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胎兩用氣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用輪胎的一種內裝充氣零件。
目前,社會上流行的自行車或板車,絕大多數都是使用打氣筒充氣近年來,有人設想利用車子本身的行駛來實現對輪胎的自動充氣,如專利申請號為89211898.9和89211562.9的專利申請,就屬自動充氣的技術方案。前者是通過固定于腳踏軸上的驅動凸輪驅動、帶動活塞充氣,此方案結構復雜,造價高,安裝及維修都比較麻煩;后者是利用車輪的運轉,促使彈簧帶動壓氣桿,以推動活塞上下運動而吸氣與充氣,這種方案雖比前一種結構簡單,安裝維修容易,但其彈簧容易出故障,一旦疲勞就會失靈,不能充氣,而且,內胎的內壁要設彈簧座,加工十分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胎兩用氣門,它既可以實現自動充氣,又可以使用原有的打氣筒打氣。
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對現有車胎的氣門進行改進設計,在氣門咀的胎內端設計一個橡皮吸壓氣囊,通過輪胎的行駛轉動,促使氣囊擴張與壓縮,實現吸氣與壓氣,使輪胎在行駛中一直保持有足夠的充氣量。若將氣門芯的小膠管(俗稱雞皮管子)裝上,又可實現用打氣筒充氣。
用上述方案制作的氣門,可實現自動充氣,又可以用打氣筒充氣。而且本方案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基本上不改變原有氣門的外觀。
圖1車胎兩用氣門結構示意圖;圖2圖1中零件(11)(吸氣擋帽)的主視示意圖(相對圖1放大);
圖3圖2的俯視圖。
實 施 例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現對照附圖進一步予以詳細說明。在特制的氣門咀(6)的胎內端設置有橡皮吸壓氣囊(1),在氣門咀的端面中心加工圓柱孔,以裝配吸氣擋帽(11),在圓柱孔緣到氣門咀端外圓之間,加工一個剖面為“T”字形的圓柱臺階孔,上面裝壓氣門控制片(2),沿臺階面徑向開壓氣出口(10),氣門咀(6)通過鎖緊墊圈(9)和鎖緊螺母(8)與內胎(3)裝配夾緊密封。在吸氣擋帽(11)上放吸氣門控制片(12)。吸氣擋帽(11)的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其縱剖面呈“凹”字形,沿內臺階鉆4~8個均布通孔,本例為8個通孔。中心有圓孔,其直徑小于吸氣門控制片(12)的直徑,而控制片的直徑又要小于8個通孔的內切圓的直徑。氣門芯(4)及其鎖緊螺帽(5)與現有技術的相同。
其自動充氣的過程如下當車胎氣壓不足,并在行駛中轉動到氣門位置時,車胎(3)和橡皮吸壓氣囊(1)被壓縮,吸壓氣囊中的氣被壓縮,壓力增大,將吸氣門控制片(12)上推,將氣門通道(7)關閉,隨著囊內壓力增加,又將壓氣門控制片(2)推上,囊內壓縮空氣經壓氣出口(10)進入車胎,實現充氣。當車輪轉過氣門位置,車胎(3)和橡皮吸壓氣囊(1)恢復原狀,這時控制片(2)關閉,囊內將出現負壓,氣門通道(7)吸氣,推開控制片(12),空氣通過吸氣擋帽(11)內的8個小通孔進入囊內,實現了吸氣。車輪反復轉動,吸氣、壓氣循環進行,以實現車胎自動充氣。
當用打氣筒充氣時,只要在氣門芯(4)上套上雞皮管,即可實現人工打氣筒充氣,與現有打氣筒充氣無異。
權利要求1.一種車胎兩用氣門,由氣門芯、氣門咀和鎖緊螺帽組成,本實用新型的特征是氣門咀(6)的胎內端有橡皮吸壓氣囊(1),且氣門咀的端面中心加工有圓柱孔,以裝配吸氣擋帽(11),在端面還加工有一個剖面為“T”字形的圓柱臺階孔,沿臺階面徑向開壓氣出口(10),在吸氣擋帽(11)上放吸氣門控制片(12),在“T”字形圓柱臺階孔上面裝壓氣門控制片(2)。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胎兩用氣門,其特征是吸氣擋帽(11)的縱剖面呈“凹”字形,沿內臺階鉆4~8個均布通孔。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胎兩用氣門,其特征是吸氣擋帽(11)的中心有圓孔,其直徑小于吸氣門控制片(12)的直徑,而控制片的直徑又要小于通孔內切圓的直徑。
專利摘要車胎兩用氣門,屬于車用輪胎的一種內裝充氣零件。它是對現有車胎的氣門進行改進設計。其技術特征是在氣門嘴的胎內端設計一個橡皮吸壓氣囊,通過輪胎的行駛轉動,促使氣囊擴張或壓縮,實現吸氣與壓氣,使輪胎在行駛中一直保持有足夠的充氣量,若將氣門芯的雞皮管裝上,又可實現用打氣筒充氣。其結構簡單,維修及使用方便,既可實現自動充氣,又可沿用人工打氣。
文檔編號F16K15/00GK2084140SQ90224998
公開日1991年9月4日 申請日期1990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1990年12月13日
發明者盛壯輝 申請人:盛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