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抑制進入和改善接地的同軸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地涉及同軸電纜連接器,并具體地涉及能將同軸電纜連接到端子的同軸電纜連接器。
背景技術:
由于CATV系統中數字信號的出現,呈信號干擾形式的較差圖像質量而發生客戶抱怨的上升,信號干擾造成被稱為“覆瓦(tiling)”等的現象。這種性質的抱怨導致在CATV系統中操作者必須派遣技術人員來解決問題。經常由技術人員報告說問題的起因是松開的F型連接器接頭。F型連接器接頭可由于許多原因而松開;有時,它們由于系統操作者的安裝規則,即,禁止在屋里、在客戶設備上使用扳手而沒有適當地緊固。其它時候,屋主會在技術人員離開之后重新定位設備并可能沒有充分地固定F型連接器。此外,某些人聲稱F型連接器聯接件是由于振動和/或熱和冷循環而松開。無論如何,不適當安裝的連接器會導致較差的信號傳遞,這是因為沿裝置之間的電氣路徑存在間斷,從而導致射頻(“RF”)信號的泄漏。這種泄漏可以呈信號溢出的形式,其中RF能量輻射到連接器/電纜結構以外。替代地,RF泄漏可以呈信號進入的形式,其中來自外部源的RF能量可進入連接器/電纜結構,從而引起導致不可接受的圖像的信噪比問題。F型連接器通常取決于F型陽連接器接口和F型陰連接器接口之間的緊密接觸。如果為了某些原因,諸如在松開的F型陽聯接件的情況下允許將連接器接口彼此拉開,則會產生接口“間隙”。這種間隙可以是如前所述的RF泄漏的位點。通常,在F型陽聯接件松開的情況下,該構造允許兩個不同的信號進入路徑。從聯接件孔和連接器本體之間的F型陽聯接件的“后面”找到一條路徑。當聯接件松開時,允許連接器本體松動,從而產生間隙,在連接緊密時這些間隙先前是固定的。通常,這些間隙允許沿相對平直的線的信號路徑。在F型陽聯接件的沿互連螺紋系統的螺旋路徑的“前面”找到另一路徑。在松開的狀況下,螺紋系統內的公差允許信號進入,這是因為螺紋的側面并不緊密地配合到足以提供適當的屏蔽。為了至少部分地解決信號進入和接地的問題,已提出許多方法,包括美國專利第7,114,990 號(Bence 等人)、第 7,479,035 號(Bence 等人)、第 6,716,062 號(Palinkas 等人)以及美國專利申請2008/0102696 (Montena)。此外,為了至少部分地解決F型聯接件松開的問題,已提出其它方法,包括由鳳凰通訊技術國際公司(Phoenix Communications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PCT))生產的鎖緊墊圈的設計,稱為DRS和TRS連接器。然而,仍需要同時解決這些問題的、改善的連接器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涉及一種用于將同軸電纜的端部聯接于端子的同軸連接器。該同軸連接器包括中空本體,該中空本體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和在后端部和前端部之間延伸的內表面,該內表面限定縱向開口。同軸連接器還包括管狀凸柱,該管狀凸柱至少部分地設置在中空本體的縱向開口內。管狀凸柱包括前端部、后端部、與后端部相鄰的管狀柄部以及與前端部相鄰的凸緣,其中,凸緣的外徑大于管狀柄部的外徑。此外,同軸連接器包括聯接螺母,該聯接螺母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及徑向向內的頸環,該頸環具有形成于其內的圓形孔。圓形孔的直徑小于管狀凸柱的凸緣外徑,且徑向向內的頸環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與管狀凸柱的凸緣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配合。同軸連接器還包括密封構件,該密 封構件設置在徑向向內的頸環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與中空本體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之間。密封構件沿軸向被徑向向內的頸環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與中空本體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擠壓。將在以下詳細說明中闡述其它特征和優點,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這些特征和優點部分可從說明書中容易地理解到或通過對本發明的書面說明書及其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述的實施例進行實踐而認識到。應當理解的是,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詳細描述兩者都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它們旨在提供用于理解所要求保護主題的本質和特性的概觀或框架。包括附圖以提供進一步理解,附圖包含在該說明書中并構成該說明書的一部分。這些附圖示出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且與說明書一起來解釋各實施例的原理和操作。
