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預制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混凝土預制件設計領域,一般使用Revit軟件進行設計,并自動生成加工圖紙。由于Revit軟件中自帶的鋼筋族庫與國家規范相關圖集不一致,不能實現族嵌套設計,無法自動生成鋼筋下料單,且鋼筋明細表不能添加鋼筋形狀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混凝土預制件設計效率。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簡單、高效的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根據鋼筋的國家標準,自主開發鋼筋族文件;采用族嵌套設計方法,將鋼筋與結構墻嵌套關聯,實現智能設計;能夠自動生成具有鋼筋形狀參數與模型信息的鋼筋明細表,提高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效率。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建立混凝土模型
(1)在Revit軟件中,利用體量模型,繪制混凝土預制件模型外輪廓;
(2)設置建立的預制件模型的材質為混凝土;
S2:預留、預埋件的搭建
(1)以混凝土預制件模型外輪廓為依托,將預留、預制件嵌入到混凝土構件中;
(2)根據混凝土預制件的設計要求,調整預留、預埋件模型距離混凝土邊緣的距離;
S3:鋼筋模型的調用與調整
(1)調用Revit軟件中的智能參數化鋼筋族庫,將其載入混凝土外輪廓內;
(2)利用鋼筋直徑、保護層等關鍵參數調整鋼筋的彎折角度、彎折長度,使其避開與預留、預埋件的干涉;
(3)將鋼筋與結構墻嵌套關聯,實現混凝土預制件的參數化驅動設計;
S4:混凝土預制件結構檢查
(I)在Revit軟件中,進行混凝土預制件內部的碰撞檢查;
(2 )在Re V i t軟件中,進行混凝土預制件與現饒部分的碰撞檢查;
S5:生成加工圖紙、鋼筋明細表
(1)將完成的混凝土預制件模型載入至項目中,生產加工圖紙;
(2)采用嵌套關聯設計方法,將鋼筋形狀參數與模型信息關聯,實現鋼筋明細表的自動生成。
[0005]進一步地,在S3步驟中所述的智能參數化鋼筋族庫是根據國家規范相關圖集設計制作的。
[0006]本發明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其根據鋼筋的國家標準,自主開發鋼筋族文件;采用族嵌套設計方法,將鋼筋與結構墻嵌套關聯,實現智能設計;能夠自動生成具有鋼筋形狀參數與模型信息的鋼筋明細表,提高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效率。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操作流程圖;
圖2為參照平面創建示意圖;
圖3為參照平面尺寸標注示意圖;
圖4為創建拉伸不意圖;
圖5為空心拉伸示意圖;
圖6為混凝土預制件模型輪廓圖;
圖7為本發明載入族示意圖;
圖8為預留、預埋件搭建示意圖;
圖9為鋼筋模型加載后的混凝土預制件模型示意圖;
圖10為鋼筋族標記類型示意圖;
圖11為生廣圖紙及鋼筋明細不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圖紙生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圖1所示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的操作流程圖。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建立混凝土模型
在Revit軟件中的具體操作如下:首先,選中“前立面視圖”,點擊“創建”選項卡“參照平面”選項,繪制參照平面,如圖2所示,即為混凝土構件外形輪廓定位平面;接著,使用“測量”工具對“參照平面”進行尺寸標注,如圖3所示;接著,點擊“創建”選項卡“拉伸”選項,進入“創建拉伸”操作界面,如圖4所示;接著,在“創建拉伸”操作界面中,繪制混凝土結構輪廓;接著,點擊“創建”選項卡“空心形狀”選項,選擇空心拉伸,進入“編輯拉伸”操作界面,如圖5所示,繪制“空心拉伸”輪廓,進行“空心拉伸”操作,形成混凝土預制件模型外輪廓,圖6為混凝土預制件模型輪廓圖;最后,賦予凝土預制件模型材質為混凝土。
[0009]S2:預留、預埋件的搭建
在Revit軟件中,以混凝土外殼為依托,將已經制作好族的線盒、套筒等預留預埋件嵌入到混凝土構件中。首先,點擊“插入”選項卡“載入族”選項,如圖7所示,選擇要布置在構件內的“預留預埋”族,將其載入到混凝土構件輪廓這個族中,形成“族嵌套”;接著,在“前立面視圖”和“參照標高視圖”內,點擊“移動”工具調整載入的預留、預埋件模型距離混凝土邊緣的距離,使其滿足深化設計要求。圖8所示,套筒、保溫層、外葉板混凝土等均已調整完畢。
[0010]S3:鋼筋模型的調用與調整
根據國家規范相關圖集設計制作智能參數化鋼筋族庫,調用Revit軟件中的智能參數化鋼筋族庫,將其載入混凝土外輪廓內;利用鋼筋直徑、保護層等關鍵參數調整鋼筋的彎折角度、彎折長度,使其避開與預留、預埋件的干涉;將鋼筋與結構墻嵌套關聯,實現混凝土預制件的參數化驅動設計。
