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養殖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是涉及利用生態鏈進行水產養殖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高位蝦池養殖對蝦的養殖過程中,因不停投放餌料,但對蝦卻并不能完全利用餌料中的營養物質,殘余餌料則會以各種形式被釋放到養殖水體中或是沉積于池底,同時養殖水體中還有對蝦的排泄等代謝產物,隨著殘餌和排泄物的增多而堆積于蝦池池底。含有多種成分的養殖水體若直接排放入自然環境,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的養殖污染,且養殖水體中的營養成分未得到充分利用就被排出,造成對資源的不充分利用。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特別設計的生態養殖裝置,不僅可以對養殖水體和沉積物加以分類利用,還能對排出的養殖尾水更進一步加以利用的綜合養殖。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態養殖裝置技術方案之一,包括高位蝦池和綜合池,高位蝦池包括蝦池排出管道、蝦池池體、蝦池進口以及蝦池出口,蝦池池體包括蝦池池壁、蝦池池頂以及蝦池池底,蝦池池壁和蝦池池底合圍,蝦池出口設置在蝦池池底,蝦池排出管道和蝦池出口貫通設置,蝦池排出管道包括第一排出口和第二排出口,第一排出口縱向高于蝦池出口,第二排出口縱向低于蝦池出口,第一排出口和綜合池貫通設置,第二排出口和外界貫通設置,綜合池包括綜合池央臺、綜合池邊臺以及綜合池環溝,綜合池央臺和綜合池邊臺分別設有灘面,綜合池環溝呈閉合環形狀,綜合池環溝設置于綜合池央臺和綜合池邊臺之間。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態養殖裝置技術方案之二,包括高位蝦池和綜合池,高位蝦池包括蝦池第一排出管道、蝦池第二排出管道、蝦池池體、蝦池進口、蝦池第一出口以及蝦池第二出口,蝦池池體包括蝦池池壁、蝦池池頂以及蝦池池底,蝦池池壁和蝦池池底合圍,蝦池第一出口設置在蝦池池壁,蝦池第一出口縱向高于蝦池池壁底端,蝦池第二出口設置在蝦池池底,蝦池第二出口縱向低于蝦池池壁底端,蝦池第一排出管道貫通設置在蝦池第一出口和綜合池之間,蝦池第二排出管道貫通設置在蝦池第二出口和外界之間,綜合池包括綜合池央臺、綜合池邊臺以及綜合池環溝,綜合池央臺和綜合池邊臺分別設有灘面,綜合池環溝呈閉合環形狀,綜合池環溝設置于綜合池央臺和綜合池邊臺之間。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生態養殖裝置技術方案一和二,其通過兩個處于不同高度的排出口,選擇性的分別排出蝦池池底的沉積物和蝦池池體中的較干凈水體,對蝦池池體的排出物先期分類將有利于后續養殖相關作業對其進一步加以利用,無疑使流經蝦池池體的水體得到充分利用并減少對水體的污染程度,通過綜合池承繼自高位蝦池排出的養殖尾水,對其進行再利用,綜合池的灘面上用以養殖泥蚶、文蛤、青蛤等灘涂貝類品種,養殖的貝類因為對蝦養殖尾水中富含的藻類、營養鹽、有機碎肩等物質,相比普通水質能夠快速生長,同時還起到了凈化水質的作用,且還在綜合池環溝中投放蝦、蟹、魚等進行混養,以便更提高水體利用效率。
[0007]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一的運行示意圖。
[0009]圖2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一中高位蝦池的主視示意圖。
[0010]圖3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一中高位蝦池的俯視示意圖。
[0011 ]圖4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一中綜合池的主視示意圖。
[0012]圖5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二和實施例三的運行示意圖。
[0013]圖6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二中高位蝦池的主視示意圖。
[0014]圖7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二中高位蝦池的俯視示意圖。
[0015]圖8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三中高位蝦池的主視示意圖。
