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調諧用集成電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xu)號(hao):7577708閱讀:203來源(yuan):國(guo)知局
專利名稱:調諧用集成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諧用集成電路(IC),特別涉及在安裝有調諧用IC的UHF-VHF調諧回路用的配線基板上,使配線以不相交叉的方式對由插件組件導出的各個端子實施導出配置的調諧用IC。
在現有的UHF-VHF調諧回路中,是將頻率混合回路、本機振蕩回路、相位固定環路(PLL)和中頻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可集成化的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個插件組件內,再將這種集成配置的調諧用IC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上,并且將各回路中的非集成化回路部分,比如說包含有電感器和電容器等的回路部分分別配置在調諧用IC的周圍,這些非集成化回路部分與調諧用IC上的相對應的端子相連接。
在這兒,圖3為表示目前已知的調諧用IC的結構構成的一個實例的平面圖,圖4為表示組裝有如圖3所示調諧用IC的UHF-VHF調諧回路配線基板上的配線布置的一個實例的平面圖。
正如圖3所示,目前已知的調諧用IC31呈長方形形狀,在一個縱向側端部處導出有16個端子(連接銷)311至3116,在另一個縱向側端部處也導出有16個端子(連接銷)3117至3132。這些端子311至3116、3117至3132中的端子311、312為第二VHF本機振蕩器端子(VHF OSC2),端子313、314為第一VHF本機振蕩器端子(VHF OSC1),端子315、316為第二UHF本機振蕩器端子(UHFOSC2),端子317、318為第一UHF本機振蕩器端子(UHFOSC1),端子319為接地端子(GND),端子3110、3111為中頻信號輸出端子(IF OUT),端子3112為電源端子(VCC)。而且端子3113至3120分別為PLL數據端子(BUS SW、VTU、XTAL、LD/ADC、CP、CL/SCL、DA/SDA、EN/AS),端子3121、3122為中頻信號輸入端子(IF IN),端子3123為UHF切換端子(BS4),端子3124為FM陷波電路切換端子(BS3),端子3125、3126為VHF通路切換端子(BS2,BS1),端子3127、3128為混頻輸出端子(MIXOUT),端子3129為高頻接地端子(RF GND),端子3130為VHF信號輸入端子(VHF RF IN),端子3131、3132為UHF信號輸入端子(UHF RF IN)。
正如圖4所示,調諧用配線基板32收裝配置在殼體33內,除了組裝有調諧用IC31外,它還分別配置有由U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34、UHF信號放大回路35、U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36構成的UHF信號回路部分32(1),由FM信號陷波回路37、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38、VHF信號放大回路39、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40構成的VHF信號回路部分32(2),由第一UHF本機振蕩回路41、第二UHF本機振蕩回路42構成的UHF本機振蕩回路部分32(3),由第一VHF本機振蕩回路43、第二VHF本機振蕩回路44構成的VHF本機振蕩回路部分32(4),以及由第一中頻調諧回路45、第二中頻調諧回路46構成的中頻信號回路部分32(5)。
而且在調諧用配線基板32上,還在其周圍導出配置有供給由天線(圖中未示出)接收到的信號用的接收信號用信號接口32(6),輸出中頻信號用的中頻信號用信號接口32(7),接地連接用的接地接口32(8),供給電源電壓用的電源接口32(9),以及在調諧用IC31內的PLL與外部的微型計算機(圖中未示出)之間進行各種數據交換用的PLL數據接口32(10)。
而且在調諧用IC31上的各個端子311至3132與調諧用配線基板32上的各個回路34至44之間,以及各個回路34至44與各個接口32(6)至32(10)之間,均按照如圖4所示的方式分別連接著。對于這種場合,第一中頻調諧回路45的輸入端與混頻輸出端子3127、3128間的連接配線,以及第一中頻調諧回路45的輸出端與中頻信號輸入端子3121、3122間的連接配線如圖中的虛線所示,其中的一部分連接配線以通過調諧用IC31下側的方式相連接。
下面說明具有這種結構構成的目前已知的UHF-VHF調諧回路的動作方式。
