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養殖黃鱔的方法,具體為一種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設置養殖池和培蟲,在養殖池中設置防逃網和設置培蟲臺,培蟲為在3月上旬,先將培蟲臺上的糞料和表層泥土進行翻動,同時使用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潑灑水面,在培蟲臺上投放水蚯蚓種;進入4月,培蟲臺上的水蚯蚓繁殖產卵,池中的肥水也吸引昆蟲到水中產卵時鋪設水草;待水草鋪設完成后,選擇晴天投放鱔苗;每隔7-10天,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噴灑培蟲臺;進入7月后,將鮮魚用絞肉機絞碎后,去傍晚進行投喂。本方法養殖成本低廉,養殖方法簡單可行;給黃鱔創造了一個仿野生的生活環境,可養殖出外觀和肉質都與野生黃鱔沒有差異高品質生態黃鱔。
【專利說明】—種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工養殖黃鱔的方法,具體為一種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
[0002]【背景技術】
鱔魚屬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亦稱黃鱔、蟬魚、羅鱔、蛇魚、白鱔、血鱔、常魚。我國分布兩種,一種即為常見的黃鱔,還有一種為山黃鱔目前只在云南隴川縣有分布,國內其他地區沒有分布。所以我們一般人工養殖的黃鱔為常見品質黃鱔,其像蛇,但沒有鱗,膚色有青、黃兩種。大的有二、三尺長,黃鱔一般活動于春、夏、秋三季,十一、十二月藏于洞中。鱔魚在東方是有價值的食用魚類,黃鱔營養價值高。根據美國試驗研究資料,經常攝取卵磷月旨,記憶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祛風消腫、潤腸止血、健脾等功效,能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痔瘡、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有的維生素A量高得驚人。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每I百克鱔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達17.2~18.8克,脂肪0.9~1.2克,鈣質38毫克,磷150毫克,鐵1.6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I )、核黃素(B2)、尼克酸(維生素PP)、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就是由于鱔魚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所以出近年來,隨著野生黃鱔的逐年減少,人工養殖黃鱔逐步發展起來。目前養殖者普遍采用在魚塘架設網箱的方式養殖黃鱔。面積為
4-6平方米的小網箱,一般養殖出產25-50千克黃鱔。這種在高密度狀態下,通過投喂大量高蛋白人工飼料催肥的黃鱔,無論是外觀還是肉質,都無法和稻田生長的野生黃鱔相媲美。市場銷售價格每千克也比野生黃鱔低10元左右。 [0003]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正是基于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養殖成本低、生態養殖、使養殖出的外觀和肉質都與野生黃鱔沒有差異的,高品質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包括設置養殖池和培蟲,所述的設置養殖池是指在養殖池中設置防逃網和設置培蟲臺,將養殖池選擇設置在平整的稻田內,土質為粘性土壤,蓄水50厘米以上,地勢比較開闊,光照充足,水源也比較方便的地方,這樣可以保證稻田水位下降時有水源進行及時的補充。防逃網的寬度為1.5米,網目為6-10目,材料為高質量的聚乙烯網布。
