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計以及溫度測量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溫度計以及溫度測量方法。該溫度計具有:第1表面溫度測定單元(20A);第1參考溫度測定單元(24A);第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20B);第2參考溫度測定單元(24B);溫度校正單元(40),其將第1表面溫度測定單元(20A)與第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20B)相對于被測定對象的安裝位置之差以及第1參考溫度測定單元(24A)與第2參考溫度測定單元(24B)相對于被測定對象的安裝位置之差換算為補償溫度依賴性的各溫度差,校正第1表面溫度以及第1參考溫度、或第2表面溫度以及第2參考溫度;和深部溫度運算單元(42),其使用溫度校正單元校正的第1表面溫度以及第1參考溫度、或第2表面溫度以及第2參考溫度,運算被測定對象的深部溫度。
【專利說明】溫度計以及溫度測量方法
[0001]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1年3月10日、申請號為201110057755. 1、發明名稱為"溫 度計以及溫度測量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溫度計以及溫度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0003] -直以來,用于在家中管理健康的生物體信息測量設備有很多種。例如,有基于血 壓測定的鹽分攝取調整及基于血糖值測定的胰島素投藥。由此,在每天規定的時刻進行測 定來收集生物體信息的趨勢。這樣地收集生物體信息趨勢的需求正在提高。因此,根據作 為基本生命彳目息的體溫,獲得健康狀態、基礎代謝狀態、精神狀態等生物體彳目息。由于測量 的簡便性,所以是日常廣泛使用的測量手段,但這種測量根據需要可能伴隨有暫時的限制 狀態(靜止狀態),對于活動時的測量或持續的測量而言,由于本來就沒有廣泛使用的測定 手段(產品),所以非常稀少。本發明涉及通過對可日常地收集趨勢的深部體溫計的傳感器 安裝精度進行運算校正來提高精度的裝置。
[0004] 在要了解爐的內部/管道的內部等的溫度的情況下,不必為了設置溫度計而實施 設備的切削加工、或者擔心溫度計被內部物質腐蝕等導致的劣化,只要從外部間接地測定 內部溫度即可。另外,在希望了解與動物的體溫相關的健康狀態/基礎代謝狀態/精神狀 態的情況下,需要知道核心部分的溫度信息而不是表層部分的溫度信息。在該情況下也希 望了解隔著表層部的內部的溫度。與生物體相關的裝置已作為熱流補償型深部體溫計被眾 所周知。但是,這種方式為了使感溫探針與核心部分溫度平衡而要使用加熱器,所以功耗 較大。此外,由于裝置較大而缺乏攜帶性。對此,考慮了非加熱型的深部體溫計,公知有在 溫度檢測部與皮膚的熱阻值是未知的狀態下獲得深部體溫的體溫計(例如,參照專利文獻 1)。這種技術是:通過使粘貼到測定部位的粘貼面側的絕熱材料的熱阻相同,向測定部位的 相對側提供熱流差,求出內部溫度。在該情況下,即使相關材質的熱阻值未知,也能夠僅利 用溫度信息來測定內部溫度。
[0005]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號公報
[0006] 但是,對于專利文獻1的方法而言,有可能由于溫度檢測部的安裝位置偏差而無 法確保精度。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所述課題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可作為以下方式或應用例來 實現。
[0008] [應用例1]溫度計的特征在于,該溫度計具有:第1表面溫度測定單元,其測定被 測定對象的第1表面溫度Tlx ;第1參考溫度測定單元,其測定與所述第1表面溫度的測定 位置之間具有規定熱阻值且與外部空氣之間具有第1熱阻值的位置的溫度,作為第1參考 溫度T2X ;第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其測定與所述第1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不同的表面位置 的第2表面溫度Τ3Χ ;第2參考溫度測定單元,其測定與所述第2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之間 具有所述規定熱阻值且與外部空氣之間具有不同于所述第1熱阻值的第2熱阻值的位置的 