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軸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轉軸結構,尤指一種內軸套可穩固地接裝于一固定件的外套筒內,使活動件于轉動時,可獲得較為穩定的摩擦扭矩的轉軸結構。
背景技術:
按一般具掀蓋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諸如可攜式計算機、行動電話、電子辭典及便攜式影音播放裝置…等,大抵是將主體部置于下半部,并由轉軸與上半部的蓋體部連結,使蓋體部相對于主體部,可為之開合。因此,轉軸為決定上述產品好壞的一大要因。事實上,良好的轉軸,除必備的停滯效果外,使其不致因反復操作而產生松弛,當然在操作上,亦應消除異音,以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時感到不快。
大體而言,傳統的套接式轉軸為獲致所預期的停滯定位效果,精密度要求甚高,其主要在一母連接件上形成一軸孔,而公連接件的軸柱水平向開設一貫穿切槽,以提供該軸柱適當彈性,以便嵌入軸孔,使摩擦扭矩形成在軸柱與軸孔之間。而前揭軸柱因切槽的存在,以致該軸柱在軸孔內的摩擦部位是在切槽兩端之間的垂直向,當反復操作時,該兩摩擦部位損耗極快,進而導致松弛。
基于前揭套接式轉軸的缺點,相關業者即開發出完全迥異于前揭技術的樞鈕器,例如臺灣專利公告第M248214、M265898號專利案所示,其是于一固定座軸向開立一結合孔,其徑向連接一與其相通的槽,另將復數個簧管架分別置入結合孔內,其徑向延伸的凸片嵌入槽內,而一樞軸的轉軸則嵌插于該等管簧架的孔洞,以便轉動時,該等管簧架則對轉軸形成摩擦扭矩。固然,該等樞鈕器可獲得所預期的停滯定位功能,唯其顯著的缺點在于,該案的簧管架是采復數設置,往往增加組裝的工序與復雜度。此外,該結合孔相通的槽是與簧管架的凸片嵌插結合,是以,當轉軸轉動時,僅能確保該等簧管架不致左右偏動,卻無法保證不會上下搖晃,而誠為美中不足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申請人本于多年來從事轉軸設計及產銷的經驗,期能克服前述轉軸潛的管簧架會上下搖晃的缺點,經再三實驗與測試,進而發展出本實用新型的“轉軸結構”。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軸結構,該轉軸結構的管簧架不會上下搖晃。本實用新型還可簡化組裝的工序。消除因干澀所產生的異音。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具有一連接部,而一側延伸一外套筒,其軸向開具一軸孔,且該軸孔徑向連通一嵌槽,其垂直向開立一接槽;一內軸套,為中空筒體,其經由至少一剖溝分隔成至少二束緊環,各束緊環一端徑向延伸一架片,另端則與架片形成一開口,且該架片側向突設至少一接片;一活動件,其一端具有一銜接部,另端則軸向延伸一軸柱。
其中該固定件的連接部或活動件的銜接部分別具有至少一接合孔。
其中該固定件的連接部或活動件的銜接部是為具銑面柱體或多角形柱體。
其中該外套筒的外壁開具一穿孔,而內軸套異于接片位置對應開具片孔。
其中該該至少二束緊環的開口可同向或反向設置。
其中該軸柱表面具有一曲線狀油槽。
其中該軸柱前端緣設有一倒角部。
其中該架片是于一表面兩側端分別經由沖壓,使另一表面相對隆起兩接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轉軸結構的管簧架不會上下搖晃。其內軸套是一體成型,而非分段設置,除縮減組件的數量外,并簡化組裝的工序。尤其是,本實用新型的架片是嵌插于嵌槽內,使束緊環于軸孔內不致左右偏動,另由垂直向的接片卡掣于接槽內,可確保束緊環于軸孔內不致上下搖晃,從而獲得兩者穩固地結合,使活動件于轉動時,可獲得較為穩定的摩擦扭矩。同時由軸柱的油槽設置可容置潤滑油脂,使軸柱與束緊環間獲得全面性的潤滑效果,以消除因干澀所產生的異音。
為進一步揭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內容,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細說明如后,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轉軸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立后的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立后的另一剖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組立后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基本上,本實用新型的轉軸結構是由一固定件1,一內軸套2,及一活動件3所組合而成。其中,該“活動”和“固定”并非限制上述兩組件的動作狀態,于實施時,該活動件3亦可保持固定狀態,而是由固定件1產生旋轉動作。
固定件1為一架體,其具有一連接部11,供結合于一物品,諸如主體部,如圖所示該連接部11具有至少一接合孔111,以利用已知的結合組件,例如螺絲穿越后,而鎖固于一物品。唯不以此為限,該連接部11可為具銑面柱體、三角柱、四方柱…等多角形柱體,以便可嵌插及定位于物品。
而連接部11一側延伸一外套筒12,其軸向開具一軸孔121,該軸孔121徑向連通一嵌槽122,而本實用新型的創作特點在于,該嵌槽122中段垂直向開立一接槽123。而為進一步將內軸套2固定于外套筒12,故嵌槽122于外套筒12的外壁開具一穿孔124,以供已知的結合組件,例如螺絲穿越。
