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721934閱讀:427來源:國知局
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其在車體前三角底部采取開放式,通過在主支撐立柱底端配合五通連接架或者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實現了對不同中置電機、以及前置電機和后置電機等多種電機固定方式的方便切換,從而滿足了電動車廠家在研制、配置電機系統時對匹配控制器、電機、傳感器性能的測試需求。解決了電動車廠在匹配、研發電動車功能時,需根據不同電機的吊裝方式不同而定制不同車架所造成的提高研發成本、延長研發周期的難題。
【專利說明】
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測試裝置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車架大體可分為安裝前置電機、中置電機、后置電機車架。其中的中置電機,一種方式是通過吊裝架將中置電機b連接在車體的五通a上(參見圖1);中置電機的另一種方式是同軸中置電機(參見圖2),同軸中置電機是市面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電機形式,其將腳蹬軸與電機同軸固定設置,測試時同軸中置電機固定焊接在車體的前三角的底端。
[0003]電動車廠家在研制、配置電機系統時,需要匹配控制器、電機、傳感器之間的性能,現有的方法是需要根據不同電機的吊裝方式來特制車架選配實現。故而,提高了研發成本和研發周期。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種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包括前三角、后三角,前三角和后三角之間為主支撐立柱,
[0007]所述主支撐立柱為方形管,主支撐立柱的底端采用開放式結構,所述前三角的下梁和后三角的下梁均與主支撐立柱的底端固定連接;
[0008]在主支撐立柱的底部管段上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09]本發明還包括與主支撐立柱底端相配合的五通連接架和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
[0010]所述五通連接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板,連接板的底端固定連接五通,連接板上設置有與主支撐立柱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兩個連接板的間距等于或者略大于主支撐立柱的管寬,使用時,將五通連接架的兩個連接板外套進主支撐立柱的底端,并使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別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合,通過螺栓穿入重合后的通孔將五通連接架固定在主支撐立柱的底端;
[0011]所述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板,連接板的底端固定連接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板上設置有與主支撐立柱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兩個連接板的間距等于或者略大于主支撐立柱的管寬,使用時,將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的兩個連接板外套進主支撐立柱的底端,并使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分別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合,通過螺栓穿入重合后的通孔將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固定在主支撐立柱的底端。
[001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主支撐立柱的底端距離車輪的底端的豎直距離為30-35cm。
[001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主支撐立柱上的通孔貫穿主支撐立柱的兩側面。
[0014]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
[0015]本發明在車體前三角底部(即主支撐立柱的底端)采取開放式,通過在主支撐立柱底端配合五通連接架或者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實現了對不同中置電機(包括,普通中置電機和同軸中置電機)、以及前置電機和后置電機等多種電機固定方式的方便切換,從而滿足了電動車廠家在研制、配置電機系統時對匹配控制器、電機、傳感器性能的測試需求。解決了電動車廠在匹配、研發電動車功能時,需根據不同電機的吊裝方式不同而定制不同車架所造成的提高研發成本、延長研發周期的難題。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通過吊裝架將中置電機連接在車體的五通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同軸中置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五通連接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是五通連接架的側視圖。
[0022]圖7是五通連接架固定在主支撐立柱的底端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8是同軸中置電機固定在主支撐立柱的底端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25]—種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參見附圖3,包括前三角1、后三角2,前三角I和后三角2之間為主支撐立柱3,
[0026]所述主支撐立柱3為方形管(即主支撐立柱3的橫截面為方形),主支撐立柱3的底端采用開放式結構(即,與傳統的車架相比,本發明的主支撐立柱3的底端沒有連接五通),其長度為傳統的主支撐立柱的4/1,主支撐立柱3的底端距離車輪的底端的豎直距離為35cm,所述前三角I的下梁和后三角2的下梁均與主支撐立柱3的底端固定連接;
[0027]在主支撐立柱3的底部管段上,沿主支撐立柱3的軸向上下設置有兩個通孔,即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貫穿主支撐立柱3的兩側面;
[0028]參見附圖4和附圖5,本發明還包括與主支撐立柱3底端相配合的五通連接架4(圖
4)和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6(圖5);
