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dang)序號:10956345閱讀:720來源:國(guo)知局
一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包括防磨支架本體,所述防磨支架本體開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滾輪安裝孔和下滾輪安裝孔,所述上滾輪安裝孔中可拆卸安裝有上滾輪耐磨套,所述下滾輪安裝孔中可拆卸安裝有下滾輪耐磨套;安裝時,上滾輪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上滾輪耐磨套中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可轉動連接;下滾輪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下滾輪耐磨套中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可轉動連接。該防磨支架能夠提高耐磨性能,避免運轉傳輸卡頓,保證硅片品質。
【專利說明】
一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
【背景技術】
[0002]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光能使半導體電子器件有效地吸收太陽光輻射能,并使之轉變成電能的直接發電方式,是當今太陽光發電的主流。時下,人們通常所說的太陽光發電就是太陽能光伏發電,亦稱太陽能電池發電。太陽能光伏行業中,電池片的工藝流程中的濕法制絨和刻蝕工藝是太陽能電池工藝的重要環節,其好壞直接影響了硅材料的轉換效率。
[0003]適用于濕法制絨和刻蝕工藝的濕法制絨和刻蝕設備,目前大多采用滾輪傳動方式,因而對其設備的機械強度及磨損防護要求比較高。因此,較好地解決滾輪端的磨損問題可為持續生產和提高設備穩定性提供保障,而滾輪支架的磨損已成為提高設備穩定性的關鍵手段。
[0004]目前的濕法制絨和刻蝕設備上,支架是通過滾輪兩端的軸直接穿插在支架孔內,實現滾輪轉動,從而實現硅片從上料傳送到下料;長期使用后,滾輪支架的孔徑會磨損成橢圓形,導致運轉傳輸卡頓,影響硅片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能夠提高耐磨性能,避免運轉傳輸卡頓,保證硅片品質。
[0006]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包括防磨支架本體,所述防磨支架本體開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滾輪安裝孔和下滾輪安裝孔,所述上滾輪安裝孔中可拆卸安裝有上滾輪耐磨套,所述下滾輪安裝孔中可拆卸安裝有下滾輪耐磨套;
[0008]安裝時,上滾輪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上滾輪耐磨套中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可轉動連接;
[0009]下滾輪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下滾輪耐磨套中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可轉動連接。
[0010]其中,所述上滾輪安裝孔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為緊配合;所述下滾輪安裝孔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為緊配合。
[0011]其中,所述上滾輪耐磨套包括同軸連接的第一圓柱和第二圓柱,所述第一圓柱的外徑與所述上滾輪安裝孔的內徑相適應,所述第二圓柱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圓柱的外徑,所述第一圓柱與所述第二圓柱的內部開設有直通型的第一連接孔;
[0012]安裝時,所述第一圓柱伸入所述上滾輪安裝孔內與所述上滾輪安裝孔配合,所述上滾輪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第一連接孔中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圓柱置于所述防磨支架本體的側面與所述上滾輪的端面之間。
[0013]其中,所述下滾輪耐磨套包括同軸連接的第三圓柱和第四圓柱,所述第三圓柱的外徑與所述下滾輪安裝孔的內徑相適應,所述第四圓柱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三圓柱的外徑,所述第三圓柱與所述第四圓柱的內部開設有直通型的第二連接孔;
[0014]安裝時,所述第三圓柱伸入所述下滾輪安裝孔內與所述下滾輪安裝孔配合,所述下滾輪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第二連接孔中可轉動連接,所述第四圓柱置于所述防磨支架本體的側面與所述下滾輪的端面之間。
[0015]其中,所述上滾輪的端部的軸的外側套設有上滾輪輔助耐磨套,所述上滾輪輔助耐磨套伸入所述上滾輪耐磨套中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可轉動連接。
[0016]其中,所述第一圓柱的外徑為14mm,所述第一連接孔的內徑為10mm,所述第二圓柱的厚度為2mm;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適應的所述上滾輪的外徑為20mm。
[0017]其中,所述下滾輪的端部的軸的外側套設有下滾輪輔助耐磨套,所述下滾輪輔助耐磨套伸入所述下滾輪耐磨套中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可轉動連接。
[0018]其中,所述第三圓柱的外徑為19mm,所述第二連接孔的內徑為15mm,所述第四圓柱的厚度為2mm;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適應的所述下滾輪的外徑為25mm。
[0019]其中,所述防磨支架本體的長度為580mm,寬度為60mm,厚度為20mm。
[0020]其中,所述防磨支架本體包括10個所述上滾輪安裝孔和10個所述下滾輪安裝孔,且一個所述上滾輪安裝孔對應一個所述下滾輪安裝孔。
[002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22]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包括防磨支架本體,所述防磨支架本體開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滾輪安裝孔和下滾輪安裝孔,所述上滾輪安裝孔中可拆卸安裝有上滾輪耐磨套,所述下滾輪安裝孔中可拆卸安裝有下滾輪耐磨套;安裝時,上滾輪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上滾輪耐磨套中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可轉動連接;下滾輪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下滾輪耐磨套中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可轉動連接;其在防磨支架本體的用于安裝上滾輪的上滾輪安裝孔和下滾輪的下滾輪安裝孔中分別增加了上滾輪耐磨套和下滾輪耐磨套,因而在上滾輪和下滾輪運行的過程中,上滾輪端部的軸則與上滾輪耐磨套接觸,而不是直接與防磨支架的上滾輪安裝孔接觸,同樣,下滾輪端部的軸則與下滾輪耐磨套接觸,而不是直接與防磨支架的下滾輪安裝孔接觸,因而上滾輪和下滾輪轉動時不會直接與防磨支架本體摩擦,避免對上滾輪安裝孔和下滾輪安裝孔的磨損,從而保護了防磨支架,另外,上滾輪耐磨套和下滾輪耐磨套均設置為可拆卸形式,在長時間運轉磨損后可以通過更換上滾輪耐磨套和下滾輪耐磨套即可,避免更換防磨支架,從而即節省了成本,維修維護又簡單方便;因此,該防磨支架能夠提高耐磨性能,避免運轉傳輸卡頓,保證硅片品質。