[0006]防逃網的設置為:先在稻田邊挖30厘米的埋網溝,將防逃網網片的一端埋入泥土,同時沿田邊用木棒或竹竿進行打樁,樁高1.2米,兩樁之間的距離為5米左右。在樁頂拉鐵絲并將鐵絲固定到每一個樁上,然后將網布的另一端用細鐵絲或專用扎帶固定到鐵絲上,每片防逃網之間用線縫合好。這樣埋設的防逃網不僅具有防逃的作用,還有防止黃鱔在四周田埂打洞的,更加方便養殖期滿后的成鱔捕撈。[0007]培蟲臺設置在稻田中,每個稻田至少設置一個培蟲臺,培蟲臺為長方形,每個培蟲臺的寬度為2-3米,長度根據稻田面積確定,每個培蟲臺的總面積為稻田面積的10%左右,培蟲臺用泥土堆高10厘米,再在臺的四周設置土埂,土埂高10厘米。培蟲臺在開展養殖前,一般在2月的時候,先在培蟲臺上放入5厘米厚的秸桿,秸桿可以為玉米桿、油菜桿、稻草或麥秸,再在秸桿上鋪厚約5厘米的腐熟畜禽糞,畜禽糞為雞糞、豬糞或牛糞均可,再在糞上蓋一層薄土,培蟲臺設置好后,加水進行浸泡,水深度為完全淹沒培蟲臺為準。
[0008]培蟲包括以下步驟:
種蟲的投放在3月上旬,先用釘耙將培蟲臺上的糞料和表層泥土進行翻動,同時使用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潑灑水面,靜置兩天后,在培蟲臺上投放水蚯蚓種,每平方米的投放量為Ikg ;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即可潑灑,每畝水面潑灑IOkg魚用氨基酸肥水膏。
[0009]水草的鋪設進入4月,培蟲臺上的水蚯蚓開始繁殖產卵,池中的肥水也吸引大量搖蚊等昆蟲到水中產卵,此時可以鋪設水草;生態養殖鱔魚池中的水草主要為水葫蘆,鋪設水草的方法為:用竹子或PVC塑料管做成長2米,寬I米的塑料框,將塑料框沿培蟲臺兩側排滿,并打樁固定,并將水生植物水葫蘆鋪設到框內,這樣可以使其不至于被風吹走。
[0010]投放鱔苗待水草鋪設完成后,選擇連續的晴天投放鱔苗,每條鱔苗重20-40g,每畝投放180_220kg。
[0011]培蟲臺的維護每隔7-10天,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噴灑培蟲臺,每平方米使用100g的氨基酸肥水膏。
[0012]鮮魚肉醬的投喂進入7月后,隨著鱔魚的生長,光靠池中的蟲子已經難以滿足黃鱔的采食量,此時,將鮮魚用絞肉機絞碎后,于傍晚進行投喂,從經濟價值考慮,通常采用新鮮的白鰱魚即可;一般投喂量為投放鱔苗重量的5%-10%。
[0013]水質管理在整個養殖期保持水體透明度在10-15厘米,即水中的可見度為
10-15厘米。
[0014]進入11月,水溫下降到15°C左右時,可將養殖的黃鱔收捕到網箱暫存,以備隨時出售。收捕方法為:將稻田中的水草(水葫蘆)去除一部分,然后把池水盡量加深,“逼迫”黃鱔進入到水草叢中,使用網片從水下伸入,提起四周將水草中的黃鱔和草一起兜起,撿出水草即可得到黃鱔。
[0015]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為市售產品,可以采用青島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其富含優良單細胞藻類生長所需的營養因子、氨基酸、鈣鹽和粗蛋白,能快速有效培養優良水色,并能長時間維持優良水色,達到肥活嫩爽,養水活水的效果;其含有9種氨基酸與動物自身氨基酸相近,浮游生物和魚蝦蟹參貝鮑無需轉化可直接吸收利用;肥效持久:施用后能不斷釋放有機養分,促進硅藻、綠藻等有害藻持續分裂繁殖,較長時間保持藻類生物量在適宜的范圍內,建立長期優良水色;能夠抑制青苔的生長。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一)、養殖成本低廉,養殖方法簡單可行;
(二)、給黃鱔創造了一個仿野生的生活環境,通過在水體中培養活體餌料(搖蚊幼蟲、水蚯蚓、蜻蜓幼蟲等)供黃鱔取食,并輔助投喂絞碎的白鰱魚肉,使黃鱔養殖的黃鱔完全攝食天然餌料,可養殖出外觀和肉質都與野生黃鱔沒有差異高品質生態黃鱔。[0017](三)、給養殖者創造了更大的經濟效益。
[0018]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給出的實施例并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本發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0020]實施例1:
2012年在四川簡陽市特種水產養殖協會基地,使用稻田共計3335平方米開展生態黃鱔養殖,其將養殖池選擇設置在平整的稻田內,土質為粘性土壤,蓄水50厘米以上,地勢比較開闊,光照充足,水源也比較方便的地方,防逃網的寬度設置為1.5米,網目為8目,材料采用高質量的聚乙烯網布。
[0021]防逃網的設置為:先在稻田邊挖30厘米的埋網溝,將防逃網網片的一端埋入泥土,同時沿田邊用木棒或竹竿進行打樁,樁高1.2米,兩樁之間的距離為5米左右。在樁頂拉鐵絲并將鐵絲固定到每一個樁上,然后將網布的另一端用細鐵絲或專用扎帶固定到鐵絲上,每片防逃網之間用線縫合好。