溫度,作為第2參考溫度Τ4 Χ ;溫度校正單元,其將所述第1表面溫度測定單元與所述第2表 面溫度測定單元相對于所述被測定對象的安裝位置之差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度測定單元 與所述第2參考溫度測定單元相對于所述被測定對象的安裝位置之差換算為校正溫度依 賴性的各溫度差,校正所述第1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度、或所述第2表面溫度以及 所述第2參考溫度;以及深部溫度運算單元,其使用所述溫度校正單元校正后的所述第1表 面溫度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度、或所述第2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2參考溫度,運算所述被測 定對象的深部溫度。
[0009] 由此,根據本實施方式,在測定隔著物質的內部溫度的溫度計中,能夠對傳感器的 安裝位置偏差進行運算校正來高精度地測定深部溫度,并且通過對運算校正考慮溫度補 償,可在寬范圍的溫度測定中提高精度。另外,因為能夠通過計算來進行所有溫度的校正, 所以不存在安裝偏差導致的提供溫度范圍限制。另外,無需根據規格范圍,進行感溫元件的 安裝公差設定。由此,通過運算來校正傳感器安裝位置偏差,所以內部溫度的測定精度得到 提1?。能夠減少傳感器安裝偏差導致的不良,提1?廣品合格率。
[0010][應用例2]所述的溫度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溫度校正單元中,根據使所述第1 熱阻值與所述第2熱阻值成為同一熱阻值的偏置狀態下的所述第1表面溫度測定單元的溫 度T1A與所述第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的溫度T3A之間的溫度差Λ TaA、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 度測定單元的溫度T2A與所述第2參考溫度測定單元的溫度T4A之間的溫度差Λ TbA,按照 以下的式⑴或式⑵的各溫度補償Λ Tax、Λ Tbx,對所述第1熱阻值以及所述第2熱阻值 中的與所述偏置狀態下的熱阻值相同的一側的所述第1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度、 或所述第2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2參考溫度進行加法運算或減法運算, nv-T2v ^ ' ΔΤαγ = ----ΔΓα, Λ Τ\,-Τ2, Α
[0011] (1 ) ΠΓ -Γ2νν 1 7 ATbv = ^ATb, Τ\α-Τ2α ηχ-τ4γ.τ ) ΑΤαν = ----ΑΤα, Τ3α-Τ4α I
[0012] Γ3 -Γ4 …(2) Τ3λ-Τ4λ ο
[0013] 由此,可通過運算來容易地校正傳感器安裝位置偏差。另外,對于寬溫度范圍且精 度嚴密的規格而言,能夠削減偏置測定的工時。并且,在需要進行規格范圍的溫度補償曲線 測定使用的偏置測定時,可利用在某1點進行偏置測定而得的校正值,進行溫度補償。艮Ρ, 利用安裝偏差導致的溫度差Λ Ta、Λ Tb的溫度補償,只要在某一點溫度下進行偏置測定即 可校正寬范圍的溫度。
[0014] [應用例3]所述溫度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與所述第1 參考溫度的測定位置之間以及所述第2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與所述第2參考溫度的測定位 置之間,設置有共同的具有所述規定熱阻值的絕熱部,在所述第1參考溫度的測定位置與 外部空氣之間設置有具有所述第1熱阻值的第1散熱控制部,在所述第2參考溫度的測定 位置與外部空氣之間設置有具有所述第2熱阻值的第2散熱控制部。
[0015] 由此,第1表面溫度測定單元和第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被共同的具有熱阻值的絕 熱部所覆蓋。這里,各絕熱部位于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與參考溫度的測定位置之間。并且, 在各個參考溫度測定位置與外部空氣之間分別設有具有互不相同的熱阻值的第1、第2散 熱控制部。因此,第1表面溫度測定位置與第1參考溫度測定位置之間的熱流值不同于第 2表面溫度測定位置與第2參考溫度測定位置之間的熱流值。即,第1表面溫度、第1參考 溫度、第2表面溫度以及第2參考溫度具有互不相同的測量值。