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防磨支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防磨支架與滾輪連接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防磨支架的上滾輪耐磨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防磨支架的下滾輪耐磨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中:1-防磨支架本體;2-上滾輪安裝孔;3-下滾輪安裝孔;4-上滾輪;5-下滾輪;21-上滾輪耐磨套;31-下滾輪耐磨套;211-第一圓柱;212-第二圓柱;213-第一連接孔;311-第三圓柱;312-第四圓柱;313-第二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9]如圖1所示,一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包括防磨支架本體I,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開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滾輪安裝孔2和下滾輪安裝孔3,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中可拆卸安裝有上滾輪耐磨套21,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中可拆卸安裝有下滾輪耐磨套31。其中,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的長度為580mm,寬度為60mm,厚度為20mm,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包括10個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和10個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且一個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對應一個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
[0030]如圖2所示,安裝時,上滾輪4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中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可轉動連接;下滾輪5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中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可轉動連接。
[0031]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為緊配合;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為緊配合。從而可以避免上滾輪耐磨套21與上滾輪安裝孔2之間轉動摩擦,也避免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與下滾輪安裝孔3之間轉動摩擦。
[0032]如圖3所示,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包括同軸連接的第一圓柱211和第二圓柱212,所述第一圓柱211的外徑與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的內徑相適應,所述第二圓柱212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圓柱211的外徑,所述第一圓柱211與所述第二圓柱212的內部開設有直通型的第一連接孔213;
[0033]安裝時,所述第一圓柱211伸入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內與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配合,所述上滾輪4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第一連接孔213中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圓柱212置于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的側面與所述上滾輪4的端面之間。
[0034]其中,所述第一圓柱211的外徑為14mm,所述第一連接孔213的內徑為10mm,所述第二圓柱212的厚度為2mm;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適應的所述上滾輪4的外徑為20mm。
[0035]這時,上滾輪4的端部的軸不直接與上滾輪安裝孔2配合,避免上滾輪安裝孔2的磨損,而且通過第二圓柱212實現了對防磨支架本體I與上滾輪4隔離,進而避免上滾輪4對防磨支架本體I的磨損。
[0036]優選的,所述上滾輪4的端部的軸的外側套設有上滾輪輔助耐磨套,所述上滾輪輔助耐磨套伸入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中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可轉動連接。通過在上滾輪4的端部的軸的外側套設上滾輪輔助耐磨套,進而在轉動時,上滾輪輔助耐磨套與上滾輪耐磨套直接配合,進一步避免上滾輪的端部的軸與防磨支架本體I的接觸。
[0037]如圖4所示,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包括同軸連接的第三圓柱311和第四圓柱312,所述第三圓柱311的外徑與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的內徑相適應,所述第四圓柱312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三圓柱311的外徑,所述第三圓柱311與所述第四圓柱312的內部開設有直通型的第二連接孔313;
[0038]安裝時,所述第三圓柱311伸入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內與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配合,所述下滾輪5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第二連接孔313中可轉動連接,所述第四圓柱312置于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的側面與所述下滾輪5的端面之間。
[0039]其中,所述第三圓柱311的外徑為19mm,所述第二連接孔313的內徑為15mm,所述第四圓柱312的厚度為2mm;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適應的所述下滾輪5的外徑為25mm。
