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急停按鈕開關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785914閱(yue)讀:39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急停按鈕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急停開關,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急停按鈕開關。
背景技術
急停開關是屬于主令控制電器的一種,當機器處于危險狀態時,通過急停開關切斷電源,停止設備運轉,達到保護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急停開關通常為手動控制的按壓式開關,串聯接入設備的控制電路,緊急情況下直接斷開控制電路電源從而快速停止設備避免非正常工作。急停開關一般分為自鎖式和推拉式,這兩種形式的急停開關在鎖定時都是通過按下蘑菇頭按鈕到其終端位置達到開關的鎖定;在解除緊急斷路按鈕的鎖定時,自鎖式急停開關需旋轉蘑菇頭按鈕實現開關的釋放;而推拉式急停開關則需要拔出蘑菇頭按鈕實現開關的釋放。現有技術中,不管是自鎖式急停開關還是推拉式急停開關,其鎖定與解鎖均通過在與按鈕連接的操動件上設置的彈簧和滾珠與開關外殼配合實現的。但是,上述兩種急停開關對于配合要求不同,自鎖式急停開關要求滾珠與外殼上的定位槽的接觸面積較大,以避免在解鎖時通過按鈕將操動件直接拉上去;而對于推拉式急停開關來說,如果滾珠與定位槽的接觸面積過大時,則會導致開關鎖定過緊,使得開關不容易釋放,造成開關解除鎖定困難。因此,在實際生產中,這兩種類型的急停開關在外殼同樣尺寸大小的情況下,需要配合不同大小的滾珠才能夠可靠運行。因此,兩種類型的急停開關在批量生產時導致配件較多,生產成本較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國專利文獻CN1416583A公開一種緊急按鈕,其即可以用作自鎖式按鈕也可用作推拉式按鈕。也就是說,該按鈕可以通過牽拉操作頭的方式也可以通過轉動操作頭的方式進行解鎖。當壓下按鈕時,鎖定裝置隨著操作頭下移,在鎖定裝置內彈簧的作用下,將鎖定球卡設于按鈕導向器的凸起下面,將其保持在被壓下的位置上;牽拉和/或者轉動操作頭時,在彈簧的作用下鎖定球退回,鎖定解除,按鈕操作頭在壓力彈簧的作用下上移。但是上述專利文獻中,為了實現兩種解鎖方式,即在牽拉方式解鎖時避免操作頭旋轉,在旋轉操作頭時,避免拉動操作頭,該按鈕在按鈕導向器在與鎖定裝置配合的周向上設置了兩套不同的機構,這導致該按鈕開關結構復雜,生產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急停開關結構復雜,配件較多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配件較少的蘑菇式急停按鈕開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急停按鈕開關包括殼體,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的一端連接按鈕,所述按鈕與所述殼體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所述操作件的另一端控制基座內動、靜觸點的接觸或不接觸,實現電路通斷;設置于所述操作件以及所述殼體之間的鎖定裝置,所述鎖定裝置包括,成型于所述殼體上的卡槽,設置于所述操作件的橫向凹槽內的鎖定件以及彈性件;所述鎖定件為長條形部件,其中一端為工作端,所述工作端在所述彈性件的作用下適于卡設于所述卡槽內,將所述操作件鎖定;在所述按鈕的牽拉/轉動作用下,所述鎖定件退出所述卡槽,將所述操作件解鎖;所述鎖定件的兩端均可作為工作端,且均為弧面,其中一端與所述卡槽配合時,適于與所述卡槽的上端面接觸;而另一端與所述卡槽配合時,適于與所述卡槽的邊緣點接觸。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鎖定件為兩端均為弧面結構的圓柱體,其中一個端面為半球面,另一端面為曲率半徑大于所述半球面半徑的弧面,所述半球面側與所述卡槽配合時,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的邊緣點接觸,所述弧面側與所述卡槽配合時,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的上端面接觸。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鎖定件為兩端面均為弧面結構的圓臺體,橫截面小的一側弧面與所述卡槽配合時,所述圓臺體與所述卡槽的邊緣點接觸,橫截面大的一側弧面與所述卡槽配合時,所述圓臺體與所述卡槽的上端面接觸;橫截面小的一側弧面的曲率半徑小于橫截面大的一側弧面的曲率半徑。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殼體周向上開設有解鎖定位孔以及鎖定定位孔;所述鎖定定位孔與所述卡槽的位置相對應,所述解鎖定位孔位于所述鎖定定位孔的上側。