圖I示出在與端子或端口適當配合的狀態下的、現有技術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圖2示出在與端子或端口不適當配合(也被稱為“松開”)的狀態下的、圖I中所示的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圖3示出在未安裝狀況下的、另一現有技術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以示出0形環的使用;圖4示出安裝在同軸電纜上的、文中公開的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圖4A示出圖4中所示連接器的一部分的放大圖;圖5示出安裝在同軸電纜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的、圖4的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圖6示出安裝在同軸電纜上并部分固定到端子或端口的圖4的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圖7示出連接器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該連接器包括替代的接地構件,并安裝在同軸電纜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圖7A示出在圖7中所示的連接器上示出的、替代的接地構件的側視立體圖和示意端視圖;圖8示出連接器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該連接器包括具有偏移螺紋的聯接螺母,并安裝在同軸電纜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圖8A不出圖8中所不的連接器的后部不意端視圖;圖9示出安裝有可選的轉矩輔助裝置的圖4的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圖10示出圖9中所示的可選轉矩輔助裝置的示意端視圖;圖11示出包括修改的凸柱的連接器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圖IlA示出圖11中所示的凸柱的前部示意端視圖;圖12示出連接器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該連接器包括設置在聯接件、凸柱和本體之間的密封構件;·
圖13示出連接器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該連接器具有聯接螺母,該聯接螺母具有徑向向內偏置的前端部和多個槽;以及圖14示出具有至少部分不圓的內表面的聯接螺母的替代實施例的示意前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將參照附圖中所示的示例詳細描述同軸連接器的實施例。只要有可能,在所有附圖中都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相同或類似的部件。參照圖1,現有技術的同軸連接器10具有聯接螺母20、凸柱30、本體50以及壓縮環55。同軸連接器10是軸向壓縮型同軸連接器,且同軸連接器10至同軸電纜11的連接在本領域中是已知的。在圖I中示出處于附連的、壓縮狀態的同軸連接器10。當適當擰緊到端口 40時,凸柱面32和端口面42之間的間隙“G”完全閉合。換言之,凸柱面32和端口面42緊密接觸。圖2示出圖I的同軸連接器10和端口 40,其中,同軸連接器10的聯接螺母20未完全擰緊,由此允許凸柱面32和端口面42以間隙“G”間隔開。所得的間隙“G”和本體50與聯接件20的內部結構之間的間隔產生相對無阻塞的進入路徑“P1”。RF (射頻)信號進入沿此路徑行進到連接器接口內,從而會產生不期望的電干擾。射頻進入路徑未受到諸如O形環57之類的非導電材料的阻礙。當聯接件20的內螺紋部抵靠端口 40的外螺紋部而不受載時,產生次級進入路徑“P2”。所述次級進入路徑“P2”由聯接件20的先導孔21與端口42的外表面之間的相對較大機械間隔來支持。允許連接器10的本體50和凸柱30傾斜到不與端口 42完全軸向對準,從而致使本體50和凸柱30受限地、偶然地與聯接件20接觸,進而造成不可靠的有限數目的電氣接地路徑點。圖3示出在未安裝狀況下的、另一現有技術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該圖示出在本領域中已知和實踐的O形環的使用。O形環80如所示在“A”處沿徑向被擠壓(與沿軸向被擠壓不同),并且通常用作濕氣屏蔽件。允許O形環80有軸向間隔,以確保聯接件120可轉動。這種必要的間隔允許聯接件120作受限的軸向運動,并允許聯接件120的環形肩部121與凸柱123的環形肩部122間隔開。所述間隔開造成如前所述那樣相對無阻礙的進入路徑的狀況。圖4示出安裝在同軸電纜11上的、文中公開的同軸連接器150的局部剖視圖。同軸連接器150包括聯接螺母160、凸柱170、密封構件180和本體190。聯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體190較佳地由諸如黃銅的金屬材料制成,并可選地鍍有諸如鎳或錫的導電的耐腐蝕材料。本體190較佳地是中空本體,該中空本體包括前端部192、后端部194和在后端部和前端部之間延伸的內表面(未示出),該內表面限定縱向開口。凸柱170較佳地是管狀凸柱,該管狀凸柱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本體190的縱向開口內。凸柱170包括前端部172 (包括面向前的凸柱面)、后端部(未示出)、與后端部相鄰的管狀柄部(未示出)以及與前端部172相鄰的凸緣174,其中,凸緣174的外徑大于管狀柄部的外徑。