[0022]培蟲臺設置在稻田中,在稻田中設置了 4個培蟲臺,培蟲臺為長方形,每個培蟲臺的寬度為3米,培蟲臺用泥土堆高10厘米,再在臺的四周設置土埂,土埂高10厘米。培蟲臺在開展養殖前,在2月的時候,先在培蟲臺上放入5厘米厚的秸桿,秸桿為玉米桿,再在秸桿上鋪厚約5厘米的腐熟畜禽糞,畜禽糞為雞糞、豬糞或牛糞均可,再在糞上蓋一層薄土,培蟲臺設置好后,加水進行浸泡,水深度為完全淹沒培蟲臺為準。
[0023]然后開始培蟲步驟:` 種蟲的投放在3月上旬,先用釘耙將培蟲臺上的糞料和表層泥土進行翻動,同時使用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潑灑水面,靜置兩天后,在培蟲臺上投放水蚯蚓種,每平方米的投放量為Ikg ;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即可潑灑,每畝水面潑灑IOkg魚用氨基酸肥水膏。
[0024]水草的鋪設進入4月,培蟲臺上的水蚯蚓開始繁殖產卵,池中的肥水也吸引大量搖蚊等昆蟲到水中產卵,此時開始鋪設水草;生態養殖鱔魚池中的水草主要為水葫蘆,鋪設水草的方法為:用竹子或PVC塑料管做成長2米,寬I米的塑料框,將塑料框沿培蟲臺兩側排滿,并打樁固定,并將水生植物水葫蘆鋪設到框內。
[0025]投放鱔苗待水草鋪設完成后,選擇連續的晴天投放鱔苗,每條鱔苗重20_40g,每畝投放200kg,該稻田共投放鱔苗1000kg。
[0026]培蟲臺的維護每隔8天,用氨基酸肥水膏或用水稀釋后噴灑培蟲臺,每平方米使用100g的氨基酸肥水膏;
鮮魚肉醬的投喂進入7月后,隨著鱔魚的生長,光靠池中的蟲子已經難以滿足黃鱔的采食量,此時,將鮮魚用絞肉機絞碎后,于傍晚進行投喂,從經濟價值考慮,通常采用新鮮的白鰱魚即可;一般投喂量為投放鱔苗重量的5%-10%。
[0027]水質管理在整個養殖期保持水體透明度在12厘米左右。
[0028]進入11月,水溫下降到15°C左右時,可將養殖的黃鱔收捕到網箱暫存,以備隨時出售。收捕方法為:將稻田中的水草(水葫蘆)去除一部分,然后把池水盡量加深,“逼迫”黃鱔進入到水草叢中,使用網片從水下伸入,提起四周將水草中的黃鱔和草一起兜起,撿出水草即可得到黃鱔。秋后收獲成鱔4356千克。該鱔魚經過質量檢測,其營養價值與野生鱔魚差不多,然而,本生態養殖所得的黃鱔,平均每千克黃鱔的養殖成本為16元,比一般的網箱養殖成本為22元/千克,本方法養殖比一般的網箱養殖從成本計算,降低了 27%的養殖成本;銷售價格達到96元/千克,比一般養殖黃鱔約70元/千克,提高了 37%的售價。每667平方米比傳統黃鱔養殖,增加養殖效益21478元。
[0029]實施例2:
2013年在四川省簡陽市土蕩蕩生態黃鱔養殖專業合作社,使用稻田共計13340平方米開展生態黃鱔養殖,其將養殖池選擇設置在平整的稻田內,土質為粘性土壤,蓄水50厘米左右,地勢比較開闊,光照充足,水源也比較方便的地方,防逃網的寬度設置為1.5米,網目為8目,材料采用高質量的聚乙烯網布。
[0030]防逃網的設置為:先在稻田邊挖30厘米的埋網溝,將防逃網網片的一端埋入泥土,同時沿田邊用木棒或竹竿進行打樁,樁高1.2米,兩樁之間的距離為5米左右。在樁頂拉鐵絲并將鐵絲固定到每一個樁上,然后將網布的另一端用細鐵絲或專用扎帶固定到鐵絲上,每片防逃網之間用線縫合好。
[0031]培蟲臺設置在稻田中,在稻田中共設置了 16個培蟲臺,培蟲臺為長方形,每個培蟲臺的寬度為3米,培蟲臺用泥土堆高10厘米,再在臺的四周設置土埂,土埂高10厘米。培蟲臺在開展養殖前,在2月的時候,先在培蟲臺上放入5厘米厚的秸桿,秸桿為玉米桿,再在秸桿上鋪厚約5厘米的腐熟畜禽糞,畜禽糞為雞糞、豬糞或牛糞均可,再在糞上蓋一層薄土,培蟲臺設置好后,加水進行浸泡,水深度為完全淹沒培蟲臺為準。
[0032]然后開始培蟲步驟:
種蟲的投放在3月上旬,先用釘耙將培蟲臺上的糞料和表層泥土進行翻動,同時使用魚用氨基酸肥水膏進行用水稀釋后潑灑水面,靜置兩天后,在培蟲臺上投放水蚯蚓種,每平方米的投放量為Ikg ;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即可潑灑,每畝水面潑灑IOkg魚用氨基酸肥水膏。
[0033]水草的鋪設進入4月,培蟲臺上的水蚯蚓開始繁殖產卵,池中的肥水也吸引大量搖蚊等昆蟲到水中產卵,此時開始鋪設水草;生態養殖鱔魚池中的水草主要為水葫蘆,鋪設水草的方法為:用竹子或PVC塑料管做成長2米,寬I米的塑料框,將塑料框沿培蟲臺兩側排滿,并打樁固定,并將水生植物水葫蘆鋪設到框內。
[0034]投放鱔苗待水草鋪設完成后,選擇連續的晴天投放鱔苗,每條鱔苗重20_40g,每畝投放200kg,該稻田共投放鱔苗4000kg。
[0035]培蟲臺的維護每隔8天,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噴灑培蟲臺,每平方米使用100g的氨基酸肥水膏;