[0016] [應用例4]所述溫度計的特征在于,具有:顯示裝置,其具有對所述深部溫度運算 單元所運算的所述深部溫度進行顯示的顯示部;以及溫度計主體,其具有所述第1表面溫 度測定單元以及所述第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所述顯示裝置與所述溫度計主體以分體的方 式構成。
[0017] 由此,由于顯示裝置和溫度計主體以分體的方式構成,所以能夠實現具有需要與 被測定對象的表面接觸的第1以及第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的溫度計主體的輕量化。因此, 即便使溫度計主體與被測定對象的表面長時間接觸也不會造成負擔,在長時間內能夠監視 連續的溫度。
[0018] [應用例5]所述溫度計的特征在于,所述深部溫度運算單元設置在所述顯示裝置 內。
[0019] 由此,由于將深部溫度運算單元設置在顯示裝置上,所以溫度計主體的構成部件 被抑制為最小限度。因此,在實現溫度計主體的輕量化、小型化,與被測定對象的表面接觸 時,即使是長時間的測定也可進一步減少負擔。
[0020] [應用例6]所述溫度計的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以及所述溫度計主體分別具有 能夠通過無線通信來相互收發信息的收發單元。
[0021] 由此,顯示裝置以及溫度計主體構成為分別具有收發單元、并能夠相互進行無線 通信,所以能夠將顯示裝置設置為在某種程度上與溫度計主體分開。因為顯示裝置未與溫 度計主體接線,所以能夠使溫度計主體從顯示裝置完全分離,因此可進一步實現溫度計主 體的輕量化,提高溫度計主體的操作性。
[0022] [應用例7]所述溫度計的特征在于,該溫度計構成為能夠粘貼在所述被測定對象 的表面上。
[0023] 由此,溫度計構成為能夠粘貼在被測定對象的表面上,所以溫度計的操作性、便攜 性得到提高。例如,在將溫度計使用于兒童或嬰兒等時,難以在一定時間內良好地保持溫度 計與體表面的接觸。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溫度計構成為能夠粘貼在體表面上,所以即使兒 童或嬰兒動作也能夠良好地保持體表面與溫度計的接觸狀況,所以能夠測定準確的溫度。
[0024] [應用例8]測定被測定對象的深部溫度的溫度測量方法的特征在于,該溫度測量 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1溫度測定步驟,測定所述被測定對象的第1表面溫度,并且測定與 該第1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之間具有規定熱阻值且與外部空氣之間具有第1熱阻值的位置 的溫度,作為第1參考溫度;第2溫度測定步驟,測定與所述第1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不同 的表面位置的第2表面溫度,并且測定與所述第2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之間具有所述規定 熱阻值且與外部空氣之間具有不同于所述第1熱阻值的第2熱阻值的位置的溫度,作為第 2參考溫度;溫度校正步驟,將所述第1表面溫度與所述第2表面溫度的測定位置之差以及 所述第1參考溫度與所述第2參考溫度相對于所述被測定對象的測定位置之差換算為校正 溫度依賴性的各溫度差,校正所述第1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度、或所述第2表面溫 度以及所述第2參考溫度;以及深部溫度運算步驟,根據在所述溫度校正步驟中校正后的 所述第1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度、或所述第2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2參考溫度,運 算所述深部溫度。
[0025] 在溫度校正步驟中,根據其測定值來校正在第1溫度測定步驟以及第2溫度測定 步驟中獲得的第1表面溫度、第1參考溫度、第2表面溫度以及第2參考溫度。并且,在深 部溫度運算步驟中,根據這些在溫度校正步驟中校正的測定值來運算被測定對象的深部溫 度。
[0026] 由此,利用運算來校正傳感器安裝位置偏差,所以內部溫度的測定精度得到提高。 另外,因為能夠減少傳感器安裝偏差導致的不良,所以能夠提高產品合格率。此外,還能夠 檢測隔著生物體以外的物體的內部溫度,本發明提供高精度地測定隔著物體的內部的溫度 的溫度測量方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 圖1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體溫計的結構框圖。
