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067077閱讀:279來源(yuan):國知(zhi)局
專利名稱: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顯示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面發光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平面顯示器是人與信息之間的溝通界面,因此其發展顯得特別重要。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由于具有自發光、廣視角、省電、程序簡易、低成本、操作溫度廣泛、高應答速度以及全彩化等等的優點,使其具有極大的潛力,因此可望成為下一代平面顯示器的主流。另外,對于50英寸以上的大型廣告牌或是顯示面板大多懸吊于高處,以方便觀賞者抬頭就可以看得到。因此,若能使顯示面板具有雙面顯示/發光的功能,便能提供更多信息給來來往往的觀看者。而目前對于雙面顯示/發光顯示器所存在的問題是重量的增加、厚度的增加以及成本的大幅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可以解決目前雙面顯示/發光顯示器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包括襯底、多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多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位于襯底上。所述多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位于襯底上,其中所述向上發光像素結構與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交錯排列于同一襯底上。因本發明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向上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交錯排列于同一襯底上,因此相較于傳統雙面發光顯示器不存在增加重量或厚度的問題。`


圖1A至圖1D是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等效電路圖。圖3至圖6是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等效電路圖。圖8至圖9是根據本發明多個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剖面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Pl: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2:向上發光像素結構R:紅色像素結構G:綠色像素結構
B:藍色像素結構SLl:掃描線DL1、DL2:數據線PL1、PL2:電源線T1、T1’、T2、T2’:有源元件CS1、CS2:電容器OLEDl、0LED2:有機發光元件100、200:襯底102、104、202、204:絕緣層106、206:平坦層106a:開口108:阻隔層110、208:反射層112a:透明陽極 112b:陽極材料114:反射陽極116、118:有機發光層120:透明陰極L1、L2:光線C1、C2:接觸窗D1、D2:控制元件SH、SHl:遮光層s:源極d:漏極g:柵極ch:溝道500,600:蓋板CFl、CF2:彩色濾光層210a:透明電極210b:電極材料212:反射電極214:反射式顯示介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A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A,本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包括多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多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在此,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l與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2交錯排列。根據本實施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包括紅色像素結構R(Pl)、綠色像素結構G(Pl)以及藍色像素結構B(Pl)。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包括紅色像素結構R (P2)、綠色像素結構G (P2)以及藍色像素結構B (P2)。在圖1A的實施例中,三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 (R、G、B)以及三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R、G、B)各自組成一像素單元,且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所構成的像素單元與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所構成的像素單元交替排列,以使得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與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均勻地分布于雙面顯示面板中。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不限制雙面顯示面板中的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多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排列方式。換言之,雙面顯示面板中的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多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排列還可以是如圖1B所示、圖1C所示或是圖1D所示,只要能夠使得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與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均勻地分布于雙面顯示面板中的排列方式均可。在此,雙面顯示面板可以是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反射式顯示面板或是其他不需要背光光源的顯示面板。倘若雙面顯示面板是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那么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與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分別為向下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向上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詳細說明如下。