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調節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節裝置,特別是一種用于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調節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液循環的密閉回路中,其密閉容器均為剛性結構,其容積固定不變,當回路內部的液體由于溫度的改變而發生冷縮熱漲時,會導致壓力改變,影響循環的效果,嚴重的會把容器撐破。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調整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的調節器,使密閉回路內保持液壓的恒定。·[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主要是一種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調節器,包括連接在循環回路上的容器本體,容器本體內部設置有與循環回路相連通的中空容腔,所述容器本體的外壁采用可延展的軟性材料制作,容器本體的外壁構成半邊水滴的形狀。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了對容器本體進行支撐和保護,所述容器本體外設置有將其包覆的外殼,所述外殼采用剛性材料制作。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控制循環回路電源啟閉的微動開關,當回路里液體膨脹過大時,會觸發微動開關關閉循環回路的電源。優選的,所述中空容腔通過三通閥連通循環回路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容器外壁采用可延展的軟性材料制作,容器本體內部的中空容腔容積可變,當循環回路內的液體膨脹時,水壓變大,容器外壁向外擴張,中空容腔的容積變大,可以容納更多的水,回路內的水進入中空容腔,使回路內的水壓維持恒定;當液體收縮時,水壓變小,容器外壁向內收縮,中空容腔的容積變小,調節器內部的水進入回路進行補充,使回路內的水壓維持恒定。本實用新型的容積調節器適用于密閉容器里面的液壓調節,可以保證容器內液壓的恒定,防止液壓過大或過小出現的不良效果O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是本實用新型應用在一密閉液循環回路上的示意圖,循環回路3上安裝有加熱裝置5、回路循環泵6、排氣閥7,在循環回路3上還設置有三通閥4,三通閥4的一端出口連接容器本體I的中空容腔11,容器本體I的外壁12采用可延展的軟性材料制作,外壁12可根據壓力的變化而膨脹或者收縮,外壁12制成半邊水滴的形狀,能更好的適應液壓。為了對采用軟性材料制作的容器本體I進行支撐和保護,所述容器本體I外還設置有外殼2,外殼2采用剛性材料制作,為了節省成本和美觀,外殼2上可設置有鏤空花紋;外殼2包覆在容器本體I外,外殼2的體積大于容器本體1,容器本體I設置在外殼2內,容器本體I與外殼2之間還預留有供容器本體I膨脹的空間。外殼2內壁設置有微動開關21,當容器本體I膨脹并填滿外殼2的空間時,微動開關21動作,切斷循環回路3的電源,防止液體過度膨脹。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密閉容器里面的液壓調節。本實用新型的容積調節器在使用前,其容器本體I內部先裝上一定量的水,容器本體I和外殼2之間預留有一定的膨脹空間,膨脹空間的大小可根據液體在常溫下的體積與膨脹系數計算出來,并將微動開關21設
置在膨脹空間內。當密閉容器內的液體收縮時,容器本體I中的水補充到密閉容器內;當密閉容器內的液體膨脹時,容器本體I自動進行膨脹調節(如圖I中虛線所示),當容器本體I膨脹到預設值大小時,觸發微動開關21,切斷循環回路3的電源。本實用新型的容器本體I能自動調節其體積變化以平衡液壓的變化,使密閉容器內的液壓保持恒定,防止液壓過大或過小出現的不良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調節器,包括連接在循環回路(3)上的容器本體(1),容器本體(I)內部設置有與循環回路(3)相連通的中空容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體(I)的外壁(12)采用可延展的軟性材料制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調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體(I)外設置有將其包覆的外殼(2 ),所述外殼(2 )采用剛性材料制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調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2 )上設置有控制循環回路電源啟閉的微動開關(21)。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調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容腔(11)通過三通閥(4 )連通循環回路(3 )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密閉液循環回路的容積調節器,包括連接在循環回路上的容器本體,容器本體內部設置有與循環回路相連通的中空容腔,所述容器本體的外壁采用可延展的軟性材料制作,容器本體的外壁構成半邊水滴的形狀。本實用新型的容積調節器適用于密閉容器里面的液壓調節,可以保證容器內液壓的恒定,防止液壓過大或過小出現的不良效果。
文檔編號F16L55/02GK202708456SQ20122025113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陳振圳 申請人:張秀英