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智能家居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臺燈。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普通照明臺燈一般由220V市電供電,有開、關兩個按鍵控制臺燈。當人們在臺燈下努力工作而睡著的時候,醒來卻發現臺燈一直亮著,甚至有時候人們外出而忘記了關掉臺燈。這些情況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不僅浪費了電能,而且燈管長時間照明,增加了損耗,減少了臺燈的使用壽命,甚者因為臺燈長時間工作,燈管和電路易發熱,引起火災。普通的臺燈均是采用的家庭用電進行充電,這對于智能家居來說所有用電器都得用家庭用電的話就比較耗費電能。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伏火災探測智能LED照明設備,以解決需要手動進行開關造成的不方便以及浪費電能的問題,其方案簡單,成本低,容易實現。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光伏火災探測智能LED照明設備,包括充電控制模塊、蓄電池和LED燈,蓄電池通過充電控制模塊連接有用于提供工作電源的太陽能板,還包括微處理器,微處理器通信連接有火星傳感器、紅外線人體傳感器、LED燈驅動電路、報警器和無線通信模塊;LED燈驅動電路連接有繼電器,繼電器與LED燈連接;無線通信模塊連接有家庭網關,并通過家庭網關通信連接有智能滅火器;家庭網關還通信連接有移動控制終端。進一步的,家庭網關還通信連接有移動控制終端,使得移動控制終端與LED燈、空調、加濕器構建到一個局域網中,以便于進行遠程的智能控制。進一步的,火星傳感器為紫外線火星傳感器。進一步的,微處理器還通信連接有環境亮度檢測器,在LED燈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繼電器之間連接有亮度調節電路,且亮度調節電路連接于蓄電池。進一步的,亮度調節電路包括第一電阻R1至第十四電阻R14、第一電容C1至第六電容C6、第一三極管VT1至第四三極管VT4、光敏電阻RW、電位器RP、第一放大器IC1、第二放大器IC2、時基芯片IC3、二極管D、發光二極管LED和雙向晶閘管SCR,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分別與發光二極管LED的正極和蓄電池正極連接,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與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三極管VT1的基極和第二三極管VT2的發射極連接,第一三極管VT1的集電極分別與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三三極管VT3的發射極和第四三極管VT4的基極連接,第二三極管VT2的集電極分別與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和第三三極管VT3的基極連接,第一三極管VT1的發射極分別與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第三三極管VT3的集電極、第四三極管VT4的發射極、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光敏電阻RW的第一端和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連接后并接地,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與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并接正極電壓,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電位器RP的第一端和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四三極管VT4的集電極、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同相輸入端連接,電位器RP的第二端分別與電位器RP的滑動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和光敏電阻RW的第二端連接,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IC1的正相輸入端連接,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輸入端和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放大器IC1的輸出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放大器IC2的輸出端與時基芯片IC3的清零端連接,時基芯片IC3的接地端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和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