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等效電路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請同時參照圖2以及圖3,在本實施例中,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位于襯底100上。襯底100為透明襯底,其可以是軟性襯底(例如塑料材質)或是硬質襯底(例如是玻璃)。為了清楚地說明,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是以彼此鄰接設置的兩個像素結構為例來說明,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包括至少一控制元件D1、透明陽極112a、有機發光層116以及透明陰極120。根據本實施例,控制元件Dl包括有源元件Tl、Tl’以及電容器CS1。有源元件Tl可稱為開關薄膜晶體管,其與掃描線SLl以及數據線DLl電性連接。有源元件Tl’可稱為驅動薄膜晶體管,其與有源元件Tl以及電源線PLl電性連接。電容器CSl則是與有源元件Τ1,ΤΓ以及電源線PLl電性連接。本實施例的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是以兩個有源元件搭配一個電容器(2T1C)的結構為例來說明,但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換言之,本發明不限每一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內的有源元件與電容器的個數。另外。本實施例的有源元件Tl,Tl’是以底部柵極型薄膜晶體管為例來說明,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本實施例的有源元件Tl,Tl’也可以是頂部柵極型薄膜晶體管。另外,絕緣層102主要是作為有源元件Τ1,ΤΓ的柵極絕緣層,且絕緣層104主要是作為有源元件Tl,Tl’的保護層。另外,在絕緣層104上還包括覆蓋平坦層106。透明陽極112a是設置在平坦層106上,并且透過接觸窗Cl而與控制元件Dl (有源元件Tl’)電性連接。阻隔層108設置于平坦層106上并且暴露出透明陽極112a。有機發光層116位于被裸露出的透明陽極112a上,其包括紅色有機發光材料、藍色有機發光材料或是綠色有機發光材料。透明陰極120位于有機發光層116上。在此,透明陽極112a、有機發光層116以及透明陰極120構成有機發光元件0LED1,且有機發光元件OLEDl可發出紅光、綠光或是藍光。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包括控制元件D2、反射陽極114、有機發光層118以及透明陰極120。根據本實施例,控制元件D2包括有源元件T2、T2’以及電容器CS2。有源元件T2可稱為開關薄膜晶體管,其與掃描線SLl以及數據線DL2電性連接。有源元件T2’可稱為驅動薄膜晶體管,其與有源元件T2以及電源線PL2電性連接。電容器CS2則是與有源元件T2,T2’以及電源線PL2電性連接。本實施例的向上發光像素結構Ρ2是以兩個有源元件搭配一個電容器(2T1C)的結構為例來說明,但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換言之,本發明不限每一向上發光像素結構Ρ2內的有源元件與電容器的個數。另外。本實施例的有源元件Τ2,Τ2’是以底部柵極型薄膜晶體管為例來說明,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本實施例的有源元件Τ2,Τ2’也可以是頂部柵極型薄膜晶體管。類似地,絕緣層102主要是作為有源元件Τ2,Τ2’的柵極絕緣層,且絕緣層104主要是作為有源元件Τ2,Τ2’的保護層。反射陽極114設置在平坦層106上,并且透過接觸窗C2而與控制元件D2 (有源元件Τ2’)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反射陽極114包陽極材料112b以及反射層110,且陽極材料112b與控制元件Dl (有源元件T2’)電性連接。根據本實施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中的陽極材料112b是與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的透明陽極112a同時定義出,因此陽極材料112b與透明陽極112a的材質以及厚度相同或是相似。另外,反射層110是設置于陽極材料112b的下方,且反射層110可以與陽極材料112b接觸或是不與陽極材料112b接觸。阻隔層108設置于平坦層106上并且暴露出反射陽極114的陽極材料112b。有機發光層118位于被裸露出的陽極材料112b上,其包括紅色有機發光材料、藍色有機發光材料或是綠色有機發光材料。透明陰極120位于有機發光層118上。在此,反射陽極114、有機發光層118以及透明陰極120構成有機發光元件0LED2,且有機發光元件0LED2可發出紅光、綠光或是藍光。在上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中,還可進一步包括覆蓋像素結構P1、P2的保護層、設置于襯底100對向側的蓋板、 用以將像素結構P1、P2密封住的密封膠以及干燥材料其他膜層或是元件等等。承上所述,在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中,由于有機發光元件OLEDl的陽極112a以及陰極120都具有透光性,因此有機發光層116所放射出的光線LI可以向下經襯底100而射出。在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中,由于有機發光元件0LED2的陽極114具有反射性且陰極120具有透光性,因此有機發光層118所放射出的光線L2經反射層110的反射后將往上射出。因此,站立于雙面顯示面板前方的觀看者便可以觀看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所顯示出的影像,且站立于雙面顯示面板背面的觀看者便可以觀看到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所顯示出的影像。另外,由于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分別是由對應的驅動元件控制,因此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前方以及背面可以同時顯示不同的影像。另外,因為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都是制作在同一襯底100上,因此本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與傳統單面發光平面顯示面板的重量、厚度相當,不會有增加傳統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重量以及厚度增加的問題。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不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4的實施例與圖3的實施例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且不再重復說明。在圖4的實施例中,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還包括遮光層SH,以覆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中的透明陰極120。