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鎖定件壓靠于所述卡槽內,所述鎖定件與所述卡槽的邊緣點接觸,在所述按鈕的牽拉作用下,所述按鈕操作件上移,脫離鎖定位置;在所述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將所述鎖定件卡接于所述解鎖定位孔內。 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鎖定件壓靠于所述卡槽內,所述鎖定件與所述卡槽的上端面接觸,所述殼體在所述卡槽位置的內壁上成型有解鎖凸起,在所述按鈕的轉動作用下,所述鎖定件轉動至所述解鎖凸起位置,在所述復位彈簧的作用下,所述操作件上移,脫離鎖定位置并將所述鎖定件卡接于所述解鎖定位孔內。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解鎖凸起與所述卡槽圓弧過渡,所述解鎖凸起與所述卡槽連接處成形有解鎖弧面。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操作件與所述按鈕卡扣連接,所述操作件設有扣合部,所述按鈕的底端設有卡勾,所述按鈕伸入所述操作件的盲孔內,所述卡勾卡接于所述扣合部。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操作件與所述按鈕卡扣連接,所述操作件在與所述按鈕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卡扣,所述卡扣設有卡扣槽;所述按鈕上可拆卸連接有推拉桿,所述推拉桿伸入所述卡扣槽內,所述按鈕在對應所述卡扣的位置成型有臺階,所述卡扣與所述臺階配合實現卡扣連接。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按鈕與所述殼體之間通過密封圈實現密封連接,所述密封圈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密封槽內;所述密封圈在與所述按鈕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兩條密封筋,與所述殼體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兩個凸起;所述殼體的所述密封槽內成型有兩個與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在上述急停按鈕開關中,所述按鈕上卡扣連接有透明指示片,在所述按鈕與所述殼體之間設置有指示件,所述指示件下側成型有旋轉推動腳,所述殼體的上側對應所述旋轉推動腳的位置開設有坡面槽,所述旋轉推動腳在彈簧的作用下在所述坡面槽上滑動。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通過將鎖定件設置成長條部件,所述長條形部件兩端均為弧面,且兩端可作為工作端,由于鎖定件具有兩種工作端,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部件不變的條件下,僅改變鎖定件的工作端,就可以獲得兩種形式的急停按鈕開關,即為牽拉式和轉動式,當設置為牽拉式時,將鎖定件的適于與所述卡槽邊緣點接觸的一端作為工作端與卡槽配合,鎖定件的另一端與彈性件連接,這種情況下,在牽拉力的作用下,鎖定件受到的阻力較小,很容易縮回操作件內,可以將開關解鎖。當設置為旋轉式時,將鎖定件工作端更換為適于與所述卡槽的上端面接觸的一端與卡槽配合,鎖定件的另一端與彈性件連接,這種情況下,在牽拉力的作用下,鎖定件受到阻力很大,無法縮回至操作件內,而只能通過旋轉的方式將開關解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結構簡單,配件較少,同時還可以獲得兩種形式的急停按鈕開關。(2)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的鎖定件設置為兩端為弧面結構的圓柱體,且在其中一個端面設為半球面,另一端面為曲率半徑大于所述半球面半徑的弧面;當半球面設為工作端時,其為牽拉式按鈕開關,牽拉時,半球面端與卡槽的邊緣點接觸,在牽拉力的作用下,容易縮回操作件中實現解除鎖定,牽拉時不費力;當另一端的弧面設為工作端時,鎖定件的柱面與卡槽的上端面接觸,在轉動的情況下,才能將鎖定件縮回操作件中,實現解鎖,避免了在牽拉的作用下,將開關解鎖。(3)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的鎖定件設置為兩端面均為弧面結構的圓臺體,所述圓臺體橫截面半徑大的一端與卡槽接觸時,由于圓臺的側面與卡槽的上端面接觸,在牽拉的作用下,無法使鎖定件縮回操作件內,只能通過轉動的方式解鎖。所述圓臺體橫截面半徑小的一端與卡槽接觸時,由于圓臺的側面與卡槽邊緣點接觸,使得操作件向上牽拉時,邊緣點將鎖定件推出卡槽,為實現解除鎖定提供助力。(4)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殼體周向上開設有解鎖定位孔以及鎖定定位孔對按鈕定位,保證了按鈕在鎖定或解除鎖定狀態時,處于穩定狀態。(5)進一步的,為了使自鎖式按鈕更加容易解除鎖定,本實用新型在解鎖凸起與所述卡槽之間進行圓弧過渡,保證了鎖定件在遇到解鎖凸起時,不被卡住,且容易移動到解鎖凸起的頂端,在解鎖凸起的作用下,鎖定件在彈性件的彈性作用下縮回操作件中,實現鎖定的解除。