[0029]參見附圖4和附圖6,所述五通連接架4,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板,連接板的底端固定連接五通5,連接板上設置有與主支撐立柱3上的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相配合的第三通孔4-1和第四通孔4-2;兩個連接板的間距等于或者略大于主支撐立柱3的管寬,使用時,將五通連接架4的兩個連接板外套進主支撐立柱3的底端,并使第三通孔4-1和第四通孔4-2分別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重合,通過螺栓穿入重合后的通孔將五通連接架4固定在主支撐立柱3的底端(參見圖7);固定好五通連接架4后,進行中軸和腳蹬、以及鏈輪鏈條等其他部分的組裝,可以通過吊裝架將中置電機(非同軸中置電機)連接在車體的五通上,以進行中置電機與控制器、傳感器之間的性能匹配測試;亦可以將前置電機或者后置電機安裝在本車架的前輪、后輪,以進行前置電機或者后置電機與控制器、傳感器之間的性能匹配測試;
[0030]參見附圖5,所述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6,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板,連接板的底端固定連接同軸中置電機7(同軸中置電機自帶安裝架,通過螺栓將安裝架固定在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6的連接板底端,以將同軸中置電機與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6固定連接),連接板上設置有與主支撐立柱3上的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相配合的第五通孔6-1和第六通孔6-2;兩個連接板的間距等于或者略大于主支撐立柱3的管寬,使用時,將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6的兩個連接板外套進主支撐立柱3的底端,并使第五通孔6-1和第六通孔6-2分別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重合,通過螺栓穿入重合后的通孔將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6固定在主支撐立柱3的底端(參見圖8);固定好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6后,進行鏈條鏈輪等其他部分的組裝,以進行同軸中置電機與控制器、傳感器之間的性能匹配測試。測試時,根據測試的實際需要,可以制作多個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每個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的底端各自固定連接不同型號的同軸中置電機,這樣在測試時,就可以任意切換安裝多種不同型號的同軸中置電機,以分別進行性能匹配測試。
[0031]在本實施例中,電動車的其它部件如:前叉、車把、坐管、鞍座、車輪等未標出。
[0032]以上對本發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應該說明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核心的情況下,任何簡單的變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不花費創造性勞動的等同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三角架、后三角架,前三角架和后三角架之間為主支撐立柱, 所述主支撐立柱為方形管,主支撐立柱的底端采用開放式結構,所述前三角架的下梁和后三角架的下梁均與主支撐立柱的底端固定連接; 在主支撐立柱的底部管段上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所述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還包括與主支撐立柱底端相配合的五通連接架和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 所述五通連接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板,連接板的底端固定連接五通,連接板上設置有與主支撐立柱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兩個連接板的間距等于或者略大于主支撐立柱的管寬。使用時,將五通連接架的兩個連接板外套進主支撐立柱的底端,并使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別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合,通過螺栓穿入重合后的通孔將五通連接架固定在主支撐立柱的底端; 所述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連接板,連接板的底端固定連接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板上設置有與主支撐立柱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兩個連接板的間距等于或者略大于主支撐立柱的管寬;使用時,將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的兩個連接板外套進主支撐立柱的底端,并使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分別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合,通過螺栓穿入重合后的通孔將同軸中置電機連接架固定在主支撐立柱的底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撐立柱的底端距離車輪的底端的豎直距離為30-35c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輕便電動摩托車多功能系統測試車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撐立柱上的通孔貫穿主支撐立柱的兩側面。
【文檔編號】G01M17/007GK106092608SQ201610627676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9日 公開號201610627676.2, CN 106092608 A, CN 106092608A, CN 201610627676, CN-A-106092608, CN106092608 A, CN106092608A, CN201610627676, CN201610627676.2
【發明人】仝燕敏, 展毓湜
【申請人】天津銘志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you)詢問留(liu)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