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水堆核電站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乏燃料水池充水管線上的虹吸破壞管的水流探測器。
背景技術:
在核電廠乏燃料水池冷卻和處理系統中,通過大型單級懸臂泵(PTR泵)持續的運行促使乏燃料水池水循環來達到冷卻的目的,PTR泵通過進水管向乏燃料水池充水。由于要冷卻乏燃料組件,所以設計的時候,將進水管線一直通到乏燃料水池底部,出口管線在乏燃料組件上面,這樣循環水從下往上流動帶走乏燃料產生的熱量。,在進水管道上安裝有一根細的虹吸破壞管,虹吸破壞管的出口略低于水面,防止乏燃料水池中的水被倒吸。假如發生循環管線的破口事故導致進水管線虹吸排空乏燃料水池的水,或者出現PTR冷卻水循環不正常的情況,會嚴重影響核電站安全運行。根據福島核電站廠外運行經驗反饋,乏燃料水池長期喪失冷卻和補給能力導致了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乏燃料水池中的燃料組件損壞。因此,對乏燃料水池持續的冷卻和補給顯得極其重要,在事故失電工況下,尤其要保證乏燃料水池的安全水位。并且,日常期間有必要定期監測乏燃料水池冷卻循環管線是否工作正常和虹吸破壞管線是否通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壓水堆核電站在乏燃料水池預防性維修工作方面的漏洞,提供一種乏燃料水池充水管線上的虹吸破壞管的水流探測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包括手柄、探測器葉輪和空心軸套;其中,手柄為上端帶手握彎把的直管,手柄的末端和空心軸套固定連接,空心軸套一端安裝有螺旋槳結構的探測器葉輪,探測器葉輪可在空心軸套上旋轉。
所述手柄、探測器葉輪和空心軸套均采用316不銹鋼,以在乏燃料水池I中的硼酸水中使用。
所屬手柄和空心軸套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以防止異物或部件掉落水池。
本發明的主要技術特點是結構簡單,安全使用,操作便捷,風險性極低。
圖1為乏燃料水池管道安裝示意圖。
圖2為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的工作示意圖。
圖中,1-乏燃料水池;2_虹吸破壞管;3_水池進水管線;4_PTR泵;5-手柄;6-探測器葉輪;7-空心軸套;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如圖2所示,包括手柄5、探測器葉輪6和空心軸套7,均采用316不銹鋼材料;其中,手柄5為上端帶手握彎把的直管,手柄5的末端和空心軸套7焊接固定;空心軸套7 —端安裝有螺旋槳結構的探測器葉輪6,探測器葉輪6在空心軸套7上旋轉。
本發明的應用環境如圖1所示:乏燃料水池I的虹吸破壞管2位于乏燃料水池I的水池進水管線3上,與水池進水管線3焊接位置高于乏燃料水池I的水面,虹吸破壞管2的管口恰低于乏燃料水池I的正常水位;在乏燃料水池冷卻循環管線工作正常時,虹吸破壞管2的管口是有水流的;在事故或誤操作工況下,虹吸破壞管2是用來破壞水池進水管線3虹吸的,防止乏燃料水池中的水被倒吸。因此,為了防止放射性物質裸露和燃料組件損壞,必須保證虹吸破壞管2的可用性。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水流沖擊產生的動能帶動我們可以感官的物體的運動,來判斷虹吸破壞管2是否水流通暢。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如圖3所示,將本發明置于乏燃料水池I中虹吸破壞管2的管口,觀察其探測器葉輪6的運動情況,來判斷水流情況;通過探測器葉輪6的扇形結構接收虹吸破壞管2的水流沖擊,根據其轉動與否來判斷虹吸破壞管2的水流情況。
采用本發明已經對秦山二廠3、4#機組乏燃料水池虹吸破壞管進行了水流探測,結果表明能夠實現預期的功能,達到使乏燃料冷卻循環處于可控狀態的目的。該裝置的研發和使用是源于福島核電站的經驗反饋,能提高核電站的事故預防能力。
上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最優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5)、探測器葉輪(6)和空心軸套(7);其中,手柄(5)為上端帶手握彎把的直管,手柄(5)的末端和空心軸套(7)固定連接,空心軸套(7) —端設置有螺旋槳結構的探測器葉輪(6),探測器葉輪(6)在空心軸套(7)上旋轉。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其特征在于手柄(5)、探測器葉輪(6)和空心軸套(7)均采用316不銹鋼。
3.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其特征在于手柄(5)和空心軸套(7)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虹吸破壞管水流探測器,包括手柄(5)、探測器葉輪(6)和空心軸套(7);其中,手柄(5)為上端帶手握彎把的直管,手柄(5)的末端和空心軸套(7)固定連接,空心軸套(7)一端設置有螺旋槳結構的探測器葉輪(6),探測器葉輪(6)在空心軸套(7)上旋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使用,操作便捷,風險性極低。
文檔編號G21C17/017GKCN203026176SQ201220703887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周圍, 郝中航 申請人: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