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導電金屬端子,包括在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末端側處的導體保持部和在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基端側處的護套保持部,該導體保持部保持電纜的導體,該護套保持部保持護套。所述導體保持部包括底板和一對導體壓嵌片,所述鋁電纜的導體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護套保持部包括與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相鄰的底板和一對護套壓嵌片。所述導體保持部還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半圓柱狀形成并且從一個導體壓嵌片延伸到另一個導體壓嵌片。所述導體保持部還包括圓形齒部,所述圓形齒部比所述突出部更靠近末端側。
【專利說明】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電纜裝接到端子的壓接結構,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其中,將具有由鋁或鋁合金形成的導體的電纜裝接到端子,并且當拉動電纜而使得在電纜上施加將該電纜從端子分離的力時,能夠防止鋁電纜輕易地斷開。
【背景技術】
[0002]一般而言,對于要在諸如汽車的車輛中布線的線束,使用銅電纜。當線束彼此連接或與車載設備連接時,將端子裝接到線束的銅電纜。該類型的端子通常通過壓接而裝接到銅電纜。
[0003]壓接在銅電纜上的端子通常包括底板和一對導體壓嵌片,該底板適于允許通過將多根銅線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銅電纜的導體放置于其上,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設置成與所述底板連續并且因此允許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導體被夾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之間。
[0004]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適于:通過向內壓接導體壓嵌片,將銅電纜的導體夾在底板與導體壓嵌片之間,并且,通過以這種方式夾住,將端子壓接在銅電纜的導體上。
[0005]近年來,除了缺乏銅資源之外,考慮到車輛的重量減輕和材料的容易再循環,已經研究使用鋁電纜代替銅電纜。然而,與銅相比,鋁具有形成在其表面上的厚氧化膜,并且在鋁電纜的情況下,導體與端子之間的接觸電阻往往相對高。
[0006]為了減小導體與端子之間的接觸電阻,采用如下方法:其中,將端子的每一個導體壓嵌片強有力地壓嵌在導體上,使得導體的壓縮比增加。根據該方法,通過在導體上強有力地壓嵌而破壞了構成導體的每一條導線上的氧化膜,因此實現了導體與端子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減小。
[0007]如本文所使用的,導體的壓縮比是在壓縮之后的導體的橫截面積與在壓縮之前的導體的橫截面積的比率。
[0008]隨著導體的壓縮比增加,施加到導體的應力也增力口。因此,在機械強度上次于銅的鋁的情況下,如果過多的應力被施加到導體,則端子的壓接強度顯著減小。
[0009]因此,關于將端子壓接到鋁電纜,已經提出了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其中,導體與端子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減小能夠與端子的壓接強度的確保相兼顧(例如,參見JP-A-)。
[0010]根據JP-A-中公開的壓接結構,端子10包括底板20和一對導體壓嵌片21 ;該底板20適于允許鋁電纜I的導體2放置于其上,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設置成與該底板20連續并且還允許該底板20上的導體2夾在且被壓嵌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之間。導體2布置在底板20上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之間,并且通過壓接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而夾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與底板20之間。另外,突起部24設置成朝壓接導體2的壓接部的末端定位。從底板20到導體壓嵌片21的壓嵌高度H在遍及導體壓嵌片的整個寬度的范圍內是大致恒定的。因此,壓接部在導體2的末端側處比在其基端側處由導體壓嵌片21針對突起部24更加強有力被壓縮。[0011]另外,在JP-A-中公開的壓接結構中,多個齒部(淺凹槽)25設置在導體保持部13的底板20上的突起部24的后方,以在與導體2的壓接部的軸線方向(即,端子10的縱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因此,突起部24設置在齒部25所設置的位置的前方。
[0012]根據在JP-A-中公開的壓接結構,雖然設法使整個導體壓嵌片的壓嵌高度是大致恒定的,但是能夠將突起部所存在的、導體的前方位置處的壓縮比設定得更高,并且能夠將不存在突起部的、導體的后方位置處的壓縮比設定得更低。因此,在具有高壓縮比的前部中電連接能力能夠維持高水平,并且在具有低壓縮比的后部中端子保持力能夠維持高水平。