首先當UHF-VHF調諧回路接收并選擇為UHF信號時,由調諧用IC31上的UHF切換端子3123輸出正電壓,并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UHF信號放大回路35,以使UHF信號放大回路35處于動作狀態。這時供給至接收信號接口32(6)的UHF信號,將經過U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34、UHF信號放大回路35、U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36而選擇出所需要的頻道信號,并將其供給至調諧用IC31中的UHF信號輸入端子3131、3132處。在調諧用IC31的頻率混合器中,輸入的信號將與第一UHF本機振蕩器(或第二本機振蕩器)產生的本機振蕩信號進行頻率混合,并由混頻輸出端子3127、3128輸出所獲得的頻率混合信號。隨后在這一頻率混合信號中由第一中頻調諧回路45選擇出中頻信號,并將這一中頻信號供給至調諧用IC31中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3121、3122處。用調諧用IC31中的中頻放大回路把這一中頻信號放大到預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頻信號由中頻信號輸出端子3110、3111處輸出。隨后該中頻信號在由第二中頻調諧回路46除去所不需要的頻率成份之后,供給至中頻信號接口32(7)。
當UHF-VHF調諧回路接收并選擇為VHF高頻信號時,由調諧用IC31中的VHF通路切換端子3125輸出正電壓,并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VHF信號放大回路39,使VHF信號放大回路39處于動作狀態,同時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38和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40,對這兩個調諧回路38、40實施切換,以使其處于可接收VHF高頻信號的狀態。這時供給至接收信號接口32(6)處的VHF高頻信號通過設定在幾乎無損失狀態的FM信號陷波回路37、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38、VHF信號放大回路39、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40,選擇出所需要的頻道信號,并供給至調諧用IC31中的VHF信號輸入端子3130處。在調諧用IC31的頻率混合器中,輸入的信號將與第一VHF本機振蕩器(或第二本機振蕩器)產生的本機振蕩信號進行頻率混合,并由混頻輸出端子3127、3128輸出所獲得的頻率混合信號。隨后在這一頻率混合信號中由第一中頻調諧回路45選擇出中頻信號,并將這一中頻信號供給至調諧用IC31中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3121、3122處。用調諧用IC31中的中頻放大回路把這一中頻信號放大到預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頻信號由中頻信號輸出端子3110、3111處輸出。隨后該中頻信號在由第二中頻調諧回路46除去所不需要的頻率成份之后,供給至中頻信號接口32(7)。
當UHF-VHF調諧回路接收并選擇為VHF低頻信號時,由調諧用IC31中的VHF通路切換端子3126輸出正電壓,并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VHF信號放大回路39,使VHF信號放大回路39處于動作狀態,同時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38和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40,對這兩個調諧回路38、40實施切換,以使其處于可接收VHF低頻信號的狀態。在這兒,調諧用IC31僅僅在VHF低頻信號頻道中選擇為與FM無線電放送的頻率相接近的、即受到這一放送頻率影響的頻道時,比如說選擇為美國電視放送用的VHF低頻頻道6(在這兒,它為受影響的頻道)時,由FM陷波電路切換端子3124輸出正電壓,并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FM信號陷波回路37,使FM信號陷波回路37處于動作狀態,以對FM無線電放送頻率成份進行衰減。因此對于接收到的是除了受影響的頻道之外的各頻道信號的場合,供給至接收信號接口32(6)處的VHF低頻信號通過設定在幾乎無損失狀態的FM信號陷波回路37、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38、VHF信號放大回路39、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40,在選擇出所需要的頻道信號之后,將其供給至調諧用IC31中的VHF信號輸入端子3130處,而對于接收到的是受影響的頻道信號的場合,供給至接收信號接口32(6)處的受影響的頻道信號在用FM信號陷波回路37除去受影響的頻率成份之后,再按類似的方式,通過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38、VHF信號放大回路39、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40供給至調諧用IC31中的VHF信號輸入端子3130處。在調諧用IC31的頻率混合器中,輸入的信號將與第一VHF本機振蕩器(或第二本機振蕩器)產生的本機振蕩信號進行頻率混合,并由混頻輸出端子3127、3128輸出所獲得的頻率混合信號。隨后在這一頻率混合信號中由第一中頻調諧回路45選擇出中頻信號,并將這一中頻信號供給至調諧用IC31中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3121、3122處。用調諧用IC31中的中頻放大回路把這一中頻信號放大到預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頻信號由中頻信號輸出端子3110、3111處輸出。隨后該中頻信號在由第二中頻調諧回路46除去所不需要的頻率成份之后,供給至中頻信號接口32(7)。
