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包括:防水帽、呼吸管、彈性凹凸卡扣;呼吸管套裝在防水帽內部,呼吸管上端開口與防水帽上端空腔連通,呼吸管下端開口連接油箱,防水帽上部密封,下部通過彈性凹凸卡扣和呼吸管下端連接。防水帽內設置有防水帽內空腔,防水帽內空腔下部通過開口連通大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有效地解決了車輛在各種工況下油箱的防水問題。
【專利說明】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潤滑【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潤滑泵卸壓閥油箱,尤其涉及一種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現有的潤滑技術中,集中潤滑系統大多由潤滑泵、管路、分配器組成。工作中,隨著潤滑泵定時運行向管路和分配器供油,潤滑泵油箱里的油脂容量會逐漸減小,當油脂將要用完時,需要通過加油機向油箱內添加油脂,因為油箱四周密封,在潤滑泵向外供油和向油箱添加油脂時,油箱內部的空氣空間要發生變化。因此,需要在油箱頂部設置一個用于平衡內外氣壓的連通管,通常叫呼吸管,潤滑泵一般裝在車輛主機底盤上,位置比較低,車輛運行中有時要短時涉水,如何避免從呼吸管吸進水,就需要專門進行設計。
[0003]目前,現有技術中大部分的防水呼吸管都是一段彎曲成倒置U形的細管結構,一端朝下開口于油箱,另一端朝下開口于大氣。這種結構的弊端是只能實現靜態防水,也就是說車輛不運行時可以實現防水。如果在車輛涉水時,或者車輛出水后呼吸管的下彎端存留有一段水,油泵運行時,只要泵油量大于U形管下彎部分的管路容積時,水仍然會從呼吸管吸入油箱。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從根本上改進上述結構弊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的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使呼吸管能夠實現在水下可靠地工作一個工作循環。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包括:防水帽、呼吸管、彈性凹凸卡扣;將呼吸管套裝在防水帽內部,呼吸管上端開口與防水帽上端空腔連通,呼吸管下端開口連接油箱,防水帽上部密封,下部通過彈性凹凸卡扣和呼吸管下端連接。
[0006]防水帽內設置有防水帽內空腔,防水帽內空腔下部通過開口連通大氣。
[0007]防水帽內空腔的容積要大于潤滑泵一次工作循環的出油容積。
[0008]單個開口的面積要小于防水帽內空腔截面積的五分之一。
[0009]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可達到如下的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有效地解決了車輛在各種工況下油箱的防水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結構剖面示意圖。
[0011]【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的描述。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如圖1所示,呼吸管3套裝在防水帽I內部,呼吸管3上端開口與防水帽上端空腔6連通,呼吸管3下端開口連接油箱,防水帽I上部密封,下部通過彈性凹凸卡扣4和呼吸管3下端連接。防水帽I內設置有防水帽內空腔5,防水帽內空腔5下部通過開口 2連通大氣。防水帽內空腔5的容積要大于潤滑泵一次工作循環的出油容積。確保在呼吸管3沒入水下時潤滑泵能工作一次循環,不至于將水吸入到油箱。單個開口 2的面積要小于防水帽內空腔5截面積的五分之一,使得如果防水帽內空腔5中存留有水時,潤滑泵工作的情況下,從開口 2進入的空氣要以氣泡的形式穿過水體上升到防水帽I頂端。如果單個開口 2面積同防水帽內空腔5的橫截面相當,油泵工作泵油時,在泵站吸力作用下,水面會整體上升而吸入油箱。
[001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有效地解決了車輛在各種工況下油箱的防水問題。
【權利要求】
1.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包括:防水帽(I)、呼吸管(3)、彈性凹凸卡扣(4);其特征在于:呼吸管(3)套裝在防水帽(I)內部,呼吸管(3)上端開口與防水帽上端空腔(6)連通,呼吸管(3)下端開口連接油箱,防水帽(I)上部密封,下部通過彈性凹凸卡扣(4)和呼吸管(3)下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其特征在于:防水帽(I)內設置有防水帽內空腔(5),防水帽內空腔(5)下部通過開口(2)連通大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其特征在于:防水帽內空腔(5)的容積要大于潤滑泵一次工作循環的出油容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潤滑泵卸壓閥油箱防水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單個開口(2)的面積要小于防水帽內空腔(5)截面積的五分之一。
【文檔編號】F16L55/09GK203463858SQ201320579229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申建立, 張衛利, 姚哲 申請人:洛陽凱紳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