所述遮光層SH包括反射材料層、吸光材料層或是光電轉換材料層。換言之,當有機發光層116所產生的光線射至遮光層SH時,遮光層SH可將光線反射、或是將光線吸收或是將光線吸收并轉換成電能。在此,由于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的陽極112a以及陰極120都具有透光性,因此有機發光層116所產生的光線除了往下射出之外也會往上射出。本實施例在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中的透明陰極120上另外設置遮光層SH可以強制有機發光層116所產生的光線LI往下經襯底100射出。如此一來,可以降低對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干擾,以提高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影像顯示質量。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不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5的實施例與圖3的實施例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且不再重復說明。在圖5的實施例中,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中的反射層110并非形成在平坦層106的上方。在此實施例中,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中的反射層106與控制元件D2(有源元件T2’)的源極s以及漏極d屬于同一膜層。更詳細來說,有源元件T2’具有柵極g、源極S、漏極d以及溝道ch,而反射層110是由漏極d延伸出。另外,平坦層106具有開口 106a以暴露出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中的反射層110,且反射陽極114的陽極材料IlOb以及有機發光層118位于開口 106a內。在此,因反射層106是直接由漏極d延伸出(亦即反射層106源極s以及漏極d同時定義出),因此本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制造方法還可以進一步節省一道掩膜。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不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6的實施例與圖3的實施例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且不再重復說明。在圖6的實施例中,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除了包括控制元件D1、透明陽極112a、有機發光層116以及透明陰極120之外,還包括彩色濾光層CF1。在此,位于透明陽極112a上的有機發光層116包括白色有機發光材料,因此有機發光層116是放射出白光。另外,彩色濾光層CFl是位于透明陽極112a的下方。在本實施例中,彩色濾 光層CFl是位于絕緣層104以及平坦層106之間,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另外,彩色濾光層CFl包括紅色濾光層、綠色濾光層或是藍色濾光層。因此,當有機發光層116所放射出的白光通過彩色濾光層CFl之后的光線LI則成為紅光、綠光或是藍光。另外,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除了包括控制元件D2、反射陽極114、有機發光層118以及透明陰極120之外,還包括彩色濾光層CF2。在此實施例中,位于反射陽極114上的有機發光層118包括白色有機發光材料,因此有機發光層118是放射出白光。另外,彩色濾光層CF2位于透明陰極120的上方,且彩色濾光層CFl包括紅色濾光層、綠色濾光層或是藍色濾光層。因此,當有機發光層118所放射出的白光經過反射層110的反射而通過彩色濾光層CF2之后的光線L2則成為紅光、綠光或是藍光。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還可進一步包括遮光層SH。遮光層SH覆蓋在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的透明陰極120上。遮光層SH包括反射材料層、吸光材料層或是光電轉換材料層。換言之,當有機發光層116所產生的光線射至遮光層SH時,遮光層SH可將光線反射、或是將光線吸收或是將光線吸收并轉換成電能。由于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的陽極112a以及陰極120都具有透光性,因此有機發光層116所產生的光線除了往下射出之外也會往上射出。因此,若是在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中的透明陰極120上進一步設置遮光層SH可以強制有機發光層116所產生的光線LI往下經襯底100射出。如此一來,可以降低對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干擾,以提高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影像顯示質量。另夕卜,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可進一步包括蓋板500,其覆蓋遮光層SH以及彩色濾光層CF2。蓋板500的材質可以與襯底100相同或是相似。在上述圖3至圖6的實施例中,所述雙面顯示面板是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因此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與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分別為向下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向上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根據另一實施例,倘若雙面顯示面板是反射式顯示面板,那么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與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分別為向下發光的反射式像素結構以及向上發光的反射式像素結構,詳細說明如下。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不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等效電路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剖面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7以及圖8,在本實施例中,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位于襯底200上。襯底200為透明襯底,其可以軟性襯底(例如是塑料材質)或是硬質襯底(例如是玻璃)。類似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排列可以是如圖1A、圖1B、圖1C或是圖1D所示。為了清楚地說明,在此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是以彼此鄰接設置的兩個像素結構為例來說明。