連接后并接地,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與時基芯片IC3的電壓控制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分別與時基芯片IC3的低觸發端、時基芯片IC3的高觸發端、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一端和二極管D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的正極分別與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二端、時基芯片IC3的放電端和第十電阻R10的第一端連接,第十電阻R10的第二端與時基芯片IC3的電源端連接并接正電壓,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十一電阻R11的第一端和雙向晶閘管SCR的門極連接,第十一電阻R11的第二端與時基芯片IC3的輸出端連接,雙向晶閘管SCR的第一陽極分別與發光二極管LED的負極和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與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分別與雙向晶閘管SCR的第二陽極和蓄電池負極連接。進一步的,太陽能板設置于光線充足的位置。進一步的,充電控制模塊包括連接于太陽能板的電流轉換單元和偵測單元;偵測單元依次連接有微控制器、數字可變電阻,并通過數字可變電阻連接于電流轉換單元,電流轉換單元的輸出端連接于蓄電池。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的是紅外線人體傳感器進行人體的檢測,并將檢測到的結果發送到微處理器進行處理,當微處理器根據內置的程序判定為“有人”時,自動控制繼電器,點亮LED燈進行照明;另外,通過利用太陽能板,能夠節省家庭的電能,同時,該太陽能板可利用家庭用電設備已有的太陽能板,通過充電控制模塊的轉化,對蓄電池進行充電,有了這樣的設置,就能避免使用家庭用電對用電設備進行充電,節省家庭電能;本發明還采用了火星傳感器和無線通信模塊,增加了臺燈的功能,使之帶有火星檢測功能,并通過無線通信模塊與家庭網關取得通信,將臺燈構建到家庭的局域網中,便于智能家居的應用,將臺燈作為火災探測工具的依據是,相比于傳統的火災探測器,臺燈距離火災易發的地點更近,更容易發現明火,以便于及時進行滅火。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電路原理框圖;圖2是本發明的亮度調節電路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整流濾波電路的電路圖;圖4是本發明采用的一種充電控制模塊的結構框圖;圖5是本發明太陽能板輸出電壓與充電電流曲線圖;圖6是本發明微控制器調節充電電流的流程圖圖7是本發明一種充電控制模塊的電路圖。具體實施方式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下面結合圖1~圖7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實施例1一種光伏火災探測智能LED照明設備,包括充電控制模塊、蓄電池和LED燈,充電控制模塊連接于外部電源,外部電源為220V市電,用于給蓄電池充電,還包括微處理器,微處理器通信連接有紅外線人體傳感器和LED燈驅動電路,LED燈驅動電路連接有繼電器,繼電器與LED燈連接。蓄電池連接有整流濾波電路,并通過整流濾波電路連接于微處理器。紅外線人體傳感器依次連接有放大濾波電路、A/D轉換電路,并通過A/D轉換電路連接于微處理器。整流濾波電路包括由兩個整流二極管D12、D22、兩個濾波電容C12、C22以及一泄放電阻R組成的全波倍壓整流電路,兩濾波電容C12、C22串聯,兩整流二極管D12、D22串聯,串聯的兩整流二極管D12、D22與串聯的兩濾波電容C12、C22并聯,泄放電阻R并聯在串聯的兩濾波電容C12、C12的兩端,構成一個全波倍壓整流電路。泄放電阻R用于給濾波電容C12、C22提供一個泄放通路,以便在濾波電容C12、C22停止工作后,泄放掉其兩端存儲的電能。電路工作時,兩個整流二極管D12、D22與兩個電容C12、C22組成的全波倍壓整流電路對輸入的交流電壓進行整流、濾波,得到一個平滑的直流電壓并輸出。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微處理器還通信連接有火星傳感器、報警器和無線通信模塊,無線通信模塊連接有家庭網關,并通過家庭網關通信連接有智能滅火器。火星傳感器為紫外線火星傳感器。火星傳感器依次連接有放大濾波電路、A/D轉換電路,并通過A/D轉換電路連接于微處理器。家庭網關還通信連接有移動控制終端,移動控制終端包括手機、平板電腦,使得手機或平板電腦與LED燈、智能滅火器構建到一個局域網中,以便于進行遠程的智能控制。實施例3與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微處理器還通信連接有環境亮度檢測器,與此相適應的,在LED燈驅動電路的輸出端與繼電器之間連接有亮度調節電路,且亮度調節電路連接于蓄電池,這樣一來就增加了環境亮度的感應功能,再通過亮度調節電路在對電壓、電流進行調節,以控制LED燈的亮度。