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轉換接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轉換接頭,尤指一種于定位環內設置卡制環片的轉換接頭,當插頭的端子插入接頭的插孔時,藉由該卡制環片內環緣所設的兩卡制部,夾緊于插頭的接地部外緣,而增加接頭的拉拔力,并保持良好接觸。
在電子物品中轉換接頭為使用率極廣的構件,如耳機的插頭若與音響、隨身聽等物品上預留的插孔直徑不符時,即須藉助轉換接頭將原端子轉變成較大或較小的端子,以與插孔的孔徑能達到最佳的配合,使音訊得以傳達。
請參看圖4所示的一種現有的轉換接頭,它是在端子50末端與第一接觸部51相連處設有呈凵形的接觸片52,接觸片52兩側設有對應的卡制部53,接觸片52外緣套設有絕緣套54,又于端子50的接地部55周緣環設一接地環56,該接地環56則套設金屬管60并銜接一定位環61,定位環61中間則形成一插孔62,最后于接地環56、金屬管60及定位環61外緣包覆一層絕緣的外套筒63;藉此可供插頭70的端子71由轉換接頭的插孔62處插入,此時接觸片52的兩卡制部53會卡于端子71的第一接觸部72的卡槽73處,使兩者的第一接觸部51、72相互銜接,而端子71接地部74銜接處形成一金屬凸緣75,該凸緣75的端面則與定位環61的端面接觸,而達到傳達訊號的目的。
唯此一類型的轉換接頭,使用時存在有許多缺陷,而不合于市場的要求,其缺陷在于插頭70的端子71與轉換接頭的插孔62,是有一定規格的配合公差,加上為便于插頭70的端子71能易于插入插孔62中及加工上的方便,插孔62的孔徑皆略大于端子71直徑約為0.5mm左右,因此插入插孔62內的插頭70,該端子71的接地部74與定位環61間形成一細微的空隙,而無導電作用,故完全依賴插頭70的凸緣75與定位環61等端部的接觸,然而凸緣75及定位環61的端面是暴露空氣中的,因此很容易產生氧化層或附著灰塵,而影響到訊號傳遞的穩定性,又目前部份的插頭70于制造時業者為節省成本,而將凸緣75部份省略,因此配合此類無凸緣75的插頭70使用時,則無法導通訊號的傳遞,基于上述的眾多缺陷原因,圖4所示的現有轉換接頭在市面上已經很少見。
另請參看圖5所示,是目前較常見的現有轉換接頭,該設計主要點在于避免前述現有結構的缺點,乃于端子80的末端與第一接觸部81相連處設有呈單片形式的接觸片82,接觸片82上設有卡制部83,另設有一與接地部84的接地環85銜接的接觸片86,該接觸片86具有卡制部87,且其長度較接觸片82為長,組裝時則套設一絕緣套88于兩接觸片82、86外緣處,再于接地環85外緣設一金屬管90,而接地環85及金屬管90外緣包覆一絕緣的外套筒91,藉此當插頭70的端子71插入轉換接頭的插孔時,該端子71的卡槽73處則與接觸片82的卡制部83卡合,而接地部84則與接觸片86接觸。
該結構利用兩不同長短的接觸片82、86,使插頭70端子71的第一接觸部72及接地部74分別與兩接觸片8286銜接,以達到訊號傳達的目的,但該結構仍存在缺點如下1、卡制力不足當插頭70的端子71插入接頭的插孔中,兩者間會形成一適當的拉拔力,以防止插頭70與接頭間的脫落,而此種力量設計為轉換接頭所必備,該拉拔力約在四英磅左右為最佳,然現有轉換接頭僅利用一接觸片82的卡制部83與端子71的卡槽73卡制,兩者間的卡合力量明顯地較弱,而無法承受四磅左右的拉拔力,因此使用時插頭70及轉換接頭間很容易脫落。
2、現有結構的不合格率高,故品質檢驗時耗時費工由于絕緣套88套設于兩接觸片82、86外緣,兩接觸片82、86會向內彎折偏斜,且接頭包覆外套筒91時,塑膠以130℃的高溫融鑄而成,絕緣套88在瞬間會因溫度升高而改變形狀及厚度,故較長的接觸片86會因此產生更大的彎折角度,但若接觸片86的端部超過插孔一半時,插頭70的端子71會受到接觸片86端部限制,而無法插入使用,因此其合格率相當高,又對于接觸片86的端部超過插孔一半的產品,則須利用工具將其頂開,若頂得開便可使用,若頂不開則形成不合格產品而予以淘汰,因此檢驗的過程相當的耗時費工,勢必產量受到影響而降低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的轉換接頭,其主要目的在于在端子末端設有具卡制部的凵形接觸片,接觸片外緣套設絕緣套,端子末端周緣設有接地環,藉由接地環銜接一金屬管,金屬管端部再套設一定位環,該定位環與金屬管間卡設一卡制環片,卡制環片于內環緣處延設有兩卡制部,再于接地環、金屬管及定位環外緣包覆一層絕緣的外套筒,利用該卡制環片的卡制部設計,而可達到具極佳拉拔力并可保持良好接觸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的轉換接頭,該接頭設有端子、接地環、金屬管及定位環、其中端子前端的第一接觸部設有一卡槽,而接地環則設固于端子的接地部末端周緣,端子末端設有呈凵形并與第一接觸部相通的接觸片,接觸片上設有卡制部,于接觸片外緣套設絕緣套,另金屬管套于接地環上,定位環則套于金屬管另端,于接地環、定位環外緣包覆絕緣的外套筒,其特點在于金屬管與定位環間設有一圓形卡制環片,該卡制環片于內環緣延設有兩卡制部,當插頭端子插入接頭的插孔內,卡制環片的卡制部會與端子的接地部接觸卡制,藉此提供一具實用性的轉換接頭。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