[0028] 圖2是示出將本實施方式的體溫計主體安裝到人體上的狀態的放大圖。
[0029] 圖3是示出安裝有本實施方式的體溫計主體以及顯示裝置的狀態的圖。
[0030] 圖4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體溫計主體的圖。
[0031] 圖5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體溫計的動作的流程圖。
[0032] 圖6是示出第1變形例的體溫計主體的圖。
[0033] 圖7是示出第2變形例的體溫計主體的圖。
[0034] 圖8是示出第3變形例的體溫計主體的圖。
[0035] 圖9是示出第1實施例的體溫計主體的圖。
[0036] 圖10是示出第1實施例的實際測定校正的結果的圖。
[0037] 圖11是示出第2實施例的實際測定校正的結果的圖。
[0038] 圖12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各傳感器的溫度推移的曲線圖。
[0039] 標號說明
[0040] 2電子體溫計;4人體(被測定對象);4A體表面;6操作者;10體溫計主體;12顯 示裝置;14A、14B溫度測定部;16A、16B接觸面;18絕熱部;18A第1散熱控制部;18B第2散 熱控制部;20A第1體表面傳感器(第1表面溫度測定單元);20B第2體表面傳感器(第 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22A、22B界面;24A第1中間傳感器(中間溫度測定單元、第1參考 溫度測定單元);24B第2中間傳感器(中間溫度測定單元、第2參考溫度測定單元);26A、 26B A/D轉換器;28、28A、28B收發單元;30、30A、30B天線線圈;32顯示部;34操作部;36控 制單元;38存儲部;40溫度校正單元;42深部體溫運算單元(深部溫度運算單元);44A第 1系統;44B弟2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0041] 下面,參照附圖對作為本實施方式的溫度計的電子體溫計及其測量方法進行說 明。
[0042] 圖1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電子體溫計的結構框圖。該電子體溫計2具有:與作為 被測定對象的人體4 (參照圖3)的體表面4A接觸的體溫計主體10、以及與體溫計主體10 分體設置的顯示裝置12。
[0043] 圖2是示出將本實施方式的體溫計主體10安裝到人體4上的狀態的放大圖,另 夕卜,圖3是示出安裝有本實施方式的體溫計主體10以及顯示裝置12的狀態的圖。
[0044] 首先,如圖2所示,體溫計主體10具有兩個(一對)溫度測定部14A、14B。溫度測 定部14A具備:絕熱部18,其具有與人體4的體表面4A接觸的接觸面16A ;以及第1散熱 控制部18A,其設置于絕熱部18與外部空氣之間。另一方面,溫度測定部14B具備:絕熱部 18,其具有接觸面16B,該接觸面16B接觸與溫度測定部14A的接觸位置不同的位置的體表 面4A ;以及第2散熱控制部18B,其設置于絕熱部18與外部空氣之間。即,絕熱部18在溫 度測定部14A與溫度測定部14B中是共同的,具有共同的熱阻值。
[0045] 溫度測定部14A具備:作為第1表面溫度測定單元的第1體表面傳感器20A,其測 定體表面4A的溫度作為第1表面溫度即第1體表面溫度;以及作為第1參考溫度測定單元 (中間溫度測定單元)的第1中間傳感器24A,其測定絕熱部18與第1散熱控制部18A之 間的界面22A的溫度作為第1參考溫度。
[0046] 另外,溫度測定部14B具備:作為第2表面溫度測定單元的第2體表面傳感器20B, 其測定體表面4A的溫度作為第2表面溫度即第2體表面溫度;以及作為第2參考溫度測 定單元(中間溫度測定單元)的第2中間傳感器24B,其測定絕熱部18與第2散熱控制部 18B之間的界面22B的溫度作為第2參考溫度。
[0047] 由這些溫度測定部14A、14B構成的體溫計主體10構成為,可通過粘著劑等將接觸 面16A、16B分別粘貼在人體4上,能夠通過該粘著劑等以良好的接觸壓力貼緊于體表面4A。
[0048] 這里,體溫計主體10的貼附位置優選設定為能夠相對穩定地測定體表面溫度的 額頭、后腦勺、胸部、后背等部位。另外,也可以在體溫計主體10上穿著衣服,也可以使體溫 計主體10與寢具接觸。
[0049] 另外,溫度測定部14A的第1散熱控制部18A和溫度測定部14B的第2散熱控制 部18B由不同的材料構成,由此,第1散熱控制部18A的熱阻值和第2散熱控制部18B的熱 阻值被設定為不同的值。第1散熱控制部18A以及第2散熱控制部18B分別設置在與外部 空氣接觸的部分處,以使第1系統44A與第2系統44B的溫度分布不同。