目前已知的這種UHF-VHF調諧回路,在安裝調諧用IC31而構成調諧用配線基板32時,是盡可能地將具有相同功能的回路集中配置在調諧用配線基板32上,并且盡可能地縮短調諧用IC31上的各個端子311至3132間的連接配線,盡可能地使其不相交叉的配置的,這使得調諧用IC31中的VHF信號輸入端子3130和UHF信號輸入端子3131、3132以彼此相鄰接的狀態被導出,并且使得UHF切換端子3123、FM陷波電路切換端子3124和VHF通路切換端子3125、3126也以彼此相鄰接的狀態被導出,因此連接UHF切換端子3123和UHF信號放大回路35用的控制信號配線,將會與連接U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36和UHF信號輸入端子3131、3132用的高頻信號配線和連接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40和VHF信號輸入端子3130用的高頻信號配線相交叉。對于這種場合,由于各個高頻信號配線為高阻抗型配線,而控制信號配線為低阻抗型配線,所以當這兩種配線相交叉時,在相交叉部分將產生雜散電容,使得流經高頻信號配線中的一部分高頻信號將通過這一雜散電容泄漏至控制信號配線側,從而使供給至頻率混合回路的高頻信號電位下降,而且疊加在控制信號配線上的各種干擾信號和漏電電壓成份也將通過這一雜散電容而混入至由高頻信號配線傳送的高頻信號中,并會作為雜音而被輸出。
本發明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用的發明,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構成組裝有調諧用IC的調諧用配線基板的結構構成時,可以按照不使高頻信號配線與控制信號配線相交叉的方式設定各個端子的導出位置的調諧用IC。
為了能夠實現前述的目的,本發明的調諧用IC是將頻率混合回路、本機振蕩回路、相位固定環路和中頻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個插件組件內,并且具有在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處依次導出UHF切換端子、UHF信號輸入端子、VHF信號輸入端子、高頻接地端子用的第一結構組件。
為了能夠實現前述的目的,本發明的調諧用IC還可以在所述的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處,具有在第一結構組件中的高頻接地端子之后依次導出混頻信號用的輸出端子、VHF通路切換端子、電源端子以及中頻信號輸入端子用的第二結構組件。
如果采用前述的第一結構組件,則在將調諧用IC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上時,連接UHF切換端子用的控制信號配線,將不會與連接在UHF信號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UHF信號輸入端子之間的高頻信號配線,和連接在VHF信號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VHF信號輸入端子之間的高頻信號配線相交叉。
而且,如果同時采用前述的第二結構組件,則在將調諧用IC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上時,連接UHF切換端子用的控制信號配線,還將不會與連接在中頻回路部分的輸入端與調諧用IC上的混頻輸出端子之間的中頻信號配線和連接在中頻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之間的中頻信號配線相交叉。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形式的調諧用IC,是將頻率混合回路、本機振蕩回路、相位固定環路和中頻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個插件組件內,并且在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處,依次導出UHF切換端子、UHF信號輸入端子、VHF信號輸入端子、高頻接地端子。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最佳實施形式的調諧用IC,還在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處的高頻接地端子之后,依次導出混頻信號用的輸出端子、VHF通路切換端子、電源端子以及中頻信號輸入端子。
