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包括車架體,車架體前側的下端安裝兩個前車輪支撐板,前車輪支撐板后側設置開溝套筒,開溝套筒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一導輥支撐板,兩個第一導輥支撐板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一導輥,第一導輥支撐板后側設置第二導輥支撐板,第二導輥支撐板后側設置第三導輥支撐板,第三導輥支撐板后側設置第一絲杠支撐板,第一絲杠支撐板下端焊接兩個導軌,兩個導軌套接于切割刀內部,該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首先利用開溝刀進行開槽,設置的第一導輥用于放置薄膜卷筒,平行設置的第二和第三導輥可以把薄膜張緊和舒展開,避免傾斜和受力不均帶來的損傷,起到緩沖用力作用。
【專利說明】
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工作時常常會因為受力不均或傾斜而使薄膜變形甚至破損,這些將會帶來薄膜資源和人力的浪費,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包括車架體,所述車架體前側的下端安裝兩個前車輪支撐板,所述前車輪支撐板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前車輪轉軸,所述前車輪轉軸兩端分別焊接兩個前車輪,所述前車輪支撐板后側設置開溝套筒,所述開溝套筒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一導輥支撐板,兩個第一導輥支撐板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一導輥,所述第一導輥支撐板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二導輥支撐板,兩個第二導輥支撐板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二導輥,所述第二導輥支撐板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三導輥支撐板,兩個第三導輥支撐板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三導輥,所述第二導輥支撐板短于第一和第三導輥支撐板,所述第三導輥支撐板后側設置第一絲杠支撐板,所述第一絲杠支撐板通過螺釘安裝于車架體下端,所述第一絲杠支撐板下端焊接兩個導軌,兩個導軌套接于切割刀內部,所述切割刀上端套接絲杠外圓,所述絲杠上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于第一絲杠支撐板,所述絲杠下端通過滾動軸承穿過第二絲杠支撐板,所述車架體后側的下端安裝兩個后車輪支撐板,所述后車輪支撐板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后車輪轉軸,所述后車輪轉軸兩端分別焊接兩個后車輪,所述后車輪轉軸通過鍵與第一皮帶輪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與第二皮帶輪連接,所述第二皮帶輪通過鍵套接于電動機的主軸上,所述電動機通過螺釘安裝于車架體底部。
[0005]優選的,所述開溝套筒固定連接于車架體下端,所述開溝套筒通過調節螺釘安裝開溝刀,所述開溝刀下端呈錐形。
[0006]優選的,所述切割刀呈數字七的形狀,所述切割刀下端呈鋸齒狀。
[0007]優選的,所述電動機右側設置蓄電池,所述蓄電池安裝于車架體底部,所述蓄電池通過車架體上的控制器與電動機電性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絲杠下端套接于腳踏板內部,所述腳踏板右端設置腳踏槽,所述腳踏槽呈半圓弧狀。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首先利用開溝刀進行開槽,設置的第一導輥用于放置薄膜卷筒,平行設置的第二和第三導輥可以把薄膜張緊和舒展開來,避免傾斜和受力不均帶來的損傷,起到緩沖用力的作用,此實施方式方便有效,有利于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底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I車架體、2前車輪支撐板、3前車輪、4前車輪轉軸、5開溝套筒、501調節螺釘、6開溝刀、7第一導棍支撐板、8第一導棍、9第二導棍支撐板、10第二導棍、11第三導棍支撐板、12第三導輥、13第一絲杠支撐板、14導軌、15絲杠、16切割刀、17腳踏板、18腳踏槽、19后車輪、20后車輪支撐板、21后車輪轉軸、22皮帶、23蓄電池、24電動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包括車架體I,車架體I前側的下端安裝兩個前車輪支撐板2,前車輪支撐板2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前車輪轉軸4,前車輪轉軸4兩端分別焊接兩個前車輪3,前車輪支撐板2后側設置開溝套筒5,開溝套筒5固定連接于車架體I下端,開溝套筒5通過調節螺釘501安裝開溝刀6,調節螺釘501用于調節開溝刀6的高度,開溝刀6下端呈錐形,便于插于土地,開溝套筒5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一導輥支撐板7,兩個第一導輥支撐板7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一導輥8,第一導輥支撐板7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二導輥支撐板9,兩個第二導輥支撐板9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二導輥10,兩個第二導輥