[0050] 體表面傳感器20A、20B以及中間傳感器24A、24B可采用將體表面4A的溫度以及 界面22A、22B的溫度值變換為電阻值的部件、或將溫度值變換為電壓值的部件等。此外, 作為將溫度值變換為電阻值的部件可采用貼片式熱敏電阻、印制有熱敏電阻圖案的柔性基 板、鉬測溫電阻體等。另外,作為將溫度值變換為電壓值的部件可采用熱電偶元件、PN接合 元件、二極管等。
[0051] 另外,溫度測定部14A、14B除了具有體表面傳感器20A、20B以及中間傳感器24A、 24B之外,如上述圖1所示,還分別具有A/D轉換器26A、26B。此外,由于溫度測定部14A、 14B形成為一體,所以也能夠將A/D轉換器26A、26B作為共用的A/D轉換器來安裝。
[0052] A/D轉換器26A、26B將由體表面傳感器20A、20B以及中間傳感器24A、24B變換的 電阻值或電壓值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輸出到收發單元28A、28B。
[0053] 收發單元28A、28B分別具有天線線圈30A、30B,將由A/D轉換器26A、26B變換為數 字信號的溫度值(電阻值或電壓值)的信號以電波的方式發送到顯示裝置12側。并且,天 線線圈30A、30B也可以是共用的天線線圈。
[0054] 顯示裝置12具備:顯示體溫的測定結果等的顯示部32 ;從外部操作顯示裝置12 的操作部34 ;控制顯示裝置12的動作的控制單元36 ;以及存儲從控制單元36等獲得的信 息的存儲部38。
[0055] 顯示部32通過液晶畫面等來顯示溫度信息及操作畫面,例如,可顯示已測定的體 表面溫度和作為所運算的深部溫度的深部體溫等。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相當于手表的普通 表盤的部分設置有顯示部32,操作者6能夠在將顯示裝置12佩戴到手臂上的狀態下視覺確 認顯示部32。
[0056] 操作部34構成為可利用按鈕、桿及鍵等從外部向顯示裝置12輸入信息,例如,能 夠根據顯示部32所顯示的畫面來選擇菜單、或者輸入其他被測定者(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兒 童)的名字、年齡、體溫的測定時間等信息。
[0057] 控制單元36具備:溫度校正單元40,其校正來自第1體表面傳感器20A的第1體 表面溫度Tl x和來自第1中間傳感器24A的第1參考溫度T2X、或來自第2體表面傳感器20B 的第2體表面溫度Τ3Χ和來自第2中間傳感器24Β的第2參考溫度Τ4Χ ;以及作為深部溫度 運算單元的深部體溫運算單元42,其根據由溫度校正單元40校正的第1體表面溫度Tlx' 和第1參考溫度Τ2 Χ'、或第2體表面溫度Τ3Χ'和第2參考溫度Τ4Χ',運算人體4的深部體 溫 Tcore。
[0058] 溫度校正單元40將第1體表面傳感器20A與第2體表面傳感器20B相對于被測 定對象的安裝位置之差以及第1中間傳感器24A與第2中間傳感器24B相對于被測定對象 的安裝位置之差換算為各溫度差,校正第1體表面溫度Tl x以及第1參考溫度T2X、或者第2 體表面溫度Τ3Χ以及第2參考溫度Τ4 Χ。
[0059] 深部體溫運算單元42利用由溫度校正單元40校正的第1體表面溫度Τ1χ'和第1 參考溫度Τ2 Χ'、或第2體表面溫度Τ3Χ'和第2參考溫度Τ4Χ',運算人體4的深部體溫Tcore。
[0060] 此外,顯示裝置12可具有未圖示的無線登錄系統以及USB等的I/F作為各數據的 輸出部。
[0061] 根據所述深部體溫計基本構造,可獲得式(3)的關系式。 剛一y:t潘K4)…⑶
[0063] 圖4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體溫計主體10的圖。圖4(A)是體溫計主體10與人體4 的熱阻的圖示,圖4(B)是示出在體溫計主體10上未設置散熱控制部的偏置測定狀態的圖, 圖4(C)是示出在體溫計主體10上設有散熱控制部的完成體狀態的圖。如式(3)所示,深 部體溫Tcore示出不依賴于溫度檢測部與皮膚的熱阻的情況。
[0064] 如圖4(B)所示,在使第1散熱控制部18A以及第2散熱控制部18B成為熱阻相同 的材質的偏置測定狀態下,將各傳感器的安裝位置表示如下,即:第1體表面傳感器20A與 絕熱部18的熱源側一端的距離表示為XI、將第2體表面傳感器20B與絕熱部18的熱源側 一端的距離表示為X3、將第1中間傳感器24A與絕熱部18的外部空氣側一端的距離表示為 X2、將第2中間傳感器24B與絕熱部18的外部空氣側一端的距離表示為X4,將各傳感器的 第1體表面溫度表示為T1A,將第2體表面溫度表示為T3 A,將第1參考溫度表示為T2A以及 將第2參考溫度表示為T4A。例如,如圖4(B)所示,通過除去第1散熱控制部18A和第2散 熱控制部18B,使第1散熱控制部18A與第2散熱控制部18B的熱阻相同。