[0013]然而,JP-A-的問題在于,當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導體的芯線受到過分壓縮時,導體受到齒部的拐角的損害,從而降低了固定強度,并且因此,當拉動鋁電纜時,鋁電纜的導體的伸長小,從而導致導體過早地斷開等。
[0014]另外,能夠在各種環境中使用其中端子裝接到鋁電纜的帶端子的鋁電纜,并且因此對該帶端子的鋁電纜執行熱沖擊試驗。熱沖擊試驗是旨在通過溫度上的突變(熱沖擊)來評估產品的試驗,其中在短時間內對試驗產品交替且重復地施加高溫和低溫以引起環境溫度的突變,從而評估試驗產品的可靠性。
[0015]在如上所述的熱沖擊試驗中,由于在壓嵌不同的材料的那部分中的膨脹系數上的差別,所以根據溫度改變的膨脹和收縮而在鋁電纜的導體與端子的底板和導體壓嵌片之間產生有小間隙。因此,存在鋁電纜的導體在導體壓嵌片中游動的情況。
[0016]因為如上所述的鋁電纜的導體在導體壓嵌片中游動,所以存在的問題在于,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扭絞在一起而形成并且被導體壓嵌片壓嵌的導體的芯線由于齒部的拐角而受到諸如刮痕的損害,從而降低了固定強度。
[0017]因此,考慮到上述問題,已經完成了本發明,并且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其中,當拉動電纜使得將電纜從端子分離的力施加到電纜上時,能夠防止由于齒部的拐角而產生的應力直接施加到電纜,并且因此,由于應變消除效果(strainrelief effect)或分散效果,能夠防止鋁電纜的導體輕易地斷開。
【發明內容】
[0018](I)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一種導電金屬端子的壓接結構,其中,通過將所述導電金屬端子壓接在鋁電纜上而使所述導電金屬端子連接到所述鋁電纜,所述鋁電纜包括通過扭絞多根鋁或鋁合金線而形成導體和由絕緣材料制成并且覆蓋在所述導體的外周上的護套,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壓接結構包括在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末端側處的導體保持部和在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基端側處的護套保持部,該導體保持部保持鋁電纜的導體,該護套保持部保持鋁電纜的護套。所述導體保持部包括底板和一對導體壓嵌片,所述鋁電纜的導體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設置成與所述底板連續并且將在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上的所述導體夾在之間。所述護套保持部包括底板和一對護套壓嵌片;該底板與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相鄰,并且所述護套放置在所述護套保持部的該底板上;所述一對護套壓嵌片設置成與所述護套保持部的底板連續并且將在所述護套保持部的底板上的所述護套夾在之間。所述導體保持部還包括在所述導體保持部的護套保持部側上并且以半圓柱狀形成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從一個導體壓嵌片經過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延伸至另一個導體壓嵌片并且垂直于所述鋁電纜的壓接導體的軸線方向。所述導體保持部還包括圓形齒部,該圓形齒部在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和一對導體壓嵌片的上表面上。所述圓形齒部比所述突出部更靠近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末端側。
[0019](2)在(I)所述的壓接結構中,所述導體保持部還包括第二突出部,該第二突出部從一個導體壓嵌片經過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延伸至另一個導體壓嵌片并且垂直于所述鋁電纜的壓接導體的軸線方向,并且所述圓形齒部設置在所述突出部與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間。
[0020](3)在(I)或(2)所述的壓接結構中,其中,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高度是 0.03mm 至 0.08_。
[0021](4)在(I)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壓接結構中,圓形齒部以之字形圖案排布。
[0022]根據如(I)所述的本發明,即使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導體的芯線受到過分壓縮,導體的芯線也不會被齒部的拐角刮傷,從而防止了導體的芯線受到損害并且還防止了固定強度上的降低。另外,當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鋁電纜而使得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的導體上時,能夠通過由突出部產生的應力消除效果和由齒部而產生的分散效果而獲得鋁電纜的導體的伸長,從而增加固定強度(拉伸載荷)。
[0023]此外,根據如(I)所述的本發明,即使當鋁電纜的導體由于熱沖擊試驗而在端子的導體壓嵌片中游動時,也能夠通過由突出部產生的應力消除效果和由齒部產生的分散效果而獲得鋁電纜的導體的伸長,從而增加拉伸載荷。
