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鎖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鎖結構,包括滑塊、限位塊、導向件、轉動件、卡合件和卡條;限位塊布置在滑塊一側,能夠通過導向件相對滑塊滑動,且在離滑塊最近時能夠卡住轉動件;轉動件與滑塊旋轉連接,卡合件與轉動件也旋轉連接,但與滑塊不連接;兩旋轉中心不同軸,以使轉動件能夠帶動卡合件繞著轉動件旋轉中心相對滑塊轉動;滑塊上設有第一限位部,轉動件上設有第二限位部;卡條布置在滑塊一側,與導向件平行設置,采用斜齒結構,以卡住與卡條接觸時的卡合件;當限位塊離滑塊最近且卡條卡住卡合件時,限位塊卡住轉動件,轉動件和卡合件不能旋轉,自鎖結構實現自鎖。本實用新型利用重力原理設計自鎖結構,結構簡單,自鎖性能好,安全可靠,實用性好。
【專利說明】-種自鎖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設及鎖定裝置領域,特別設及一種用于上下滑動裝置的自鎖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存在各式各樣的自鎖結構,結構不一,原理也不盡相同,有些結構簡單,但是 自鎖不夠牢固,而自鎖性能較好較牢固的自鎖結構,結構較為復雜,甚至有些零件較難加 工,增加了生產的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鎖性能好、生產成本 較低的,實用性較強的自鎖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鎖結構,所述自鎖結構 包括滑塊、限位塊、導向件、轉動件、卡合件和卡條;所述限位塊布置在所述滑塊一側,能夠 通過所述導向件相對所述滑塊滑動,且在離所述滑塊最近時能夠卡住所述轉動件;所述轉 動件與所述滑塊旋轉連接,所述卡合件與所述轉動件也旋轉連接,但與所述滑塊不連接;兩 旋轉中屯、不同軸,W使所述轉動件能夠帶動所述卡合件繞著所述轉動件旋轉中屯、相對所述 滑塊轉動;所述滑塊上設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轉動件旋轉中屯、一側,能 夠限制所述轉動件的轉動;所述轉動件上設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 端一側,用于限制所述限位端的轉動;所述卡條布置在所述滑塊一側,與所述導向件平行設 置,采用斜齒結構,W卡住與所述卡條接觸時的所述卡合件;當所述限位塊離所述滑塊最近 且所述卡條卡住所述卡合件時,所述限位塊卡住所述轉動件,所述轉動件和所述卡合件不 能旋轉,所述自鎖結構實現自鎖。
[0004] 進一步地,所述卡條的斜齒結構不背向所述卡合件;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 旋轉軸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導向件的延伸方向。
[0005]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塊上布置有第一凸起,所述轉動件上布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 一凸起在所述限位塊離所述滑塊最近時卡住所述第二凸起,W限制所述轉動件的轉動。
[0006]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轉動件安裝在所述滑塊上的第一凹槽 內,并且能夠在所述第一凹槽內轉動;所述第一限位部布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一端。
[0007]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件上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卡合件安裝在所述第二凹槽內,并 且能夠在所述第二凹槽內轉動。
[000引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且離所述第一旋轉軸最近 的一側。
[0009] 進一步地,所述卡合件W所述卡合件旋轉中屯、為界,分為卡合端和限位端,所述限 位端重力大于所述卡合端。
[0010]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端的長度大于所述卡合件旋轉中屯、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最小 距離。
[001。 進一步地,所述卡合端采用尖角狀的結構;在自然狀態下,相對于所述限位端,所 述卡合端更接近所述卡條。
[0012]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能夠滑動,所述卡條斜齒結構頂部的安裝高度高于所述滑塊 滑動停止時所在的高度;所述卡條斜齒結構的長度不小于所述滑塊和所述限位塊的高度之 和。
[0013] 本實用新型具有W下有益效果:
[0014] 本實用新型利用重力的原理設計的自鎖結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自鎖性能好, 安全可靠,易加工,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5]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鎖結構的結構立體圖。
[0016] 圖視本實用新型自鎖結構自鎖時的剖視圖。
[0017] 圖3是本實用新型自鎖結構解鎖時的剖視圖。
[0018] 圖4是本實用新型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9] 圖5是本實用新型限位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0] 圖6是本實用新型轉動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7是本實用新型卡合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2]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3]
