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池塘-網箱生態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鱔池塘-網箱生態養殖方法,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本方法是:①黃鱔池塘-網箱生態系統構建:A、池塘準備,B、網箱設置,C、箱內生態處理,D、池塘生態處理;②黃鱔放養;③馴食投餌;④日常管理;⑤捕撈黃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利用幾種養殖魚類的生物學特性和攝食習性,成功構建了池塘-網箱生態系統,不用經常刷洗網箱,節省人工勞動力;不需經常調水,節省養殖開支;黃鱔發病少、用藥少,成活率高;黃鱔品質高、口感好;同時套養魚類也是一筆可觀的收益。
【專利說明】黃鱔池塘-網箱生態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黃鱔池塘-網箱生態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長期以來,黃鱔人工養殖的方法主要有池塘養殖、稻田養殖和網箱養殖三種;近年來黃鱔養殖面積逐年擴大,養殖方式除少部分稻田養殖外,主要集中在網箱養殖。
[0003]網箱養殖 黃鱔密度大、產量高、投喂方便、起捕容易。但目前黃鱔網箱養殖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
1、網孔易賭賽,箱內外水體交換量小,需要經常清洗,勞動強度大;
2、黃鱔殘餌及排泄物會積累在網箱中,腐敗后產生難聞氣味,不利于黃鱔生長,甚至大批量死亡;
3、營養物質富集使得整個池水富營養化嚴重,爆發水華難以控制。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目前黃鱔網箱養殖過程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黃鱔池塘-網箱生態養殖方法,即利于泥鰍、鯉、鰱、鳙及細鱗斜頜鲴的生物習性和攝食習性,構建一種池塘-網箱符合生態黃鱔養殖的系統,優化現有黃鱔網箱養殖技術。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①構建黃鱔池塘-網箱生態系統
A、池塘準備
池塘選擇4~6畝土池為宜,水深保持在1.4~1.6m,或按照此要求新開挖土池,要求進排水方便;
B、網箱設置
黃鱔養殖網箱網片網目為0.5cm;網箱長3m、寬2米、高lm,吃水70cm,水面上網箱露出30cm,每個網箱用4根長度為3~3.5m竹竿四角固定;在池塘中成排設置,網箱的長寬與池塘的長寬方向一致,同一排網箱之間距離為0.5~0.Sm,兩排網箱之間距離以能通過小船、方便投喂操作為宜;網箱設置總面積占池塘水面的20~25% ;
C、箱內生態處理
a、在黃鱔養殖網箱中種植水花生,其覆蓋率占網箱面積的80%;
b、網箱中投放泥鰍,泥鰍規格為100~130尾/kg,根據黃鱔養殖密度每箱投放泥鰍
0.8 ~1.5kg ;
D、池塘生態處理
池塘中放養鯉、鰱、鳙及細鱗斜頜鲴一冬齡魚種,每畝放養鯉750~850尾、鰱550~650尾、鳙350~450尾、細鱗斜頜鲴250~350尾,并設置餌料臺,適量投喂;
②黃鱔放養
當網箱水花生生長茂盛后,開始放養鱔苗;鱔苗來源于天然水域捕撈的、無病無傷的個體;鱔苗個體大小在60~90尾/kg為宜,每箱放養7.5-10kg ;
③馴食投餌;
④日常管理;
⑤捕撈黃鱔。
[0006]構建黃鱔池塘-網箱生態系統的基本原理:
水花生做為魚巢提供黃鱔棲息,為黃鱔遮陰,同時吸收水中營養物質,起到調節水質的作用;
泥鰍耐低氧,是雜食性并具有一定刮食性的魚類,泥鰍可以攝食黃鱔剩余餌料及排泄物,并刮食網上的部分附著物,泥鰍的投放使得網箱中沒有殘餌和排泄物積累,從而保障了良好的水質;
細鱗斜頜鲴是刮食性魚類,池塘中套養的主要目的在于細鱗斜頜鲴可以刮食網箱上的附著物,不至于使網孔賭賽,可使箱內外水體自由交換;鯉可以攝食腐殖質,攝食網箱水體交換出來的殘餌及黃鱔和泥鰍的排泄物;鰱、鳙食浮游生物;鯉、鰱、鳙三者之間相互配合可以調節整個池塘水體,控制整個水體富營養化,抑制其水華爆發。
[0007]與現有技術 相比,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積極效果:
①利用幾種養殖魚類的生物學特性和攝食習性,成功構建了池塘-網箱生態系統,不用經常刷洗網箱,節省人工勞動力;不需經常調水,節省養殖開支;
②黃鱔發病少,用藥少,成活率高;
③黃鱔品質高、口感好;
④套養的魚類也是一筆可觀的收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說明:
1、黃鱔池塘-網箱生態系統構建
2013年4月初,選擇4.5畝池塘,用生石灰100~150kg/畝徹底清塘,清塘后5~7天插竹竿打樁設置網箱(黃鱔養殖網箱每個6m2,長3m、寬2米、高lm),分4排設置,每排25個網箱,共設置100個;每個網箱用4根竹樁固定,網箱的上下綱均固定在竹樁上,網箱吃水70cm,水面上露出30cm ;網箱設置好后,每畝施發酵好的牛糞200kg培育水質,水質不宜過肥;7~10天,水質培肥后,在網箱中種植水花生,水花生覆蓋面積占網箱面積的80% ;池塘中套養鯉、鰱、鳙及細鱗斜頜鲴I冬齡魚種(春片),每畝套養鯉800尾、鰱600尾、鳙400尾、細鱗斜頜鲴300尾,設置餌料臺,適量投喂。
[0009]2、黃鱔放養
當網箱水花生生長茂盛后,開始放養鱔苗;鱔苗來源于天然水域捕撈的、無病無傷的個體;鱔苗個體大小在60~90尾/kg為宜,每箱放養7.5-10kg ;放養前用3~5%鹽水浸泡I~2min,消毒并清除粘液后放入網箱;放養鱔苗的同時向網箱中套養適量的泥鰍,泥鰍規格100~130尾/kg,根據黃鱔養殖密度每箱投放泥鰍0.8~1.5kg。
[0010]3、馴食投餌
鱔苗下箱后,饑餓2~3天,待鱔苗行動正常后,開始投喂;由于黃鱔是源于天然水域捕撈的野生苗種,首先要在晚上開始對其進行馴食,馴食餌料選擇黃鱔最喜歡攝食的蚯蚓、小雜魚、螺螄為主;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每天逐漸提前投喂時間,直到鱔苗正常攝食,此時固定投喂時間,一般固定在17~18時為宜;在黃鱔形成良好的攝食習性后,即可逐步在其餌料中添加人工顆粒飼料共同投喂,并逐漸增加顆粒飼料的比例,最后控制在Ikg顆粒飼料陪0.8kg鮮活餌料的比例;投飼量視黃鱔吃食情況一般為體重的4~8%。
[0011]4、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兩次巡溏,主要觀察網箱是否脫綱,特別是在雨天,要經常觀察池塘水位,及時排水,以免水位過高、漫箱導致黃鱔逃逸;盛夏氣溫高,池水蒸發快,應注意及時補水;持續高溫天氣時,水溫升高快,需適當換加新水,一般5~7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5~20% ;池塘水位保持1.5m,網箱吃水70cm,水面上網箱露出30cm ;定期修剪水花生伸出箱子外的枝葉,以防止黃鱔順其枝葉逃逸。
[0012]5、捕撈黃鱔
至2013年9月底經過5個月左右時間的養殖,黃鱔即可出箱上市;從100個養殖網箱中,隨機選擇20個網箱,對黃鱔成活率進行統計,其平均成活率為87.6% (較現有養殖技術高20%);對每個網箱中的黃鱔進行稱重,黃鱔平均凈增重倍數為3.85倍,凈增重最高的網箱為4.37倍,凈增重最低的網箱為3.42倍;黃鱔出箱時,100個網箱共收獲套養泥鰍386kg;池塘中套養的鯉、鰱、`鳙及細鱗斜頜鲴繼續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養殖至年底。
【權利要求】
1.一種黃鱔池塘-網箱生態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構建黃鱔池塘-網箱生態系統 A、池塘準備 池塘選擇4~6畝土池為宜,水深保持在1.4~1.6m,或按照此要求新開挖土池,要求進排水方便; B、網箱設置 黃鱔養殖網箱網片網目為0.5cm;網箱長3m、寬2米、高lm,吃水70cm,水面上網箱露出30cm,每個網箱用4根長度為3~3.5m竹竿四角固定;在池塘中成排設置,網箱的長寬與池塘的長寬方向一致,同一排網箱之間距離為0.5~0.Sm,兩排網箱之間距離以能通過小船、方便投喂操作為宜;網箱設置總面積占池塘水面的20~25% ; C、箱內生態處理 a、在黃鱔養殖網箱中種植水花生,其覆蓋率占網箱面積的80%; b、網箱中投放泥鰍,泥鰍 規格為100~130尾/kg,根據黃鱔養殖密度每箱投放泥鰍·0.8 ~1.5kg ; D、池塘生態處理 池塘中放養鯉 、鰱、鳙及細鱗斜頜鲴I冬齡魚種,每畝放養鯉750~850尾、鰱550~650尾、鳙350~450尾、細鱗斜頜鲴250~350尾,并設置餌料臺,適量投喂; ②黃鱔放養 當網箱水花生生長茂盛后,開始放養鱔苗;鱔苗來源于天然水域捕撈的、無病無傷的個體;鱔苗個體大小在60~90尾/kg為宜,每箱放養7.5-10kg ; ③馴食投餌; ④日常管理; ⑤捕撈黃鱔。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688893SQ201410000110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日
【發明者】張磊, 段明, 程飛, 謝松光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