[0024]根據如(2 )所述的本發明,除了突出部之外,還設置有第二突出部使得齒部設置在所述突出部與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間,并且所述第二突出部以半圓柱狀形成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的末端側上并且從一個導體壓嵌片經過底板延伸到另一個導體壓嵌片,以與鋁電纜的導體的壓接部的軸線方向垂直。因此,即使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導體的芯線受到過分壓縮,導體的芯線也不會被齒部的拐角刮傷,從而防止了導體的芯線受到損害并且還防止了固定強度上的降低。此外,當拉動鋁電纜時,能夠通過兩個突出部獲得進一步增強的應變消除效果,并且通過由齒部產生的應力消除效果和分散效果,也能夠獲得鋁電纜的導體的伸長,從而增加固定強度(拉伸載荷)。
[0025]此外,根據如(2)所述的本發明,即使當鋁電纜的導體由于熱沖擊試驗而在端子的導體壓嵌片中游動時,能夠通過兩個突出部獲得進一步增強的應變消除效果,并且通過由齒部產生的應變消除效果和分散效果,也能夠獲得鋁電纜的導體的伸長,從而防止導體被過早地破壞。
[0026]根據如(3)所述的本發明,所述突出部的高度設定為0.03mm至0.08mm,并且因此與突出部接觸,并且能夠最佳地維持防止力施加到纜上的應變消除效果。即,通過將所述突出部的高度設定為0.03mm至0.08mm,能夠確保最佳抗拉強度。
[0027]在此處,將所述突出部的高度設定為0.03mm或以上的原因是因為,如果將突出部的高度設定為0.03mm,則當將端子的導體壓嵌片中的每一個強有力地壓嵌在導體上時,能夠抑制導體的壓縮比上的降低,并且能夠破壞在構成電纜的導體的每一條線上的氧化膜以實現導體與端子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減小,但是不能獲得應變消除效果。
[0028]另外,將突出部高度設定為0.08mm或以下的原因是因為,如果突出部的高度大于0.08_,則能夠充分地獲得應變消除效果,但是當將端子的導體壓嵌片中的每一個強有力地壓嵌在導體上時,并不能夠抑制導體的壓縮比上的降低,并且不能實現通過破壞構成電纜的導體的每一條線上的氧化膜而獲得的導體與端子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減小。
[0029]根據(4)中所述的本發明,通過將圓形齒部以之字形圖案排布,即使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導體的芯線受到過分壓縮,甚至當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鋁電纜而使得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的導體上時,導體的芯線也不會被齒部的拐角刮傷,從而充分地發揮應變消除效果。
[0030]此外,根據(4)中所述的本發明,通過將圓形齒部以之字形圖案排布,即使當鋁電纜的導體由于熱沖擊試驗而在端子的導體壓嵌片中游動時,導體的芯線也不會被齒部的拐角刮傷,從而充分地發揮應變消除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電纜的端子的壓接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
[0032]圖2是示出圖1的沿著其縱向方向垂直地打斷以經過橫向方向上的中心的主要部分的透視圖。
[0033]圖3是圖2所示的端子的前視圖。
[0034]圖4是示出鋁電纜的導體的壓縮比與突出部的高度的關系的特性視圖。
[0035]圖5是示出關于當拉動電纜直至電纜的導體伸長并且被破壞時的固定強度的特性,常規端子所裝接到的鋁電纜的導體與圖1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端子所裝接到的鋁電纜的導體之間的比較的示圖。
[0036]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電纜的端子的壓接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
[0037]圖7是示出圖6的沿著其縱向方向垂直地打斷以經過橫向方向上的中心的主要部分的透視圖。
[0038]圖8是圖7所示的端子的前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現在將參照附圖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的具體實施例。
[0040]第一實施例
[0041]圖1至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視圖。
[0042]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電纜的端子的壓接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的整個透視圖,圖2是示出圖1的沿著其縱向方向垂直地打斷以經過橫向方向上的中心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截面透視圖,并且圖3是示出當從前方觀察圖2所示的端子的局部放大截面透視圖時的視圖。
[0043]同時,在附圖中,箭頭A指示端子的末端(前端)方向,并且箭頭B指示端子的基端(后端)方向。
[0044]在圖1中,附圖標記I指示鋁電纜。該鋁電纜I構造為被覆電纜,其中,導體2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3扭絞在一起而形成,并且導體2的外周覆蓋有由絕緣材料形成的護套4。
[0045]構成鋁電纜I的鋁合金包括例如鋁和鐵的合金。與由鋁制成的導體相比,該合金能夠容易地被延長,從而增加了強度(特別地,抗拉強度)。
[0046]此外,在鋁電纜I的端部(即,電纜的末端)處,通過將護套4移除預定的長度而使導體2暴露,并且將端子10壓接在鋁電纜I的端部上。
[0047]如圖1所示,通過擠壓成形(包括彎曲)由諸如銅合金的導電金屬制成的板材料而形成端子10。端子10的末端設置有與對應的端子(未示出)的連接部11,并且其基端設置有用于保持鋁電纜I的保持部12。