1、接地部13、44的接觸良好本實用新型藉由卡制環片21的卡制部16設計,而可使接頭的接地部13與插頭40的接地部44呈穩固接觸狀態,即使插頭40的端子41與接頭的插孔24間存有間隙,乃能達到穩固接觸,因此訊號傳遞相當的穩定,并可克服現有結構因定位環端面的氧化層及灰塵的影響,所造成傳遞訊號不良的問題,同時所配合的插頭40亦不局限于端子41的接地部44必須形成一金屬凸緣75的設計,因此本實用新型與常用結構相較,確實具有接地部接觸良好的優點。
2、具有較佳的拉拔力本實用新型除了接觸片15兩側的卡制部83、16、22、86所提供的卡制力外,卡制環片21、21的卡制部83、16、22、86亦對端子10、41、71形成另一卡制力,而使插頭40的端子10、41、71插入本實用新型的插孔24時,可獲得較佳的拉拔力,而使兩者不易發生脫落的現象,與現有結構相比,確實具有較強拉拔力。
3、本實用新型不合格率低本實用新型的接觸片15較短,故兩側的偏斜量相較小,因此并不會有插頭40的端子41無法插入的情形發生,因此不合格率極低,另本實用新型檢驗時無須再以工具調整觸片15的位置,故與現有結構相比,的確可達到省時省工的目的,而提高產品的產量及降低不合格率。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目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部份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與插頭銜接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現有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另一種現有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關于本實用新型轉換接頭的結構內容,請首先參看圖1、圖2所示,該轉換接頭主要設有一端子10,端子10前緣為第一接觸部11,并于第一接觸部11處形成一卡槽12,又端子10周緣為一接地部13,該接地部13與第一接觸部11間設有一絕緣環14,端子10末端設有呈凵形接觸片15,接觸片15兩側于對應處形成內凹的卡制部16,且接觸片15與第一接觸部11銜接,又于端子10的接地部13末端周緣套設有接地環17,另設有一絕緣套18、金屬管20、卡制環片21及定位環23,該卡制環片21于內環孔緣處延設有兩對應的卡制部22,而定位環23則設有插孔24,其中一端形成凹槽25,另設有絕緣的外套筒30。
請再參見圖1、圖2所示,轉換接頭的組裝時,首先將卡制環片21置入定位環23的凹槽25中,再將金屬管20一端以高壓迫入定位環23的凹槽25中,使定位環23固結于金屬管20一端,卡制環片21則夾緊于金屬管20及定位環23間,另絕緣套18再套于凵形接觸片15的外緣,繼而以接觸片15的端部插入金屬管20中,并使接地環17迫入金屬管20內,藉此將端子10、金屬管20、卡制環片21及定位環23固結成一體,最后于端子10的接地環17、金屬管20、定位環23外緣以熔鑄方式形成一絕緣的外套筒30,該外套筒30包覆于接地環17、金屬管20及定位環23的外緣。
再請配合圖3所示,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轉換接頭時,前端的端子10可插入電器的插孔中,末端的插孔24則可供插頭40的端子41插入,而達到插頭40及插孔轉接的目的,當插頭40的端子41由定位環23的插孔24穿入時,該端子41的第一接觸部42會插入凵形接觸片15的中,接觸片15則利用金屬本身的彈性及周緣絕緣套18的彈性作用,使接觸片15的兩卡制部16卡制于卡槽43的中,達到接頭的第一接觸部11與插頭40的第一接觸部42的銜接,而卡制環片21則利用內環緣所形成的卡制部22與端子41的接地部44呈卡緊狀態,亦達到接頭的接地部13與插頭40的接地部44銜接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轉換接頭,該接頭設有端子、接地環、金屬管及定位環、其中端子前端的第一接觸部設有一卡槽,而接地環則固設于端子的接地部末端周緣,端子末端設有呈凵形并與第一接觸部相通的接觸片,接觸片上設有卡制部,且接觸片外緣套設絕緣套,另金屬管套于接地環上,而定位環則套于金屬管另一端,于接地環、定位環外緣包覆有絕緣的外套筒,其特征在于金屬管與定位環間設有一圓形卡制環片,該卡制環片于內環緣延設有兩卡制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轉換接頭,它主要于端子末端設有ㄩ形接觸片,接觸片兩側對應處形成一內凹的卡制部,而接觸片外緣環設有絕緣套,端子末端周緣設有接地環,另設內具卡制環片的定位環,該卡制環片于內環緣處延設有兩卡制部,又設有一可銜接于接地環及定位環間的金屬管,再于接地環、金屬管及定位環外緣包覆一層絕緣的外套筒,藉此實現提供一種較強拉拔力,并可保持良好接觸目的。
文檔編號H01R31/06GK2198685SQ9421805
公開日1995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1994年8月3日 優先權日1994年8月3日
發明者楊福仁 申請人:楊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