此外,聯接螺母160包括前端部162和后端部164,以及徑向向內的頸環166,該頸環具有形成于其內的圓形孔。形成于徑向向內的頸環內的圓形孔的直徑小于凸柱170的凸緣174的外徑。徑向向內的頸環166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65可轉動地與凸柱170的凸緣 174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75配合。密封構件180設置在徑向向內頸環166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63和本體190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95之間。密封構件180較佳地是O形環,該O形環較佳地由諸如EPDM(三元乙丙橡膠)的彈性體材料制成。如圖4中所示,本體190和聯接螺母160的內部結構限定容納密封構件180的環形空間。該環形空間構造成以由“A”標示的軸向方式對密封構件180預加載(與圖3中所示的現有技術的O形環的使用不同)。換言之,密封構件180沿軸向受到徑向向內的頸環166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63和本體190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95的擠壓。盡管密封構件180執行環境密封的功能,但現在它還用于將聯接螺母160向前推抵凸柱的凸緣174,以有助于電氣接地。與精度結合設計的聯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體190之間的裝配限制從連接器的聯接件系統的后面進入的射頻信號進入路徑。由聯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體190的并置所限定的加大盤旋的射頻進入路徑“P”用作抵抗射頻信號進入的另一屏蔽件。如圖4中進一步所示,本體190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95和前端部192的外徑大于密封構件180的外徑。此外,在徑向向內的頸環166的后面,聯接螺母160包括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該環形部具有形成于其內的圓形孔。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內的圓形孔的直徑大于形成于徑向向內的頸環166內的圓形孔的直徑,且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的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本體190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觸并沿周向圍繞該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較佳地,聯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內的圓形孔以及本體190的沿周向由聯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所圍繞的部分的外徑分別大于凸柱170的凸緣174的外徑。較佳地,密封構件180的外徑也大于凸柱170的凸緣174的外徑。較佳地,密封構件180的外徑不與聯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的內表面接觸,而環形間隙在密封構件180的外徑與聯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的內表面之間延伸。環形間隙允許密封構件180在其受到軸向擠壓時徑向向外撓曲。在圖4中所示的實施例中,沿軸向受到徑向向內的頸環166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63以及本體190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95擠壓的密封構件180不與凸柱170接觸(與圖12中所示的以及下面所述的實施例不同)。較佳地,并如圖4中所示,本體190的沿周向由聯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所圍繞的部分包括位于其外表面上的多個接觸點196,其中,接觸點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聯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環形部168的內表面接觸。例如,在較佳實施例中,接觸點196包括徑向向外延伸的幾何形狀的突出部,諸如菱形、正方形或圓形的突出部。在特別較佳的實施例中,并如圖4中所示,本體190的外表面上的接觸點196包括滾花的外表面。凸柱的凸緣174較佳地也在其外表面上包 括多個接觸點177,其中,接觸點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聯接螺母160的內表面接觸。例如,在較佳實施例中,接觸點177包括徑向向外延伸的幾何形狀的突出部,諸如菱形、正方形或圓形的突出部。在特別較佳的實施例中,并如圖4中所示,凸柱的凸緣174的外表面上的接觸點177包括滾花的外表面。在圖4A中示出這些結構的放大圖。