[0048]保持部12在其末端側上設置有用于保持鋁電纜I的導體2的暴露末端的導體保持部13,并且保持部12在其基端側上設置有用于保持鋁電纜I的護套4的護套保持部14。
[0049]導體保持部13具有底板20和導體壓嵌片21,并且因此,在垂直于端子10的縱向方向的橫截面上以大體U形形成。
[0050]底板20旨在使得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的導體2能夠放置于其上。
[0051]此外,導體壓嵌片21設置成與底板20連續并且成為一對,并且配置成使得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并且放置在底板20上的所述導體2能夠被夾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之間。
[0052]護套保持部14具有底板22和和一對護套壓嵌片23,所述底板22適于使得鋁電纜I的端部上的護套4能夠放置于其上,所述一對護套壓嵌片23設置成與底板22連續并且因此使得放置在底板22上的護套4能夠被夾在所述一對護套壓嵌片23之間。
[0053]此外,類似于導體保持部13,護套保持部14以大體U形形成。
[0054]護套保持部14的底板22設置成與導體保持部13的底板20的基端連續。
[0055]如圖2和圖3所示,突出部24設置在端子10的底板20和一對導體壓嵌片21上,以從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中的一個導體壓嵌片21a經過底板20延伸到另一個導體壓嵌片21b。突出部24設置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的朝向護套壓嵌片23定位的那側上,并且,如圖2所示,所述突出部24還設置成垂直于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接部的軸線方向。
[0056]另外,突出部24以半圓柱狀形成。以這種方式,通過以半圓柱狀形成突出部24,當利用底板20和一對導體壓嵌片21壓嵌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的導體2時,突出部24具有應變消除效果而不會刮傷鋁電纜I的導體2,從而增強了對鋁電纜I的導體2的固定強度。
[0057]因為端子10設置有突出部24,所以當利用端子I壓嵌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的導體2時,看起來是端子10抓持鋁電纜I的導體2。因此,如果拉動鋁電纜1,則突出部24防止鋁電纜I的導體2被直接拉動。換言之,通過提供突出部24,當拉動鋁電纜I時,拉力最初施加在抓持鋁電纜I的導體2的突出部24上,從而防止了應力直接施加到鋁電纜I的導體2。
[0058]在圖4中,示出了當將端子10的一對導體壓嵌片21強有力地壓嵌在導體2上時、突出部24的高度h (S卩,從底板20的表面到突出部24的最高點的距離)與導體2的壓縮比之間的關系。
[0059]圖4示出導體2的壓縮比如何隨著突出部24的高度h而改變,其中縱軸示出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縮比,并且橫軸示出突出部24的以0.0lmm為增量的高度h,從而示出壓縮比隨著突出部24的高度h的變化。
[0060]從圖4,當突出部24的高度h是0.0lmm以上且小于0.03mm時,鋁電纜I的導體2具有90%以上的高壓縮比,從而抑制了在壓縮比上的降低。此外,當突出部24的高度h是
0.0lmm以上且小于0.03mm時,在構成鋁電纜I的導體2的每一條線3上的氧化膜被破壞,從而實現了導體2與端子10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減小。
[0061]然而,在0.0lmm以上且小于0.03mm的突出部24的高度h中,無法實現在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鋁電纜I時,通過突出部24來抑制鋁電纜I的導體2的滑動以防止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I的導體2上的應變消除效果。
[0062]另外,當突出部24的高度h是0.03mm以上時,突出部24抑制鋁電纜I的導體2的滑動,并且因此通過突出部24產生了防止在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鋁電纜I時力直接施加到鋁電纜I的導體2上的應變消除效果。
[0063]如果突出部24的高度h是0.03mm以上,則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縮比開始從90%逐漸降低。即,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縮比降低。
[0064]在鋁電纜I中,在導體2與端子10之間的接觸電阻往往相對高。因此,為了減小接觸電阻,采用如下方法:其中,將端子10的一對導體壓嵌片21強有力地壓嵌在導體2上,使得導體2的壓縮比增加。
[0065]因此,如果突出部24的高度h變成0.03以上并且因此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縮比開始從90%逐漸降低,則導致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縮比降低、導體2與端子10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加,從而降低了通過破壞構成導體2的每一條線3上的氧化膜來減少導體2與端子10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效果。
