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道流體測溫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管道流體測溫結構,特別是一種用于精確測量管道內流體溫度的管道流體測溫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現代化工業生產中,管道往往用于輸送流水、工業原料等流體物質,為保證設備的正常運作,需要用到管道流體測溫結構對管道內的流體進行溫度測量。
[0003]現有技術中,多數的管道流體測溫結構如圖1所示,其包括用于輸送流體10的管道20以及通過焊接螺母30安裝緊貼安裝在管道20管壁上的測溫元件40,現有的管道20一般為高比熱容管道。
[0004]上述的管道流體測溫結構設計不合理,雖然能實現基礎的流體10溫度測量,對于溫度變化較快的流體10來說,高比熱容的管道20溫度變化很慢而此測溫元件40幾乎完全貼合管道20,所以當溫度快速下降或者上升的時候測溫元件40依然輸出與管道20熱平衡的溫度,這就造成了嚴重的測量偏差,不能實現精確地測量流體10快速變化的溫度,影響車間設備正常運作。
[0005]綜上所述,為解決現有管道流體測溫結構的不足,需要設計一種節約生產成本、能精確測量流體快速變化的溫度的管道流體測溫結構。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節約生產成本、能精確測量流體快速變化的溫度的管道流體測溫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管道流體測溫結構,包括:
[0008]主管道,呈中空設置且用于輸送流體;
[0009]次管道,呈中空設置且用于輸送流體;
[0010]三通接頭,呈中空設置且用于聯通主管道和次管道,所述三通接頭設有第一接口、與主管道相連的第二接口、與次管道相連的第三接口 ;
[0011]連接座,與第一接口密封連接并用于封堵第一接口 ;
[0012]鎧裝熱電偶,所述鎧裝熱電偶包括工作端和冷端,所述鎧裝熱電偶的工作端依次穿過連接座、三通接頭并伸入主管道內,所述工作端伸入主管道的一段結構設置為與主管道平行的測溫套管,所述鎧裝熱電偶的冷端與工作端尾部相連且外置于三通接頭外。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測溫套管內設有與測溫套管平行且與冷端相連的熱電偶絲,所述熱電偶絲的頭部呈尖角結構設置,所述熱電偶絲與測溫套管之間呈間隙設置且該間隙內填充有絕緣層。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接口與第三接口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接口設置在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的側方位置,所述主管道、三通接頭、次管道三者聯通的管道呈長筒形設置,所述工作端伸入三通接頭的一段結構設置為呈彎折設置的連接套管。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接口與第一接口相對設置,所述第三接口設置在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的側方位置,所述主管道、三通接頭、次管道三者聯通的管道呈L形設置,所述工作端伸入三通接頭的一段結構設置為呈長筒形設置的連接套管。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鎧裝熱電偶的工作端長度大于或等于兩厘米。
[0017]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整體結構布局合理,管道與用于測溫的鎧裝熱電偶連接緊密,鎧裝熱電偶的工作端是直接測溫端,用于測量管道內流體的溫度,并將測量信息反饋至與外部連接的冷端;鎧裝熱電偶的工作端主體是平行安裝于主管道內部的測溫套管,測溫套管與管道內壁不接觸,鎧裝熱電偶只有與三通接頭(連接座)連接處的尾部部分才與管道發生間接接觸,工作端的頭部端部位置是鎧裝熱電偶的測溫結點,本案中的管道測溫件為鎧裝熱電偶,并充分延長了高比熱容管道與測溫結點的距離,以達到流體溫變時測溫結點幾乎不受管道管壁影響的作用,有效減少了流體測溫時受管道傳熱的影響,適用于溫變較快的場合,在流體傳送過程中,即使流體溫度快速上升或者下降,鎧裝熱電偶依然能精確地測量流體快速變化的溫度;本管道流體測溫結構采用上述結構設置的鎧裝熱電偶來測量流體溫度的方法有效降低了使用專業測溫配件的成本,同時大幅縮短了流體溫變時熱電偶輸出熱滯后時間。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19]圖1是現有技術中管道流體測溫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0、流體;20、管道;30、焊接螺母;40、測溫元件;50、主管道;60、次管道;70、三通接頭;71、第一接口 ;72、第二接口 ;73、第三接口 ;80、連接座;90、鎧裝熱電偶;91、工作端;911、測溫套管;912、熱電偶絲;913、絕緣層;92、冷端;100、連接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4]本實用新型保護一種管道流體測溫結構,用于精確地測量管道內流體10的溫度,適用于需要測量管道內流體10溫度的場合,尤其適用于需要精確控制流體10溫度的場合。
[0025]如圖1所示,現有的管道流體測溫結構設計不合理,雖然能實現基礎的流體10溫度測量,對于溫度變化較快的流體10來說,高比熱容的管道20溫度變化很慢而此測溫元件40幾乎完全貼合管道20,所以當溫度快速下降或者上升的時候測溫元件40依然輸出與管道20熱平衡的溫度,這就造成了嚴重的測量偏差,不能實現精確地測量流體10快速變化的溫度,影響車間設備正常運作。因此,設計一種比較合理的管道流體測溫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0026]下面結合圖2、圖3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更為詳細的闡述。
[0027]如圖2至圖3所示,本管道流體測溫結構包括:
[0028]主管道50,呈中空設置且用于輸送流體10 ;
[0029]次管道60,呈中空設置且用于輸送流體10 ;
[0030]三通接頭70,呈中空設置且用于聯通主管道50和次管道60,三通接頭70設有第一接口 71、與主管道50相連的第二接口 72、與次管道60相連的第三接口 73 ;
[0031]連接座80,與第一接口 71密封連接并用于封堵第一接口 71 ;
[0032]鎧裝熱電偶90,鎧裝熱電偶90包括工作端91和冷端92,鎧裝熱電偶90的工作端91依次穿過連接座80、三通接頭70并伸入主管道50內,工作端91伸入主管道50的一段結構設置為與主管道50平行的測溫套管911,鎧裝熱電偶90的冷端92與工作端91尾部相連且外置于三通接頭70外。
[0033]在本案中,優選主管道50、次管道60、三通接頭70均是高比熱容管道結構,流體10的流向可以由次管道60流向主管道50,也可以設置流體10的流向由主管道50流向次管道
60 ο
[0034]具體的,為保證整體測溫結構工作的可靠性,本案中主管道50、次管道60與對應接口的連接為密封連接,上述鎧裝熱電偶90的工作端91先依次穿過連接座80中部、三通接頭70內腔再伸入主管道50內腔內,優選工作端91與連接座80為密封連接。
[0035]本管道流體測溫結構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