[0065] 在不存在安裝位置偏差的理想狀態下(XI = X3、X2 = X4),T1A = T3a、T2a = T4a。 但是,由于安裝位置為XI尹X3、X2尹X4的安裝位置偏差會產生溫度偏差,使T1a尹T3 a、 T2a#T4a。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運算來校正安裝位置偏差導致的溫度差ATa、ATb。 艮P,在與偏置測定狀態相同的構造側,對作為T1 A與T3a之差的溫度差ATa、作為T2a與T4a 之差的溫度差ATb進行加法運算或減法運算。
[0066] 在完成體狀態下,將各傳感器的第1體表面溫度表不為Tlx,將第2體表面溫度表 示為Τ3 Χ,將第1參考溫度表示為Τ2Χ,將第2參考溫度表示為Τ4Χ。完成體狀態是如下狀態: 使偏置測定狀態下的第1散熱控制部18Α或第2散熱控制部18Β成為熱阻不同的材質。例 如,如圖4 (C)所示,通過使第2散熱控制部18Β成為具有與外部空氣不同的熱阻的材質,使 溫度測定部14Β的第2散熱控制部18Β與偏置測定狀態不同。
[0067] 在上述完成體狀態下,將偏置測定狀態時的感溫部的檢測溫度設為Τ1Α、Τ2 α、Τ3α、 Τ4α。此時,如果用溫度差ATa、ATb表示安裝位置偏差,可知溫度差ATa、ATb具有溫度 依賴性。因此,將偏置測定狀態時的深部溫度設為A°C,將溫度差設為Λ TaA、Λ TbA,將任意 的深部溫度設為X°C,導出溫度補償Λ Tax、Λ Tbx,由此運算校正安裝位置偏差,從而能夠高 精度地測定深部溫度,并且通過對運算校正考慮溫度補償,從而可在寬范圍的溫度測定中 提高精度。另外,由于能夠通過計算來進行所有溫度的校正,所以不存在安裝偏差導致的提 供溫度范圍限制。另外,發現了如下情況:無需根據規格范圍,進行感溫元件的安裝公差設 定。
【權利要求】
1. 一種溫度計,其特征在于,該溫度計具有: 第1表面溫度測定部,其測定被測定對象的第1表面溫度; 第1參考溫度測定部,其測定配置在所述被測定對象與外部空氣之間的第1絕熱部的 溫度,作為第1參考溫度; 第2參考溫度測定部,其測定配置在所述被測定對象與所述外部空氣之間的第2絕熱 部的溫度,作為第2參考溫度; 溫度校正部,其根據所述第1絕熱部的位于所述外部空氣一側的一端和所述第1參考 溫度測定部的距離與所述第1絕熱部的位于所述外部空氣一側的一端和所述第2參考溫度 測定部的距離之差,校正所述第1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度;以及 深部溫度運算部,其使用所述溫度校正部校正后的所述第1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1參 考溫度,運算所述被測定對象的深部溫度。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度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絕熱部與所述外部空氣之間設置有第1散熱控制部。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溫度計,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絕熱部與所述外部空氣之間設置有第2散熱控制部。
4. 一種溫度測量方法,測定被測定對象的深部溫度,其特征在于,該溫度測量方法包括 以下步驟: 測定所述被測定對象的第1表面溫度的步驟; 第1溫度測定步驟,測定配置在所述被測定對象與外部空氣之間的第1絕熱部的溫度, 作為第1參考溫度; 第2溫度測定步驟,測定配置在所述被測定對象與所述外部空氣之間的第2絕熱部的 溫度,作為第2參考溫度; 溫度校正步驟,根據所述第1絕熱部的位于所述外部空氣一側的一端和所述第1參考 溫度的測定位置的距離與所述第1絕熱部的位于所述外部空氣一側的一端和所述第2參考 溫度的測定位置的距離之差,校正所述第1表面溫度以及所述第1參考溫度;以及 深部溫度運算步驟,根據在所述溫度校正步驟中校正后的所述第1表面溫度以及所述 第1參考溫度,運算所述被測定對象的深部溫度。
【文檔編號】G01K13/00GK104083153SQ201410344658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0日
【發明者】清水興子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