[0066]能夠發現,通過破壞構成導體2的每一條線3上的氧化膜來減小導體2與端子10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效果可能引起障礙,因為如果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縮比不超過60%,則即使當從100%降低時,也無法獲得預期的接觸電阻。
[0067]如果突出部24的高度h變為0.03mm以上,則通過突出部24來抑制當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鋁電纜I時鋁電纜I的導體2的滑動以防止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I的導體2上的所述應變消除效果逐漸增強。
[0068]然而,隨著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縮比降低,導體2與端子10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力口,并且因此,通過破壞構成導體2的每一條線3上的氧化膜來減小導體2與端子10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效果降低。
[0069]因此,從圖4,能夠發現,突出部24的高度h是0.08mm以下,使得壓縮比不低于60%以使獲得預期的接觸電阻。換言之,通過將突出部24的高度h設定到0.03mm至0.08mm的范圍,能夠獲得通過破壞構成導體2的每一條線3上的氧化膜來減小導體2與端子10之間的接觸電阻的效果,并且還能夠獲得當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鋁電纜I時抑制鋁電纜I的導體2的滑動以防止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I的導體2上的應變消除效果。
[0070]如圖2和圖3所示,以圓形形狀形成的齒部(凹部)25排布在端子10的底板20和一對導體壓嵌片21的上表面(內表面)的一部分上,所述部分位于從突出部24所形成的位置朝向鋁電纜I的末端的位置。
[0071]因為如上所述齒部25以圓形形狀形成,所以當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鋁電纜I而使得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I的導體2上時,也可以防止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3扭絞在一起而形成并且被導體壓嵌片21壓嵌的所述導體2的芯線受到齒部的拐角的諸如刮痕的損害,從而防止了固定強度的降低。[0072]另外,齒部25設置在從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中的一個導體壓嵌片21a經過底板20到另一個導體壓嵌片21b的區域中。此外,如圖2和圖3所示,齒部25以之字形(zigzag)圖案排布。
[0073]以這種方式,通過以之字形圖案排布以圓形形狀形成的齒部25,即使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3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所述導體2的芯線受到過分壓縮,即便在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電纜I而使得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I的導體2上時,導體2的芯線也不會被齒部25的拐角刮傷,從而充分且更加有效地發揮應變消除效果。
[0074]圖5示出當增加拉伸載荷直至鋁電纜I的導體2被破壞時,根據如上所述的第一實施例的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與常規的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中的每一者的特性試驗結果。
[0075]在根據圖5的試驗中,使用如下兩種結構:(1)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端子裝接到通過將三根0.13mm2的鋁線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電纜的導體,并且然后通過端子的導體壓嵌片以70%的壓縮比壓縮所述導體的結構;和(2)將常規端子裝接到通過將三根0.13mm2的鋁線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電纜的導體,并且然后通過端子的導體壓嵌片以70%的壓縮比壓縮所述導體的結構,根據當拉動鋁錢直至電纜的導體被破壞時鋁電纜的導體的行程長度(伸長長度)來測量固定強度。
[0076]S卩,圖5示出當將拉伸載荷施加在其中將鋁電纜I的導體2放置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端子10的底板20上并且然后利用一對導體壓嵌片21壓嵌而使得該端子10裝接到鋁電纜I的結構以及其中將鋁電纜I的導體2放置在常規端子的底板上并且然后利用一對導體壓嵌片壓嵌而使得常規端子裝接到鋁電纜I的結構上時,鋁電纜I的導體2在被破壞之前如何伸長。
[0077]圖5是示出當拉動鋁電纜I直至鋁電纜I的導體2伸長并且被破壞時該鋁電纜I的導體2的伸長長度與拉伸載荷之間的關系的特性視圖。
[0078]換言之,圖5示出當拉動鋁電纜I同時增加拉伸載荷直至鋁電纜I的導體2伸長并且被破壞時,拉伸載荷的變化。
[0079]以這種方式,測量當拉動鋁電纜I直至鋁電纜I的導體2伸長并且被破壞時,施加在鋁電纜I上的拉伸載荷。因此,施加在鋁電纜I上的拉伸載荷指示的是:直至放置在端子10的底板20上并且被一對導體壓嵌片壓嵌的所述鋁電纜I的導體2伸長并且被破壞為止,鋁電纜I的導體2對端子10的固定強度(N)。
[0080]因此,在圖5中,橫軸示出鋁電纜I的導體2的伸長長度(行程),并且縱軸示出鋁電纜I的導體2對端子10的固定強度(N)的變化,因此描述其變化。