[0024]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請參閱圖1至圖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實施方式中,一自鎖結構包括一滑塊 1、一限位塊2、一轉動件3、一卡合件4、一卡條5和導向件6。
[00%]所述滑塊1 一側開設有一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將所述滑塊1上下表面連 通;在所述第一凹槽11底面上部設有一第一限位部12,所述第一限位部12采用擋板的形式。 優選地,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上表面與所述滑塊1上表面共面。
[0027]所述限位塊2布置在所述滑塊1下方,通過所述導向件6與所述滑塊1連接,并能沿 著所述導向件6相對所述滑塊1上下滑動。所述限位塊2上部設置一第一凸起21,所述第一凸 起21在所述限位塊2上滑并離所述滑塊1最近時能夠抵住所述滑塊1,并帶動所述滑塊1滑 動。所述限位塊2-側開設有使所述限位塊2上下表面連通的一第=凹槽22,所述第=凹槽 22與所述第一凹槽11同側,且在所述第一凸起21-側,優選地,所述第=凹槽22與所述第一 凹槽11寬度相同。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滑塊1能夠沿著所述導向件6相對所 述限位塊2滑動,在下滑并離所述限位塊2最近時能夠與所述第一凸起21接觸,進而帶動所 述限位塊2滑動。
[0028] 所述導向件6-端固定在所述滑塊1上,另一端安裝有用于防止所述限位塊2掉落 的一固定裝置61,所述固定裝置61還能限制所述限位塊2相對所述滑塊1的滑動距離。優選 地,所述導向件6選用帶螺紋的光桿,所述固定裝置61采用與所述光桿相配的螺母。
[0029] 所述轉動件3安裝在所述滑塊1開設的所述第一凹槽11內,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 部12下方,通過第一旋轉軸7與所述滑塊1連接,且能繞著所述第一旋轉軸7向上旋轉,向下 旋轉時由于所述轉動件3該端能被所述第一限位部12抵住,因此只能小幅度旋轉。所述轉動 件3的另一端與所述卡合件4通過第二旋轉軸8連接,使所述卡合件4能夠繞著所述第二旋轉 軸8相對所述轉動件3轉動,并在該端開設有使所述轉動件3上下表面連通的一第二凹槽32, 所述第二凹槽32用于安裝所述卡合件4,并能允許所述卡合件4上下轉動;所述第二凹槽32 還位于所述第一旋轉軸7-側。所述轉動件3設置有一第二限位部33,所述第二限位部33位 于所述第一旋轉軸7-側,是所述轉動件3向所述第二凹槽32-側的延伸,用于限制所述卡 合件4的轉動。所述轉動件3與所述第一旋轉軸7連接處的下部設有姨型狀的一第二凸起31, 所述第二凸起31在所述限位塊2向所述滑塊1滑動并離所述滑塊1最近時能被所述限位塊2 上所述第一凸起21卡住,進而限制所述轉動件2的轉動,此時,所述第二凸起31位于所述第 一凸起21-側,且不在所述第一凸起21和所述第二旋轉軸8之間。優選地,所述第一旋轉軸7 與所述第二旋轉軸8平行設置,并垂直于所述導向件6的延伸方向。
[0030] W所述第二旋轉軸8為分界,將所述卡合件4分為卡合端41和限位端42,在自然狀 態下,相對于所述限位端42,所述卡合端41更接近所述卡條5。所述卡合端41的重力小于所 述限位端42的重力,W使所述卡合件4在自然狀態下能夠因所述卡合端41和所述限位端42 重力的不同而發生轉動。所述限位端42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旋轉軸8至所述第二限位部33 的最小距離,W限制所述卡合件4向所述限位端42的過度傾斜轉動。所述卡合端41靠近所述 卡條5的一端采用尖角形狀,便于所述卡合件4能夠卡在所述卡條5內。
[0031] 所述卡條5豎直固定在所述滑塊1所述第一凹槽11所在側,并能在所述滑塊1、所述 限位塊2滑動時穿過所述滑塊1的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限位塊2的所述第=凹槽22,且與 所述滑塊1、所述限位塊2不接觸。所述卡條5與所述導向件6平行設置。所述卡條5不背向于 所述卡合件4的一側采用斜齒結構,當所述限位塊2離所述滑塊1最近時,所述卡條5卡住所 述卡合件4的所述卡合端41,并能夠在所述限位塊2的作用下鎖住所述卡合件4和所述轉動 件3,進而使所述自鎖結構達到自鎖的目的。優選地,所述卡條5斜齒結構設置在所述卡合件 4相對一側,頂部的安裝高度高于所述滑塊1滑動停止時其上表面的高度,且斜齒結構的長 度不小于所述滑塊1和所述限位塊2的高度之和,便于所述自鎖結構更好地自鎖。
[0032] 所述自鎖機構在非工作狀態時,所述轉動件3因所述第二旋轉軸8側的重力較大而 繞著所述第一旋轉軸7向下轉動,但又因所述滑塊1上所述第一限位部12的作用停止轉動, 最后,所述轉動件3的所述第一旋轉軸7所在端抵在所述第一限位部12上,所述轉動件3得到 小幅度旋轉。所述卡合件4在所述轉動件3轉動時也隨著所述轉動件3轉動,又因所述卡合件 4所述限位端42的重力大于所述卡合端41的重力而發生相對所述轉動件3轉動的情形,但所 述卡合件4會因所述第二限位部33的抵住而停止轉動,此時,所述限位端42的底部與所述第 二限位部33上表面直接接觸。
[0033] 所述自鎖結構在實現自鎖時,所述限位塊2沿著所述導向件6上滑并逐漸接近所述 滑塊I,所述限位塊2上所述第一凸起21頂部與所述轉動件3底部開始接觸,并卡住所述轉動 件3上的所述第二凸起31,此時,所述轉動件3能夠繞著所述第一旋轉軸7向上轉動,直至所 述第一凸起21頂部與所述滑塊1底部接觸時才停止轉動;此時,所述轉動件3、所述卡合件4 和所述滑塊1開始隨所述所述限位塊2上移。在所述卡合件4接觸所述卡條5時,所述卡合端 41會滑入所述卡條5的斜槽內,所述卡合件4在所述卡條5斜齒的作用下所述卡合端41會繞 著所述第二旋轉軸8向下轉動,并帶動所述轉動件3轉動,但由于所述第一凸起21卡住了所 述第二凸起31,因此所述轉動件3不能轉動,且使所述卡合件4在轉動一定角度后停止轉動。 此時,所述滑塊1、所述限位塊2停止上滑,所述轉動件3、所述卡合件4不能轉動,所述卡合件 4的所述卡合端41卡在所述卡條5的斜槽內,所述自鎖結構即實現自鎖。