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包括有源元件Tl、透明電極210a、彩色濾光層CFl以及反射式顯示介質214。根據本實施例,有源元件Tl與掃描線SLl以及數據線DLl電性連接。在此,雖然有源元件Tl是以底部柵極型薄膜晶體管為例來說明,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本實施例的有源元件Tl也可以是頂部柵極型薄膜晶體管。另外,絕緣層202主要是作為有源元件Tl的柵極絕緣層,且絕緣層204主要是作為有源元件Tl的保護層。另外,在絕緣層204上還包括覆蓋平坦層206。透明電極210a是設置在平坦層206上,并且透過接觸窗Cl而與有源元件Tl電性連接。彩色濾光層CFl位于透明電極210a的下方。在本實施例,彩色濾光層CFl是位于絕緣層204以及平坦層206之間,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另外,彩色濾光層CFl包括紅色濾光層、綠色濾光層或是藍色濾光層。反射式顯示介質214位于透明電極210a上。所述反射式顯示介質214包括電濕潤顯示介質、電泳顯示介質或是其他的反射式顯示介質。另外,本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不面板還進一步包括蓋板600,其相對于襯底100設置。蓋板600為透明蓋板材料,其材質可以與襯底100相同或是相似。承上所述,當外界光源經由蓋板600進入反射式顯示介質214之后,部分光線會被反射式顯示介質214反射而再度從蓋板600射出,而另一部份的光線會穿過反射式顯示介質214并經過彩色濾光層CF1,以形成光線LI,其中光線LI為紅光、綠光或是藍光。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包括有源元件T2、反射電極212、彩色濾光層CF2以及反射式顯示介質214。

有源元件T2與掃描線SLl以及數據線DL2電性連接。在此,雖然有源元件T2是以底部柵極型薄膜晶體管為例來說明,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換言之,本實施例的有源元件T2也可以是頂部柵極型薄膜晶體管。另外,絕緣層202主要是作為有源元件T2的柵極絕緣層,且絕緣層204主要是作為有源元件T2的保護層。反射電極212是設置在平坦層206上,并且透過接觸窗C2而與有源元件T2電性連接。反射電極212包電極材料210b以及反射層208,且電極材料210b與有源元件T2電性連接。根據本實施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中的電極材料210b與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的透明電極210a是同時定義出,因此電極材料210b與透明電極210a的材質以及厚度相同或是相似。另外,反射層208是設置于電極材料210b的下方,且反射層208可以與電極材料210b接觸或是不與電極材料210b接觸。反射式顯示介質214位于反射電極212上。所述反射式顯示介質214包括電濕潤顯示介質、電泳顯示介質或是其他的反射式顯示介質。彩色濾光層CF2位于反射式顯示介質214上,且彩色濾光層CFl包括紅色濾光層、綠色濾光層或是藍色濾光層。承上所述,當外界光源經由蓋板600以及彩色濾光層CF2進入反射式顯示介質214之后,光線會被反射式顯示介質214及/或反射層208反射,并且被反射的光線再度通過彩色濾光層CF2而形成光線L2并且射出蓋板600,其中光線L2為紅光、綠光或是藍光。換言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所放射出的光線LI可以向下經襯底100而射出,且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所放射出的光線L2經由蓋板射出。因此,站立于雙面顯示面板前方的觀看者便可以觀看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所顯示出的影像,且站立于雙面顯示面板背面的觀看者便可以觀看到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所顯示出的影像。另外,因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分別由對應驅動元件控制,因此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前方以及背面可以同時顯示不同的影像。由于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以及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都是制作在同一襯底200上,因此本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與傳統單面發光平面顯示面板的重量、厚度相當,因此不會有增加傳統雙面發光顯示面板所存在的重量以及厚度增加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的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可進一步包括設置遮光層SH15K述遮光層SH覆蓋反射式顯示介質214且蓋板600覆蓋遮光層SH。所述遮光層SH包括反射材料層、吸光材料層或是光電轉換材料層。換言之,當被反射式顯示介質214反射的光線射至遮光層SH時,遮光層SH可將光線反射、將光線吸收或是將光轉換成電。本實施例在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中另外設置遮光層SH可以強制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的光線LI往下經襯底100射出。如此一來,可以降低對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干擾,以提高對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影像顯示質量。圖9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其中一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其中一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9的實施例與圖8的實施例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且不再重復說明。在圖9的實施例中,向下發光像素結構Pl的結構與圖8相同,而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包括有源元件T2、電極材料210b、遮光層SH1、反射式顯示介質214以及彩色濾光層CF2。在此,所述有源元件T2、電極材料210b、反射式顯示介質214以及彩色濾光層CF2皆與圖8所述相同或相似。在本實施例中,電極材料210b為透明電極材料,因此在電極材料210b的下方還設置有遮光層SHl。所述遮光層SHl包括反射材料層、吸光材料層或是光電轉換材料層。換言之,當光線穿透反射式顯示介質214并且通過電極材料210b而射至遮光層SHl時,遮光層SHl可將光線反射、將光線吸收或是將光線轉換成電。因此,向上發光像素結構P2的光線L2會被強制往蓋板600射出。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可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反射式顯示面板或是其他不需使用背光光源的顯示面板。