[0081]在圖5中,情況A涉及第一實施例,其中,將鋁電纜I的導體2放置在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端子10的底板20上,使得端子10裝接到鋁電纜I的導體2 ;并且情況B涉及常規示例,其中,將鋁電纜I的導體2放置在常規端子的底板上并且然后利用一對導體壓嵌片壓嵌,使得常規端子裝接到鋁電纜I。
[0082]從圖5看出,根據常規示例的情況B示出,當拉動鋁電纜I使得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是0.75mm時的固定強度是30N。
[0083]相反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示出,當固定強度同樣是30N時,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是0.65mm。[0084]這意味著,當將相同的拉伸載荷施加在鋁電纜I上時,在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和常規示例的情況B中的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彼此不同,并且因此,其中當將相同的拉伸載荷施加在鋁電纜I上時該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較小的這種情況具有更好的特性。
[0085]如能夠從圖5清楚地看到的,能夠發現,在常規示例的情況B和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中的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隨著拉伸載荷的進一步增加而增加。此外,如還能夠從圖5清楚地看到的,當施加在鋁電纜I上的拉伸載荷超過60N時,常規示例的情況B示出:招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在63N下延伸直至1.15mm,并且當將63N的拉伸載荷施加到鋁電纜I上時,鋁電纜I的導體2被破壞。
[0086]S卩,當增加施加在鋁電纜I上的拉伸載荷時,常規示例的情況B示出:招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延伸直至1.15mm,并且,當將63N的拉伸載荷施加到鋁電纜I上時,鋁電纜I的導體2被破壞。
[0087]因此,從圖5能夠發現,根據常規示例的情況B的固定強度是63N。
[0088]同時,在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中,能夠發現,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延伸直至1.55mm,并且此時固定強度是74N。
[0089]另外,當增加施加在鋁電纜I上的拉伸載荷而使得將80N的拉伸載荷施加在鋁電纜I上時,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示出: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延伸直至1.9mm,并且,當將80N的拉伸載荷施加到鋁電纜I上時,鋁電纜I的導體2被破壞。
[0090]S卩,從圖5能夠看出,在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中,當拉動鋁電纜I而使得該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是1.9mm時的固定強度是80N。
[0091]在圖5中,能夠發現,從常規示例的情況B的、指示根據該常規示例的情況B的鋁電纜I被破壞的固定強度是63N的這點到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延伸直至
1.55mm并且此時固定強度是74N的這點,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相對于常規示例的情況B而言具有增強的特性。
[0092]從固定強度是63N的點到固定強度是74N的點的這種區域是通過由突出部24而產生的應變消除效果而獲得的。
[0093]在圖5中,能夠發現,從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延伸直至1.55mm并且此時固定強度是74N的這點到通過進一步增加施加在鋁電纜I上的拉伸載荷而將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延伸直至1.9mm并且此時固定強度是80N的這點,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具有進一步增強的特性。
[0094]在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中,從固定強度是69N的點到固定強度是80N的點的這種區域是通過由齒部25產生的分散效果而獲得的。
[0095]S卩,從通過由突出部24產生的應變消除效果和由齒部25產生的分散效果的組合,而使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延伸直至1.3mm并且因此固定強度超過74N的這點,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具有增強的固定強度特性。
[0096]以這種方式,與常規示例的情況B相比,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鋁電纜I的導體2的行程(伸長長度)能夠比常規示例的情況B長0.75mm (即,能夠增加直至失效的行程),并且固定強度能夠比常規示例的情況B大17N。因此,與常規示例的情況B相比,第一實施例的情況A能夠具有增強的特性。[0097]第二實施例
