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到觸摸交互平臺領域,特指一種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ft
背景技術:
隨著多點觸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支持多點觸摸的交互平臺設備不斷涌現。在這些設備中由于原理和顯示方式不同,因此在結構上也存在著差異。一般來說,這些設備在總體結構上主要分為兩類研討桌形式和數據墻形式。研討桌形式是指交互顯示平臺以桌式方式進行放置,其優點是多人可以圍繞平臺進行交互和研討,利于形成一種小組研討的協作機制,這種類型的設備主要以Touchtable、DiamondTouch、MicrosoftSurface為代表。數據墻形式是指交互顯示平臺以墻式方式進行放置,其優點是展現效果好,可視性強,適合于信息的交互與展示,這種類型的設備主要以紐約大學的FTIR為代表。桌式和墻式兩種形式的交互平臺各有優點和缺點,適用于不同的場合和用戶需求。但是在很多應用中,用戶根據使用的情況和時機不同,有時需要桌式結構、有時需要墻式結構,部署兩種形式的觸摸交互平臺會增加成本,因此需要一種簡單實用的方式實現交互平臺設備的桌/墻互換,使得交互平臺可以靈活滿足用戶的不同需要。對于有些類型的平臺,由于其顯示采用的是投影方式,觸摸交互平臺和顯示用的投影機無法整體進行互換,因此無法實現桌式盒墻式得互換。隨著基于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的出現,顯示設備和觸摸交互設備成為一體,使得這樣一種想法成為可能。對于顯示面積較大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由于其重量較重,因此在互換時的必須要通過機械飼服機構才能夠實現桌式/墻式互換,以適應不同用戶的實際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操作簡便、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實現桌式結構與墻式結構互換的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解決方案為一種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支架箱體、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液壓缸以及可讓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支起或收折的連桿機構,所述液壓缸的伸縮桿通過連桿機構與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的底部相連,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位于底座支架箱體的上方。所述連桿機構包括前鉸座、前鉸連桿、后鉸座、后鉸座軸、后鉸上連桿、后鉸下連桿、后鉸連桿、前后鉸連桿、單套支架、剛性支架,所述后鉸上連桿的中段與液壓缸的伸縮桿相連,后鉸上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的下端以及后鉸下連桿鉸接,后鉸下連桿的另一端通過后鉸連桿與前后鉸連桿的一端相連,前后鉸連桿的另一端與前鉸連桿相連,前鉸連桿鉸接于前鉸座上,前鉸連桿的另一端與單套支架相連,單套支架固定于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的下端。所述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的下端固設有剛性支架,后鉸上連桿和單套支架分別與剛性支架固接。所述液壓缸和連桿機構裝設于底座支架箱體的內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就在于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操作簡便等優點,其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實現桌式結構與墻式結構互換。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重達100公斤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自由的在桌式結構和墻式結構之間轉換,或者根據實際需要,使其處于任意合適的角度上,方便使用者觀察和操作。本實用新型升降操作運行平穩,有利于保護觸摸交互平臺的大幅面平板顯示器不在升降動作中受到較大震動而損壞。圖1是本實用新型處于桌式狀態時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處于墻式狀態時的示意圖。圖例說明1、底座支架箱體3、前鉸連桿5、后鉸座軸7、伸縮桿9、后鉸下連桿il、前后鉸連桿13、剛性支架15、液壓缸2、前鉸座4、后鉸座6、后鉸上連桿8、液壓缸底座10、后鉸連桿12、單套支架14、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它包括底座支架箱體1、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液壓缸15以及可讓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支起或收折的連桿機構,所述液壓缸15的伸縮桿7通過連桿機構與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底部相連,液壓缸15端部設有液壓缸底座8。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位于底座支架箱體1的上方,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與底座支架箱體1的大小相適應。連桿機構包括前鉸座2、前鉸連桿3、后鉸座4、后鉸座軸5、后鉸上連桿6、后鉸下連桿9、后鉸連桿IO、前后鉸連桿ll、單套支架l2、剛性支架13,所述后鉸上連桿6的中段與液壓缸15的伸縮桿7相連,后鉸上連桿6的兩端分別與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下端以及后鉸下連桿9鉸接,后鉸下連桿9的另一端通過后鉸連桿10與前后鉸連桿11的一端相連,前后鉸連桿11的另一端與前鉸連桿3相連,前鉸連桿3鉸接于前鉸座2上,前鉸連桿3的另一端與單套支架12相連,單套支架12固定于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下端。