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新型的槽楔貯存器和推桿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dang)序(xu)號:7300172閱(yue)讀:33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的槽楔貯存器和推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電機定子嵌線工具中的專用槽楔貯存器和推桿結構,屬于電動機嵌線工具。
小電機定子嵌線,現在普遍采用機械化嵌線設備,這種設備在國內外的現有技術中一般都有一個自動沖制軟槽楔的機構,其中槽楔貯存器和推桿是該機構的關鍵部件。這兩個部件的作用是把槽楔成形并推入定子槽內。但這一工藝過程有這樣一個問題,由于槽楔材料大都采用0.2毫米厚復合薄膜材料,它被沖入貯存器的內腔,依靠槽楔自身兩側的彈力張緊在內腔兩壁上,在線圈嵌入定子槽內之同時,推桿推動槽楔克服嵌線時的摩擦阻力,使槽楔復蓋槽口。但推桿的截面積形狀難以與貯存器內腔達到精密滑配,因此推桿和0.2毫米厚的槽楔之間將產生擠壓或打滑現象,影響嵌線質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常的做法是提高槽楔貯存器的推桿尺寸精度和減小熱處理后的變形,另外采用質量優良的槽楔材料。聯邦德國、日本等國的嵌線設備均以此加以解決。但是這樣做無疑增加設備成本和電機加工成本,也不能較大幅度地提高嵌線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槽楔貯存器和推桿,它不但能達到推桿截面形狀與槽楔貯存器的精密滑配,克服嵌線時擠壓或打滑現象,而且使設備制造方便,降低設備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實現的在槽楔貯存器的“凹”內腔上開凹形槽,在推桿的前端作出凸起的兩翼邊,使凹凸相配,從而保證了嵌線質量。
本實用新型因為只需在原有槽楔貯存器和推桿上改變結構,所以加工比較簡單。由于這種改進的結構的優點,降低了機械加工和熱處理的要求,使設備成本降低,對槽楔材料的成形性能要求也相對降低,不但能提高嵌線質量,而且有較明顯的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附圖給出。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小電機嵌線設備的嵌線頭上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A-A剖面圖。
圖3為已有的槽楔貯存器的結構圖。
圖4為已有的推桿的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槽楔貯存器結構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推桿結構圖。
圖7為圖5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圖6的局部放大圖。
參照圖1至圖4將現有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從而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改進的實質。圖1中線圈6被推頭7上升時推入定子1槽內,推桿3為一種細長金屬桿,通過槽楔貯存器2把槽楔5推入定子槽內(復蓋槽口)。貯存器2與導指4成對匹配,它們的數目等于定子槽數,貯存器2組成的“凹”形內腔用于接收和貯存“凹”形槽楔。這些槽楔5,由于沖槽機構中的沖頭沖入貯存器,靠它自身兩側的彈力張緊在貯存器2的內腔的壁上。圖3、圖4分別給出了槽楔貯存器和推桿的結構,前者截面成梯形,兩側加工成凹形;后者為細長的金屬扁條狀,前端為斜面后部下方開一凹槽。這樣細長零件(1400約毫米,B×h約5×5毫米)熱處理易變形。貯存器2形狀復雜,加工工序多,積累誤差大,組合成的貯存器的“凹”形內腔難以與推桿截面形狀完全一致,因此當推桿在槽楔內移動時常會產生前面提到的推桿和槽楔之間擠壓和打滑現象,從而損壞槽楔嚴重影響嵌線質量。由于制造精度尚不能達到任意互換的要求,所以維修時調換困難。
參照圖5至圖8,本實用新型對上述的兩個零件進行了新的改進。圖5和圖7為槽楔貯存器2’,在其上開凹形槽9,圖6和圖8為推桿3’,在其前端凸出兩翼邊8,為了使上述凹槽9和兩翼邊8成滑配合,它們的截面積均為1×0.5平方毫米,依靠推桿兩凸出翼邊在貯存器的“凹”形內腔中正好頂住“凹”形槽楔5的兩側邊下部,它能非常順利地把槽楔推入定子槽內,不會產生任何擠壓和打滑現象,而推桿3’的其他部位的尺寸和貯存器2的配合可以放松。這種結構設計,經試驗、加工非常方便,維修時也能互換。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的小電機定子嵌線工具中的槽楔貯存器和推桿,其形狀結構為槽楔貯存器2與定子內槽相同呈“凹”形內腔,推桿為細長截面積為倒梯形的金屬推桿,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凹”形內腔2′上開有凹形槽7,b、所述的推桿3′的前端凸出兩翼邊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槽楔貯存器和推桿,其特征在于,槽楔貯存器2’的凹槽9和推桿3’上的兩翼邊8其截面積均為1×0.5平方毫米。
專利摘要現有的小電機定子嵌線工具中的槽楔貯存器和推桿,由于形狀比較復雜,加工困難,經熱處理后易變形,影響配合精度和互換性能,推槽楔時產生摩擦阻力,出現打滑或擠壓現象,損壞槽楔。本實用新型對現有結構進行了改進,在槽楔貯存器上開有1×0.5平方毫米截面的凹槽,推桿兩側凸出同樣截面的兩翼正好與貯存器的凹槽滑配,依靠凸翼頂住“凹”槽楔的兩邊,把它們順利頂入定子槽內。采用本結構既節省加工工時和成本又提高了嵌線質量。
文檔編號H02K3/48GK2052984SQ8921377
公開日1990年2月14日 申請日期1989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1989年7月13日
發明者韓大龍 申請人:機械電子工業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