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光伏發電領域,尤其是涉及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對能源的重視,光伏發電因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低污染、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及建設同期短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但在公共設施等大的工程方面不斷得到了應用,越來越多的單位或者家庭也開始接受和應用光伏發電設備,但是很多大的公共工程使用的光伏發電設備比較高端,具有自動追蹤太陽裝置,所以發電效率高,但是此自動追蹤裝置結構復雜,成本比較高,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在使用過程中若采用,成本過高會直接導致回本時間過長,所以客戶端不愿意接受,導致應用很難大范圍推廣,所以為了提升電池板發電率,提升光能的轉化率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升降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可升降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包括太陽能電池板,移動架,電缸,偶數個連接桿,固定座和旋轉軸,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設于所述固定座上,位于同一直線上的所述固定座相對于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中心線對稱,所述固定座上設有開孔,所述固定座通過所述開孔與所述偶數個連接桿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連接,各組連接桿所在的面平行,且每組連接桿位于同一側各連接桿平行,所述偶數個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移動架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架平行于地面,且所述移動架與所述旋轉軸平行的一面設置有電缸。
[0005]所述太陽能電池板上邊緣處相對設置有兩塊獨立的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所述兩塊獨立的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的中心連線與所述旋轉軸垂直,且所述兩塊獨立的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性能接近。
[0006]所述移動架平行于電缸的兩側分別設有數量相等滾輪,且兩側的滾輪相對設置,每兩個相對設置的滾輪的中心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電缸。
[0007]所述滾輪下方設有軌道槽,所述軌道槽的開槽內部底面與所述滾輪相切,所述軌道槽的兩端封閉。
[0008]所述偶數個連接桿的數量為2?8個。
[0009]所述移動架為板式結構。
[0010]所述移動架為框式結構。
[0011]所述移動架的框式結構內部設有“十”字型加強肋板。
[0012]所述“十”字型加強肋板沿框式結構的對角線設置
[0013]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與現有技術相比,1、本實用新型采用連桿設計,使用同一個動力源即可實現結構的升降,使用電缸可以借用光伏發電裝置本身轉化的電能無需再另外引進電源,大大簡化了結構的布局,節省了空間;2、兩塊獨立光伏電池的對稱布置,有利于及時反饋光伏裝置產生的電流,并進行電流數據的對比,此對比值可以反饋到控制系統來進行對電缸的自動控制;3、滾輪設計減少了移動時候與接觸物的摩擦,可以節省能量,縮小電缸的型號,進而縮小空間,降低結構成本;4、軌道槽的設計能夠保證結構在自動升降過程中移動的穩定性,且兩端的封閉設計限定了結構在一定范圍內的移動,避免了結構向一側傾斜的可能;5、偶數個連桿可以保證同一個動力源驅動所有的連接桿;6、移動架如采用板式結構強度高;7、移動架如采用框結構,節省材料;8、移動架框式結構內部采用“十”字型加強肋板加強了移動架的穩定性;9、“十”字型加強板對角設置更有利于結構的穩定,增加移動架的強度。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的整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包括電缸1,太陽能電池板2,固定座3,連接桿4,移動架5,滾輪6,軌道槽7,螺母8,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9和旋轉軸10。
[0017]太陽能電池板2的固定在有固定座3上,位于同一直線上的固定座3的連線相對于太陽能電池板2的中心線對稱,固定座3上設有開孔31,連接桿4兩端均設有開孔,分別為41和42,旋轉軸10通過開孔31,開孔41將固定座3和連接桿4進行連接,連接桿4可以圍繞旋轉軸10進行旋轉,每2個連接為一組,各組連接桿所在的面平行,且每組連接桿位于同一側各連接桿平行,連接桿4的另一端與移動架5進行固定連接,移動架5平行于地面設置,移動架5與旋轉軸10平行的一側設置有電缸1,電缸1穿過移動架5與螺母8進行螺紋連接固定,整個結構均采用連桿機構,相互連接,使用同一個動力源即可實現結構的升降,使用電缸可以借用光伏發電裝置本身轉化的電能無需再另外引進電源,大大簡化了結構的布局,節省了空間;太陽能電池板2的上方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9,兩個中線的連線垂直于旋轉軸,且二者性能接近,如果保持太陽光能垂直照射電池板,那兩個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