如果采用本發明的這種實施形式,由于在調諧用IC中的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導出的端子,是按照UHF切換端子、UHF信號輸入端子、VHF信號輸入端子、高頻接地端子的順序配置的,所以在將這一調諧用IC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上時,連接UHF信號放大回路與調諧用IC上的UHF切換端子用的控制信號配線,將不會與連接UHF信號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UHF信號輸入端子用的高頻信號配線,和連接VHF信號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VHF信號輸入端子用的高頻信號配線相交叉,因而由于控制信號配線與高頻信號配線相交叉所產生的、由高頻信號配線向控制信號配線的信號泄漏而造成的高頻信號電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號配線對高頻信號配線產生的在信號傳遞方面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均不會出現,從而具有可以獲得通常可保持在良好接收狀態的UHF-VHF調諧回路的效果。
如果采用本發明的這種最佳實施形式,由于在調諧用IC的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導出的端子,還在高頻接地端子之后,使混頻信號用的輸出端子、VHF通路切換端子、電源端子以及中頻信號輸入端子依次配置,所以在將調諧用IC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上時,連接UHF信號放大回路與調諧用IC上的UHF切換端子用的控制信號配線,將不會與連接中頻回路部分的輸入端與調諧用IC上的混頻輸出端子用的中頻信號配線和連接中頻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用的中頻信號配線相交叉,因而由于控制信號配線與中頻信號配線相交叉所產生的、由中頻信號配線向控制信號配線的信號泄漏而造成的中頻信號電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號配線對中頻信號配線產生的在信號傳遞方面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均不會出現,從而具有可以獲得通常可保持在良好接收狀態的UHF-VHF調諧回路的效果。
圖1為表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一個調諧用IC的實施例的結構構成的平面圖。
圖2為表示使用如圖1所示調諧用IC的UHF-VHF調諧回路的配線布置的一個實例的平面圖。
圖3為表示目前已知的調諧用IC的結構構成的一個實例的平面圖。
圖4為表示使用如圖3所示調諧用IC的UHF-VHF調諧回路的配線布置的一個實例的平面圖。
下面參考


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為表示根據本發明構造的一個調諧用IC的實施例的結構構成的平面圖,圖2為表示使用如圖1所示調諧用IC的UHF-VHF調諧回路的配線布置的一個實例的平面圖。
正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調諧用IC1是將頻率混合回路、本機振蕩回路、相位固定環路(PLL)和中頻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可集成化的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個插件組件內,后者呈長方形形狀,在一個縱向側端部處導出有16個端子(連接銷)11至116,在另一個縱向側端部處也導出有16個端子(連接銷)117至132。這些端子11至116、117至132中的端子11、12為VHF低頻用本機振蕩器端子(VHF OSC(L)),端子13為本機振蕩器接地端子(OSC GND),端子14、15為VHF高頻用本機振蕩器端子(VHFOSC(H)),端子16、17、18為UHF本機振蕩器端子(UHFOSC),端子19為中頻信號接地端子(IF GND),端子110、111為中頻信號輸出端子(IF OUT),端子112至119分別為PLL數據端子(BUS SW、VT、CP、XTAL、LD/ADC、CL/SCL、DA/SDA、EN/AS)。而且端子120為FM陷波電路切換端子(BS3),端子121、122為中頻信號輸入端子(IF IN),端子123為電源端子(VCC),端子124為VHF高通切換端子(BS1),端子125為VHF低通切換端子(BS2),端子126、127為混頻輸出端子(MIX OUT),端子128為高頻接地端子(RF GND),端子129為VHF信號輸入端子(VHF RF IN),端子130、131為UHF信號輸入端子(UHF RFIN),端子132為UHF切換端子(BS4)。
正如圖2所示,調諧用配線基板2收裝配置在殼體3內,故除了組裝有調諧用IC1外,還在調諧用IC1的周圍配置有高頻回路部分、頻率混合回路、本機振蕩回路、PLL和中頻放大回路等的非集成化回路部分,比如說還配置著包含有電感器和電容器等的回路部分。因此在調諧用配線基板2處分別配置著由U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4、UHF信號放大回路5、U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6構成的UHF信號回路部分2(1),由FM信號陷波回路7、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VHF信號放大回路9、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構成的VHF信號回路部分2(2),由UHF本機振蕩回路11構成的UHF本機振蕩回路部分2(3),由VHF高頻用本機振蕩回路12、VHF低頻用本機振蕩回路13構成的VHF本機振蕩回路部分2(4),以及由第一中頻調諧回路14和第二中頻調諧回路15構成的中頻信號回路部分2(5)。