[0016]圖9是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二和實施例三中綜合池的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根據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一,包括高位蝦池200和綜合池300,高位蝦池200包括蝦池排出管道220、蝦池池體210、蝦池進口 230以及蝦池出口240,蝦池池體210包括蝦池池壁211、蝦池池頂212以及蝦池池底213,蝦池池壁211和蝦池池底213合圍,蝦池出口 240設置在蝦池池底213,蝦池排出管道220和蝦池出口 240貫通設置,蝦池排出管道220包括第一排出口 221和第二排出口 222,第一排出口 221縱向高于蝦池出口240,第二排出口 222縱向低于蝦池出口 240,第一排出口 221和綜合池300貫通設置,第二排出口 222和外界貫通設置,綜合池300包括綜合池央臺310、綜合池邊臺320以及綜合池環溝330,綜合池央臺310和綜合池邊臺320分別設有灘面340,綜合池環溝330呈閉合環形狀,綜合池環溝330設置于綜合池央臺310和綜合池邊臺320之間。
[0018]兩個排出口用于對養殖水體或沉積物的分類排出,其中應該是先打開第二排出口222,沉積物被水流通過第二排出口 222帶出蝦池進行發酵無害化處理,然后再打開第一排出口 221,較為干凈的養殖水體通過第一排出口 221排出到綜合池300加以再利用。
[0019]蝦池出口 240設置蝦池出口擋板291,該蝦池出口擋板291可橫向位移,蝦池出口擋板291通過橫向位移覆蓋或裸露蝦池出口 240。
[0020]綜合池央臺310周圍被呈圓環狀的綜合池環溝330所包圍,在綜合池央臺310和綜合池邊臺320的頂部設置成大致平整的平面,經過處理模擬為用于養殖灘涂貝類的的灘面340,綜合池300的水位控制在灘面340,以模擬沿海灘涂。綜合池央臺310和綜合池邊臺320的邊壁都設置為用于過渡斜面。
[0021 ]在高位蝦池200的養殖過程中,沉積物能隨著水流而沉積于蝦池池底213的話,可以促進后續分類排放,為了防止蝦池池底213的沉積物在水流異動時分解并散布于水體中,并為了提高水體中的沉積聚集能力,特地對蝦池池底213的構造進行改進:蝦池池壁211呈四邊形,蝦池池底213包括池底傾斜214,池底傾斜214兩端分別連接蝦池池壁211和蝦池出口 240,池底傾斜214逐漸遠離一側蝦池池壁211的同時逐漸遠離蝦池池頂212。
[0022]蝦池池壁211的四邊形指的是俯視角度所觀察到的蝦池池壁211所形成的整體造型,而池底傾斜214的造型實質指的是因逐漸降低而形成的傾斜平面或傾斜曲面。
[0023]為了進一步促進蝦池池底213的沉積物聚集效果,可以在蝦池池底213改進池底傾斜的具體方式,即是池底傾斜214逐漸遠離兩側蝦池池壁211的同時逐漸遠離蝦池池頂214,它們可以是形成一個完整的面,也可以是形成多個界線分明的面,但認為以形成單個曲面為佳。
[0024]同樣也是為了促進蝦池池底213的沉積物聚集效果,池底傾斜214逐漸遠離三側蝦池池壁211的同時逐漸遠離蝦池池頂214,同樣也是以形成單個曲面為佳。
[0025]同樣也是為了蝦池池底213的沉積物聚集效果,池底傾斜214逐漸遠離四側蝦池池壁211的同時逐漸遠離蝦池池頂214,此時的蝦池池底213整體最佳造型應該是鍋底造型,且蝦池出口 240位于其幾何中心,此時的蝦池池體210的沉積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0026]池底傾斜214因兩端分別連接蝦池池壁211和蝦池出口 240,所以從蝦池池壁211到蝦池出口 240之間會存在縱向的高度差,即圖2中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差,其數值為70厘米至100厘米之間的某一數值,且第一排出口 221和蝦池出口 240的縱向高度差為0.8米至1.5米之間的某一數值,第二排出口 222和蝦池出口 240的縱向高度差為0.2米至0.4米之間的某一數值,上述三個縱向高度差數值范圍的組合帶來水體沉積聚集能力和沉積物排出能力的平衡,被認為是比較適宜的縱向高度差的數值區間。
[0027]最佳的縱向高度差數值方案應該是池底傾斜214的縱向高度差為80厘米,第一排出口 221和蝦池出口 240的縱向高度差為I米,第二排出口 222和蝦池出口 240的縱向高度差為0.3米。
[0028]根據圖5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生態養殖裝置實施例二,和實施例一相比在于高位蝦池200分類排放的結構不同,而綜合池300的結構則是相同的:包括高位蝦池200和綜合池300,高位蝦池200包括蝦池第一排出管道260、蝦池第二排出管道270、蝦池池體210、蝦池進口 230、蝦池第一出口 221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