環境亮度檢測器依次連接有放大濾波電路、A/D轉換電路,并通過A/D轉換電路連接于微處理器。上述紅外線人體傳感器的感應端朝向經常有人的座位上,如一般情況下,臺燈應置于書桌上,這時,紅外線人體傳感器的感應端朝向書桌的座位上,當紅外線人體傳感器感應到書桌座位上有人時,將檢測到的信號進行A/D轉換電路進行模數轉換后傳遞到微處理器進行分析判斷,微處理器根據內置程序的判斷結果進行動作,即有人存在時,微處理器立刻繼電器點亮LED燈,避免了用戶自己在黑暗的環境中難以找到和打開臺燈的麻煩。環境亮度檢測器,用于感應環境亮度,通過A/D轉換電路將環境亮度轉換為數字信號,并發送到微處理器中,微處理器即可通過內置的控制程序進行對比判斷,然后根據判斷的結果控制;在環境亮度檢測器檢測到環境亮度滿足內置條件的情況下,微處理器接收到紅外線人體傳感器的信號后,再控制繼電器點亮LED燈。亮度調節電路,由多個三極管組成過零檢測電路,由光敏電阻RW與電位器RP、第七電阻R7、第九電阻R9組成環境光照檢測電路,在光照強度發生改變的時候,放大器輸出變化的電流到時基芯片IC3,時基芯片IC3輸出信號控制雙向晶閘管SCR的門極的導通角,控制了發光二級管兩端的電壓,從而達到自動控制燈光亮度的功能。亮度調節電路,具體包括第一電阻R1至第十四電阻R14、第一電容C1至第六電容C6、第一三極管VT1至第四三極管VT4、光敏電阻RW、電位器RP、第一放大器IC1、第二放大器IC2、時基芯片IC3、二極管D、發光二極管LED和雙向晶閘管SCR,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分別與發光二極管LED的正極和蓄電池正極連接,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與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三極管VT1的基極和第二三極管VT2的發射極連接,第一三極管VT1的集電極分別與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三三極管VT3的發射極和第四三極管VT4的基極連接,第二三極管VT2的集電極分別與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和第三三極管VT3的基極連接,第一三極管VT1的發射極分別與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第三三極管VT3的集電極、第四三極管VT4的發射極、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光敏電阻RW的第一端和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連接后并接地,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與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并接正極電壓,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電位器RP的第一端和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四三極管VT4的集電極、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同相輸入端連接,電位器RP的第二端分別與電位器RP的滑動端、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和光敏電阻RW的第二端連接,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IC1的正相輸入端連接,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輸入端和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放大器IC1的輸出端和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放大器IC2的輸出端與時基芯片IC3的清零端連接,時基芯片IC3的接地端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和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連接后并接地,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與時基芯片IC3的電壓控制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分別與時基芯片IC3的低觸發端、時基芯片IC3的高觸發端、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一端和二極管D的負極連接,二極管D的正極分別與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二端、時基芯片IC3的放電端和第十電阻R10的第一端連接,第十電阻R10的第二端與時基芯片IC3的電源端連接并接正電壓,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十一電阻R11的第一端和雙向晶閘管SCR的門極連接,第十一電阻R11的第二端與時基芯片IC3的輸出端連接,雙向晶閘管SCR的第一陽極分別與發光二極管LED的負極和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與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分別與雙向晶閘管SCR的第二陽極和蓄電池負極連接。