而且在調諧用配線基板2上,還在其周圍導出配置有供給由天線(圖中未示出)接收到的信號用的接收信號用信號接口2(6),輸出中頻信號用的中頻信號用信號接口2(7),接地連接用的接地接口2(8),供給電源電壓用的電源接口2(9),以及在調諧用IC1內的PLL與位于外部的微型計算機(圖中未示出)之間進行各種數據交換用的PLL數據接口2(10)。
而且在調諧用IC1中,VHF低頻用本機振蕩器端子11、12與VHF低頻用本機振蕩回路13相連接,VHF高頻用本機振蕩器端子14、15與VHF高頻用本機振蕩回路12相連接,UHF本機振蕩器端子16、17、18與UHF本機振蕩回路11相連接,本機振蕩器接地端子13、中頻信號接地端子19、高頻接地端子128在調諧用IC1內相互連接,進而與接地接口2(8)相連接。中頻信號輸出端子110、111與第二中頻調諧回路15的輸入端相連接,第二中頻調諧回路15的輸出端與中頻信號接口2(7)相連接。各PLL數據端子112至119分別與各個PLL數據接口2(10)相連接,在圖2中僅示出了一個PLL數據接口2(10)。FM陷波電路切換端子120與FM信號陷波回路7相連接,中頻信號輸入端子121、122通過調諧用IC1的下側與第一中頻調諧回路14的輸出端相連接。電源端子123與電源接口2(9)相連接。VHF高通切換端子124和VHF低通切換端子125分別與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VHF信號放大回路9、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相連接。混頻輸出端子126、127通過調諧用IC1的下側與第一中頻調諧回路14的輸入端相連接,VHF信號輸入端子129與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的輸出端相連接,UHF信號輸入端子130、131與U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6的輸出端相連接,UHF切換端子132與UHF信號放大回路5相連接。
而且,U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4的輸入端與接收信號接口2(6)相連接,輸出端與UHF信號放大回路5的輸入端相連接,而UHF信號放大回路5的輸出端與U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6的輸入端相連接。FM信號陷波回路7的輸入端與接收信號接口2(6)相連接,輸出端與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的輸入端相連接,而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的輸出端與VHF信號放大回路9的輸入端相連接。VHF信號放大回路9的輸出端與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的輸入端相連接。
下面說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結構構成的、本實施例中的UHF-VHF調諧回路的動作方式。
首先當UHF-VHF調諧回路接收并選擇為UHF信號時,由調諧用IC1中的UHF切換端子132輸出正電壓,并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UHF信號放大回路5,使UHF信號放大回路5處于動作狀態。這時利用U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4,由供給至接收信號接口2(6)處的接收信號內選擇出UHF信號,并用UHF信號放大回路5對所選擇出的UHF信號進行放大,再用U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6選擇出位于UHF信號中的、所需要的頻道信號,并將其供給至調諧用IC1中的UHF信號輸入端子130、131處。在調諧用IC1的頻率混合器中,輸入的所需要的頻道信號將與UHF本機振蕩器產生的本機振蕩信號進行頻率混合,并由混頻輸出端子126、127輸出這一頻率混合信號。隨后在這一頻率混合信號中由第一中頻調諧回路14選擇出中頻信號,并將這一中頻信號供給至調諧用IC1中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121、122處。這時調諧用IC1中的中頻放大回路將把這一中頻信號放大到預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頻信號由中頻信號輸出端子110、111處輸出。而且該中頻信號在由第二中頻調諧回路15除去所不需要的頻率成份之后,供給至中頻信號接口2(7)。