[0040]這時,下滾輪5的端部的軸不直接與下滾輪安裝孔3配合,避免下滾輪安裝孔3的磨損,而且通過第四圓柱312實現了對防磨支架本體I與下滾輪5隔離,進而避免下滾輪5對防磨支架本體I的磨損。
[0041 ]優選的,所述下滾輪5的端部的軸的外側套設有下滾輪輔助耐磨套,所述下滾輪輔助耐磨套伸入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中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可轉動連接。通過在下滾輪5的端部的軸的外側套設下滾輪輔助耐磨套,進而在轉動時,下滾輪輔助耐磨套與下滾輪耐磨套直接配合,進一步避免下滾輪的端部的軸與防磨支架本體I的接觸。
[0042]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通過改變上滾輪與防磨支架本體之間的接觸方式,將原先的直接接觸方式改為間接接觸方式,改善了傳動滾輪在生產過程中的穩定性,保證滾輪的水平,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碎片率,降低維護和維修成本,其結構簡單,便于實現,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0043]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適用于濕法工藝的防磨支架,包括防磨支架本體(I),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開設有上下間隔設置的上滾輪(4)安裝孔(2)和下滾輪安裝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中可拆卸安裝有上滾輪耐磨套(21),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中可拆卸安裝有下滾輪耐磨套(31); 安裝時,上滾輪(4)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中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可轉動連接; 下滾輪(5)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中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可轉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為緊配合;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為緊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包括同軸連接的第一圓柱(211)和第二圓柱(212),所述第一圓柱(211)的外徑與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的內徑相適應,所述第二圓柱(212)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圓柱(211)的外徑,所述第一圓柱(211)與所述第二圓柱(212)的內部開設有直通型的第一連接孔(213); 安裝時,所述第一圓柱(211)伸入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內與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配合,所述上滾輪(4)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第一連接孔(213)中可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圓柱(212)置于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的側面與所述上滾輪(4)的端面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包括同軸連接的第三圓柱(311)和第四圓柱(312),所述第三圓柱(311)的外徑與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的內徑相適應,所述第四圓柱(312)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三圓柱(311)的外徑,所述第三圓柱(311)與所述第四圓柱(312)的內部開設有直通型的第二連接孔(313); 安裝時,所述第三圓柱(311)伸入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內與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配合,所述下滾輪(5)的端部的軸伸入所述第二連接孔(313)中可轉動連接,所述第四圓柱(312)置于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的側面與所述下滾輪(5)的端面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滾輪(4)的端部的軸的外側套設有上滾輪輔助耐磨套,所述上滾輪輔助耐磨套伸入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中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可轉動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柱(211)的外徑為14mm,所述第一連接孔(213)的內徑為10mm,所述第二圓柱(212)的厚度為2mm;與所述上滾輪耐磨套(21)適應的所述上滾輪(4)的外徑為20mm。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滾輪(5)的端部的軸的外側套設有下滾輪輔助耐磨套,所述下滾輪輔助耐磨套伸入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中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可轉動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圓柱(311)的外徑為19mm,所述第二連接孔(313)的內徑為15mm,所述第四圓柱(312)的厚度為2mm;與所述下滾輪耐磨套(31)適應的所述下滾輪(5)的外徑為25_。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的長度為580mm,寬度為60mm,厚度為20mm。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支架本體(I)包括10個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和10個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且一個所述上滾輪安裝孔(2)對應一個所述下滾輪安裝孔(3)。
【文檔編號】H01L31/18GK205645846SQ20162039909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戴長偉, 劉裕通, 嚴柏林, 謝賢清
【申請人】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wen)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