(6)進一步的,按鈕與殼體之間通過密封圈密封連接,密封圈與按鈕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兩條密封筋,與殼體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兩個凸起,凸起與凹槽的配合保證了密封圈的定位準確性,雙密封筋可以提高按鈕的密封性,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急停按鈕具有較高的IP防護等級。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急停按鈕開關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急停按鈕開關的實施例5的不包括基座的剖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急停按鈕開關的實施例6的不包括基座的剖面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急停按鈕開關的沿卡槽的橫切剖面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推拉式急停按鈕開關的鎖定件的鎖定狀態圖;[0030]圖6是本實用新型自鎖式急停按鈕開關的鎖定件的鎖定狀態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急停按鈕開關的密封件與殼體結合的局部的放大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自鎖式急停按鈕開關的立體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推拉式急停按鈕開關的立體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具有指示件的急停按鈕開關的分解圖。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殼體,11-解鎖定位孔,12-鎖定定位孔,13-密封槽,14-凹槽,2-按鈕,21-卡勾,22-推拉桿,23-臺階,3-復位彈簧,4-操作件,41-橫向凹槽,42-扣合部,43-卡扣,431-卡扣槽,5-鎖定件,6-彈性件,7-卡槽,8-解鎖凸起,9-密封圈,91-密封筋,92-凸起,10-基座,15-透明指示片,16-指示件,161-旋轉推動腳,17-坡面槽,18-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圖8,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急停按鈕開關,其包括殼體1,按鈕2,操作件4和鎖定裝置,其中,所述操作件4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殼體I內部,所述操作件4的一端連接按鈕2,所述按鈕2與所述殼體I之間設有復位彈簧3 ;所述操作件4的另一端控制基座10內動、靜觸點的接觸或不接觸,實現電路通斷;所述鎖定裝置設置于所述操作件4以及所述殼體I之間,所述鎖定裝置包括,成型于所述殼體I上的卡槽7,設置于所述操作件4的橫向凹槽41內的鎖定件5以及彈性件6 ;所述鎖定件5為長條形部件,其中一端為工作端,所述工作端在所述彈性件6的作用下適于卡設于所述卡槽7內,將所述操作件4鎖定;在所述按鈕2的牽拉/轉動作用下,所述鎖定件5退出所述卡槽7,將所述操作件4解鎖;所述鎖定件5的兩端均可作為工作端,且均為弧面,其中一端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適于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而另一端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適于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所述卡槽7環繞所述殼體I設置于所述殼體I的內壁上,所述卡槽7包括兩個面,為上端面和側端面,所述上端面與所述殼體內壁具有夾角,所述夾角的頂點為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所述側端面與所述殼體內壁平行。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6為彈簧,所述彈簧位于所述操作件4的橫向凹槽41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鎖定件5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橫向凹槽41相抵,所述鎖定件5相對于與彈簧連接的一端為工作端,所述工作端與殼體I的內壁相互作用。進一步的,所述按鈕2與所述殼體I之間通過密封圈9實現密封連接,如圖2、圖3及圖7所示所述密封圈9設置于所述殼體I的密封槽13內;所述密封圈9在與所述按鈕2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兩條密封筋91,與所述殼體I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兩個凸起92 ;所述殼體I的所述密封槽13內成型有兩個與所述凸起92配合的凹槽1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工作過程如下,在正常狀態下,所述復位彈簧3處于自然狀態,連接有按鈕2的所述操作件4可以在所述殼體I內沿所述殼體I的軸線方向滑動,所述鎖定裝置處于解鎖狀態,所述鎖定件5的工作端與所述殼體I的內壁可沿所述殼體I軸線方向滑動接觸,與所述鎖定件5連接的所述彈簧處于壓縮狀態。