實施例4為了避免電量不足而不能工作,與實施例1~3的區別在于,外部電源為太陽能板,太陽能板設置于陽光充足的位置,如窗外,甚至樓頂。充電控制模塊具體設置為:充電控制模塊連接于太陽能板101與蓄電池103之間,該太陽能板101提供輸出電壓,該充電控制模塊用于根據該輸出電壓對該蓄電池103進行充電。其中,該蓄電池103為可充放電的電池,例如,目前移動便攜產品中內置的充電電池。該太陽能板101將交流電源轉換為直流電源,以通過該充電控制模塊對該蓄電池103充電。例如,該太陽能板101連接于市電,該太陽能板101將市電進行變壓和整流,以提供直流電源。如圖5所示,為太陽能板101的UI的特性曲線圖。從圖5中可以看出該太陽能板101的輸出電壓U與充電電流I的特性為,輸出電壓U與充電電流I成反比,且該太陽能板101的輸出電壓U會隨著充電電流I的增大而減小。當該輸出電壓U降低為最小臨界值Vmin時,此時的充電電流I處于最大充電值Imax。且當充電電流I處于最大充電值Imax時,該太陽能板101處于最大功率的輸出狀態。利用這一特性,該充電控制模塊通過偵測該太陽能板101的輸出電壓,動態調節該充電電流,直至該輸出電壓降低為最小臨界值Vmin。當該輸出電壓處于最小臨界值Vmin時,這就意味著此時的充電電流處于最大充電值。不同規格的太陽能板,其輸出電壓的最小臨界值不同,因而該充電控制模塊可適應不同規格的太陽能板,并根據不同規格的太陽能板而采用不同的最大充電電流對電池(即本發明采用的蓄電池)進行充電。該充電控制模塊進一步包括偵測單元105、電流轉換單元104、微控制器106和數字可變電阻107。偵測單元105連接于該太陽能板101,該偵測單元105偵測該太陽能板101的輸出電壓,并將偵測到的輸出電壓傳輸給微控制器106。電流轉換單元104連接于該太陽能板101,該電流轉換單元104根據該輸出電壓,對該蓄電池103提供充電電流。該充電電流隨著該輸出電壓的減小而增大,當該輸出電壓處于最小臨界值,該充電電流處于最大充電值。微控制器106連接于該偵測單元105和數字可變電阻107,該微控制器106根據該輸出電壓調節該充電電流。該數字可變電阻107連接于該電流轉換單元104和該微控制器106之間,該微控制器106通過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以使得該電流轉換單元104調節該充電電流。其中,該偵測單元105只要能夠對電壓變化產生響應信號即可。該電流轉換單元104可為獨立的充電集成芯片(IC,integratedcircuit),該充電集成芯片為包含有大功率場效應管的線性充電器(linearcharger),該線性充電器通過控制場效應管在線性區的通道大小,進而達到控制充電電流的目的。例如,該線性充電器為集成芯片BQ24075。該線性充電器具有電流配置引腳,該數字可變電阻連接于該電流配置引腳,則該微控制器106通過控制該數字可變電阻107,即可通過電流配置引腳,以使得該線性充電器調節該充電電流。結合圖5所示的太陽能板的輸出電壓與充電電流曲線圖,當該充電控制模塊對該蓄電池103進行充電時,該微控制器106根據該偵測單元105偵測到的該輸出電壓,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以使得該電流轉換單元104提高該充電電流。當該充電電流升高時,該太陽能板101的輸出電壓隨之降低,偵測單元105偵測到變化后的輸出電壓,并傳輸給該微控制器106,該微控制器106根據該變化后的輸出電壓繼續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直至使得該太陽能板101的輸出電壓處于該最小臨界值,此時,該充電電流以該最大充電值對該蓄電池103持續充電。充電控制模塊可動態調節太陽能板101的充電電流,以最大功率對蓄電池103進行充電。另外,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該數字可變電阻包括至少兩個配置電阻,該微控制器還包括開關電路,該微控制器通過該開關電路選擇不同的配置電阻連接至該電流轉換單元,以使該電流轉換單元調節該充電電流。其中,該開關電路可具體采用場效應管(MOSFET)來實現,微控制器通過控制場效應管的柵極,以控制場效應管的導通和截止,以實現開關的功能。進一步的,該微控制器還可通過改變多個配置電阻之間的串并聯關系,以調節該充電電流。即該數字可變電阻既可以通過選擇性連接至不同的配置電阻來實現調變,也可通過多個配置電阻之間的組合來實現調變。為了更清楚的描述該微控制器106的功能,請參見圖6所示,為本發明微控制器106調節該充電電流的流程圖,同時結合圖4所示,該微控制器106調節該充電電流的過程包括:步驟S1,根據該輸出電壓,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當偵測單元105將偵測到的輸出電壓傳輸給該微控制器106后,該微控制器106根據該輸出電壓對該數字可變電阻107進行調節。