當UHF-VHF調諧回路接收并選擇為VHF高頻信號時,由調諧用IC1中的VHF高通切換端子124輸出正電壓,并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VHF信號放大回路9,使VHF信號放大回路9處于動作狀態,同時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和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使這兩個調諧回路8、10切換至VHF高通狀態,以處于可接收VHF高頻信號的狀態。這時供給至接收信號接口2(6)處的接收信號通過設定在幾乎無損失狀態的FM信號陷波回路7實施傳送,用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選擇出VHF高頻信號,用VHF信號放大回路9對選擇出的VHF高頻信號進行放大,再用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由VHF高頻信號中選擇出所需要的頻道信號,并將其供給至調諧用IC1中的VHF信號輸入端子129處。在調諧用IC1的頻率混合器中,輸入的所需要的頻道信號將與VHF高通用本機振蕩器產生的本機振蕩信號進行頻率混合,并由混頻輸出端子126、127輸出這一頻率混合信號。隨后在這一頻率混合信號中由第一中頻調諧回路14選擇出中頻信號,并將這一中頻信號供給至調諧用IC1中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121、122處。這時調諧用IC1中的中頻放大回路將把這一中頻信號放大到預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頻信號由中頻信號輸出端子110、111處輸出。而且該中頻信號在由第二中頻調諧回路15除去所不需要的頻率成份之后,供給至中頻信號接口2(7)。
當UHF-VHF調諧回路接收并選擇為VHF低頻信號時,由調諧用IC1中的VHF低通切換端子125輸出正電壓,并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VHF信號放大回路9,使VHF信號放大回路9處于動作狀態,同時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和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使這兩個調諧回路8、10切換至VHF低通狀態,以處于可接收VHF低頻信號的狀態。在這兒,調諧用IC1僅僅在VHF低頻信號頻道中選擇為與FM無線電放送的頻率相接近的、即受到這一放送頻率影響的頻道時,比如說選擇為美國電視放送用的VHF低頻頻道6(在這兒,它為受影響的頻道)時,由FM陷波電路切換端子120輸出正電壓,并將這一正電壓供給至FM信號陷波回路7,以使FM信號陷波回路7處于動作狀態,對FM無線電放送頻率成份進行衰減。因此對于接收到的是除了VHF低頻信號頻道中受影響的頻道之外的各頻道信號的場合,供給至接收信號接口2(6)處的VHF低頻信號通過設定在幾乎無損失狀態的FM信號陷波回路7實施傳送,用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選擇出VHF低頻信號,用VHF信號放大回路9對選擇出的VHF低頻信號進行放大,再用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由VHF低頻信號中選擇出所需要的頻道信號,并將其供給至調諧用IC1中的VHF信號輸入端子129處。對于接收到的是受影響的頻道的場合,供給至接收信號接口2(6)處的受影響的頻道信號在用FM信號陷波回路7除去受影響的頻率成份之后,再用VHF信號用天線調諧回路8選擇出VHF低頻信號,用VHF信號放大回路9對選擇出的VHF低頻信號進行放大,再用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由VHF低頻信號中選擇出受影響的頻道信號,并將其供給至調諧用IC1中的VHF信號輸入端子129處。對于這種場合,也是在調諧用IC1的頻率混合器中,使輸入的所需要的頻道信號與VHF高通用本機振蕩器產生的本機振蕩信號進行頻率混合,并由混頻輸出端子126、127輸出這一頻率混合信號。隨后在這一頻率混合信號中由第一中頻調諧回路14選擇出中頻信號,并將這一中頻信號供給至調諧用IC1中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121、122處。這時調諧用IC1中的中頻放大回路將把這一中頻信號放大到預定的大小,并使放大后的中頻信號由中頻信號輸出端子110、111處輸出。而且該中頻信號在由第二中頻調諧回路15除去所不需要的頻率成份之后,供給至中頻信號接口2(7)。
對于這種場合,本實施例是將調諧用IC1中的UHF切換端子132配置在插件組件1的端部處,在UHF切換端子132之后配置UHF信號輸入端子131、130和VHF信號輸入端子129,隨后再配置高頻接地端子128的,所以當將調諧用IC1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2上,進行UHF-VHF調諧回路的配線布置時,連接在UHF切換端子132和UHF信號放大回路5之間的低阻抗的控制信號配線,將不會與連接在UHF信號輸入端子131、130和U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6的輸出端之間的高阻抗的高頻信號配線和連接在VHF信號輸入端子129與VHF信號用復調諧回路10的輸出端之間的高阻抗的高頻信號配線中的任何一個相交叉,因此由于控制信號配線與高頻信號配線相交叉所產生的、由高頻信號配線向控制信號配線的信號泄漏而造成的高頻信號電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號配線對高頻信號配線產生的在信號傳遞方面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均不會出現。