當連接器處于松開狀況下時(例如圖6中所示),通過滾花或其它手段使徑向向外延伸的幾何形狀的突出部形成為凸柱的凸緣174和本體190周圍的接觸點使連接器部件的徑向結構之間的接觸壓力增大,從而限制從連接器的聯接件系統的背面的射頻信號進入路徑。接觸點177和/或196還用于通過以下方式來干擾射頻信號進入,即,以大致類似于在雷達反射船和飛行器上采用的LO技術(不易發現技術)多平面的使用的方式分散偽射頻信號。在射頻消聲腔技術中找到另一種類似于此方法的技術。圖5示出圖4中所示的連接器150的局部剖視圖,該連接器安裝在同軸電纜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 40。在此狀況下,通過將適當的轉矩施加于連接器的聯接件160,所有進入路徑完全被屏蔽。轉到圖6,示出圖4中所示的連接器150和端口 40,其中,連接器150的聯接件160未完全擰緊,由此允許端口面42和凸柱前端部172 (包括凸柱面)以間隙“G”間隔開。如前所述,密封構件180不僅執行環境密封的功能,還用于將聯接件160向前推抵凸柱的凸緣174,以有助于電氣接地。與精度結合設計的聯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體190之間的裝配限制從連接器聯接件系統的背面的射頻信號進入路徑。當連接器如所示處于松開狀況時,通過滾花或其它手段形成凸柱170周圍的多個接觸點177和本體190周圍的多個接觸點196使連接器部件的徑向結構之間的接觸壓力增大。還通過聯接件/本體/凸柱構造的加大盤旋來阻撓射頻信號進入路徑。這是特別有用的,因為當沿在此規定的方向呈現多個尖銳變化時,射頻信號往往削弱。通過限制或阻塞聯接螺母的前端部的內孔(或先導孔167)與端口 40的主直徑端口螺紋44之間的直徑上的間隔來實現對聯接件系統的端口側的射頻進入路徑的附加阻撓。通過限制或阻塞聯接件160的螺紋169與端口 40的小徑端口螺紋44之間的直徑上的間隔來實現對聯接件系統的端口側的射頻進入路徑的進一步阻撓。圖7示出連接器150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該連接器包括導電接地構件300,并安裝在同軸電纜11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 40。接地構件300較佳地壓配到聯接螺母160的先導孔167內,并包括多個徑向向內偏置的指部,這些指部提供聯接螺母160和端口 140之間的電氣和機械連接。接地構件300較佳地由諸如鈹銅的金屬材料制成,并可以可選地鍍有諸如錫的導電耐腐蝕材料。替代地,接地構件300可以是卷簧,或替代地,接地構件300可以是導電彈性體。圖7A示出包括徑向向內偏置的指部303的導電接地構件300的側向立體圖和示意端視圖。如圖7A中所示,接地構件300可以是C形的,并包括可選的徑向延伸的槽301。替代地,接地構件300可整個沿周向圍繞先導孔167 (未示出)。圖8示出連接器150’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該連接器包括具有偏移內螺紋161的聯接螺母,并安裝在同軸電纜11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 40。偏移內螺紋161在與聯接螺母160’的中心軸線平行的軸線處形成于聯接螺母160’內,但與聯接螺母160’的中心軸線徑向移位,因而,聯接螺母160’在內表面和外表面之間的環形厚度沿周向圍繞聯接螺母160’變化。例如,如圖8中所示,聯接螺母160’在A’處的環形厚度大于聯接螺母160’在B’處的環形厚度。較佳地,聯接螺母160’具有沿周向圍繞先導孔167變化的環形厚度(參見圖8A,示出圖8中所示的連接器的后部示意端視圖),因而,先導孔167周圍的聯接螺母160’的最大環形厚度是比先導孔167周圍的聯接螺母160’的最小環形厚度大至少10%,更佳地大至少20%,并甚至更佳地大至少30%。這樣的作用是有意使連接器150’與端口 40不對準,從而將電纜中心導體(未示出)推到側向受載的狀況。在側向受載的狀況下,鍍銅鋼制成的中心導體受迫起到彈性件的作用,并由此施加加強聯接螺母160’的螺紋與端口 40的螺紋44之間的徑向接觸的力,從而確保電氣接地路徑。圖9示出連接器150和可選的轉矩輔助裝置400的局部剖視圖,其中,轉矩輔助裝置400安裝在連接器150上,并與聯接螺母160的至少一部分接觸并沿周向圍繞該至少一部分。圖10示出轉矩輔助裝置400的示意端視圖。轉矩輔助裝置400較佳地由諸如乙縮 醛之類的塑料材料來制成,并通過提供對聯接件系統的改善的指部抓持來允許連接器在可接近性有限的狀況下更適當地安裝到端口上。如圖10中所示,轉矩輔助裝置400包括內六角部465,該六角部構造成與聯接螺母160的外六角部165A配合,而內脊部468與聯接螺母160的凹槽168A配合。可選的徑向延伸的槽467允許轉矩輔助裝置400卡配到聯接螺母160上。多個可選的外抓持表面469用于加強指部的抓持。轉矩輔助裝置400的另一益處是通過消除了從較大毛坯尺寸生產聯接螺母160的需求來減少聯接螺母160的制造成本,如在行業中目前生產的Corning Gilbert (康寧吉伯)連接器GF-UR-6K中可見那樣。圖11和IlA示出替代的實施例,其中,圖11示出包括修改的凸柱170’的連接器的局部剖視圖,而圖IlA示出修改的凸柱170’的示意端視圖。修改的凸柱170’包括位于凸柱凸緣174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75上的徑向滾花179,這提供聯接螺母160的徑向向內的頸環166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65與徑向滾花179的冠部之間的高壓接觸點。