9接收的強度是一致的,那么電流值應該相同,傳遞的數據也會相同,控制中心接到兩組數值相同的數據且保持不動,如果數值不同則會驅動電動進行伸出或者縮回動作,如果靠近電缸側電流大于遠離電缸側的,那電缸應該縮回直到兩組數據相同停止運動,這就實現了信息的自動收集和反饋形成了一個閉環系統,更加穩定;移動架5平行于電缸1的兩個設有數量相等的滾輪6,滾輪6相對設置,且相對設置的兩個滾輪6的中線連線垂直于電缸1,這樣減少了移動時候與接觸物的摩擦,可以節省能量,縮小電缸的型號,進而縮小空間,降低結構成本;滾輪6下方還固定有軌道槽7,其上開有槽71,槽71底部的面與滾輪6相切,保持線接觸,減少摩擦,且槽71的寬度大于滾輪6,保證滾輪6可以在槽71中運轉順暢,軌道槽兩端封閉,限定了結構在一定范圍內的移動,增加結構的穩定性,也避免了結構向一側傾斜的可能;連接桿4的數量為2?8的偶數,且每組連接桿一端的連線平行于太陽能電池板2的中線線具體的數量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選擇,偶數可以對稱放置,方便公用一個動力源,也方便電流數據的對照,簡化結構;移動架5可以為板式結構,性能穩定,也可以采用框式結構,節省材料,降低重量,縮小電缸型號,如采用框式結構,移動架5框式結構的內部可設有“十”字型加強肋板,這提升了移動架的穩定性,增加了強度,同時對整個架構也起到了穩定的作用,“十”字型加強肋板采用對角設置,增加了移動架的強度和穩定性,總之,整個結構通過連桿結構,公用一個動力源即可實現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成本低,適用范圍廣。
[0018]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主權項】
1.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陽能電池板,移動架,電缸,偶數個連接桿,固定座和旋轉軸,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設于所述固定座上,位于同一直線上的所述固定座相對于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中心線對稱,所述固定座上設有開孔,所述固定座通過所述開孔與所述偶數個連接桿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連接,各組連接桿所在的面平行,且每組連接桿位于同一側各連接桿平行,所述偶數個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移動架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架平行于地面,且所述移動架與所述旋轉軸平行的一面設置有電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電池板上邊緣處相對設置有兩塊獨立的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所述兩塊獨立的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的中心連線與所述旋轉軸垂直,且所述兩塊獨立的小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性能接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架平行于電缸的兩側分別設有數量相等滾輪,且兩側的滾輪相對設置,每兩個相對設置的滾輪的中心的連線垂直于所述電缸。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下方設有軌道槽,所述軌道槽的開槽內部底面與所述滾輪相切,所述軌道槽的兩端封閉。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數個連接桿的數量為2?8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架為板式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架為框式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架的框式結構內部設有“十”字型加強肋板。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加強肋板沿框式結構的對角線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小面積光伏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機構,包括太陽能電池板,移動架,電缸,偶數個連接桿,固定座和旋轉軸,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設于所述固定座上,位于同一直線上的所述固定座相對于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中心線對稱,所述固定座上設有開孔,所述固定座通過所述開孔與所述偶數個連接桿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連接,各組連接桿所在的面平行,且每組連接桿位于同一側各連接桿平行,所述偶數個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移動架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架平行于地面,且所述移動架與所述旋轉軸平行的一面設置有電缸。本實用新型為連桿結構,簡單方便,成本低,且可以公用一個動力源,能夠實現發電裝置的自動升降控制。
【IPC分類】H02S20/32
【公開號】CN205039760
【申請號】CN201520840177
【發明人】沙小同, 石寶軍, 田大和, 韓露萍
【申請人】天津中德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