而且本實施例中的調諧用IC1還在高頻接地端子128之后,配置著混頻輸出端子127、126、VHF低通切換端子125、VHF高通切換端子124、電源端子123以及中頻信號輸入端子122、121,所以當將調諧用IC1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2上,進行UHF-VHF調諧回路的配線布置時,連接在UHF切換端子132和UHF信號放大回路5之間的低阻抗的控制信號配線,也不會與連接在混頻輸出端子127、126與第一中頻調諧回路14的輸入端之間的高阻抗的中頻信號配線和連接在中頻信號輸入端子122、121與第一中頻調諧回路14的輸出端之間的高阻抗的中頻信號配線中的任何一個相交叉,因此由于控制信號配線與中頻信號配線相交叉所產生的、由中頻信號配線向控制信號配線的信號泄漏而造成的中頻信號電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號配線對中頻信號配線產生的在信號傳遞方面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均不會出現。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上述的發明,由于在調諧用IC的一個縱向側端部導出的端子,是按照UHF切換端子、UHF信號輸入端子、VHF信號輸入端子、高頻接地端子的順序配置的,所以在將這一調諧用IC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上時,連接UHF信號放大回路與調諧用IC上的UHF切換端子用的控制信號配線,將不會與連接UHF信號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UHF信號輸入端子用的高頻信號配線和連接VHF信號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VHF信號輸入端子用的高頻信號配線相交叉,因此由于控制信號配線與高頻信號配線相交叉所產生的、由高頻信號配線向控制信號配線的信號泄漏而造成的高頻信號電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號配線對高頻信號配線產生的在信號傳遞方面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均不會出現,從而具有可以獲得通常可保持在良好接收狀態的UHF-VHF調諧回路的效果。
而且,如果采用上述的發明,由于在調諧用IC的一個縱向側端部導出的端子,還在高頻接地端子之后,依次配置著混頻信號用的輸出端子、VHF通路切換端子、電源端子以及中頻信號輸入端子,所以在將調諧用IC組裝在調諧用配線基板上時,連接UHF信號放大回路與調諧用IC上的UHF切換端子用的控制信號配線,也不會與連接中頻回路部分的輸入端與調諧用IC上的混頻輸出端子用的中頻信號配線和連接中頻回路部分的輸出端與調諧用IC上的中頻信號輸入端子用的中頻信號配線相交叉,因此由于控制信號配線與中頻信號配線相交叉所產生的、由中頻信號配線向控制信號配線的信號泄漏而造成的中頻信號電位的下降,以及控制信號配線對中頻信號配線產生的在信號傳遞方面的不良影響等問題,均不會出現,從而具有可以獲得通常可保持在良好接收狀態的UHF-VHF調諧回路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調諧用IC,其特征在于將頻率混合回路、本機振蕩回路、相位固定環路和中頻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個插件組件內,并且在所述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處,依次導出UHF切換端子、UHF信號輸入端子、VHF信號輸入端子、高頻接地端子。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諧用IC,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處,還在高頻接地端子之后,依次導出混頻信號用的輸出端子、VHF通路切換端子、電源端子以及中頻信號輸入端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構成組裝有調諧有IC的調諧用配線基板時,按照不使配線相交叉的方式設定各個端子的導出位置的調諧用IC。它是將頻率混合回路、本機振蕩回路、相位固定環路(PLL)和中頻放大回路等的各主要回路部分均集成配置在一個插件組件內,并且在插件組件的一個縱向側端部處,依次導出UHF切換端子、UHF信號輸入端子、VHF信號輸入端子、高頻接地端子、混頻輸出端子、VHF低通切換端子、VHF高通切換端子、電源端子以及中頻信號輸入端子。
文檔編號H04N5/44GK1212563SQ9811766
公開日1999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1日 優先權日1997年9月1日
發明者山本正喜, 佐藤義浩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
網友(you)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