當由聯接件系統來施加相同的負載時,減小表面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大以PSI (磅/每平方英寸)計的接觸壓力。這種增大的接觸壓力加強電氣接地特性。圖12示出連接器150”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密封構件180設置在聯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體190”之間,因而,密封構件180的內表面與凸柱170接觸(與圖4中所示的連接器不同,其中,密封構件180的內表面與本體190接觸)。圖13示出連接器150”’的替代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其中,聯接螺母160”’具有前端部,該前端部徑向向內形成或偏置,并且聯接螺母160”’的前端部包括多個槽161”’,這些槽在聯接螺母160”’的前端部的內表面和外表面之間、從聯接螺母的前端部延伸。聯接螺母160”’的徑向向內偏置的前端部有助于確保聯接螺母160”’的螺紋與匹配端口(未示出)接觸,且槽允許彈回或撓回功能,以便于聯接螺母的螺紋與匹配端口(未示出)上的螺紋匹配。圖14示出聯接螺母160”’的替代實施例的示意前端視圖,該聯接螺母能用于文中所述的連接器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其中,聯接螺母160”’的前端部具有至少部分不圓的表面。較佳地,至少部分不圓的表面是位于聯接螺母160”’的前端部上的內表面,盡管如圖14中所示,聯接螺母的前端部上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可以是不圓的。“不圓的”是指聯接螺母的前端部包括一個或多個有意引入的變形,其中,變形造成聯接螺母160”’的前端部具有當從前端部看時并非完全圓形的內表面和/或外表面。例如,圖14示出具有前端部的聯接螺母160”’,有意引入的變形示出為多個平直點168””(為了說明的目的,平直點168””以夸大的方式示出)。至少部分不圓的內表面允許聯接螺母160”’的螺紋更為形狀配合地與匹配端口(未示出)接觸。文中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可以 在較佳實施例中減輕連接器/端口接口處的間隙效果,提供替代的接地路徑,提供保護免于信號進入和溢出的手段,并有助于防止未固定的聯接件進一步松開。除非另有表述,絕不意味著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詮釋為要求其步驟按特定順序進行。因而,方法權利要求并不實際上記載其步驟所要遵循的順序,或者權利要求書或說明書中未以其它方式具體陳述各步驟限于特定順序,則絕不意味著指任何特定順序。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很明顯,可進行各種更改和改變而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由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進行包含本發明精神和實質的本文所揭示實施例的改型組合、子組合或變化,所以本發明應詮釋為包括所附權利要求書和其等同物范圍內的任何東西。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將同軸電纜的端部聯接至端子的同軸連接器,所述同軸連接器包括 中空本體,所述中空本體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和在所述后端部和所述前端部之間延伸的內表面,所述內表面限定縱向開口 ; 管狀凸柱,所述管狀凸柱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中空本體的所述縱向開口內,所述管狀凸柱包括前端部、后端部、與所述后端部相鄰的管狀柄部以及與所述前端部相鄰的凸緣,其中,所述凸緣的外徑大于所述管狀柄部的外徑; 聯接螺母,所述聯接螺母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及徑向向內的頸環,所述頸環具有形成于其內的圓形孔,其中,所述圓形孔的直徑小于所述管狀凸柱的所述凸緣的外徑,且徑向向內的頸環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與所述管狀凸柱的所述凸緣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配合; 密封構件,所述密封構件設置在所述徑向向內的頸環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與所述中空本體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之間,其中,所述密封構件沿軸向受到所述徑向向內的頸環的所 述面向后端部的表面與所述中空本體的所述面向前端部的表面的擠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構件包括O形環。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體的所述面向前端部的表面的外徑大于所述密封構件的外徑。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構件的外徑大于所述凸柱的所述凸緣的外徑。