[0098]圖6至圖8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視圖。
[0099]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端子到電纜的壓接結構的第二實施例的整體透視圖,圖7是示出圖6的沿著其縱向方向垂直地打斷以經過橫向方向上的中心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截面透視圖,并且圖8是示出當從前方觀察圖7所示的端子的局部放大截面透視圖時的視圖。
[0100]同時,在附圖中,箭頭A指示端子的末端(前端)方向,并且箭頭B指示端子的基端(后端)方向。
[0101]第二實施例與圖1至圖3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除了突出部44之夕卜,進一步設置了第二突出部45,使得齒部46排布在所述突出部44與所述第二突出部45之間。第二突出部45以半圓柱狀形成在一對導體壓嵌片41的末端側上并且從一個導體壓嵌片41a經過底板40延伸到另一個導體壓嵌片41b,以垂直于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接部的軸線方向。
[0102]除前述之外,第二實施例與圖1至圖3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相同。
[0103]在圖6中,附圖標記I指示鋁電纜。該鋁電纜I構造為被覆電纜,其中,導體2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3扭絞在一起而形成,并且導體2的外周覆蓋有由絕緣材料形成的護套4。
[0104]構成鋁電纜I的鋁合金包括例如鋁和鐵的合金。與由鋁制成的導體相比,該合金能夠容易地被伸長,從而增加強度(特別地,抗拉強度)。
[0105]此外,在鋁電纜的端部(S卩,電纜的末端)處,通過將護套4移除預定的長度而使導體2暴露,并且將端子30壓接在鋁電纜I的端部上。
[0106]如圖6所示,通過擠壓成形(包括彎曲)由諸如銅合金的導電金屬制成的板材料而形成端子30。端子30的末端設置有與對應的端子(未示出)的連接部31,并且其基端設置有用于保持鋁電纜I的保持部32。
[0107]保持部32在其末端側上設置有用于保持鋁電纜I的導體2的暴露末端的導體保持部33,并且該保持部32在其基端側上設置有用于保持鋁電纜I的護套4的護套保持部44。
[0108]導體保持部33具有底板40和導體壓嵌片41,并且因此,在垂直于端子30的縱向方向的橫截面上以大體U形形成。
[0109]底板40旨在使得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的導體2能夠放置于其上。
[0110]此外,導體壓嵌片41設置成與底板40連續并且成為一對,并且配置成使得2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并且放置在底板40上的導體能夠被夾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21之間。
[0111]護套保持部44具有底板42和和一對護套壓嵌片43,所述底板42適于使得鋁電纜I的端部上的護套4能夠放置于其上,所述一對護套壓嵌片23設置成與底板42連續并且因此使得放置在底板42上的護套4能夠被夾在所述一對護套壓嵌片23之間。
[0112]此外,類似于導體保持部33,護套保持部34以大體U形形成。
[0113]護套保持部34的底板42設置成與導體保持部33的底板40的基端連續。
[0114]如圖7和圖8所不,第一突出部44設置在端子30的底板40和一對導體壓嵌片41上,以從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41的一個導體壓嵌片41a經過底板40延伸到另一個導體壓嵌片41b。第一突出部44設置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41的朝向護套壓嵌片43定位的那側上,并且,如圖7所示,所述突出部44還設置成垂直于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接部的軸線方向。
[0115]另外,第一突出部44以半圓柱狀形成。以這種方式,通過以半圓柱狀形成第一突出部44,當利用底板40和一對導體壓嵌片41壓嵌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的導體2時,該第一突出部44具有應變消除效果而不會刮傷鋁電纜I的導體2,從而增強了對鋁電纜I的導體2的固定強度。
[0116]因為端子30設置有第一突出部44,所以當壓嵌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的導體2時,這看起來是端子30抓持鋁電纜I的導體2。因此,如果拉動鋁電纜1,則第一突出部44防止直接拉動鋁電纜I的導體2。換言之,通過設置第一突出部44,當拉動鋁電纜I時,拉力最初施加在抓持鋁電纜I的導體2的第一突出部44上,從而防止了應力直接施加到鋁電纜I的導體2。
[0117]如圖7和圖8所示,第二突出部45設置在端子30的底板40和一對導體壓嵌片41上,以從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41中的一個導體壓嵌片41a經過底板40延伸到另一個導體壓嵌片41b。第二突出部45設置在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41的朝向電纜的末端定位的那側上,并且,如圖7所示,所述突出部45還設置成垂直于鋁電纜I的導體2的壓接部的軸線方向。