支撐板9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三導輥支撐板11,兩個第三導輥支撐板11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三導輥12,第二導輥支撐板9短于第一導輥支撐板7和第三導輥支撐板11,第三導輥支撐板11后側設置第一絲杠支撐板13,卷筒薄膜采用上下來回纏繞的方式套接于導輥,第一絲杠支撐板13通過螺釘安裝于車架體I下端,第一絲杠支撐板13下端焊接兩個導軌14,兩個導軌14套接于切割刀16內部,切割刀16呈數字七的形狀,切割刀16下端呈鋸齒狀,切割刀16上端套接絲杠15外圓,絲杠15上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于第一絲杠支撐板13,絲杠15下端通過滾動軸承穿過第二絲杠支撐板,絲杠15下端套接于腳踏板17內部,腳踏板17右端設置腳踏槽18,腳踏槽18呈半圓弧狀,腳伸進腳踏槽18內向前或者向后推動腳踏槽18,將會帶動絲杠15轉動,進而帶動切割刀上下移動切割薄膜,車架體I后側的下端安裝兩個后車輪支撐板20,后車輪支撐板20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后車輪轉軸21,后車輪轉軸21兩端分別焊接兩個后車輪19,后車輪轉軸21通過鍵與第一皮帶輪連接,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22與第二皮帶輪連接,第二皮帶輪通過鍵套接于電動機24的主軸上,電動機24通過螺釘安裝于車架體I底部,電動機24右側設置蓄電池23,蓄電池23安裝于車架體I底部,蓄電池23通過車架體I上的控制器與電動機24電性連接,該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首先利用開溝刀6進行開槽,設置的第一導輥8用于放置薄膜卷筒,平行設置的第二導輥10和第三導輥12可以把薄膜張緊和舒展開來,避免傾斜和受力不均帶來的損傷,起到緩沖用力的作用,此實施方式方便有效,有利于推廣使用。
[0015]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包括車架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體(I)前側的下端安裝兩個前車輪支撐板(2),所述前車輪支撐板(2)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前車輪轉軸(4),所述前車輪轉軸(4)兩端分別焊接兩個前車輪(3),所述前車輪支撐板(2)后側設置開溝套筒(5),所述開溝套筒(5)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一導輥支撐板(7),兩個第一導輥支撐板(7)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一導輥(8),所述第一導輥支撐板(7)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二導輥支撐板(9),兩個第二導輥支撐板(9)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二導輥(10),所述第二導輥支撐板(9)后側設置有兩個第三導輥支撐板(11),兩個第三導輥支撐板(11)通過滾動軸承安裝第三導輥(12),所述第二導輥支撐板(9)短于第一導輥支撐板(7)和第三導輥支撐板(11),所述第三導輥支撐板(11)后側設置第一絲杠支撐板(13),所述第一絲杠支撐板(13)通過螺釘安裝于車架體(I)下端,所述第一絲杠支撐板(13)下端焊接兩個導軌(14),兩個導軌(14)套接于切割刀(16)內部,所述切割刀(16)上端套接絲杠(15)外圓,所述絲杠(15)上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于第一絲杠支撐板(13),所述絲杠(15)下端通過滾動軸承穿過第二絲杠支撐板,所述車架體(I)后側的下端安裝兩個后車輪支撐板(20),所述后車輪支撐板(20)下端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后車輪轉軸(21),所述后車輪轉軸(21)兩端分別焊接兩個后車輪(19),所述后車輪轉軸(21)通過鍵與第一皮帶輪連接,所述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22)與第二皮帶輪連接,所述第二皮帶輪通過鍵套接于電動機(24)的主軸上,所述電動機(24)通過螺釘安裝于車架體(I)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開溝套筒(5)固定連接于車架體(I)下端,所述開溝套筒(5)通過調節螺釘(501)安裝開溝刀(6),所述開溝刀(6)下端呈錐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16)呈數字七的形狀,所述切割刀(16)下端呈鋸齒狀。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機(24)右側設置蓄電池(23),所述蓄電池(23)安裝于車架體(I)底部,所述蓄電池(23)通過車架體(I)上的控制器與電動機(24)電性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止薄膜損傷的鹽堿地用覆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杠(15)下端套接于腳踏板(17)內部,所述腳踏板(17)右端設置腳踏槽(18),所述腳踏槽(18)呈半圓弧狀。
【文檔編號】A01G13/02GK205567283SQ201620279917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6日
【發明人】馮青海
【申請人】馮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