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油水氣組合冷卻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器,尤其是涉及包括油、水和氣體三種流體作為熱交換介質的冷卻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用的機油冷卻器一般有風冷式和水冷式兩種。對于固定的中小型設備來說,傳動裝置中的油溫比較容易冷卻下來,只采用風冷式或水冷式冷卻器的其中一種即可滿足要求。但是對于移動的重型機械,例如一些新型的重型大卡車前后橋齒輪傳動、制動系統中,齒輪油工作負荷較大,油溫升高速度非常快,在連續工作的情況下,油溫在十分鐘內可以從常溫升高到250°C以上。這個溫度超過了大部分齒輪油的閃點,并且遠遠高于齒輪油的正常工作溫度(一般建議小于100°C )。目前大卡車的制動系統一般采用外部噴淋水的方式來冷卻,不僅冷卻效果較差,制動系統不能連續工作,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僅靠自然冷卻或者外部噴淋的方法難以達到使制動系統快速降溫的要求。因此,快速地為重型移動車輛的制動系統降溫,消除安全隱患,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有效的能使傳動系統、制動系統快速降溫,并且持續降溫的冷卻器,該冷卻器尤其適用于移動重型車輛的齒輪油冷卻,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4]一種新型的油水氣組合冷卻器,包括,進油集液腔、若干板翅式油通道、出油集液腔以及散熱鰭片;所述進油集液腔、板翅式油通道、出油集液腔構成油液通道;特別地:還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板翅式水通道;所述上水箱、板翅式水通道、下水箱互相連通構成水冷腔;所述水冷腔與所述油液通道之間互相隔離;所述板翅式水通道設置在板翅式油通道與散熱鰭片之間;所述進油集液腔和上水箱位于冷卻器自身的上部;所述板翅式油通道、散熱鰭片、板翅式水通道位于冷卻器自身的中部;所述出油集液腔和下水箱處在冷卻器自身的下部。
[0005]為提高板翅式油通道與板翅式水通道之間的熱交換效率,所述進油集液腔和出油集液腔最好在豎直方向上互相錯開,同時,可考慮上水箱和下水箱也在豎直方向上互相錯開,以增加介質的流動距離,以及介質之間形成逆流和錯流,進而提高傳熱效率。
[0006]當熱油通過油液通道冷卻時,熱量傳遞到水冷腔的水中,一般水冷腔中的水為非流動循環的,水被加熱后的蒸汽會對水冷腔的外殼產生壓力,因此最好將上水箱分割為水腔和膨脹腔,且使水腔與膨脹腔之間通過小孔連通,水冷腔中的水位常態時保持在膨脹腔以下,當水沸騰時蒸汽壓力可進入膨脹腔中,防止高壓使冷卻器破裂。
[0007]此外,在進油集液腔上設有進油口,在出油集液腔上設有出油口 ;在上水箱上設有進水口,在下水箱上設有放水口。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冷卻器,尤其適用于重型工程車的后橋機油的冷卻。重型機械的機油,尤其是后橋傳動、制動系統中的齒輪油,升溫速度高,工作時油溫高導致制動偏軟,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又由于移動的設備上缺乏水源或其他冷卻介質,本冷卻器與傳統的冷卻器相比,具有水冷和風冷雙重冷卻的優點,達到快速降溫且持續降溫的要求。
[0009]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更適合用于冷卻重型工程車的齒輪油的冷卻器,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的油水氣組合冷卻器,包括第一進油集液腔、若干第一板翅式油通道、第一出油集液腔、第二進油集液腔、若干第二板翅式油通道、第二出油集液腔以及散熱鰭片;所述第一進油集液腔、第一板翅式油通道、第一出油集液腔構成第一油液通道;所述第二進油集液腔、第二板翅式油通道、第二出油集液腔構成第二油液通道;還包括上水箱、下水箱、中水箱和板翅式水通道;所述上水箱、中水箱、板翅式水通道、下水箱互相連通構成水冷腔;所述水冷腔、第一油液通道、第二油液通道兩兩互相隔離;所述中水箱設置在第一油液通道與第二油液通道之間;所述板翅式水通道設置在第一板翅式油通道與散熱鰭片之間、以及設置在第二板翅式油通道與散熱鰭片之間;所述第一進油集液腔、第二進油集液腔和上水箱位于冷卻器自身的上部;所述第一板翅式油通道、第二板翅式油通道、散熱鰭片、中水箱、板翅式水通道位于冷卻器自身的中部;所述第一出油集液腔、第二出油集液腔、下水箱處在冷卻器自身的下部。
[0010]在第一進油集液腔上設有第一進油口、在第一出油集液腔第一出油口 ;在第二進油集液腔上設有第二進油口、在第二出油集液腔上設有第二出油口。第一油液通道和第二油液通道分別獨立運作,可同時冷卻移動工程車后橋兩側的齒輪油,加大冷卻效率。
[0011]所述的中水箱為橫截面積遠遠大于板翅式水通道橫截面積的水箱,其儲水量大,可及時與板翅式水通道中的油液進行換熱,加強冷卻速率。
[0012]為延長油液的流動距離,較佳地,所述第一進油集液腔和第一出油集液腔在豎直方向上互相錯開;所述第二進油集液腔和第二出油集液腔在豎直方向上互相錯開。同時也可以考慮上水箱和下水箱在豎直方向上互相錯開。
[0013]同樣地,為防止水沸騰后產生的蒸汽壓力將冷卻器殼體漲裂,最好將上水箱分割為水腔和膨脹腔,且使水腔與膨脹腔之間通過小孔連通。
[0014]較佳地,在中水箱上還設有測溫口,隨時可以探測水冷腔中的水溫,若水冷腔中水溫過高,則需及時補充水,或者在冷卻器外部安裝風扇,通過環境的流動空氣強制性地把水的熱量帶走,進而達到既降低油溫又降低水溫的目的,制動系統得以持續工作。
[0015]本實用新型的冷卻器相與傳統的冷卻器相比,具有獨創性,可實現三種流體之間的熱量傳遞,具有體積小、效率高、重量輕、防振動等優點。既具有水冷卻器快速降溫的優點,又能發揮風冷卻器節能環保的優勢,特別適用于移動重型工程車輛上傳動、制動系統的機油冷卻。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實施例1的冷卻器的正面剖面圖;
[0017]圖2為實施例1的冷卻器的側面剖面圖;
[0018]圖3為實施例2的冷卻器的正視剖面圖;
[0019]圖4為實施例2的冷卻器的左視剖面圖;
[0020]圖5為實施例2的冷卻器的右視剖面圖;
[0021]圖6為實施例2的冷卻器的俯視圖;
[0022]附圖標記:11_進油集液腔;12_出油集液腔;13_板翅式油通道;14_進油口 ;15-出油口 ;21_上水箱;22_下水箱;23_板翅式水通道;24_進水口 ;25_放水口 ;26_膨脹腔;27_水腔;31-散熱鰭片;
[0023]41-第一進油集液腔;42_第一出油集液腔;43_第一板翅式油通道;44_第一進油口 ;45_第一出油口 ;51_第二進油集液腔;52_第二出油集液腔;53_第二板翅式油通道;54-第二進油口 ;55_第二出油口 ;61_上水箱;62_下水箱;63_板翅式水通道;64_中水箱;65-進水口 ;66_放水口 ;67_測溫口 ;68_膨脹腔;69_水腔;71_散熱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