[0034] 所述自鎖結構解鎖時,所述限位塊2向下滑動,所述第一凸起21逐漸脫離所述第二 凸起31,在脫離過程,所述卡合件4的所述卡合端41因受所述卡條5斜齒的作用有繞著所述 第二旋轉軸8向下旋轉的趨勢,并使所述轉動件3有繞所述第一旋轉軸7向上轉動的趨勢,所 述自鎖結構開始解鎖;當所述第一凸起21完全脫離所述第二凸起31后,所述卡合件4和所述 轉動件3開始轉動,直至所述卡合件4完全脫離所述卡條5,此時,所述自鎖結構解鎖完畢。
[0035] 本實用新型利用重力作為驅動力設計的自鎖結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鎖牢固 可靠,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0036]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W限定 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實用新型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 變更,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專利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鎖結構包括滑塊、限位塊、導向件、轉動件、卡合 件和卡條;所述限位塊布置在所述滑塊一側,能夠通過所述導向件相對所述滑塊滑動,且在 離所述滑塊最近時能夠卡住所述轉動件; 所述轉動件與所述滑塊旋轉連接,所述卡合件與所述轉動件也旋轉連接,但與所述滑 塊不連接;兩旋轉中心不同軸,以使所述轉動件能夠帶動所述卡合件繞著所述轉動件旋轉 中心相對所述滑塊轉動;所述卡合件以所述卡合件旋轉中心為界,分為卡合端和限位端; 所述滑塊上設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轉動件旋轉中心一側,能夠限 制所述轉動件的轉動;所述轉動件上設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端一 偵U,用于限制所述限位端的轉動; 所述卡條布置在所述滑塊一側,與所述導向件平行設置,采用斜齒結構,以卡住與所述 卡條接觸時的所述卡合件;當所述限位塊離所述滑塊最近且所述卡條卡住所述卡合件時, 所述限位塊卡住所述轉動件,所述轉動件和所述卡合件不能旋轉,所述自鎖結構實現自鎖。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條的斜齒結構不背向所述卡合 件;所述轉動件的一端通過第一旋轉軸與所述滑塊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卡合件通過第二旋 轉軸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和所述第二旋轉軸平行設置,且垂直于所述導向件的延伸方向。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上布置有第一凸起,所述轉 動件上布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限位塊離所述滑塊最近時卡住所述第二凸 起,以限制所述轉動件的轉動。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轉動件 安裝在所述滑塊上的第一凹槽內,并且能夠在所述第一凹槽內轉動;所述第一限位部布置 在所述第一凹槽一端。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件上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卡 合件安裝在所述第二凹槽內,并且能夠在所述第二凹槽內轉動。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 端,且離所述第一旋轉軸最近的一側。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重力大于所述卡合端。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的長度大于所述卡合件旋轉 中心到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最小距離。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端采用尖角狀的結構;在自然 狀態下,相對于所述限位端,所述卡合端更接近所述卡條。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鎖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能夠滑動,所述卡條斜齒結構 頂部的安裝高度高于所述滑塊滑動停止時所在的高度;所述卡條斜齒結構的長度不小于所 述滑塊和所述限位塊的高度之和。
【文檔編號】F16B21/02GK205654682SQ201620225758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3日 公開號201620225758.X, CN 201620225758, CN 205654682 U, CN 205654682U, CN-U-205654682, CN201620225758, CN201620225758.X, CN205654682 U, CN205654682U
【發明人】耿葵花, 何洋, 韋為, 馬小波, 王瀟, 張耀山, 曾星宏, 陳崇立
【申請人】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