述一號擋板2垂直固定于機體10上,所述一號激振器5的左部設有一號彈簧3,所述一號彈簧3 —端連接到一號烘干板6上,另一端連接到一號擋板2上,所述一號彈簧3用于在一號烘干板6振動時起到緩沖作用,所述機體10的內部下側設有二號烘干板13,所述二號烘干板13的右端鉸接于機體10的側壁上,所述二號烘干板13的右端設有二號過料口 20,所述二號烘干板13左側上設有若干二號小孔131,且二號小孔131大于一號小孔61,以便于更好的過濾出茶渣,所述二號烘干板13的左端與二號激振器14連接,所述二號激振器14與二號電機15連接,所述二號電機15固定于二號擋板16上,所述二號激振器14的右側設有二號彈簧17,所述二號彈簧17的一端固定于二號烘干板13上,另一端固定于二號彈簧17上,所述二號彈簧17同樣用于在二號烘干板13振動時對二號烘干板13起到緩沖作用,所述機體10的內側底部設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為三角形結構,且固定板19的頂角位置位于二號過料口 20的左側,這樣可以使茶葉更充分的掉落到固定板19的右側。
[0016]所述機體10的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號烘干管9,左部中間位置設有二號烘干管12,所述機體10的右側上部設有進料口 7,所述進料口 7上設有密封蓋8,所述機體10的底部左端設有碎渣口 18,所述碎渣口 18用于排出茶葉烘干過程中產生的碎渣,所述機體10的右側下部設有出料口 1,所述出料口 I為開口設計,這樣既可以排出機體10內部多余的熱量,又利于茶葉從出料口 I排出。
[001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一號電機4和一號激振器5配合使一號烘干板6上下振動,在振動的同時茶葉既可以慢慢向左側移動,又可以上下翻滾,通過一號烘干管9進行充分的烘干,待茶葉從一號過料口 11落到二號烘干板13上時,同樣的通過機體10側壁上的二號烘干管12進行二次烘干,在茶葉向右移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二號小孔131過濾出碎渣,落到固定板19的左側,進而滑落到碎渣口 18內排出,待茶葉通過二號過料口 20落入到固定板19的右側,通過出料口 I排出烘干好的茶葉。
[0018]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0019]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茶葉烘干設備,包括進料口、出料口、碎澄口、機體、一號電機、二號電機、一號烘干板、二號烘干板、一號烘干管和二號烘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的內部上側設有一號烘干板,所述一號烘干板的左端設有一號過料口,所述一號烘干板的右端延伸到機體的外偵U,其右端與一號激振器連接,所述一號激振器與一號電機連接,所述一號電機固定于一號擋板上,所述一號擋板垂直固定于機體上,所述一號激振器的左部設有一號彈簧,所述一號彈簧一端連接到一號烘干板上,另一端連接到一號擋板上,所述機體的內部下側設有二號烘干板,所述二號烘干板的右端設有二號過料口,所述二號烘干板的左端與二號激振器連接,所述二號激振器與二號電機連接,所述二號電機固定于二號擋板上,所述二號激振器的右側設有二號彈簧,所述二號彈簧的一端固定于二號烘干板上,另一端固定于二號彈簧上,所述機體的內側底部設有固定板,所述機體的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號烘干管,左部中間位置設有二號烘干管,所述機體的右側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上設有密封蓋,所述機體的底部左端設有碎渣口,所述機體的右側下部設有出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烘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烘干板左端和二號烘干板右端均鉸接于機體的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烘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烘干板的中間部位設有若干一號小孔,所述二號烘干板的左端設有若干二號小孔,且二號小孔面積大于一號小孔面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烘干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為三角形結構,且固定板的頂角位置位于二號過料口的左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茶葉烘干設備,包括進料口、出料口、碎渣口和機體,所述機體的內部上側設有一號烘干板,其右端與一號激振器連接,所述一號激振器與一號電機連接,所述一號激振器的左部設有一號彈簧,所述機體的內部下側設有二號烘干板,所述二號烘干板的左端與二號激振器連接,所述二號激振器與二號電機連接,所述二號激振器的右側設有二號彈簧,所述機體的內側底部設有固定板,所述機體的上部中間位置設有一號烘干管,左部中間位置設有二號烘干管,所述機體的右側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機體的底部左端設有碎渣口,所述機體的右側下部設有出料口。本實用新型效率高、效果好,在烘干的同時可以濾出茶渣,提高了工作效率。
【IPC分類】A23F3-06
【公開號】CN204444012
【申請號】CN201420774243
【發明人】侯強林, 趙虹
【申請人】廣元市青川縣強林土特產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