由于該數字可變電阻107連接于該電流轉換單元104的充電電流配置端,從而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的變化直接與該充電電流相對應。例如該電流轉換單元為集成電路BQ24075,微控制器106通過減小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的阻值,以使得該充電電流增大,該充電電流增大,從而該太陽能板101的輸出電壓隨之降低。其中,該數字可變電阻107可預設置一初始默認值,該初始默認值可對應該充電電流的一較小值,例如該較小值在10mA至100mA之間,從而后續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時,以使得該充電電流逐漸增大。當太陽能板101接入到該充電控制模塊時,該微控制器106從該初始默認值開始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另外,該微控制器106可按照一定的差值對該數字可變電阻107進行調節的,即該微控制器106每次改變該數字可變電阻107一固定阻值。例如該微控制器106逐次增加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的阻值100歐姆。當然該微控制器106也可使該充電電流(或該輸出電壓)以一固定變化值進行改變,以使得最終該充電電流(該輸出電壓)調節為最大充電值(最小臨界值)。步驟S2,接收此時的該輸出電壓。通過步驟S1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之后,該偵測單元105再偵測此時的輸出電壓。該微控制器106再接收調節后的輸出電壓。并將此時的該輸出電壓作為下次是否繼續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的依據。步驟S3,判斷此時的該輸出電壓是否等于該最小臨界值。判斷上述步驟S2中的輸出電壓是否為最小臨界值。如果在此步驟S3中,如果此時的該輸出電壓不等于該最小臨界值,那么返回上述步驟S1,繼續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繼續偵測調節后的輸出電壓,直至該輸出電壓等于該最小臨界值。如果此時的該輸出電壓等于該最小臨界值時,則執行后續步驟。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的調節可能并不一定是連續的,因而,該輸出電壓與最小臨界值之間可允許存在一定的容許誤差,即該輸出電壓只要在該最小臨界值的容許誤差范圍內即可默認該輸出電壓等于該最小臨界值。該容許誤差可為該輸出電壓與該最小臨界值的差值與該最小臨界值之比,當該容許誤差小于5%時,即可默認該輸出電壓已經等于該最小臨界值。或者,該容許誤差也可直接為該輸出電壓與該最小臨界值之間的差值,如果最小臨界值為5V,那么該容許誤差應小于0.25V。另外,還可進一步使得該輸出電壓處在略大于該最小臨界值的第二臨界值進行充電,這樣做的目的,可降低該充電控制模塊持續滿負荷運作而破壞充電控制模塊的危險。步驟S4,維持該輸出電壓處于該最小臨界值,以使該充電電流以該最大充電值進行充電。經過上述步驟的調節,該微控制器106通過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已經使得該輸出電壓處于最小臨界值。則該微控制器106停止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107,保持該數字可變電阻107的阻值不變,以維持該充電電流以最大充電值持續對蓄電池103進行充電。通過該微控制器106的調節,使得該充電控制模塊可根據插入的不同規格的太陽能板101而采用不同的電流值對蓄電池103進行充電,保證了該太陽能板101的最大功率轉移。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微控制器106的調節過程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儲于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如只讀存儲器、磁盤或光盤等。可選地,上述全部或部分步驟也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來實現。本發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軟件的結合。如圖7所示,該充電控制模塊的輸入端連接于太陽能板(圖中未示出),該太陽能板提供輸出電壓至該充電控制模塊,該充電控制模塊可對電池P01進行充電。該太陽能板也可通過該充電控制模塊為系統(即本發明的光伏閘機系統)提供電源。該充電控制模塊包括:偵測單元M2013、微控制器IC2013、電流轉換單元BQ24075和數字可變電阻R34。該偵測單元M2013連接于該充電控制模塊的輸入端以偵測該太陽能板的輸出電壓。該微控制器IC2013連接于該偵測單元M2013,以接收該偵測單元M2013偵測到的輸出電壓。該微控制器IC2013根據該輸出電壓以控制該數字可變電阻R34的阻值。該電流轉換單元BQ24075為包含有大功率場效應管(圖中未畫出),該電流轉換單元BQ24075通過控制場效應管在線性區的通道大小,進而達到控制充電電流的目的。