由于本發明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向上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交錯排列于同一襯底上,因此相較于傳統雙面發光顯不器來說不會有增加重量或厚度的問題。另外,因向上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向下發光像素結構分別是由對應驅動元件控制,因此雙面發光顯示面板的前方以及背面可以同時顯示不同的影像。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面發光顯不面板,包括: 一襯底; 多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位于該襯底上, 多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位于該襯底上,其中所述向上發光像素結構與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交錯排列于該襯底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包括紅色像素結構、綠色像素結構以及藍色像素結構,且所述向上發光像素結構包括紅色像素結構、綠色像素結構以及藍色像素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分別為一向下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且所述向上發光像素結構分別為一向上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向下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包括: 一控制兀件; 一透明陽極,其與該控制元件電性連接; 一有機發光層,位于該透明陽極上,且該有機發光層包括一紅色有機發光材料、一藍色有機發光材料或是一綠色有機發光材料; 一透明陰極,位于該有機發光層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向下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還包括一遮光層,覆蓋該透明陰`極。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遮光層包括一反射材料層、一吸光材料層或是一光電轉換材料層。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向上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包括: 一控制元件; 一反射陽極,其與該控制元件電性連接; 一有機發光層,位于該反射陽極上,且該有機發光層包括一紅色有機發光材料、一藍色有機發光材料或是一綠色有機發光材料; 一透明陰極,位于該有機發光層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反射陽極包括一陽極材料以及一反射層。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反射層與該控制元件的一源極以及一漏極屬于同一膜層。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還包括一平坦層,覆蓋該控制元件,其中該平坦層具有一開口,暴露出該反射層,且該陽極材料以及該有機發光層位于該開口內。
11.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向下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包括: 一控制兀件; 一透明陽極,其與該控制元件電性連接;一彩色濾光層,位于該透明陽極的下方,其中該彩色濾光層包括一紅色濾光層、一綠色濾光層或是一藍色濾光層; 一有機發光層,位于該透明陽極上,且該有機發光層包括一白色有機發光材料;以及 一透明陰極,位于該有機發光層上。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還包括一遮光層,覆蓋該透明陰極。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遮光層包括一反射材料層、一吸光材料層或是一光電轉換材料層。
1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向上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像素結構包括: 一控制元件; 一反射陽極,其與該控制元件電性連接; 一有機發光層,位于該反射陽極上,且該有機發光層包括一白色有機發光材料; 一透明陰極,位于該有機發光層上;以及 一彩色濾光層,位于該透明陰極上,且該彩色濾光層包括一紅色濾光層、一綠色濾光層或是一藍色濾光層。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分別為一向下發光的反射式像素結構,且所述向上發光像素結構分別為一向上發光的反射式像素結構。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向下發光的反射式像素結構包括: 一有源元件; 一透明電極,其與該有源元件電性連接; 一彩色濾光層,位于該透明電極的下方; 一反射式顯示介質,位于該透明電極上。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反射式顯示介質包括一電濕潤顯示介質或是一電泳顯示介質。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還包括一遮光層,覆蓋該反射式顯示介質。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遮光層包括一反射材料層、一吸光材料層或是一光電轉換材料層。
20.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向上發光的反射式像素結構包括: 一有源元件; 一反射電極,其與該有源元件電性連接; 一反射式顯示介質,位于該反射電極上;以及 一彩色濾光層,位于該反射式顯不介質上。
21.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中該向上發光的反射式像素結構包括: 一有源元件;一電極材料,其與該有源元件電性連接;一遮光層,位于該電極材料的下方;一反射式顯示介質,位于該電極材料上;以及一彩色濾光層, 位于該反射式顯不介質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面發光顯示面板,其包括襯底、多個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以及多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位于襯底上。所述多個向上發光像素結構位于襯底上,其中所述向上發光像素結構與所述向下發光像素結構交錯排列于同一襯底上。
文檔編號H01L27/32GK103227186SQ2012100556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30日
發明者顏精一, 許智杰, 林政偉, 葉樹棠, 施秉彝 申請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網友詢問留(liu)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