[0011 ]在Revit軟件中,首先,點擊“插入”選項卡“載入族”選項,選擇要布置在混凝土預制件內的鋼筋族,將其載入到混凝土構件輪廓這個族中,形成“族嵌套”;接著,在“前立面視圖”中,繪制鋼筋,點擊選擇鋼筋的起點和終點,繪制線性鋼筋。在“參照標高視圖”點擊“移動”工具調整鋼筋位置。點擊“類型屬性”選項卡,調整鋼筋的保護層、鋼筋直徑、鋼筋等級、彎折半徑等選項。調整“類型屬性”選項卡中的“標記類型”,對于每一種鋼筋,賦予不同的標記類型,如圖9所示。
[0012]S4:混凝土預制件結構檢查
在Revit軟件中,進行混凝土預制件內部的碰撞檢查,包括鋼筋與鋼筋間、鋼筋與預留件、鋼筋與預埋件等;在Revit軟件中,進行混凝土預制件與現澆部分的碰撞檢查,包括預制墻板與現澆暗柱之間的鋼筋碰撞檢查、預制構件的鋼筋與施工外掛圍擋的預埋件的碰撞檢查。
[0013]通過極其細分的碰撞檢查,最大程度的減少傳統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無法預測到的問題,實現精細化設計,圖10是鋼筋模型加載后的混凝土預制件模型示意圖。
[0014]S5:生成加工圖紙、鋼筋明細表
將完成的混凝土預制件模型載入至項目中,生產平面圖、立體圖、剖面圖等加工圖紙,并在圖紙上進行尺寸標注;采用嵌套關聯設計方法,將鋼筋形狀參數與模型信息關聯,實現鋼筋明細表的自動生成,并在明細表中顯示鋼筋形狀示意圖,如圖11所示。
[0015]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在Revit中打開標準圖框的文件,點擊“插入”選項卡“載入族”選項,選擇已經繪制完成的混凝土構件族,將其載入到項目中;點擊“視圖”選項卡“圖紙”選項,進行圖紙生成,如圖12所示;選擇圖紙尺寸,將各個視圖的模型直接拖動到圖紙中,生成圖紙中的圖形,點擊“標注”工具對其進行標注。在圖紙視圖中可直接對圖形剖切,生成剖面圖。點擊“明細表”選項卡,生成“鋼筋明細表”。
[0016]整個過程基本依靠程序自動完成,耗時不足I分鐘。
[0017]在混凝土預制件生產時,數控設備接收模型信息轉化出的鋼筋尺寸文件,實現鋼筋加工自動化。
[0018]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其根據鋼筋的國家標準,自主開發鋼筋族文件;采用族嵌套設計方法,將鋼筋與結構墻嵌套關聯,實現智能設計;能夠自動生成具有鋼筋形狀參數與模型信息的鋼筋明細表,提高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效率。
[0019]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明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實施方法,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建立混凝土模型 (1)在Revit軟件中,利用體量模型,繪制混凝土預制件模型外輪廓; (2)設置建立的預制件模型的材質為混凝土; S2:預留、預埋件的搭建 (1)以混凝土預制件模型外輪廓為依托,將預留、預制件嵌入到混凝土構件中; (2)根據混凝土預制件的設計要求,調整預留、預埋件模型距離混凝土邊緣的距離; S3:鋼筋模型的調用與調整 (1)調用Revit軟件中的智能參數化鋼筋族庫,將其載入混凝土外輪廓內; (2)利用鋼筋直徑、保護層等關鍵參數調整鋼筋的彎折角度、彎折長度,使其避開與預留、預埋件的干涉; (3)將鋼筋與結構墻嵌套關聯,實現混凝土預制件的參數化驅動設計; S4:混凝土預制件結構檢查 (I)在Revit軟件中,進行混凝土預制件內部的碰撞檢查; (2 )在Re V i t軟件中,進行混凝土預制件與現饒部分的碰撞檢查; S5:生成加工圖紙、鋼筋明細表 (1)將完成的混凝土預制件模型載入至項目中,生產加工圖紙; (2)采用嵌套關聯設計方法,將鋼筋形狀參數與模型信息關聯,實現鋼筋明細表的自動生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驟中所述的智能參數化鋼筋族庫是根據國家規范相關圖集設計制作的。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Revit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建立混凝土模型;接著,預留、預埋件的搭建;接著,鋼筋模型的調用與調整;接著,混凝土預制件結構檢查;最后,生成加工圖紙、鋼筋明細表。本發明提供的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方法,根據鋼筋的國家標準,自主開發鋼筋族文件;采用族嵌套設計方法,將鋼筋與結構墻嵌套關聯,實現智能設計;能夠自動生成具有鋼筋形狀參數與模型信息的鋼筋明細表,提高混凝土預制件深化設計效率。
【IPC分類】G06F17/50
【公開號】CN105550386
【申請號】CN201510655955
【發明人】侯本才, 李 浩, 童晶, 姜偉, 李貝, 王奇龍, 郭瑞峰, 趙英驥, 劉靜竹, 潘曉龍, 蔡連偉, 袁齊, 呂雪原, 姜廣
【申請人】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4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