該電流轉換單元具有輸入引腳21(IN)、電壓接地引腳22(VSS)、系統控制引腳23(SYSOFF,systemenableinput)、充電激活引腳24(CE,chargeenableactive-lowinput)、定時器編程引腳25(TMR,timerprogramminginput)、第一電流限制配置引腳26(EN1,inputcurrentlimitconfigurationinput)、可調電流限制編程引腳27(ILIM,adjustablecurrentlimitprogramminginput)、充電電流配置引腳28(ISET,fastchargecurrentprogramminginput)、外接負溫度系數(NTC,Nega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熱敏電阻輸入引腳29(TS,externalNTCthermistorinput)、電池充電引腳30(BAT,chargerpowerstageoutputandbatteryvoltagesenseinput)、第二電流限制配置引腳11(EN2,inputcurrentlimitconfigurationinput)、輸出引腳12(OUT,systemsupplyoutput)、充電狀態指示引腳13(CHG,open-drainchargingstatusindicationoutput)、電源良好狀態指示引腳14(PGOOD,open-drainpowergoodstatusindicationoutput),該輸入引腳21連接于該充電控制模塊的輸入端,以接收太陽能板的輸出電壓。同時該輸入引腳21通過電容31接地,該電容31起到濾波的作用。該電壓接地引腳22接地,以將該充電控制模塊的接地電位作為低電位。該系統控制引腳23連接至系統的控制信號,以根據該系統的控制信號選擇性的對該系統供電。該充電激活引腳24接地,當該充電激活引腳24設置為低電位時,該充電控制模塊可對電池充電;當該充電激活引腳24設置為高電位時,該充電控制模塊不對電池充電,但該充電控制模塊和電池可為系統供電。定時器編程引腳25接地,該定時器編程引腳25可控制充電時間,以保護該充電電池。當該定時器編輯引腳25設置為低電位時,該充電控制模塊不對充電時間進行限定。第一電流限制配置引腳26接地,該第一電流限制配置引腳26用以限制該充電電流的上限最大值,以保護該充電控制模塊和電池。可調電流限制編程引腳27通過電阻R33接地。該電阻R33的阻值一般為1100歐姆至8000歐姆,該可調電流限制編程引腳27用以限制系統負載和電池的總電流上限。該充電電流配置引腳28通過數字可變電阻R34接地,調節該數字可變電阻R34即可通過該充電電流配置引腳28控制該充電電流。該數字可變電阻R34的調節端連接至該微控制器IC2013,以接收該微控制器IC2013的調節。該充電電流配置引腳28可以根據數字可變電阻R34的不同阻值來確定充電電流,從而達到快速充電且保護電池的設計目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數字可變電阻R34以滑動電阻為例,但不局限于此。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該數字可變電阻R34還可包括至少兩個配置電阻,該微控制器IC2013還包括開關電路,該微控制器IC2013通過該開關電路選擇不同的配置電阻連接至該電流轉換單元BQ24075的充電電流配置引腳28,以使該電流轉換單元BQ24075調節該充電電流。其中,該開關電路可具體采用場效應管(MOSFET)來實現,微控制器IC2013通過控制場效應管的柵極,以控制場效應管的導通和截止,以實現開關的功能。進一步的,該微控制器IC2013還可通過改變多個配置電阻之間的串并聯關系,以調節該充電電流。即該數字可變電阻R34既可以通過選擇性連接至不同的配置電阻來實現調變,也可通過多個配置電阻之間的組合來實現調變。本發明充電控制模塊根據不同規格的太陽能板對充電電流配置引腳28的數字可變電阻R34進行調節,從而使得該充電控制模塊可以適應不同規格的太陽能板。同時,通過在電流轉換單元的充電電流配置引腳28上設置數字可變電阻R34,微控制器IC2013根據輸出電壓改變連接于電流配置引腳28上的阻值,以達到根據外接的充電器規格不同而采用不同大小的充電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進而保護充電設備的設計目的,提高了充電控制模塊的最大功率轉換效率。該電池P01內具有NTC(負溫度系數,Nega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熱敏電阻R35,該外接NTC熱敏電阻輸入引腳29連接于該電池P01中的NTC熱敏電阻R35,以偵測該電池P01的溫度,以起到過熱保護的作用。電池充電引腳30連接于電池P01的正極,并通過該電池P01的負極接地,該充電控制模塊通過該電池充電引腳30以對該電池P01充電。同時該電池充電引腳30通過電容33接地,該電容33起到濾波的作用。第二電流限制配置引腳11連接至該系統,該第二電流限制配置引腳11用以限制供給該系統電流的上限,以保護該系統。系統供電引腳12連接至該系統,該充電控制模塊通過該系統供電引腳12以對該系統供電。該系統供電引腳12同時通過電容32接地,該電容32起到濾波的作用。充電狀態指示引腳13連接于發光二極管Q2和電阻R32,該發光二極管Q2用以指示該充電控制模塊的充電狀態。電源良好狀態指示引腳14連接于發光二極管Q1和電阻R331,該發光二極管Q1用以指示電源良好狀態。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