[0043]當出現緊急情況時,按下按鈕2來進行斷路,將按鈕2鎖定時,在所述按鈕2的按壓作用下,與所述按鈕2連接的所述操作件4沿所述殼體I的軸線方向向所述殼體I的近所述基座10的一端滑動,所述操作件4上的鎖定件5沿著所述殼體I向近所述基座10的一端移動,經過所述卡槽7,所述鎖定件5在所述彈簧的彈力推動下卡入所述卡槽7內,當所述鎖定件5工作端為適于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的弧面時,所述鎖定件5的工作端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當所述鎖定件5工作端為適于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的弧面時,所述鎖定件5的工作端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所述鎖定件5中部與所述操作件4的橫向凹槽41接觸,此時,所述卡槽7卡住所述鎖定件5,進而卡住所述操作件4,所述按鈕2被鎖定,所述按鈕2保持靜止不動,所述操作件4控制所述基座10內的動、靜觸點不接觸,實現電路的斷開。當緊急情況解除時,對鎖定的急停按鈕開關解除鎖定時,當所述鎖定件5的工作端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時,只需大力牽拉所述按鈕2,所述按鈕2拉動所述操作件4沿所述殼體I軸向方向向遠離所述基座10的一端滑動時,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將所述鎖定件5頂回所述操作件4的橫向凹槽41內,與所述鎖定件5連接的彈簧壓縮,當所述鎖定件5逐漸進入所述橫向凹槽41內,所述按鈕2逐漸沿所述殼體I軸向方向向所述殼體I的遠離所述基座10的一端滑動,當所述鎖定件5全部進入橫向凹槽41內時,所述按鈕2快速的向所述殼體I遠離所述基座10的一端移動。當所述鎖定件5的工作端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時,需旋轉所述按鈕2,將所述操作件4上的鎖定件5沿著所述卡槽7移動,直到遇到所述殼體I內設置用來釋放所述鎖定件5的釋放部件,所述操作件4解除鎖定,即所述操作件4可以沿著所述殼體I向所述殼體I的遠離所述基座10的一端滑動。實施例2本實施例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方式,所述鎖定件5為兩端均為弧面結構的圓柱體,其中一個端面為半球面,另一端面為曲率半徑大于所述半球面半徑的弧面,所述半球面側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所述弧面側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當所述急停按鈕開關設置為牽拉式時,如圖3所示,所述鎖定件5的半球面的弧面端為工作端,所述鎖定件5的另一端與所述彈性件6連接,鎖定時,所述半球面側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當所述急停按鈕開關設置為轉動式時,如圖2所示,所述鎖定件5端面的弧面曲率半徑大于所述半球面的曲率半徑的弧面側為工作端,所述鎖定件5的半球面側與所述彈性件6連接,鎖定時,所述弧面側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實施例3本實施例為實施例1的優選方式,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鎖定件5為兩端面均為弧面結構的圓臺體,橫截面小的一側弧面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臺體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橫截面大的一側弧面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臺體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橫截面小的一側弧面的曲率半徑小于橫截面大的一側弧面的曲率半徑。當所述急停按鈕開關設置為牽拉式時,如圖5所示,所述鎖定件5的橫截面積小的一側弧面端為工作端,所述鎖定件5橫截面大的一側弧面與所述彈性件6連接,鎖定時,所述鎖定件5的橫截面積小的一側弧面端與所述卡槽7配合,所述圓臺體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當所述急停按鈕開關設置為轉動式時,如圖6所示,所述鎖定件5的橫截面大的一側弧面端為工作端,所述鎖定件5橫截面小的一側弧面與所述彈性件6連接,鎖定時,所述鎖定件5的橫截面積大的一側弧面端與所述卡槽7配合,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實施例4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為了使得所述急停按鈕開關的安全使用,避免所述按鈕2在解鎖時不穩定,且所述按鈕2彈出時沖力過大損害內部部件,或鎖定時所述按鈕2鎖定不穩定,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殼體I周向上開設有解鎖定位孔11以及鎖定定位孔12 ;所述鎖定定位孔12與所述卡槽7的位置相對應,所述解鎖定位孔11位于所述鎖定定位孔12的上側。