鮮魚肉醬的投喂進入7月后,隨著鱔魚的生長,光靠池中的蟲子已經難以滿足黃鱔的采食量,此時,將鮮魚用絞肉機絞碎后,于傍晚進行投喂,從經濟價值考慮,通常采用新鮮的白鰱魚即可;一般投喂量為投放鱔苗重量的5%-10%。
[0036]水質管理在整個養殖期保持水體透明度在12厘米左右。
[0037]進入11月,水溫下降到15°C左右時 ,可將養殖的黃鱔收捕到網箱暫存,以備隨時出售。收捕方法為:將稻田中的水草(水葫蘆)去除一部分,然后把池水盡量加深,“逼迫”黃鱔進入到水草叢中,使用網片從水下伸入,提起四周將水草中的黃鱔和草一起兜起,撿出水草即可得到黃鱔。秋后收獲成鱔11300千克。該鱔魚經過質量檢測,其營養價值與野生鱔魚差不多,然而,本生態養殖所得的黃鱔,平均每千克黃鱔的養殖成本為16元,比一般的網箱養殖成本為22元/千克,本方法養殖比一般的網箱養殖從成本計算,降低了 27%的養殖成本;銷售價格達到96元/千克,比一般養殖黃鱔約70元/千克,提高了 37%的售價。每667平方米比傳統黃鱔養殖,增加養殖效`益34017元。
【權利要求】
1.一種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養殖池和培蟲,所述的設置養殖池是指在養殖池中設置防逃網和設置培蟲臺,培蟲包括以下步驟: 種蟲的投放在3月上旬,先將培蟲臺上的糞料和表層泥土進行翻動,同時使用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潑灑水面,靜置兩天后,在培蟲臺上投放水蚯蚓種; 水草的鋪設進入4月,培蟲臺上的水蚯蚓繁殖產卵,池中的肥水也吸引昆蟲到水中產卵時鋪設水草; 投放鱔苗待水草鋪設完成后,選擇連續的晴天投放鱔苗; 培蟲臺的維護每隔7-10天,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噴灑培蟲臺; 鮮魚肉醬的投喂進入7月后,將鮮魚用絞肉機絞碎后,去傍晚進行投喂; 水質管理在整個養殖期保持水體透明度在10-15厘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設置養殖池,將養殖池設置在平整的稻田內,土質為粘性土壤,蓄水50厘米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逃網的寬度為1.5米,網目為6-10目,材料為聚乙烯網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逃網的設置為:先在稻田邊挖30厘米的埋網溝,將防逃網的一端埋入泥土,同時沿田邊用木棒或竹竿進行打樁,樁高1.2米,兩樁之間的距離為5米, 在樁頂拉鐵絲固定到每一個樁上,然后將網布的另一端用細鐵絲固定到鐵絲上,每片防逃網之間用線縫合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蟲臺設置在稻田中,每個培蟲臺的寬度為2-3米,長度根據稻田面積確定,每個培蟲臺的總面積為稻田面積的10%,培蟲臺用泥土堆高10厘米,再在臺的四周設置土埂,土埂高10厘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蟲臺在養殖前,先在培蟲臺上放入5厘米厚的秸桿,再在秸桿上鋪厚約5厘米的腐熟畜禽糞,再在糞上蓋一層薄土,培蟲臺設置好后,加水進行浸泡,水深度為完全淹沒培蟲臺為準。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魚用氨基酸肥水膏用水稀釋后潑灑水面,每畝水面潑灑IOkg魚用氨基酸肥水膏。
8.根據權 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鋪設水草的方法為:用竹子或PVC塑料管做成長2米,寬I米的塑料框,將塑料框沿培蟲臺兩側排滿,并打樁固定,并將水生植物鋪設到框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稻田養殖生態黃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鱔苗投放標準為:每條鱔苗重20-40g,每畝投放180-220kg。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609497SQ201310621132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王太新 申請人:簡陽市大眾養殖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