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徑向向內的頸環的后面,所述聯接螺母包括向后延伸的環形部,所述環形部具有形成于其內的圓形孔,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內的所述圓形孔的直徑大于形成于所述徑向向內的頸環內的所述圓形孔的直徑,且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的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中空本體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觸并沿周向圍繞所述至少一部分。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內的所述圓形孔以及所述中空本體的沿周向由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所圍繞的部分的外徑分別大于所述管狀凸柱的凸緣的外徑。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構件的外徑不與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的內表面接觸,而環形間隙在所述密封構件的外徑與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的所述內表面之間延伸。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體的沿周向由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所圍繞的部分包括位于其外表面上的多個接觸點,其中,所述接觸點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的所述內表面接觸。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體的沿周向由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環形部所圍繞的部分包括滾花的外表面。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凸柱的所述凸緣在其外表面上包括多個接觸點,所述接觸點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聯接螺母的內表面接觸。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狀凸柱的所述凸緣包括滾花的外表面。
1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還包括導電接地構件,所述接地構件被壓配到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前端部內的內孔中。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構件包括多個徑向向內偏置的指部。
1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螺母包括偏移內螺紋,所述聯接螺母的在內表面與外表面之間的環形厚度在所述聯接螺母周圍沿周向變化。
1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還包括轉矩輔助裝置,所述轉矩輔助裝置與所述聯接螺母的至少一部分接觸并沿周向圍繞所述至少一部分。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矩輔助裝置包括多個外抓持表面和徑向延伸槽,以允許所述轉矩輔助裝置卡配到所述聯接螺母上。
1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構件的內表面與所述中空本體接觸。
1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構件的內表面與所述管狀凸柱接觸。
1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前端部徑向向內偏置,且所述聯接螺母包括在所述聯接螺母的前端部的內表面和外表面之間從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前端部延伸的多個槽。
2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同軸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聯接螺母的所述前端部包括至少部分不圓的內表面。
全文摘要
同軸連接器包括本體、凸柱、聯接螺母和密封構件。密封構件沿軸向在聯接螺母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與中空本體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之間受擠壓,以便于改善接地和射頻屏蔽特性。
文檔編號H01R13/631GK102971921SQ201180018827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3日
發明者D·A·伯里斯, W·B·魯茲 申請人:康寧吉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