在本實施例中,當所述急停按鈕開關設置為牽拉式時,所述鎖定件5壓靠于所述卡槽7內,所述鎖定件5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在所述按鈕2的牽拉作用下,所述操作件4上移,脫離所述鎖定定位孔12,脫離鎖定位置;在所述拉力的作用下,將所述鎖定件5沿著所述殼體I的軸向方向經過所述解鎖定位孔11,所述鎖定件5在彈性件的彈力作用下卡接于所述解鎖定位孔11內。如圖4所示,所述殼體I在所述卡槽7位置的內壁上成型有解鎖凸起8。所述解鎖凸起8與所述卡槽7圓弧過渡,所述解鎖凸起8與所述卡槽7連接處成形有解鎖弧面,使得在所述鎖定件5轉動到所述解鎖凸起8時,所述鎖定件5可以滑動到所述解鎖凸起8的頂端,保證所述鎖定件5可以進入所述操作件4的橫向凹槽41內,解除鎖定。當所述急停按鈕開關設置為轉動式時,所述急停按鈕開關處于鎖定狀態,即所述鎖定件5壓靠于所述卡槽7內,所述鎖定件5與所述卡槽5的上端面接觸,當解鎖時,在所述按鈕2的轉動作用下,所述鎖定件5離開所述鎖定定位孔12,所述鎖定件5沿著所述卡槽7移動至所述解鎖凸起8位置,所述鎖定件5移動到所述解鎖凸起8的頂端時,所述鎖定件5進入所述操作件4的橫向凹槽41內,在所述復位彈簧3的作用下,所述操作件4上移,脫離鎖定位置,此間,所述鎖定件5與所述殼體I的內壁滑動接觸,并將所述帶有鎖定件5的操作件4轉動,使得所述鎖定件5經過所述解鎖定位孔11,所述鎖定件5在所述彈性件6的推動下陷入所述解鎖定位孔11內,進而卡接于所述解鎖定位孔11內。實施例5本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自鎖式急停開關,如圖2及圖9所示,所述操作件4與所述按鈕2卡扣連接,所述操作件4設有扣合部42,所述按鈕2的底端設有卡勾21,所述按鈕2伸入所述操作件4的盲孔內,所述卡勾21卡接于所述扣合部42。實施例6本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推拉式急停開關,如圖3及圖8所示,所述操作件4與所述按鈕2卡扣連接,所述操作件4在與所述按鈕2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卡扣43,所述卡扣43設有卡扣槽431 ;所述按鈕2的上可拆卸連接有推拉桿22,所述推拉桿22伸入所述卡扣槽431內,所述按鈕2在對應所述卡扣43的位置成型有臺階23,所述卡扣43與所述臺階23配合實現卡扣連接。[0062]其他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的急停開關還可以選用帶有指示功能的按鈕,如圖10所示,所述按鈕2上卡扣連接有透明指示片15,在所述按鈕2與所述殼體I之間設置有指示件16,所述指示件16下側成型有旋轉推動腳161,所述殼體I的上側對應所述旋轉推動腳161的位置開設有坡面槽17,所述旋轉推動腳161在彈簧18的作用下在所述坡面槽17上滑動。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急停按鈕開關,其包括殼體(I), 操作件(4),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殼體(I)內部,所述操作件(4)的一端連接按鈕(2),所述按鈕(2)與所述殼體(I)之間設有復位彈簧(3);所述操作件(4)的另一端控制基座(10)內動、靜觸點的接觸或不接觸,實現電路通斷; 鎖定裝置,設置于所述操作件(4)以及所述殼體(I)之間,所述鎖定裝置包括,成型于所述殼體(I)上的卡槽(7),設置于所述操作件(4)的橫向凹槽(41)內的鎖定件(5)以及彈性件(6); 所述鎖定件(5)為長條形部件,其中一端為工作端,所述工作端在所述彈性件(6)的作用下適于卡設于所述卡槽(7)內,將所述操作件(4)鎖定;在所述按鈕(2)的牽拉/轉動作用下,所述鎖定件(5)退出所述卡槽(7),將所述操作件(4)解鎖;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定件(5)的兩端均可作為工作端,且均為弧面,其中一端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適于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而另一端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適于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 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定件(5)為兩端均為弧面結構的圓柱體,其中一個端面為半球面,另一端面為曲率半徑大于所述半球面半徑的弧面,所述半球面側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所述弧面側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柱體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定件(5)為兩端面均為弧面結構的圓臺體,橫截面小的一側弧面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臺體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橫截面大的一側弧面與所述卡槽(7)配合時,所述圓臺體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橫截面小的一側弧面的曲率半徑小于橫截面大的一側弧面的曲率半徑。