[0118]類似于第一突出部44,第二突出部45也以半圓柱狀形成。以這種方式,通過以半圓柱狀形成第二突出部45,當利用底板40和一對導體壓嵌片41壓嵌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的導體2時,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具有應變消除效果而不會刮傷鋁電纜I的導體2,從而增強了對鋁電纜I的導體2的固定強度。
[0119]因為端子30設置有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所以當壓嵌在鋁電纜I的端部處暴露的導體2時,看起來是端子30抓持鋁電纜I的導體2。因此,如果拉動鋁電纜1,則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防止了鋁電纜I的導體2被直接拉動。
[0120]換言之,通過設置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當拉動鋁電纜I時,拉力最初施加在抓持鋁電纜I的導體2的第一突出部44和第二突出部45上,從而防止了應力直接施加到鋁電纜I的導體2。
[0121]以這種方式,相對于僅設置第一突出部44的情況而言,通過設置除第一突出部44之外的第二突出部45,能夠進一步增強應變消除效果。
[0122]如圖7和圖8所示,以圓形形狀形成的齒部(凹部)46排布在端子30的底板30與一對導體壓嵌片41的上表面(內表面)的一部分上,所述部分位于第一突出部44與第二突出部45之間。
[0123]因為如上所述齒部46以圓形形狀形成,所以當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鋁電纜I使得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I的導體2上時,可以防止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3扭絞在一起而形成并且被導體壓嵌片41壓嵌的所述導體2的芯線受到齒部的拐角的諸如刮痕的損害,從而防止了固定強度的降低。
[0124]另外,齒部46設置在從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41中的一個導體壓嵌片41a經過底板40到另一個導體壓嵌片41b的區域中。此外,如圖7和圖8所示,齒部46以之字形圖案排布。
[0125]以這種方式,通過以之字形圖案排布以圓形形狀形成的齒部46,即使通過將多根鋁或鋁合金線3扭絞在一起而形成的所述導體2的芯線受到過分壓縮,即便在由于某種原因拉動電纜I而使得力直接施加在鋁電纜I的該導體2上時,該導體2的芯線也不會被齒部46的拐角刮傷,從而充分且更加有效地發揮應變消除效果。
[0126]雖然在圖1至圖3所示的第一實施例和圖6至圖8所示的第二實施例已經將齒部25和齒部46描述為以圓形形狀形成,但是齒部25和齒部46可以具有橢圓形狀。
[0127]此外,本發明并不限于前述實施例,能夠對其作出適當的改變、修改等。
【權利要求】
1.一種導電金屬端子的壓接結構,其中,通過將所述導電金屬端子壓接在鋁電纜上而使所述導電金屬端子連接到所述鋁電纜;所述鋁電纜包括通過扭絞多根鋁或鋁合金線而形成的導體以及由絕緣材料制成并且覆蓋在所述導體的外周上的護套,所述導電金屬端子包括: 在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末端側處的導體保持部,該導體保持部保持所述鋁電纜的導體;以及 在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基端側處的護套保持部,該護套保持部保持所述鋁電纜的護套, 其中,所述導體保持部包括底板和一對導體壓嵌片;所述鋁電纜的導體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設置成與所述底板連續并且將在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上的所述導體夾在之間, 所述護套保持部包括底板和一對護套壓嵌片;該底板與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相鄰,并且所述護套放置在所述護套保持部的該底板上;所述一對護套壓嵌片設置成與所述護套保持部的底板連續并且將在所述護套保持部的底板上的所述護套夾在之間, 所述導體保持部還包括突出部,該突出部在所述導體保持部的護套保持部側上并且以半圓柱狀形成,該突出部從一個所述導體壓嵌片經過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延伸至另一個所述導體壓嵌片并且垂直于所述鋁電纜的壓接導體的軸線方向, 所述導體保持部還包括圓形齒部,該圓形齒部在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和所述一對導體壓嵌片的上表面上,并且 所述圓形齒部比所述突出部更靠近所述導電金屬端子的末端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接結構,其中,所述導體保持部還包括第二突出部,該第二突出部從一個導體壓嵌片經過所述導體保持部的底板延伸至另一個導體壓嵌片并且垂直于所述鋁電纜的壓接導體的軸線方向,并且 所述圓形齒部設置在所述突出部與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接結構,其中,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高度是0.03mm 至 0.08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接結構,其中,所述圓形齒部以之字形圖案排布。
【文檔編號】H01R4/18GK103531932SQ20131027602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日
【發明者】松下浩一郎, 坂口忠久 申請人:矢崎總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