內軸套2為一中空筒體,其經由至少一剖溝21,而分隔成至少二束緊環22,各束緊環22是由彎折而成,其一端徑向延伸一架片23,另端則與架片23形成一開口221,使束緊環22具有彈性伸縮的功能。如圖所示,為形成不同的扭力變化,該兩束緊環22的開口221可同向或反向設置。而本實用新型的創作特點在于,該架片23側向突設至少一接片231,如圖所示,其是于架片23一表面兩側端分別經由沖壓,使另一表面相對隆起兩接片231,使其間對應穿孔124位置分別開具一片孔232,以供結合組件穿越。
活動件3為一桿體,其一端的銜接部31是結合于另一物品,諸如蓋體部,如圖所示,該銜接部31實施時開具至少一接合孔311,以利用已知的結合組件,例如螺絲穿越后,而鎖固于一物品。唯不以此為限,該銜接部31可為具銑面柱體、三角柱、四方柱…等多角形柱體,以便可嵌插及定位于物品。
該銜接部31端緣設有一軸環32,其是與外套筒1結合時作為頂抵之用,且該軸環32軸向另延伸一軸柱33,其表面具有一曲線狀的油槽331,俾供潤滑油脂的容置,并提供潤滑的效果。此外,該軸柱13前端緣設有一倒角部332,以利嵌插于該等束緊環22內。
本實用新型組立時,首先將該內軸套2的接片231對準并沿著接槽123套入,使束緊環22及架片23分別套接于外套筒12的軸孔121及嵌槽122內,隨即將結合組件,例如螺絲,通過穿孔124及片孔232,即可將內軸套2穩固地接裝于外套筒12內。此時,將該軸柱33以緊配合方式嵌插于該等束緊環22內,即完成本實用新型的組立。實施時,則將固定件1的連接部11及活動件3的銜接部31分別接裝于主體部及蓋體部。
故經由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其獲致的功效在于,內軸套是一體成型,而非分段設置,除縮減組件的數量外,并簡化組裝的工序。尤其是,本實用新型的架片是嵌插于嵌槽內,使束緊環于軸孔內不致左右偏動,另由垂直向的接片卡掣于接槽內,可確保束緊環于軸孔內不致上下搖晃,從而獲得兩者穩固地結合,使活動件于轉動時,可獲得較為穩定的摩擦扭矩。同時由軸柱的油槽設置可容置潤滑油脂,使軸柱與束緊環間獲得全面性的潤滑效果,以消除因干澀所產生的異音,誠為同類物品的一大佳構。
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較佳實施例的一種,凡是局部的變更或修飾而源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而為熟習該項技術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脫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權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具有一連接部,而一側延伸一外套筒,其軸向開具一軸孔,且該軸孔徑向連通一嵌槽,其垂直向開立一接槽;一內軸套,為中空筒體,其經由至少一剖溝分隔成至少二束緊環,各束緊環一端徑向延伸一架片,另端則與架片形成一開口,且該架片側向突設至少一接片;一活動件,其一端具有一銜接部,另端則軸向延伸一軸柱。
2.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固定件的連接部或活動件的銜接部分別具有至少一接合孔。
3.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固定件的連接部或活動件的銜接部是為具銑面柱體或多角形柱體。
4.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外套筒的外壁開具一穿孔,而內軸套異于接片位置對應開具片孔。
5.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該至少二束緊環的開口可同向或反向設置。
6.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軸柱表面具有一曲線狀油槽。
7.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軸柱前端緣設有一倒角部。
8.如權利要求1項所述的轉軸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架片是于一表面兩側端分別經由沖壓,使另一表面相對隆起兩接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轉軸結構,其包括一固定件,其具有一連接部,而一側延伸一外套筒,其軸向開具一軸孔,且該軸孔徑向連通一嵌槽,其垂直向開立一接槽;一內軸套,為中空筒體,其經由至少一剖溝分隔成至少二束緊環,各束緊環一端徑向延伸一架片,另端則與架片形成一開口,且該架片側向突設至少一接片;一活動件,其一端具有一銜接部,另端則軸向延伸一軸柱;以便由內軸套套接時外套筒,使該等束緊環、架片與接片分別容置于軸孔、嵌槽及接槽內,以形成穩固地結合,而軸柱以緊配合方式嵌插于該等束緊環內而成。
文檔編號H04M1/02GK2883770SQ20062000330
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2日
發明者李汪銳, 黃至忠, 陳家正, 鐘鳳玉 申請人: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