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包括第一電阻至第五電阻、第一三極管至第十三極管、可調電阻、第一電位器、第二電位器、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一發光二極管、第二發光二極管、第一變壓器、第二變壓器、第一晶體振蕩器、第二晶體振蕩器、電容和開關,電源負極分別與所述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位器的滑動端、所述第二電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可調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本實用新型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能對升溫和降溫同時監控,且能在升溫或者降溫超過限定溫度時發出聲光報警,該電路還具有準確性高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監視電路,尤其涉及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
【背景技術】
[0002]環境溫度監控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它在冰箱、空調、電腦等電氣電子設備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如果一個電器的某個關鍵系統溫度過高,會導致電器的燒毀,正因為這樣所以需要溫度監控器對系統溫度進行監控。目前已有的環境溫度監控器大多只具有升溫或者降溫的監控功能,不能同時進行聲光報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包括第一電阻至第五電阻、第一三極管至第十三極管、可調電阻、第一電位器、第二電位器、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一發光二極管、第二發光二極管、第一變壓器、第二變壓器、第一晶體振蕩器、第二晶體振蕩器、電容和開關,電源正極與所述開關的第一端連接,電源負極分別與所述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位器的滑動端、所述第二電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可調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開關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九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十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九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七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一電位器的滑動端、所述第一電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可調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七三極管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一發光二極管的正極和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七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發光二極管的負極和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晶體振蕩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晶體振蕩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十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第八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八三極管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二發光二級管的正極和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八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發光二級管的負極和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晶體振蕩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晶體振蕩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九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五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五三極管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六三極管的發射極和所述第二電位器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五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十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六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六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一電位器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實用新型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能對升溫和降溫同時監控,且能在升溫或者降溫超過限定溫度時發出聲光報警,該電路還具有準確性高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包括第一電阻Rl至第五電阻R5、第一三極管VTl至第十三極管VT10、可調電阻RT、第一電位器RP1、第二電位器RP2、第一二極管Dl、第二二極管D2、第一發光二極管LEDl、第二發光二極管LED2、第一變壓器Tl、第二變壓器T2、第一晶體振蕩器Y1、第二晶體振蕩器Y2、電容C和開關S,電源正極與開關S的第一端連接,電源負極分別與電容C的第一端、第二變壓器T2輸入端的第一端、第一變壓器Tl輸入端的第一端、第二電位器RP2的滑動端、第二電位器RP2的第一端、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第一三極管VTl的基極和可調電阻RT的第一端連接,開關S的第二端分別與電容C的第二端、第九三極管VT9的發射極、第十三極管VTlO的發射極、所述第九三極管VT9的集電極、所述第七三極管VT7的發射極、第一電位器RPl的滑動端、第一電位器RPl的第一端、第三三極管VT3的基極、第四三極管VT4的發射極、第二三極管VT2的集電極、第一電阻Rl的第一端和可調電阻RT的第二端連接,第七三極管VT7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一發光二極管LEDl的正極和第一變壓器Tl輸入端的第三端連接,第七三極管VT7的基極與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發光二極管LEDl的負極和第一變壓器Tl輸入端的第二端連接,第一變壓器Tl輸出端的第一端與第一晶體振蕩器Yl的第一端連接,第一晶體振蕩器Yl的第二端與第一變壓器Tl輸出端的第二端連接,第十三極管VTio的集電極與第八三極管VT8的發射極連接,第八三極管VT8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二發光二級管LED2的正極和第二變壓器T2輸入端的第二端連接,第八三極管VT8的基極與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發光二級管LED2的負極和第二變壓器T2輸入端的第三端連接,第二變壓器T2輸出端的第一端與第二晶體振蕩器Y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晶體振蕩器Y2的第二端與第二變壓器T2輸出端的第二端連接,第九三極管VT9的基極與第五三極管VT5的集電極連接,第五三極管VT5的發射極分別與第六三極管VT6的發射極和第二電位器RP2的第二端連接,第五三極管VT5的基極與第一二極管Dl的負極連接,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與第三三極管VT3的集電極連接,第十三極管VTlO的基極與第六三極管VT6的集電極連接,第六三極管VT6的基極與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與第四三極管VT4的集電極連接,第一電位器RPl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和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連接,第三三極管VT3的發射極分別與第一電阻Rl的第二端、第四三極管VT4的基極和第一三極管VTl的集電極連接,第二三極管VT2的發射極分別與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和第一三極管VTl的發射極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環境溫度監視器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電阻至第五電阻、第一三極管至第十三極管、可調電阻、第一電位器、第二電位器、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一發光二極管、第二發光二極管、第一變壓器、第二變壓器、第一晶體振蕩器、第二晶體振蕩器、電容和開關,電源正極與所述開關的第一端連接,電源負極分別與所述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位器的滑動端、所述第二電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可調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開關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九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十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九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七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一電位器的滑動端、所述第一電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可調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七三極管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一發光二極管的正極和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七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發光二極管的負極和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晶體振蕩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晶體振蕩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十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第八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八三極管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二發光二級管的正極和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八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發光二級管的負極和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入端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晶體振蕩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晶體振蕩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變壓器輸出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九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五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五三極管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六三極管的發射極和所述第二電位器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五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十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六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六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一電位器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三極管的基極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分別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
【文檔編號】G01K1/02GK203489977SQ201320646522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0日
【發明者】余國燦, 雍軍, 李海濱 申請人:成都市未來合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