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下端固設有剛性支架13,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通過螺栓與剛性支架13相連,支撐平臺的剛性支架與后鉸上連桿相連,后鉸上連桿6和單套支架12分別與剛性支架13固接。本實施例中,液壓缸15和連桿機構裝設于底座支架箱體1的內部,底座支架箱體1的高度符合人體工程學,保證轉換成桌式結構后適合人員的觀察和操作。底座支架箱體l內部裝配的電氣線路除了為液壓伺服結構提供電源之外,還為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顯示設備和配套計算機提供電源,使得整套系統的電源通過唯一的一條電源線與外相連,保證了系統的整體性。這樣在現有已知通用技術的油泵控制下,液壓缸15將伸縮桿7推出,伸縮桿7推動后鉸上連桿6上升前伸,通過機械聯動,支撐剛性支架13以前鉸座2為軸心立起,使得與剛性支架13相連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同時立起,實現了桌式結構向墻式結構的轉換。反之,液壓缸15將伸縮桿7收回,經過反過程聯動,與剛性支架13相連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平放在底座支架箱體1上,實現墻式結構向桌式結構的轉換。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當平臺工作時,啟動上升狀態,液壓油泵入液壓缸底座8,推出液壓缸15的伸縮桿7,與之相連的后鉸上連桿6前推上升,帶動后鉸下連桿9以后鉸座軸5為軸上升。后鉸下連桿9上升通過后鉸連桿10帶動前后鉸連桿11運動,從而推動前鉸連桿3以前鉸座2為軸下沉,帶動單套支架12以前鉸座2為軸上升。在單套支架12上升和后鉸上連桿6上升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剛性支架13立起,與其相連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隨同立起,實現由桌式結構向墻式結構的轉換。如圖1所示,啟動下降狀態時,液壓油泵出液壓缸底座8,收回液壓缸15的伸縮桿7,與之相連的后鉸上連桿6后倒下降,帶動后鉸下連桿9以后鉸座軸5為軸下降。后鉸下連桿9下降通過后鉸連桿10帶動前后鉸連桿11運動,從而提拉前鉸連桿3以前鉸座2為軸上升,帶動單套支架12以前鉸座2為軸下降。在單套支架12下降和后鉸上連桿6下降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剛性支架13平穩倒下,與其相連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隨之平放,實現由墻式結構向桌式結構的轉換。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控制液壓缸15內的油壓力,將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調整到一個合適的角度,方便使用者的觀察和操作。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
技術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支架箱體(1)、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液壓缸(15)以及可讓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支起或收折的連桿機構,所述液壓缸(15)的伸縮桿(7)通過連桿機構與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底部相連,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位于底座支架箱體(1)的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機構包括前鉸座(2)、前鉸連桿(3)、后鉸座(4)、后鉸座軸(5)、后鉸上連桿(6)、后鉸下連桿(9)、后鉸連桿(10)、前后鉸連桿(11)、單套支架(12)、剛性支架(13),所述后鉸上連桿(6)的中段與液壓缸(15)的伸縮桿(7)相連,后鉸上連桿(6)的兩端分別與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下端以及后鉸下連桿(9)鉸接,后鉸下連桿(9)的另一端通過后鉸連桿(10)與前后鉸連桿(11)的一端相連,前后鉸連桿(11)的另一端與前鉸連桿(3)相連,前鉸連桿(3)鉸接于前鉸座(2)上,前鉸連桿(3)的另一端與單套支架(12)相連,單套支架(12)固定于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下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14)的下端固設有剛性支架(13),后鉸上連桿(6)和單套支架(12)分別與剛性支架(13)固接。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缸(15)和連桿機構裝設于底座支架箱體(1)的內部。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它包括底座支架箱體、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液壓缸以及可讓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支起或收折的連桿機構,所述液壓缸的伸縮桿通過連桿機構與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的底部相連,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位于底座支架箱體的上方。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操作簡便、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實現桌式結構與墻式結構互換的可互換式的平板顯示觸摸交互平臺。文檔編號G06F3/041GK201293983SQ200820159319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0日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0日發明者凌云翔,劉曉東,張國華,張維明,鵬王,老松楊,衡祥安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