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I)周向上開設有解鎖定位孔(11)以及鎖定定位孔(12);所述鎖定定位孔(12)與所述卡槽(7)的位置相對應,所述解鎖定位孔(11)位于所述鎖定定位孔(12)的上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定件(5)壓靠于所述卡槽(7)內,所述鎖定件(5)與所述卡槽(7)的邊緣點接觸,在所述按鈕(2)的牽拉作用下,所述操作件(4)上移,脫離鎖定位置;在所述復位彈簧(3)的作用下,將所述鎖定件(5)卡接于所述解鎖定位孔(11)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定件(5)壓靠于所述卡槽(7)內,所述鎖定件(5)與所述卡槽(7)的上端面接觸,所述殼體(I)在所述卡槽(7)位置的內壁上成型有解鎖凸起(8),在所述按鈕(2)的轉動作用下,所述鎖定件(5)轉動至所述解鎖凸起(8)位置,在所述復位彈簧(3)的作用下,所述操作件(4 )上移,脫離鎖定位置并將所述鎖定件(5 )卡接于所述解鎖定位孔(11)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鎖凸起(8)與所述卡槽(7)圓弧過渡,所述解鎖凸起(8)與所述卡槽(7)連接處成形有解鎖弧面。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4)與所述按鈕(2)卡扣連接,所述操作件(4)設有扣合部(42),所述按鈕(2)的底端設有卡勾(21),所述按鈕(2)伸入所述操作件(4)的盲孔內,所述卡勾(21)卡接于所述扣合部(42)。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件(4)與所述按鈕(2)卡扣連接,所述操作件(4)在與所述按鈕(2)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卡扣(43),所述卡扣(43)上設有卡扣槽(431);所述按鈕(2)上可拆卸連接有推拉桿(22),所述推拉桿(22)伸入所述卡扣槽(431)內,所述按鈕(2)在對應所述卡扣(43)的位置成型有臺階(23),所述卡扣(43 )與所述臺階(23 )配合實現卡扣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鈕(2 )與所述殼體(I)之間通過密封圈(9 )實現密封連接,所述密封圈(9 )設置于所述殼體(I)的密封槽(13)內; 所述密封圈(9)在與所述按鈕(2)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兩條密封筋(91),與所述殼體(I)連接的一側成型有兩個凸起(92); 所述殼體(I)的所述密封槽(13)內成型有兩個與所述凸起(92)配合的凹槽(14)。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急停按鈕開關,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鈕(2)上卡扣連接有透明指示片(15),在所述按鈕(2)與所述殼體(I)之間設置有指示件(16),所述指示件(16)下側成型有旋轉推動腳(161),所述殼體(I)的上側對應所述旋轉推動腳(161)的位置開 設有坡面槽(17),所述旋轉推動腳(161)在彈簧(18)的作用下在所述坡面槽(17)上滑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急停按鈕開關,其包括殼體,操作件設置于殼體內部,操作件的一端連接按鈕,按鈕與殼體之間設有復位彈簧;操作件的另一端控制基座內動、靜觸點的接觸或不接觸,實現電路通斷;鎖定裝置,設置于操作件以及殼體之間,鎖定裝置包括,成型于殼體上的卡槽,設置于操作件的橫向凹槽內的鎖定件以及彈性件;鎖定件為長條形部件,其中一端為工作端,工作端在彈性件的作用下適于卡設于卡槽內,將操作件鎖定;在按鈕的牽拉/轉動作用下,鎖定件退出卡槽,將操作件解鎖;鎖定件的兩端均可作為工作端,且均為弧面,其中一端與卡槽配合時,適于與卡槽的上端面接觸;而另一端適于與卡槽的邊緣點接觸。解決了結構復雜,配件較多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H01H3/02GK202977196SQ20122074052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劉玉柱 申請人:樂清市信達利實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